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之子:記憶中的天山路是這樣

2020-12-20 孤狼打不過羊

1995年,建設中的天山商廈

上世紀90年代末天山一條街的繁華景象,圖片中食品五店現改為海煙菸酒店

SOHO天山廣場原址內遵義路天山菜場

天山路的「老底子」是上海殖民地時期公共租界工部局「越界築路」的產物。它的東端起於大西路(解放後更名延安西路)。大西路築於1921年,當年周邊百姓戲稱大西路是「鴛鴦路」,即一半是煤屑路面,可以走汽車;另一半是黃土路,供洋人騎馬、遛馬所用。4年後的1925年,工部局從大西路發叉開闢出另一條向西的馬路,初名林肯路。林肯路向西延伸至羅別根路(哈密路),全長3.8公裡。初始也是黃土路。1943年10月,林肯路改名為「天山路」,由黃土路翻建為煤屑路。1947年改為羽林路。改名「羽林路」事出有因,天山路西端新涇港畔的北新涇老街是當年上海特別市蒲淞區治所,現在還保留著蒲淞南路和蒲淞北路的路名。1945年7月,蒲淞區改名為羽林區,遂將天山路改為羽林路。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不久恢復「天山路」路名。隨著建國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上世紀50年代中期,天山路從兩車道的煤屑路拓寬至四車道的瀝青路面,但沒有人行道設置,還是鄉村公路的模樣。

閱讀全文

「天山新村」

讓天山路成名

上世紀50年代末,天山路婁山關路西北側的市建六公司民工宿舍,後在此地塊上建起天山電影院

建國後的天山路兩側是連片的農田、牧場和村宅,夾雜著作坊、破廟和墳地。筆者是天山路北側高家巷(玉屏南路)的土著子孫,搜索兒時記憶,從它的東端歷數它的「老底子」。現在的天山公園是大躍進時期的產物,上世紀60年代叫「法華公園」。

公園西鄰是「跳傘塔」(上海青少年軍事體育學校),跳傘塔西側是上海警備區的一個汽車連駐地,現在那裡蓋起住宅樓,成為上海警備區幹休所的一部分。跳傘塔的正對面即天山路南側現在的延天綠地,原先是一片棚戶區,其中夾雜著幾家小工廠,印象深刻的是長寧飲食服務公司下屬的長寧糕團廠也在其列。1978年祖母80壽誕,我隨家父曾去糕團廠批壽糕壽團(比外面零售便宜)分送左鄰右舍。那片棚戶區在建設延安西路高架路與內環線交匯的WS匝道時拆除了,應該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現在呈現在市民面前的延天綠地建成於2005年。

跨過中山西路,天山路的南北兩側進入城鄉混雜狀態。列入建國初上海「兩萬戶」(解決上海兩萬戶產業工人住房問題)行列的天山一村開啟了天山新村大建設的序幕。天山一村建成於1953年,原址系現在的虹橋南豐城地塊。成為天山路發生變化的第一個歷史契機。路北側的上海市勞動局第三技工學校(現為上海就業培訓中心)是「大躍進」期間在農田裡建設起來的,向西是滬西供電所和上海探礦機械廠和上海拖拉機附件廠,中間夾著一個徐家角老宅子。路南側的天山路1761弄紫雲小區都是1960年代後建起的新村公房。現在的SOHO天山廣場的「老底子」是本地人聚居的老宅子沈巷。

緊隨著天山一村建起的二村、三村、四村、上劑新村(上海試劑總廠的職工新村)和五村,全部都是在農田裡建設起來的。在這些連片田疇中的三星牧場是老居民難以忘懷的地方,周邊居民習慣叫「牛奶棚」(現在巴黎春天天山店舊址)。牧場裡飄出的牛糞味,夏季收集來的玉米秸稈破碎時散發的青芒氣味,讓周邊居民都聞習慣了。三星牧場東鄰是上海市第六建築公司的倉庫堆棧和民工宿舍。1977年市建六公司搬離,在這塊土地上建起後來的天山電影院。跨過古北路向西,農田密度就更高了。包括後來的東方中學(長寧少科站)都是在農田裡建造起來的。天山新村的全面建成讓天山路開始揚名。

