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樊雪婧
有憧憬,有期待,有分別,有不舍……又到一年畢業季,6月5日,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大禮堂廣場上,河南大學舉行2019屆本科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
撥流蘇、發證書、拍合照,畢業生們記錄著屬於母校的最後時光。
寄語未來,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深情祝福:同學們,你們每一個人從來都是並將永遠是母校的W-Vip,祝願你們成為社會的Very Very-Vip,國家的Very Very-Vip,人類的Very Very-Vip!
為何是W-Vip?對此,盧克平表示,河南大學校訓中「明德新民」四個字分別對應的wise、virtue、innovation、people四個詞,取其首字母便可簡化為W-Vip,即我們心中的Vip;或者是Very Very-Vip,即非常非常重要的人。
(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寄語2019屆畢業生)
(河南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宋純鵬教授為畢業生代表頒發學士學位證書)
以下是致辭全文:
同學們、老師們、朋友們:
又是一年春風桃李,又是一季畢業離別!今天,我們在此隆重集會,歡送又一批河大畢業生踏上新的人生徵程。首先,我代表學校,向2019屆全體本科畢業生,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為你們成長成才付出大量心血的教職員工和家長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光陰荏苒,歲月不居。幾年來,你們用最寶貴的青春,與河南大學演繹了一場美麗的相遇;河南大學用最豐厚的文化,與你們創作了一場經典的傳承。這些天,你們深情擁抱明倫街85號,動情凝視那些時光雕刻的建築,用心做好和母校道別前的20件事,把往常的點點滴滴鐫刻在記憶深處;你們穿著學士服,把最美的身影定格在大門前,把最深的眷戀吟唱在校歌裡,把最真的祝福獻給美麗而又「嘮叨」的輔導員;你們把千年的鐵塔、百年的禮堂、明清的城牆、清朝的貢院全部裝進記憶的行囊,把母校的一草一木都列為珍寶永久珍藏。對你們曾經「吐槽」的那些地方——沒有空調的宿舍、「最費鞋」的籃球場,以及下雨天的那段泥濘路,母校感到遺憾的那些地方,或許,你們都選擇性地淡忘了,卻仍然是我的痛。我不禁想起電影《老師·好》中那句真摯的告白:「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夾雜著一次次痛苦的別離,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才給了我這段最好的時光。」
今天的畢業典禮,既是你們學海泊岸的加冕盛典,也是你們事業揚帆的啟程儀式。你們每一位都是河南大學的代表,承載著母校的榮光,代表著母校的形象,展示著母校的夢想,續寫著母校的輝煌。惜別之際,我借我們河大校訓的幾個字,談談我對大家的希望。
校訓「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取自儒家經典《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簡言之,大學的宗旨就在於培養人良好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淨化心靈,陶冶情操,達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選取這八個字作為校訓,展示了前輩學人強烈的文化自覺與精神擔當,我們的校訓也因此被譽為最富民族特色、民族氣派的校訓。1936年10月,我校南大門落成,學校用柳體金字把校訓鐫刻在大門內側的門楣之上。自此以後,一代代河大人銘記校訓、守望校訓、踐行校訓,並隨著歷史變遷和社會發展賦予其新的內涵,使校訓所蘊含的大學精神歷久彌新、薪火相傳,成為河大人共同的理想追求、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
校訓的第一個字是「明」。可作明智、明辨、明理之解。即英文的「wise」,也就是智慧的意思。一個擁有智慧的人,就是一個可以分辨是非對錯、更好地認識自己、成就自己的人。你們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會有許多事情要決定,有許多工作要做,有許多責任要擔當,朝哪個方向走,做什麼?怎麼做?面對不同的認識與環境,你是人云亦云,還是秉持堅守?回望母校一個多世紀的歲月篇章,一大批治學之師、卓越之士用不同的方式為我們作了解答。其中就包括飲譽海內外的哲學大師馮友蘭先生,他提出了人生的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也許,每個人都無法迴避自然與功利的屬性,但河大人更應嚮往與追尋道德與天地境界,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膽識和堅守。希望你們能在感悟和思辨中明人間之道理、社會之法理、宇宙之真理,做一個明達世事、明辨是非、明察秋毫、明白事理的明白人。
