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磊的MVP 國人的自嗨?
5月22日下午,當臺妹收到武磊當選為西甲第38輪MVP的消息時,內心無比激動。按照以往的閱讀習慣,看完標題後,第一件事就是下拉評論,因為很多時候在評論區可以找到情感上的認同。
西甲官微
只不過看到一張微博的截圖後,我發現這並非所謂的西甲官方,儘管西甲的官微是得到授權的,且有加V認證,但究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官方」,臺妹也是疑惑不已。
為此,臺妹特意去看了西甲的官網、西甲國外的官方社交軟體,均沒有瀏覽到有關武磊獲得聯賽第38輪MVP的消息。唯一有的,還是前幾天第38輪MVP的候選4人大名單。就連西班牙人的官網、官方推特也是沒有此類武磊斬獲MVP的新聞,更別提轉發了。
那麼,究竟是西甲官網漏發了新聞,還是咱們先得知內幕消息,亦或是其他原因呢?
西甲官網
西甲官方ins(非武磊MVP新聞)
從西甲往年的獎項評選來說,這個周最佳MVP是不存在的,真正得到西甲認可的球員最佳選項只有年度最佳和月最佳,也就是去年的梅西和上個月的阿斯帕斯。
而周最佳球員,聯賽官方每輪都會篩選出表現突出的F4作為候選人,讓各大梅粉們、武粉們進行票選,以此來增加球員與球迷的互動。
至於誰會最終當選?西甲聯盟也從未正式說明。在外界看來,那只能是票數最高的當選了。此時,西甲聯盟定會給你一個微笑:「你開心就好」。
為了哄好中國球迷,西甲官微也「擅自」為武磊頒發了一個聯賽的周最佳。效果不言而喻,各大新聞平臺的轉載與加工,讓武磊再次成為熱門事件,隨之而來的自然是流量與粉絲。
西甲第38輪投票
西甲第35輪投票
從武磊當前票選的數量來看,西甲官微這樣的定調確實有理有據。當前武磊的票數是5.88萬,領先第2名瓦倫西亞的羅德裡戈近5萬多票。要知道,聯賽第35輪票選第1名的梅西也才426票,僅為武磊的百分之一。這樣的差距也讓本輪的MVP的爭奪失去了懸念,武磊提前加冕MVP只是時間的問題。
西甲亞洲區新聞官Javier Ibáez曾說過,「在亞洲地區,武磊進1個球的影響力是梅西的14倍。」按照票數的比例,這位新聞官顯然低估了武磊的影響力。
武磊擠掉梅西當MVP?
既然影響力這麼大,西甲官微也發了,西甲聯盟為何不做個順水人情,在官網、在社交平臺上真正承認「武磊MVP」這個事呢?
原因說來無非就倆。一:不能壞了規矩,畢竟這是梅羅都不曾給予的榮譽,怎能因為巨大的中國市場折腰呢?我們西甲賽程可以調,時間可以改,但某些東西,還是得堅守原則的。
其次,西甲作為世界頂級聯賽,球迷來自全世界,當然不能僅僅顧及某個國家球迷的情感訴求。
西甲聯盟在評選出本輪最佳的候選時,其實已經很照顧中國球迷了。這F4裡面的4個人,除了武磊之外,另外三人阿斯帕斯、羅德裡戈和菲爾波都是當場比賽評分最高的球員,唯獨武磊不是。中國國腳以位列全場第三7.5的評分入圍,最開始還佔據C位。
而武磊擠掉的人,很大程度上就是梅西。在西甲最後一輪的比賽中,梅西2分鐘內獨進2球,評分最高,全場MVP,毫無疑問,阿根廷人的數據值得一個候選的席位。
球迷質疑票選
當看到梅西無緣西甲公布的周最佳候選名單時,許多球迷都表示不解,紛紛在底下留言:「梅西呢?我們的國王梅西去哪了?怎麼會沒有他的名字?」
評選的權威性與公正性也受到了許多球迷的質疑,若單從數據和評分上來講,梅西理應擁有名字。但從比賽的重要性和進球的歷史意義來講,確實武磊的進球更具分量。
老實說,評選這種東西,沒有絕對的權威與公平。人都是具有主觀傾向性的,西甲聯盟的人看到武磊的進球頻頻都被各大媒體報導,被抬起的照片被放到各大網站的首頁,評選嘉賓們會完全不受影響麼?