天山路變化的第二個歷史契機是1958年「天山一條街」的興建。為配套上海新建工人新村的商業網點,當時的上海市政府規劃了三條商業街(閔行、張廟和天山)。

天山一條街是三條街中最後建成的,1960年7月1日開業。至此,天山路東段這才有了城市的模樣。上海人只要提起「天山一條街」,無人不曉。上世紀80年代由長寧區財貿辦主辦的「天山街市」(類似外地的貿易集會)更是名揚滬上。長寧及周邊城區的市民,尤其是西郊農民紛至沓來「趕街市」。當時街市舉辦的日子裡,除了天山路交通主幹道保持通車外,周邊茅臺路、婁山關路、遵義路都是禁止車輛通行,各類生活資料的攤頭鱗次櫛比。筆者姐姐當時在天山酒家工作,她告訴我:「阿拉天山酒家的炸裡脊串,平時一天賣2千串,逢天山街市一天要賣1萬多串。」可見街市之鬧猛。

長寧

在「分界線」外借地建校

天山路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是上海市區與郊區接壤的一條「分界線」。從古北路以西的天山路,路南是上海縣,路北是長寧區。一路之隔,像棋盤上的「楚河漢界」,涇渭分明。路南的居民自嘲「阿拉住喇鄉下頭。」

筆者初中就讀的天山二中,是長寧區在1962年向上海縣借地建造的一所初級中學,竣工使用於1964年秋季。筆者是第二批新生,1965年秋季入學。當時上海縣借地給長寧區的條件很簡單,只要讓路南天山五村、天原二村、古松新村、杜家宅、大金更、小金更等新村、老宅裡的孩子能進入該校讀書就行。天山二中也就成了「一校兩制」,學校裡一半學生來自路北的長寧區,市區戶籍;一半學生來自路南的上海縣,城鎮戶籍或農村戶籍。筆者當年每天從長寧區(玉屏南路)出發,進入上海縣地界的天山二中讀書。同學中有不少是居住天山路南的上海縣城鎮居民,還有杜家宅等鄉村的農民子弟。在和這些路南同學的相處中,可以感覺到他們的些許自卑。因為,在城鄉二元時代,城鎮戶籍沒有市區戶籍吃香。在招生招工中,尤為明顯。當時,初中畢業讀高中的學生很少,一般人家的孩子都選擇中專技校,為的是儘早就業。而上海縣城鎮戶籍的中考擇校面很窄,一般就是師範、衛校之類。那些電子、機械、化工等中專學校不收城鎮戶籍的學生。所以,路南的人家把祈盼獲得路北市區戶籍作為人生的一大夢想。

顧家

「市區夢」演繹成傷心事

花甲之年從外地退休回滬的顧女士,是筆者同桌的「她」。事隔半個世紀,重提這條「分界線」,還讓她唏噓不已。上世紀60年代末,顧女士還是二八芳齡的初中生。家住路南的天山五村。為了圓一個「市區夢」,她父母想方設法要將戶籍遷往長寧區,唯一途徑是戶籍對換,戶籍對換的實質就是住房對換。她家犧牲住房面積,舍大換小。最終將住房換到一路之隔的天山二村(天山五村與天山二村之間是古北路分割),原來煤衛獨用的兩室戶變成煤衛公用的一室半。顧家對這一成功舉措慶幸不已。即便小顧將來初中畢業考不取中等技術學校,直接參加工作,也比郊區青年優越,選擇範圍廣,郊區青年只能在縣裡的城鎮範圍就業。

誰知老天給顧家開了一個「玩笑」,女兒小顧1968年初中畢業,趕上「一片紅」(全部下鄉上山)。市區戶籍畢業生全部赴外省插隊務農,當時赴外省插隊落戶的六個省份分別是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江西、雲南和貴州。而分界線南側的上海縣畢業生則不用到外省插隊落戶,可安置在本縣農村。聽到這一消息,班裡路南的同學們個個眉開眼笑,我等路北的同學只得一聲嘆息。而戶籍遷至長寧區還不到一年時間的顧家,因此喪失了在上海郊縣插隊的機遇,讓小顧同學和她的父母懊喪至極。無奈之中的小顧後來去了貴州安順地區偏遠的山寨插隊。

「鄉下頭」

終於進入「新市區」

顧家當年「市區夢」演變成傷心事已成為歷史的笑談。隨著上海城市化進程步伐的加快,上世紀80年代中期,天山路西端北新涇鎮(北新涇街道前身)成建制劃入長寧區。天山路以南原為上海縣管轄的天山五村、天原二村、古宋新村、杜家宅、大金更、北新涇老街等居民區從「鄉下頭」進入「新市區」。

經過成套率改造後的天山二村

沒隔幾年時間,隨著1992年5月上海市行政區劃調整,原上海縣撤縣建區,改為閔行區。原上海縣所轄新涇鄉(現新涇鎮)成建制劃入長寧區。天山路兩側再也沒有城鎮戶籍一說了,連土生土長的西郊農民也「農轉非」,丟下鋤頭捏榔頭,農民變居民了。長寧區的版圖從25平方公裡一下子擴張為39平方公裡,天山路由此徹底結束城鄉「分界線」的歷史,成為長寧腹地中的一條「中軸線」。

