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搭橋強基礎,多點開花產業興丨中央媒體「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第三組在紫雲自治縣採訪側記

2020-09-15 亞魯紫雲

【脫貧攻堅走基層】修路搭橋強基礎,多點開花產業興丨中央媒體「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第三組在紫雲自治縣採訪側記

九月的紫雲,細雨薄霧,正符合它「紫氣東來,雲蒸霞蔚」的特點。

9月11日至13日,由中宣部組織的「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走進安順市紫雲自治縣,深入松山街道城南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國有浪風關林場種養產業基地、大營鎮大營村、打彩村、火花鎮九嶺村等地開展了為期3天的脫貧攻堅主題採訪。

記者團在浪風關國有林場了解林下經濟產業

「好甜的蜂蜜呀!多少錢一斤,可以網購嗎?搭配著紫雲的紅芯薯和生態蛋做早餐,簡直絕了!」

「受精蛋和非受精蛋相比,特別之處是什麼?養殖場為什麼選址在斜坡上?」

「您家住在附近嗎?為什麼選擇回來創業?收入狀況如何?」

……

在採訪中,來自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等20餘家中央媒體以及貴州媒體組成的採訪團記者們腳踩泥土,用心聆聽,全方位、多角度記錄紫雲自治縣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和成果亮點。

採訪團進入松山街道城南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採訪

脫貧攻堅以來,紫雲充分發揮黨建扶貧引領作用,認真抓基礎設施、產業發展,不斷改善民生、完善服務,記者一路感嘆:「民善村富產業興,山美水美人更旺。」

松山街道城南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扶貧車間

在松山街道城南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有12個鄉鎮(街道)710戶3772名搬遷群眾,社區緊鄰縣二中、縣一小、縣三幼等學校,醫務室、綜合服務窗口、圖書閱覽室、運動場等一應俱全。中國婦女報記者韓亞聰對搬遷群眾通過技能培訓就近就業,不斷增強內生動力,依靠針線串起幸福、點繡成金不等不靠的巾幗本色點讚。

記者團在浪風關國有林場了解林下經濟產業

「趁著好天氣收割蜂蜜,農戶們臉上都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產業發展為當地群眾鋪就了一條脫貧致富『新路子』。」在國有浪風關林場,貴州廣播電視臺記者黃堇茗表示,由龍頭企業牽頭,採取「龍頭企業+國有林場+合作社+農戶」的抱團發展模式,發展林下食用菌、林下雞和林下蜂三個經濟產業,紫雲的產業發展帶動效果很明顯。

記者採訪大營鎮蛋雞產業養殖群眾

記者與白石巖鄉小黃牛「親密互動」

「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的具體做法有哪些?」「有多少個網格長?」……在大營村,紫雲自治縣火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段安雄就人民日報社記者蘇濱提出的問題分別介紹,通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菌草種植、養殖肉雞和小黃牛等產業,這裡的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改變,當地農戶發展致富的信心也大大增加。

記者團在九嶺村採訪

記者拍攝九嶺村扶貧車間的務工群眾

窮山惡水不能阻擋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脫貧攻堅以來,九嶺村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與合作社產業優勢緊密結合,帶領全村群眾苦幹實幹,修起「小康路」,搭起「幸福橋」。採訪團一行跟隨村支書羅昭華的腳步參觀「九嶺書屋」兒童閱讀室、民族手工藝扶貧車間,細數小山村的蝶變故事。

記者在打彩村採訪農戶

滿滿的三天,記者們奔走在地,從點到面,聽故事、實體驗,親身體會紫雲自治縣幹部群眾團結一心謀發展、脫貧攻堅一線故事,以圖片、視頻、文字全方位多角度譜寫脫貧路上的點點滴滴,奮力續寫新時代發展新篇章。

記者在新民村生態蛋雞養殖基地拍攝

記者拍攝大營鎮小黃牛

記者團在浪風關國有林場了解林下經濟產業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牟元媛 吳採麗 匡奇燃 胡彪

