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學期中,周長是各個版本都要學習的內容。人教版和西師大版放在了第七單元,北師大和五四青島版放在了第五單元,冀教版是第六單元,六三制青島放在了第八單元,蘇教版比較早,放在了第三單元,滬教版本學期沒有安排周長的學習,在第五單元安排的是面積計算。
在本套練習卷中,我們安排了常見的一些評測題,這些題目既有一些基礎知識和概念類的考核,也有一些延伸的題目。
我們看填空題的第一題,門寬1米,高2米,周長是多少?這是基礎類題目,是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長×2+寬×2,下邊還有幾道題目是關於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也是固定的,邊長×4.
那麼同樣的道理,我們知道了計算公式,同樣可以在知道周長的情況下去求長方形的長和寬(需要增加已知條件)或者是正方形的邊長。後邊的填空題有多道題目是這樣的考核思路。
同時我們也增加了遞進類型的題目,來引導小學生做一些圖形拼接題。比如填空的第7題。用2個邊長為3釐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是( )釐米,寬是( )釐米,周長是( )釐米。在這裡我們先知道了寬是3釐米,再通過拼接知道了長是6釐米,最後再去計算周長。
有一些變形題目,解題思路稍微複雜一些,我們安排在了最後的附加題中,在這裡挑選幾道題目來做一下思路解析。
看一下附加題的第1題,減去了一個正方形,周長發生了什麼變化?我們不妨用筆在上邊畫一畫。
我們對比之後發現,增加了兩個1釐米的邊長,整個的周長也就是增加了1+1=2釐米。
看看第3題。減去的是一個長方形,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所以減去的部分部分長+寬和剩下的缺失部分是一樣的,所以周長沒有發生變化。依次類推,無論是梯子型減去了多少個長方形或者正方形,周長是不變的。
如圖所示,大正方的周長和陰影部分的周長是一樣的。
再看一下第四題。我們知道是3個正方形拼接而成,那麼我們把小的正方形的邊長當做1份,那麼長方形的寬就是2份,圖中大正方形邊長相等,我們數一數一共有多少份?一共有10份,很容易算出1份是8釐米,再去算大正方形的周長就很容易了。
這類題目關鍵點在於怎麼找出總份數,在平時可以多做一些類似的題目,打開思路後,這類題目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