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二七區中小學實施藝術教育側記

2020-12-2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一校一品」讓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追逐夢想

2014-03-21 來源:《中國教育報》

鄭州市二七區藝術小學管樂隊排練。 本報記者 郭炳德 攝

學生在自己的劇社裡演出。 銘功路小學供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作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的中小學,近年在大力促進教育公平中,有效實施藝術教育,對提升美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進行了有益探索。 ——編者

  「讓每個教師濡染藝術氣質,讓每個學生涵養藝術靈性」——走進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藝術小學的大門,自四樓至一樓向下懸掛的這對條幅,雖經風吹雨淋已有些褪色,但在獵獵的寒風中仍使記者眼前一亮:這可是一個挺艱巨的任務呀!

  尚藝尚美 快樂發展

  鄭州市二七區藝術小學建在城鄉結合部,生源不是「點招」或「考招」的有藝術特長的孩子,而是一些剛剛由農村劃歸市區的郊區農民或天南地北來鄭州務工人員有藝術愛好和潛質的子女。面對以追求考試分數為多數家長首選的現實,讓這些孩子「涵養藝術靈性」,能做到嗎?

  「我們正致力於自己的既定目標,並且取得了令社會認可的成績。」鄭州市二七區藝術小學校長劉俊彥自信地告訴記者。

  劉俊彥介紹,自2009年建校以來,鄭州市二七區藝術小學以「關注人本,質量為先,崇德尚美,藝彩紛呈」為辦學理念,依託課程彰顯藝術特色,全面打造「藝彩紛呈、和諧發展,快樂求知」的校園。學校聘請教育專家和藝術專家指導,在開齊開足國家規定課程的基礎上,率先開設校本藝術專業選修課程,著力營造「文化課程基礎實、藝術課程個性足」的藝術教育文化氛圍——舞姿翩然起,琴瑟和悠揚,書畫點墨香,藝彩初綻放!

  來自河南信陽山區的農民李清文是名以賣菜為生的小商販,他的兒子李印(化名)已經上小學4年級了。說起把兒子由信陽老家接到鄭州上學的事,李清文頗有些自豪:「剛開始,俺擔心人家城市學校不收外地農村孩子,再說這是一所『藝術小學』,俺孩子雖然愛畫畫,可俺心裡還是沒底!」

  李清文回憶說:「2011年暑假,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學校詢問孩子能否來上學,誰知學校看了俺的暫住證、經營許可證等證件後,讓孩子過來面試,不久孩子就被錄取了。孩子來上學的當年冬天,學校搞了個首屆迎新年藝術展演活動,俺的孩子參加了匯報表演活動。我作為家長被邀請觀看。說實話,孩子們的精彩表演,讓我們這些『泥腿子』出身的家長很是震撼。從那以後,孩子更加喜歡表演和繪畫,我也更加為孩子驕傲,總是拿出他畫的鉛筆速寫畫來給老家的親朋好友看。」

  當時的藝術小學校長閆鵬瑞介紹,每逢孩子們表演節目,聞訊而來的家長們總是爭先恐後地給孩子拍照留影,定格他們成長的美麗瞬間。一位舞蹈隊的學生家長拉著閆校長的手說:「學校對孩子們太好了,我們做家長的覺得特別幸福,真要謝謝藝術小學呀!」

  現任校長劉俊彥告訴記者,如今,「尚藝尚美,快樂發展」的理念已經深入到了師生和家長心中,「成長為一名高素質的少年」成為每個孩子在美的教育中追求的最終夢想。

  小學校走出大明星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閒?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

  這段由豫劇大師常香玉唱響的名段如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但這樣的豫劇唱段出現在小學校園舞臺上,而且還有模有樣,有弦音伴奏,唱念做打樣樣俱全,還真是少見。

  走進鄭州市二七區銘功路小學的「金銘劇社」,這裡活脫脫就是一個五臟俱全的小型舞臺。雖由幾間教室改造而成,但樂池、觀眾席位、戲劇臉譜、古裝道具、刀槍劍戟一應俱全。下午的課外活動,孩子們在這裡練走步、下腰、吊嗓子、舞大刀,一招一式,像模像樣。

  五年級學生張雪珂,馬年春節成了銘功路小學的名人。在河南電視臺知名品牌節目《梨園春》中,她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憑著一段豫劇《五世請纓》拔得頭籌,成為2013年《梨園春》節目總決賽少兒組的金獎得主。大賽評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得知張雪珂的父母靠打理米皮小攤養活3個孩子並全力支持女兒學習戲曲時,連聲讚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銘功路小學戲曲課教師李莉告訴記者,小雪珂上三年級時,她的母親曾因家境困難,想放棄孩子文化課以外的技能學習。為此,李莉老師親自登門,向張雪珂的家長講述孩子對豫劇表演的天賦和喜愛,尤其指出這兩個條件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決定因素。這樣,才有了雪珂對戲曲的繼續學習和今天的好成績。