相關焦點

  • 中宣部「決戰決勝脫貧 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組走進鎮原
    實習生 張倩 記者 李彬9月6日,中宣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第三採訪組走進我市,深入掛牌督戰的未摘帽貧困縣鎮原縣,開展為期兩天的集中深度採訪活動。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社等20多家中央、省級媒體記者深入鎮原縣脫貧攻堅一線,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鎮原縣在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亮點成果,全面展示全縣幹部群眾齊心協力、頑強奮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精氣神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我州
    9月1日至9月7日,「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我州東鄉縣、採訪團一行將深入東鄉縣、臨夏縣採訪打贏脫貧攻堅戰中採取的舉措、取得的成效,挖掘脫貧攻堅過程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展示深度貧困地區幹部群眾「一鼓作氣、頑強作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昂揚鬥志,反映貧困地區新舊變化和貧困地區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 「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啟動
    本報四川昭覺8月28日訊(記者 王強 餘闖 單藝偉 趙彩俠)今天,「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舉行。啟動儀式結束後,採訪團在涼山正式開啟首站採訪活動。本次主題採訪活動由中宣部組織。
  • 中宣部「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採訪團到廣南採訪脫貧攻堅工作
    9月13日至14日,中宣部「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採訪團到廣南縣採訪脫貧攻堅工作。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榮聰在八寶貢酒店宴會廳主持媒體見面會,觀看廣南縣脫貧攻堅專題片《硬骨頭的味道》,縣委書記芶開波致歡迎詞並介紹廣南縣脫貧攻堅情況。
  • 中宣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慶陽
    9月6日,中宣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第三採訪組走進慶陽市,深入中央掛牌督戰的未摘帽貧困縣鎮原縣,開展為期兩天的集中深度採訪活動。、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國新聞社等20多家中央、省級媒體記者將深入鎮原脫貧攻堅一線,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鎮原縣在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亮點成果,全面展示全縣幹部群眾齊心協力、頑強奮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精氣神、新形象。
  • 脫貧一線看實績!央媒採訪團聚焦雲南9個未摘帽貧困縣
    9月11日,雲南省「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活動正式啟動,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20多家中央媒體和雲南省級媒體記者奔赴我省9個中央掛牌督戰的未摘帽貧困縣,開展為期7天的採訪活動,充分反映深度貧困地區集中解決短板問題,確保打贏脫貧攻堅戰採取的重要舉措、取得的進展成效。
  • 中央媒體採訪團聚焦昭通鎮雄脫貧攻堅
    9月11日至13日,由中宣部組織的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雲南省鎮雄縣開展「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由中宣部選派的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中國勞動保障報、中國外文局人民中國雜誌社等10家中央媒體14名記者,深入我省未脫貧人口最多、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鎮雄縣開展「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
  • 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雲南廣南縣聚焦脫貧攻堅
    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雲南廣南縣聚焦脫貧攻堅9月13日至14日,中宣部組織的中央媒體雲南省「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走進深度貧困縣廣南聚焦脫貧攻堅,開展「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活動。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雲南廣南縣聚焦脫貧攻堅兩天來,由中宣部選派的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新社、科技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農民日報、中國旅遊報等10多家中央媒體記者深入到廣南縣蓮城鎮岜奪村查看村容村貌
  • 中央媒體採訪團聚焦昭通鎮雄脫貧攻堅!
    9月11日至13日,由中宣部組織的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雲南省鎮雄縣開展「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由中宣部選派的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經濟日報、科技日報、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中國勞動保障報、中國外文局人民中國雜誌社等10家中央媒體14名記者,深入我省未脫貧人口最多、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鎮雄縣開展「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
  • 聚焦脫貧攻堅最前沿——中央媒體「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走進榕江
