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纏百萬貫,騎鶴上揚州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合
上揚州、下揚州,看來揚州的確是個好地方,揚州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名人輩出。揚州是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世界運河之都。
在這裡,我要說說歷史上的揚州了,就從唐朝說起,因為在唐高祖武德八年,將揚州的治所從丹陽遷到了江北,這個歷史意義就非常重大了,也就是完成了歷史上的揚州和現在揚州在名稱上和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統一了。
大家都知道現代的城市都是靠交通優勢上位的,比如鄭州和石家莊等,都是火車拉來的城市。古代雖然沒有火車,但是運河比較發達,正巧揚州在長江和大運河的交匯處,南來的北往的都在這裡集散,逐漸形成了全國最大的物流中心。所以揚州經濟就突飛猛進了。在唐朝除了長安和洛陽就數揚州繁華了,由此可見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大運河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衰落了,而揚州曾經擁有的輝煌也一去不返了。在2019年江蘇省各地GDP排名中,揚州位居第7,人均排名第6,不客氣的說已經處於江蘇省中下遊水平了。已經被無錫和常州反超了,鹽城馬上就追趕上來了。
除了運河的衰落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揚州被拆分了。具體就是在1996年的時候,從揚州裡拆出來一個泰州市,從此揚州經濟一落千丈。如果你不信,咱們可以用2019年的GDP繼續說話,揚州市是5850.08,泰州是5133.40,兩地總共10983.48,基本上和無錫一個檔次,全省第三名。
當時揚州可是轄10個縣,近1000萬戶籍人口,面積12萬平方公裡。在1989年「全國生產總值超百億元的25個城市」中,揚州是第13名,再說一遍全國第13名!咱們遠的不說,就從清朝來看吧,康熙時期揚州屬於江南省,北到淮河,南至長江,東面直接就是大海 了。包括今天的揚州鹽城南通泰州淮安的部分地區,還有南京的六合等等,面積大的驚人不?經濟水平不高才怪呢。
好了,進去下一個環節,大家來看揚州的高校情況。有人說揚州的高校數量是僅次於省會南京,咱們說道說道吧。
首先說說揚州大學,這個學校有點特別是6所學校合併的,讓人不解的是其中有4所都是本科院校了,1992年的時候就是本科學校了,如果保留到現在怎麼說也是「大學」了。她們分別是揚州師範學院、江蘇農學院、揚州工學院和揚州醫學院。其中江蘇農學院的獸醫學專業可是全國有名,還是那句話放到現在也是江蘇農業大學了。這次合併硬生生的把揚州的高校減少到5所,實在是可惜了。
在這裡我還想說一下名單上沒有的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學校前身是江蘇農業學校,2003年正式升格為高職揚州環境資源職業技術學院,當年揚州經濟管理中專併入,2005年揚州衛校併入。
不過這所學校在2012年的時候併入了揚州職業大學了,而且揚州教育學院也合併到揚州職業大學了。原因只有一個,就是為了合併升格改名「揚州科技學院」,不過這個揚州科技學院(籌),從2007年就開始掛牌了,到現在還沒有動靜。
最後說一下,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和南京郵電大學通達學院,這兩所學校都需要轉設的,而且時間不多了,但是我沒有查到相關的轉設信息,不知道情況進展如何?
大家誰知道,可以在下面留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