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送份子錢,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畢竟你來我往,這樣才顯得有人情味,圖的也是一個喜慶。
然而結婚隨的禮錢多少,人和人不同,自然也有不小的區別。有時候通過份子錢,真的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真實品質。
曉雪和丹丹兩人上學時形影不離,畢業後也時常在一起。丹丹結婚早,那時候曉雪剛參加工作,同別人合租,每月交往租金後,剩下微薄的薪水要精心計劃才能堅持到月底。
即使是這樣的條件,在丹丹結婚時,曉雪還是從同事那裡借了2000元錢給丹丹隨禮。在她看來友情比天高,2000元並不能夠完全代表她的心意。
所以因為丹丹結婚的事,她跑前跑後做了很多的雜務。沒想到丹丹自始至終都沒邀請她當伴娘。
曉雪心裡雖然有失落,但很快就自己安慰了自己。
丹丹結婚後回歸家庭,和曉雪也鮮有聯繫。常常發信息都不回。
後來從別人口中聽說丹丹生了孩子,曉雪去看她,從居住的環境看得出她婚後並不寬裕。
曉雪包2000元的紅包給孩子當見面禮,本想著和丹丹敘舊情,卻感覺她仿佛和從前已兩樣。
事後一段時間,丹丹突然聯繫曉雪,說急需借5000元錢。當時曉雪剛好拿到了一筆獎金,原想孝敬父母,但她想到丹丹開口,可能是因為有急事,所以就立馬給她轉了過去。
這之後,丹丹又和曉雪斷了聯繫。
因為忙於工作,曉雪也並未在意這些細節。又過了兩年,曉雪和相戀幾年的男友結婚,想到昔日好友,就打了丹丹的電話,沒想到居然接通了。
聽完曉雪的話後,丹丹並沒有說什麼祝福,而是在掛斷電話後給曉雪轉了500元錢,並標明「沒時間參加婚禮」這樣一句話。
看到這個數字,曉雪愣了半天。幾年前丹丹結婚,她隨禮2000元,為此有幾個月節衣縮食。
後來丹丹生孩子,她包了2000元的紅包。丹丹借她的5000元錢,她連原因都沒有追問,也從來沒有催促她償還過,甚至怕丹丹覺得她在催她,幾乎不主動打電話給她。
自己結婚,很希望親如姐妹的閨蜜來觀禮,可是她只是給了500元錢還說沒時間參加婚禮。
原來自己一直視如親生姐妹一樣的人,自始至終只把自己當作路人甲,甚至連路人都不如。
路上至少還會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呢。
經過婚禮這件事,曉雪拉黑了丹丹。並不是因為份子錢的多少,只是覺得自己太過看重這份友情了,過度地誇大了友情的重要性,其實根本不值得自己這樣的付出。
讀者阿月來信說,上月她結婚時閨蜜阿嬌隨禮5000元,阿嬌兩年前結婚時自己隨了2000元,她覺得太多了,但阿嬌什麼都沒說只是笑笑便坐到一邊去了。
這時母親看自己愣在那裡,便說:「收下吧,阿嬌有本事賺錢,前段時間她向我借10萬塊去投資,聽說賺得不少。」
阿月一聽懵了,責怪母親「你怎麼不和我打聲招呼就借她那麼多錢呢?她在炒股,你難道不知道?」
母親這時才慌了神。
原來阿月和阿嬌自小一起長大,阿嬌母親早逝,阿月母親待阿嬌非常關心。前一陣子,阿嬌找阿月借錢說老公炒股被套牢,需要再追加投資。
阿月覺著這事不靠譜,就拒絕了她,勸她不要讓自己陷得太深。由於忙著籌備婚禮,阿月也沒再多想,沒想到阿嬌居然向自己的母親開口。
想到這裡,阿月非常生氣,直接走向阿嬌詢問這件事。
沒想到阿嬌態度非常不好,說自己結婚時阿月才給了2000元,雖然借錢遭到阿月拒絕了,但她結婚自己包了5000元的紅包,也很夠意思了。再說自己借阿月母親的錢,和阿月也沒什麼關係。
兩人意見不投,當場吵了起來。
後來因為錢的事,阿月和阿嬌不止一次發生爭執,而這錢一時半會兒也要不回來。阿月一氣之下把閨蜜拉黑了。
曾經無話不談如親生姐妹一般的閨蜜,因為沒有界限感的友情,也就此鬧翻了。
阿月痛心不已,因為阿嬌不經過自己的同意就從母親那裡騙去10萬元錢,她認為自己在阿嬌心裡的情分,可能連那10萬元錢也比不上。
成年人的世界,有時候真的很殘酷,通過對待金錢的態度,一眼就看出來了。
或許你覺得是在幫助她,可是她卻過度揮霍你們之間的友情,對你施以矇騙,讓友情走上終結的道路。想想真的是挺痛心的。
曾經覺得閨蜜是一輩子的好朋友,卻在成長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有很多人,通訊錄裡躺著各式各樣的朋友,卻發現真正到派上用處的時候,卻無一人可以幫得上自己的忙。
成年人之間的友情,有些都是很虛無的東西,而即便是曾經無話不說的朋友,也可能會因環境的變遷,不再是彼此最看重的那一個。
年輕時喜歡呼朋喚友,覺得朋友越多越能體現出自己的本事。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才發現有很多的人並不值得自己傾心的付出。
有一些人,只不過在成長的道路上,陪你走過一段,如果不經過考驗和利益的衝突,大家各自安好,一旦和利益扯上關係,那麼很快便各奔東西。
一些人,註定是過客,和你共同經歷過一段歲月,再奔向各自目的地。
或者金錢並不能代表什麼,但是通過金錢卻可以看清楚一個人對你的真實態度。
即便是曾經無話不說的朋友,也並不成保證感情是一成不變的。
每個年齡階段對友誼有不同的需求,而每段人生路上所需要陪伴的人也各不相同。
所以已經得不到珍惜的友情,就放手吧。
而未來的路上,仍有新的友情在等待著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