    9月10日下午,中央媒體「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第二小組記者深入榕江縣古州鎮第四小學、月亮故鄉「千匠百藝」扶貧車間、古州鎮料裡村進行採訪「我希望能多為孩子們做點事,他們太有愛了,今年教師節還送了我賀卡!」李明明想到孩子,一臉慈愛。據悉,為保障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貧困群眾子女「有學上、上好學」,桐廬榕江整合投入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2800萬元,已建成幼兒園2所、小學綜合樓和教學樓各1棟,幫助解決安置點2800名適齡兒童就學問題,提高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教育服務水平,有效促進搬遷群眾「穩得住、能致富」。
  • 中宣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第三採訪組繼續在岷縣開展採訪
    岷縣是國扶貧困縣和六盤山片區58個重點貧困縣之一,也是全國、全省確定的深度貧困縣之一。近年來,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重要論述,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決策部署,凝心聚力、真抓實幹、盡銳出戰,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脫貧攻堅取得了明顯成效。尤其是「產業扶貧三大寶,藥材蜂蜜貓尾草」的產業扶貧,為2020年實現整縣脫貧摘帽奠定了堅實基礎。
  • 【脫貧攻堅走基層】貴州紫云:打彩村民過多彩日子
    9月12日,中央媒體「未摘帽貧困縣脫貧攻堅」主題採訪團第三組記者走進紫雲自治縣大營鎮打彩村,深入採訪打彩村村民的多彩生活。近年來,打彩村通過強弱項補短板,圍繞「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積極開展問題排查工作,形成短板清單,鎮政府成立打彩村「愛心扶貧加油站」,進一步幫助村裡困難群眾脫貧解困。
  • 扶貧採訪在一線 脫貧攻堅看實績——中宣部採訪團聚焦鎮原縣脫貧攻堅
    9月6日,中宣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團第三採訪組分別深入鎮原縣屯字鎮閆溝村美麗鄉村建設聚德小鎮、鎮原金龍工業集中區福建聖越1.2億羽白羽肉雞全產業鏈項目、平泉鎮南徐村「海升模式」矮化密植有機蘋果示範基地、新城鎮小峴村新榮養殖合作社肉牛養殖場進行深度採訪報導。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東鄉縣:技能培訓助推脫貧攻堅
    9月2日,中宣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督戰未摘帽貧困縣」主題採訪活動記者走進東鄉縣職業技術學校實訓基地。在東鄉縣職業技術學校實訓基地,記者團現場觀看了牛肉拉麵、油餜餜製作、化妝等培訓課程。東鄉縣職業技術學校實訓基地,主要是開展貧困家庭勞動力東鄉民族原創特色美食職業技能培訓、實習、就業創業、脫貧致富教學與餐飲產業孵化拓展工作
  • 教育部調研組到紫雲自治縣調研脫貧攻堅教育保障工作
    9月9日,教育部副部長鍾登華率調研組到我市紫雲自治縣調研脫貧攻堅教育保障工作。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範海林參加調研。,高質量完成脫貧攻堅教育保障任務,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鍾登華強調,脫貧攻堅教育保障工作是一項政治任務,安順市、紫雲自治縣要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認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堅持不懈抓好教育脫貧攻堅各項政策和任務的落實;要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教育保障的核心任務,緊盯重點,加大力度,推進教育扶貧長效機制更加完善
  • 這組數字炸!從5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看湖南脫貧攻堅戰鬥力
    3月5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湖南貧困縣脫貧摘帽情況。紅網時刻3月5日訊(記者 李慧 汪衡 攝影 楊楊)3月5日上午,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湖南貧困縣脫貧摘帽情況,全省51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
  • 中央媒體採訪團聚焦江西
    四路記者將深入11個設區市,報導我省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和成果亮點8月24日,中央媒體「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採訪報導活動進入江西時間。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電總臺、《求是》雜誌、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科技日報、中新社、工人日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婦女報、農民日報的70餘名記者兵分四路,分赴我省11個設區市,共同見證新時代贛鄱大地的日新月異和江西人民的奮鬥之美。
  • 澳門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採訪團走進貴州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彭典)11月18日至22日,澳門媒體「脫貧攻堅貴州行」主題採訪團走進貴州。來自澳門日報、澳廣視等14家澳門主流媒體走進貴州,開展為期5天的脫貧攻堅主題採訪活動。
  •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徵集展示展播」文字類:一個「看真貧」的...
    目前,脫貧攻堅任務接近完成,但全國還有52個未摘帽貧困縣。剩下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中央正在對四川、甘肅、寧夏、貴州、雲南、廣西、新疆等7 個省、自治區的52個貧困縣和1113個貧困村實施掛牌督戰。
  • 掛牌督戰 啃下脫貧攻堅最後的硬骨頭
    「貴州還有9個深度貧困縣未摘帽、3個縣剩餘貧困人口超過1萬人、8723個有剩餘貧困人口的行政村,7.09萬貧困人口。」2020年初,這些脫貧攻堅的「硬骨頭」擺在貴州人面前,好像是塊塊石頭壓在心頭。「貧困不除,愧對歷史;群眾不富,寢食難安;小康不達,誓不罷休!」元旦剛過,貴州省委就以「掛牌督戰,逐一對帳銷號」的辦法,集中優勢兵力向最後的貧困堡壘發起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