校訓的第二個字是「德」。可作德性、道德、德行之解,即英文的virtue。從河南大學走出的畢業生,首先應是一個道德完善的人。有一個人,她70歲從大醫院退休後,又受聘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周出診6天,28年從未間斷。她84歲高齡時,加入志願者隊伍,成為中國年齡最大的註冊志願者,並先後捐建了50多個「希望書屋」。在她98歲去世的前一天,還在坐診看病,留給世人的最後一句話是「病人看完了,我該走了」。央視這樣評價她:「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醫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開的是藥,給的是情。」她就是我們河大1944屆畢業生——胡佩蘭女士,名列2013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有一個老師,五十年如一日,照顧母親,守候妻女,備嘗艱辛卻從未抱怨。在困境中,他是家庭的靠山;在苦難前,他是家人的溫暖。他的善舉感動了河大園,感動了社會各界,他就是我校的離休教師——黃魁吾教授。有一位校友,在其捐建的河大鄭州龍子湖校區大門落成之際,再次捐資1000萬元,設立 「河南大學向陽基金」。他說:「我從媽媽的懷抱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從河南大學走向了社會。我對母校真正的情感就像對媽媽,這就是我的母校情結」。他就是河大1984屆畢業生——劉向陽。作為河大的畢業生,希望你們永遠秉持向善之心、孝順之心、感恩之心,做一個有德之人、明德之人、高素質講奉獻之人。
校訓的第三個字是「新」,即英文的「innovation」。這裡理解為創新、革新、維新。《詩經》有言: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河大人更是善於創新之人、樂於求新之人。我們有一位師長,一生追求科技創新,享受著科研帶來的樂趣;一生博學慎思、篤行達善,不停地攀登科學的高峰。他帶領團隊破解了我國製造原子彈、飛彈和人造地球衛星運動機構特殊工況運行的技術難關;他參與了人造衛星的研製,為我國「兩彈一星」作出了突出貢獻;他成功研製了數十種性能各異的特殊潤滑材料和民用潤滑材料,產生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他就是「兩彈一星」功臣、中國科學院院士——河南大學黨鴻辛教授。國防科工委的專家們一致認為:沒有黨鴻辛先生的貢獻,我們的衛星就上不了天。我們有許許多多河南大學人,勇於創新、敢於創新、善於創新,以創新之力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希望同學們勇於打破思想禁錮,敢於打破習慣思維的束縛,勇於探索,勇於開拓,日日新,又日新,做求是求新的河大人,做新時代需要的創新之人。
校訓的第四個字是「民」,即英文的「people」。可作學校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之解。河大培養的畢業生,要有濃厚的家國情懷,要為人民服務,以人民為中心,也就是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河大人歷來有教育報國的光榮傳統。抗日戰爭時期,河大師生用3000個日日夜夜烽火連天裡的堅守,2000裡路風風雨雨戰爭硝煙中的執著,履仁蹈義、興學救國。1939年到達豫西深山裡的小鎮潭頭後,廣大師生睡在茅庵之中,借用廟舍上課,就著油燈學習,把上神廟改為資料室,把菜園子闢為園藝場,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宣揚民主科學,播撒文明種子,賡續文化命脈。他們用家國情懷託舉時代使命、以責任擔當背負歷史重任的行為所彰顯的愛國報國精神,照亮了那個灰暗的時代。在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的今天,我校王立群教授成為央視百家講壇的「常青樹」,他數十年如一日普及傳統文化,在引導國人增強文化自信的道路上走得愈發堅定從容。你們以及你們的學弟學妹們,今年已有50多人報名參軍,他們將用所學知識築牢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把個人理想與祖國命運、民族復興緊密相連,報效祖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不僅是河大人的歷史使命,更是河大人的責任擔當。希望你們秉承這個光榮傳統,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祖國富強和民族復興的宏偉大業之中,做一個有理想信念、有家國情懷、為人民立德立功立言的河大人。
同學們,這樣,「明德新民」這四個字分別對應的wise、virtue、innovation、people四個詞,取其首字母便可簡化為W-Vip,即我們心中的Vip;或者是Very Very-Vip,即非常非常重要的人。我們的校訓就是如此富有深意!當然,這是我的聯想,也是借用校訓談的對大家的希望。可能有點勉強,卻是真誠的希望。同學們,你們每一個人從來都是並將永遠是母校的W-Vip,祝願你們成為社會的Very Very-Vip,國家的Very Very-Vip,人類的Very Very-Vip!
同學們,十年前,習近平同志蒞臨我校視察,勉勵青年學生把人生追求與國家的發展和需要結合起來,努力成為建設祖國的高素質人才。前幾天,省委王國生書記用一整天的時間來校調研,囑託青年學生把小我融入大我,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截至此時此刻,你們已在河南大學度過了一生中最愉快、最幸福、最難忘的一段青春歲月,已經具備了行走天涯的智慧和力量!明天,你們即將從「明德新民,止於至善」門楣下走向社會,希望你們能夠堅守初心,牢記使命,不負重託,做一個明事理的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做一個勇於創新的人,做一個對人民有益的人,做時代的引領者,做祖國的建設者!做新時代「明德 新民」河大人!
祝願同學們在新的徵程上,情有所屬,業有所成,一帆風順,正道直行!
謝謝大家!
來源:大河客戶端 編輯:邱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