  「像張雪珂這樣,在學習之餘能夠青睞戲曲並有所造就的,我們學校就已經發現了60多人。」銘功路小學校長李小建告訴記者說,「我們有一個思路,就是讓戲曲文化在校園裡『靚』起來。戲曲人物的鮮亮形象、學生的演出劇照、孩子們製作的戲劇臉譜等,都要在校園裡得到展示。我們還要在校本課程裡加大戲曲課的分量,除了河南的豫劇、曲劇之外,還要把我們的國粹京劇和其他地方劇種也都介紹給孩子們,讓他們從小就了解祖國絢爛多彩的戲曲藝術。」

  記者獲知,來自普通農民家庭、曾經在央視春晚大出風頭的童星鄧鳴賀、鄧鳴璐兄妹,就是在銘功路小學接受了專業課老師的精心輔導後,走出鄭州、走出河南、走向全國的。

  「鬧這麼大的動靜,孩子們的學習受不受影響呢?」記者有些擔心。

  「絕對不會!」李小建校長明確地回答,「恰恰相反,懂得了戲曲的孩子們,倒真的好像是有了靈性,語言文明了,思路敏捷了,學習效果提高了。」

  他說,銘功路小學24個班的1014名學生中,一、二年級的孩子就可以當戲曲觀眾,從三年級起就要有選擇地學習戲曲知識,到四年級以上就能拔出優秀的戲劇苗子;學校開展的「周周有戲」活動,每周都有兩個班參加,鑼鼓一敲,樂器一響,引得周邊群眾駐足傾聽,驚訝得又是伸舌頭,又是豎大拇指。

  從「多彩校園」開始

  除了藝術小學和銘功路小學,漢川街小學也是一個很有自身藝術特色的學校。雖然只有幾畝地,僅273名學生,但在「博雅教育」觀念的引領下,學校從源遠流長的傳統藝術和儒學文化中汲取智慧,以韻味悠長的民樂文化作為學校美育化人的切入點,形成了一個民樂薈萃的學生成長大舞臺。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鄭州市二七區共有65所中小學,藝術教師250人。國家推行素質教育以來,該區確立了「質量、品牌、服務」三大主題,積極實施「一校一品」,大力推進「六名工程」,培養藝術「名學生」團隊,形成了以「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優質特色、高位均衡」為核心的「多彩教育」理念,湧現出了隴西小學、幸福路小學、外國語小學、藝術小學、銘功路小學、興華小學、漢川街小學等一批在全市甚至在全省、全國都有較大影響的藝術教育學校。2000年以來,全區在國家、省市藝術活動中獲各種藝術獎項200餘個。

  鄭州市二七區教體局局長劉子科介紹,目前全區中小學校能夠按照國家《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開齊、開足音樂、美術課,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無隨便佔用藝術課的現象,藝術課程計劃得到了進一步落實,實現了藝術教學從傳授技能為主向以審美教育為核心的根本性轉變,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尤其是,該區還確立了藝術教育科研在藝術教育改革中的先導地位,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學校藝術教育改革實驗,如有的學校把美育和智育、德育密切結合起來,編寫了富有校園特色的校本教材;有的學校把教學內容製作成課堂教學軟體,利用網絡進行藝術課教學,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激發了學生興趣,大大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為了解決藝術教育師資的問題,全區通過持續的崗前培訓、在職進修、音樂教師組建合唱團、美術教師外出寫生等途徑,不斷提高藝術教師的整體素質,基本實現了藝術學科教師專業化發展。同時,開闢「綠色通道」,引進了一批高層次、高學歷、高技能水平的藝術教育人才。一些學校除聘用高水平的藝術人才做專業教師之外,還與專業藝術團體合作,不斷提升學校藝術教育層次和藝術教師的水平。

  他說,從2000年開始,在鄭州市教育局的指導下,二七區開始舉辦教育藝術節,每三年一屆,至2012年已經連續舉辦了五屆。近年來,先後舉辦了中小學藝術節、校園合唱藝術節、少兒舞蹈大賽、校園集體舞大賽以及相關器樂、誦讀等全區性的大型活動,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推動了全區藝術教育的發展,提高了全區藝術教育水平。尤其是,學校對於每一個孩子都提供同樣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本報記者 齊林泉 郭炳德 通訊員 張磊)

(責任編輯:李冰潔)