相關焦點

  • 長寧天山路古北路黃金地塊即將出讓!
    長寧天山古北地區,什麼樣地方?然而近日,長寧區政府官網公開了天山路街道一塊面積3.56畝的地塊的掛牌請示,如請示通過,那麼虹橋將為上海再添一座地標!許久沒有大動作的長寧天山古北地區,公開了天山路街道113街坊一副土地掛牌出讓的請示。
  • 天山路一條街,老底子上海人的獨家記憶!
    過去的上海,有三條新大街:閔行一條街、張廟一條街、天山一條街。其中,天山一條街見證了長寧的變遷,也承載著許多老底子上海人難忘的記憶。後來,「林肯路」用煤屑鋪成了「天山路」。1949 年以前,天山路周圍是西郊稀疏的村落。
  • 長寧| 這條路十八變,越變越好看!
    天山路北側薛家厙地界的上海硬化油廠,現在的長寧圖書館西側地界  天山路完全成為長寧境內的交通骨幹道路之初,沿線依然是城鄉結合部的景象。從古北路向西,工廠與田野相伴。天山路成為長寧的新型住宅集聚區。與之配套的新天山中學、長寧圖書館、繽谷廣場等教育文化商業設施也隨之落成開放。    「中軸線」開發功能有區分
  • 這波老照片裡,有三十年前的「天山街市」,老長寧們還記得嗎?
    據集市主辦方介紹,為響應長寧打造夜間經濟的號召,「樂民·天山街市」應運而生,通過文創集市、夜間經濟推進商旅文一體化發展,為天山商圈注入活力、營造氛圍。 關於天山路 《長寧區志》 天山路修築於1925年前後,原名林肯路(Lincoln Avenue),1943年改名天山路,1947年改名羽林路,1949年恢復天山路名稱。
  • 上海長寧路小學(區重點)周邊小區詳情!
    本文是小編使用【估房go】,為大家整理出的長寧路小學周邊二手房信息。長寧路小學2002年8月,長寧區教育局根據統一規劃,合理設點布局,規模效應的辦學思路,將原來的長寧二中和萬六小學合併,再投資八百多萬元,改建成長寧路小學。
  • 【海上記憶】脫胎換骨的長寧往事:拔煙囪、遷廠子,新房造起來!
    這近九百家工廠主要分布在東西走向的新華路、延安西路、天山路、長寧路和蘇州河沿線;南北走向分布在凱旋路和中山西路,還有星羅棋布的弄堂工廠。這近千隻煙囪朝天,城區環境堪憂。上海有色金屬冶煉廠,40年前位於鎮寧路465弄內。該廠金屬粉塵汙染特嚴重,周邊3000多戶居民深受其害。夏天門窗不能開,室外洗涮要戴草帽,端著飯碗在門口吃飯,白米飯變成「芝麻飯」。
  • 天山路街道日記——活動 | 天山路街道科技節豐富多彩!「天山娃」玩轉創新屋
    2020年天山路街道科技節於8月18日至8月29日以「科技戰疫,創新未來」的主題在社區創新屋舉辦了一系列妙趣橫生、充滿創意的科普活動:神奇的氣象瓶、DIY電子表、自製3D列印T恤……這些有趣的科學主題活動,成為了今年天山路街道科技節的一條亮麗風景線。
  • 圖說天山新村今昔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從延安西路到哈密路,一條「天山路」承載了附近居民許多難忘的記憶。
  • 不久將運抵上海,天山路古北路站請準備好!
    其中,長寧共設3座車站,分別為天山路站、古北路站、姚虹路站。 15號線線路圖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15號線長寧段站點的建設情況吧! 2015年12月,市規土局公示了軌交15號線天山路站和姚虹路站規劃設計方案。 2017年6月底,15號線古北路站開始施工,對周邊道路實施交通組織調整。
  • 上海長寧上周(12.14-12.20)熱搜小區榜,購房者更關注天山怡景苑
    房源的受關注情況,在一方面反映一個小區的受歡迎程度,根據上周(12月14日-12月20日)用戶的關注度,整理出長寧的熱搜小區TOP10,天山怡景苑、檀宮、春天花園為用戶最關注的小區,這些小區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魅力,還有哪些小區也上榜了,快跟隨我一塊去看看吧。
  • 憲法宣傳周 | 以「憲」為綱,循「法」而治 ——天山路街道開展系列...
    嚴律師以「敲敲民法典的重點,體會憲法精神」為主線,國家憲法日宣誓詞、以《民法典-合同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民法典-繼承編》四個方面為子標題,結合具體案例,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憲法發展的「前世今生」和從律師角度所看到的法典變化。會場氣氛井然有序,在提問環節,學生們熱烈提問,互動熱烈,整場活動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普法效果。