2010年的斯內德、2013年的裡貝裡、2018年的C羅,他們最終的落選不也是這樣的麼?
武磊 值錢的名字
1400萬的播放量,亞洲地區14倍於梅西的影響力,種種效應疊加,意味著只要從海選脫穎而出,那麼武磊成為票王基本是板上釘釘。結果不出所料,西甲聯賽在海選的7大球員中,篩掉了梅西,選中了武磊,最終將中國國腳送上第一的寶座。
即使西甲聯盟不官宣,武磊也是大家默認的本輪聯賽MVP,尤其是中國球迷。
這樣的現象像極了當年姚明,2003年的亞特蘭大全明星賽中,當時還是新秀的大姚就憑藉中國球迷的票數,擊敗了不可一世的大鯊魚,坐穩了西部中鋒的主力位置。此後的五屆全明星,姚明無一例外地成為了西部全明星的主力。2005年,姚明更是以2,558,278張選票成為票王,同時打破了喬丹創下的歷史記錄。
作為人口第一大國的中國,在投票這樣的環節具有天然的優勢。拋開體育圈,娛樂圈此類的投票上榜現象更加泛濫。
2018年8月,蔡徐坤的個人單曲《waitwait wait》一經發布,立刻就登上iTunes美國總榜的首位,同時拿下了美國總榜第一和POP榜第一。
蔡徐坤
3個月之後,吳亦凡首張專輯《Antares》在短短5個小時內,就霸佔了美國iTunes專輯總榜與單曲總榜雙榜。美國網民瞬間震驚,紛紛刷屏發問:誰是Kris Wu?羊城晚報更是用了《越洋打榜不成 數據反被清理》的標題,直指吳亦凡粉絲的刷榜行為。
其實,臺妹並討厭蔡徐坤、吳亦凡等人,因為他們作為新時代的偶像,作為這個速成的時代的流量小生,在沒有拿出匹配自身流量與關注度的作品前,就被早早推到臺前,成為娛樂的小丑,輿論的風口,流量的附庸。他們是不幸的,也是幸運的。
相反,競技體育永遠是靠實力說話的,作為國足現役第一人的武磊,在國內,無論什麼樣的榮譽與褒獎,武磊都有足以匹配的實力,畢竟數據不會說謊。
但在強者如林的西甲,若要對武磊冠以加泰球王,巴塞隆納之王,甚至連西班牙媒體都要用上「歐洲之王」時,我們是否也要有所反思?
究竟武磊是實力的王者,還是流量的上帝,亦或是兩者都有呢?
前兩天,臺妹在網絡上看到一張武磊的圖片,西甲的官方ins發文求問:「你們猜猜這是誰」。
外國網友不知武磊是誰
結果底下諸如孫興慜、烏姆蒂蒂的評論層出不窮。
這讓臺妹想起《大腕》裡的一句臺詞:
你認識泰勒麼?
-泰勒
-哪泰勒?
-就那泰勒啊!
-就那泰勒?
《大腕》
「泰勒」是誰,這只是一個值錢的名字。
好比武磊,好比吳亦凡,好比蔡徐坤。
當下的足壇,每個人都想從「武磊」的名字中分到一杯羹,「西班牙人」也不例外。
正如上文西甲亞洲區新聞官所說:「武磊的影響力在亞洲是梅西的14倍」。這其中,中國球迷的力量功不可沒。
或許現在捧他最高的那批人,當時是損他最多的。正如某位名人所言:「愛與恨從來都是等價的,當時有多恨,現在就有多愛」,愛憎分明、快意恩仇或許是體育圈有別於娛樂圈最大的特點。
今天是武磊做手術的日子,臺妹希望這位國足的領軍者能夠好好恢復,保持清醒,準確定位,同時也不忘初心,篤定前行,新賽季用更好的表現回饋球迷的支持,匹配他應有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