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在家「留學」的本屆留學生實在有頗多無奈。
白天睡覺,半夜起床,繳納著留學的費用,自己不能出國不說,作息還是顛倒的……
然而,最讓他們擔心的還是:如果無法赴國外上課,只能通過在線方式修讀課程,會不會影響文憑認證?
12月22日上午舉行的教育部新聞發布會,讓這些留學生再次吃下「定心丸」。
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司長、港澳臺辦公室主任劉錦表示,教育部此前已發布通知,明確留學人員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返回海外留學所在地的學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來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出現在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學歷學位認證結果的因素。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主任程家財對此作了進一步介紹。他表示,「本來不是網課,應該去進行課堂教學的,因為疫情上了網課,這樣的學生,通過網絡教學獲得的文憑,肯定不受影響」。程家財強調,這一政策僅限於對全日制的學生,且僅限於疫情期間。如果本來就是遠程授課,則還按原辦法執行。
據教育部介紹,為緩解疫情導致的出國留學受阻問題,教育部還推動94個中外合作舉辦的大學、機構和項目臨時擴招,共錄取3031人。
其實,早在今年4月教育部就表示過:對於受疫情影響無法按時返校而選擇網課,從而導致在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學歷學位認證的因素。
隨著很多留學生的畢業,也有很多人選擇回來建設祖國。
幾年的海外留學生活,除了學習知識和增長見聞外,最重要的當然是「畢業證」啦!
但是,除了畢業證和《留學回國人民證明》外,還有一樣重要的東西拿到手才算完整,那就是《國外學歷認證》!
說的淺顯一點,留學歸國後如果沒有這個認證,等於書白讀了……
並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國外學歷認證!
所謂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是指中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根據歸國留學生提出的申請,鑑別國(境)外學歷即學習經歷的認證。
根據國家相關部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的相關規定,可以用來:報考公務員;國有企事業單位入職;高等教育學位報考務必提交國(境)外學歷學位的證明資料;在上述類型單位職位升遷、調整,也同樣需要向人事部門提供該認證。
首先,我們需要將一些資料準備就緒:
標準證件照片一張,無底色要求,jpg/jpeg格式,不大於1M;文憑證書,PDF格式,不大於5M;護照信息頁,jpg/jpeg格式,每張小於1M,最多上傳5張;籤證記錄,需要上傳『完整的留學期間護照上的所有籤證記錄』,jpg格式,每張小於1M,最多上傳50張(ps.不在護照上的電子籤或BRP卡也需要提供)。授權聲明,按照留服中心要求填寫並籤署的文憑證書核查授權聲明,PDF格式,不大於1M(授權聲明下載地址:http://zwfw.cscse.edu.cn/cscse/resource/cms/article/414610/452751/2020082115211020249.pdf);建議上傳成績單、學習證明或高層次人才身份證明材料,jpg/jpeg 格式,每張小於1M,最多上傳30張。不需要留學歸國證明,也不需要翻譯畢業證!只需要畢業證、護照、個人照片、成績單這些相對基礎的材料。
所有材料需要是照片或彩色掃描的文件,一定不要有反光、歪斜、不完整的情況出現,一定要按照格式和大小來準備材料,保證材料的清晰度。
材料準備好之後,就可以開始申請啦!
1.註冊帳號
打開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網上服務大廳:http://zwfw.cscse.edu.cn/
▽
點擊「在線申請」,點擊「個人註冊」,按照要求填寫資料,完成註冊後登錄。
▽
2.實名認證
註冊登陸後返回主頁,再次點擊「在線申請」,開始進行實名認證。
辦理實名認證的時候需要下載「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建議大家提前下載
▽
下載完成後打開app,無需登錄直接在app界面右上角打開掃一掃,掃描網頁上提供的二維碼。
▽
按照步驟完成操作後,就完成實名認證啦。
之後,跟隨下一步校對基本信息,基本信息確認無誤後再點擊下一步。
注意了,基本信息裡面的電子郵箱,儘量不要填QQ郵箱。
在選擇「申請類型」時候,對於留學生來說,直接選擇「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就行了。
基本信息和申請類型確認後,就到了正式申請頁面啦!
3.正式申請
按照要求填寫學位信息、學習經歷後,點擊下一步。
▽
點擊新增,從高中開始補充填寫學習經歷。
將從高中開始的學習經歷補充填寫完畢後,就可以上傳之前準備的資料啦。
資料上傳確認無誤後,確認信息,點擊繳費~
4.繳費&審核
認證費用是360元,直接掃碼支付就行。一般情況下10個工作日就會收到認證成功的簡訊,但如果資料不齊全,可能會需要重新提交或補充材料,審核時間也會有相應延長。
可以在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網上大廳的主頁點擊「進度查詢」,查看認證進度。
整體流程大致如下▼
希望這篇攻略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