  • 頭條|天山路街道精準構建三位一體的社區公共體育服務網絡滿足居民...
    歷年來,天山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高度重視體育工作,通過陣地建設、隊伍建設、項目建設等積極推進社區體育工作,打造「家門口」的公共體育服務圈。做 法 與 成 效天山路街道結合街道實際,夯實基礎,大膽探索,主要從以下三方面有效的擴大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極大滿足了居民健身和健康需求。
  • 天山路站主體結構封頂
    申通地鐵集團說,近日,歷經2年左右的緊張施工,15號線天山路站(位於古北路與天山路站交叉口)南端頭井頂板混凝土澆築完成,標誌著天山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封頂,15號線建設進一步推進!詳↓上海軌道交通15號線天山路站位於古北路與天山路站交叉口,由隧道股份上海公路橋梁(集團)有限公司承建,車站主體呈南北走向布置,為地下三層島式車站,近30m的基坑深度為15號線車站最深深度之一。天山路站主體結構封頂標誌著軌道交通15號線建設的進一步推進。
  • 上海臨空虹橋第五大道漸成型 長寧六大商圈貼身肉搏
    近日,宜家購物中心集團以逾21億元成交價獲得上海長寧虹橋臨空經濟園區16-2地塊,將用來建設宜家在中國的第五座薈聚(Livat)購物中心。該宗地塊位於虹橋綜合交通樞紐附近的長寧第五大道臨空商圈,毗鄰地鐵2號線淞虹路站,東至福泉路,西至協和路,南至金鐘路,北至北翟路。土地為商辦用途,總面積70502.80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17.6萬平方米。
  • 長寧區域全名單在此→
    正規的託育機構必須持有這樣一張告知書。所屬機構:上海長寧泰尼漢託育有限公司機構類型:營利性地址:長寧路地址:武夷路95弄19號電話:021-6231 0685、17317233160供餐情況:自行加工膳食收費標準:12800-15800元/月入園時間:08:30-16:00天山路街道
  • 閱讀建築 ▏長寧路1155號(原1187號)—— 聖瑪利亞女中
    在張愛玲高中時代的英文習作《心願》中,她這樣描寫母校上海聖瑪利亞女校的這座著名的鐘樓。經歷了大半個世紀的人來人往、荒蕪頹敗,如今像溪流般來往其間的,早已不是當年女校學生們青春的面龐。在建築遺留的骨骼之下,新的血液與肌理已然重生。
  • 將設天山路站、虹橋站
    將設天山路站、虹橋站 2020-11-16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山路街道生活日記——暑樂 | 守護青春看未來 社交安全促成長
    每一位孩子,都是一棵小小樹苗風裡雨裡,我們一同守護期待著經過十六歲花季、十七歲雨季在十八歲的天空下一棵棵鬱鬱蔥蔥的小樹茁壯成長8月14日,天山路街道在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開展「守護青春看未來,社交安全促成長」——成長之道和溝通之道主題活動。
  • 脫胎換骨的長寧往事:拔煙囪、遷廠子,新房造起來!
    【端著飯碗在家門口吃飯,白米飯變成芝麻飯】  長寧,自打有商品房以來,房價一直高居上海中心城區前幾位。其實,老長寧都知道,長寧城區環境原本是一個典型的工業區。這近九百家工廠主要分布在東西走向的新華路、延安西路、天山路、長寧路和蘇州河沿線;南北走向分布在凱旋路和中山西路,還有星羅棋布的弄堂工廠。這近千隻煙囪朝天,城區環境堪憂。上海有色金屬冶煉廠,40年前位於鎮寧路465弄內。該廠金屬粉塵汙染特嚴重,周邊3000多戶居民深受其害。夏天門窗不能開,室外洗涮要戴草帽,端著飯碗在門口吃飯,白米飯變成「芝麻飯」。
  • 天山路街道生活日記——畫「四史」| 厚植家國情懷,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8月11日上午,天山路街道在街道圖書館2樓少兒館內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少兒繪學「四史」活動,將中國傳統文化與歷史革命教育相結合,通過詩詞賞析與中國畫繪製,使少年兒童在趣味性活動中學「四史」、知「四史」、明「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