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後宮爭寵,大家肯定會先想到的就是《甄嬛傳》。它應該是近幾年古裝題材裡,宮鬥戲的巔峰之作。就連它的精編版都在美國熱映,很多人都會質疑,在古代,那些後宮的女人,真的和電視劇裡演的一樣鬥的如此激烈嗎?
大家其實可以想像一下,在後宮其實就一個男的,也就是皇上。皇上在後宮來講算是一個稀缺資源,所以全都圍著他轉。後宮爭寵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生孩子,如果生個皇子在後宮的地位瞬間就一飛沖天,身價倍增。所以後宮裡邊,圍繞著生孩子是宮鬥戲當中,一個重要的爭奪點。
在《甄嬛傳》電視劇中,大將軍年羹堯的妹妹——華妃娘娘。就想給皇上生個孩子,可怎麼也生不出來, 其原因就是常年被麝香所致。
《甄嬛傳》裡,這種藥有很多。甄嬛不和溫太醫商量,把草藥和香料混在一起,立馬就變成了殺人利器。這種帶著香味的東西,什麼都能可以做。比如:墮胎,讓對方懷孕,卻保不住胎兒。身上如果有個傷疤,也都可以抹平。
其實這些都是電視劇為了誇大劇情效果,都是瞎編的。歷史上跟本就沒有這麼高科技的東西,在那個時代也做不到。大家不要以為,後宮當中某個妃子懷孕之後,弄點兒藥一聞就流產了,純粹是子虛烏有。
宮裡的太醫給娘娘或者嬪妃開藥方,並不是說隨隨便便兩人一商量就能開的。但凡能進的了後宮的,除了皇上之外,也只能是太監了。因為皇上最擔心的是,某個妃子和那些太醫有親密的交往,生下的皇子不是皇族血統。
所以,但凡是太醫能進到後宮的,都是謹小慎微,按時進按時出。根本不可能在後宮長時間待著,跟娘娘說話聊天。電視劇裡演的都是胡編亂造,僅僅是為了劇情效果而已。而且太醫開藥的時候,旁邊都是有太監監視的,開的方子和藥量都是需要記錄在案的。如果想多給娘娘開種別的藥,根本是不可能的。太監在宮裡邊,監視可是所有人的飲食起居的,甚至還包括皇帝,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隔段時間如果有個妃子懷孕了,太監一翻記錄檔案,如果沒有被寵幸就懷孕了,那就死定了。所以這些事情都是有規矩的,像《甄嬛傳》《羋月傳》等後宮亂成一鍋粥,純屬胡說八道。正因為這麼編,才會有人願意看。但影視劇也不全是編造的,有一點是有事實依據的。
但凡是宮鬥戲,肯定會涉及一步步爬到權利巔峰的女人。這些人物,影視編劇在寫的時候其實都有個共同規律:但凡能登上高位的都是心狠手辣,可是一開始進宮的時候,都是純真善良的,這種演繹其實是對的。
真實中國歷史上的後宮,選的妃子極少數是從民間來的。更多的都屬於王宮貴胄,大家閨秀,她們在家裡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也根本不可能在家當女兒的時候心眼就那麼壞。
當她們進了宮,熟悉了宮裡的規矩之後,有心計的人馬腳就顯露出來了。因為她不甘心長久的處於弱勢地位,但凡是想著往上爬的妃子肯定會用心計,使非常手段把身邊的人擠走。所以,在這個時候,善良的人也變就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