相關焦點

  • 鄭州市二七區:莎士比亞戲劇項目籤約 推動戲劇教育新探索
    4月24日,為提高教師教育教學專業水平,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探尋戲劇魅力,點亮多彩未來」莎士比亞環球英文戲劇項目學校籤約儀式暨河南省英文戲劇骨幹教師論壇在鄭州召開。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英語學科主任姚連榮、鄭州市二七區教體局副局長孫巖梅、河南省未來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於海洋、鄭州市二七區外國語小學校長任學智等出席儀式。
  • 河南美育|鄭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研究成果展示觀摩...
    20201219 | 美育新視點第1547期為進一步提升鄭州市中小學美術教師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能力,加強校際之間的美育經驗交流和學習,12月16日,鄭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研究成果展示觀摩研討活動在二七區綠地愛華學校順利開展。
  • 教育部教材局中小學數字教材實地調研座談會在二七區召開
    教育部教材局數字教材應用工作調研組組長許潤松及調研組成員;河南省教育廳思政處調研員張延華,河南省省電教館館長李普濤;鄭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調研員王巨濤,鄭州市教育局科學技術與信息化處處長孫茂佔;二七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南中洋,副局長孫志欣等領導參加了座談會,會議由鄭州市教育局副調研員王巨濤主持。在活動現場的課堂示範環節,二七區教研室副主任禹玲玲為大家進行數字教材應用課例展示。
  • 鄭州市二七區各校開學典禮美好而至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周星 通訊員 李婭芳9月1日,是鄭州市中小學開學的日子。相逢在即,美好而至。一大早,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早早地來到久違的校園,和老師同學們一起迎接新學期。為歡迎學生們的歸來,鄭州市二七區各學校精心籌備開學典禮,各展身手,帶娃們迎接美好。
  • 鄭州市二七區熱門民辦初中之——興華中學篇
    2020年鄭州二七區興華中學收費標準(學費):9100元/年。2019年鄭州二七區興華中學收費標準:11000元/年。(無住宿)2018年鄭州二七區興華中學收費標準:學費7000元/年。鄭州市興華中學坐落於隴海路與嵩山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北依濱河公園,毗鄰河南工業大學、解放軍測繪學院,校園環境優雅、設施完備,是鄭州57中的分校新校區,現有2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1500餘人。「博學至愛、為人師表」,興華中學全體師生將以追求卓越、銳意進取的精神,思考理想教育,實踐教育理想。
  • 鄭州市二七區各學校開展慶祝「六一」活動豐富多彩
    二七區藝術小學:學生作品展在鄭州市群眾藝術館開幕,述說童心世界的真實、善良與美好  5月26日上午,由鄭州市群眾藝術館主辦,鄭州市雕塑壁畫院、二七區藝術小學承辦的「藝苑風採」二七區藝術小學學生作品展在鄭州市群眾藝術館隆重開幕。
  • 鄭州市二七區財政局關於鄭州市二七區2016年度零星工程協議採購...
    河南智遠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受鄭州市二七區財政局的委託,就鄭州市二七區2016年度零星工程協議採購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採購,按規定程序進行了開標、評標、定標,現就本次招標的評標結果公布如下:一、招標編號:二七政採公開-2015-157二、招標項目名稱: 鄭州市二七區2016年度零星工程協議採購項目
  • 鄭州市中小學午餐供餐工作現場會在金水區召開
    實地考察藝術小學宏康校區食堂操作區域8月30日上午,鄭州市中小學午餐供餐工作現場會在金水區召開。金水區政府領導王珂為會議致辭,他在講話中強調,中小學提供午間供餐服務是持續提高教育服務群眾滿意度的重要舉措,更是高質量建設「美好教育」的重要路徑,我們必須要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讓轄區學生家長擁有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
  • 二七區形成14個名校教育集團,新增上萬學位
    8月31日,二七區實驗小學更名為幸福路小學南校區,幸福路校區則更名為幸福路小學北校區;9月1日,原二七區路砦小學正式掛牌汝河路小學北校區,成為汝河路小學教育集團的一份子……這些變化都標誌著,未來高標準推進集團化辦學,將成為二七區教育發展的重要手段。
  • 鄭州市民辦中小學年檢結果出爐,這些學校停止招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河南省教育廳有關規定,鄭州市教育局和各縣(區、市)教育局對全市民辦學校(教育機構)進行了2019年度辦學情況檢查。基本合格學校鄭州市隴海中學鄭州市桃園中學鄭州嵩陽中學鄭州鶴立中等專業學校鄭州東方藝術中等專業學校鄭州仲景國醫中等專業學校鄭州中原中等專業學校
  • 鄭州市二七區助學 從幼兒園到大學全覆蓋
    [核心提示]從2008年開始,二七區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區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每年出資200萬元設立資助基金專戶,用於轄區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  昨日,鄭州市二七區首批53名貧困家庭的幼兒園學生享受到了每人每年1000元的「學前教育補貼」。加上此前該區對中小學和大學貧困學生的資助政策,意味著二七區成為省內首個實現「從幼兒園到大學資助全覆蓋」的地方。  據了解,從2008年開始,二七區就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區級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每年出資200萬元設立資助基金專戶,用於轄區貧困學生的資助工作。
  • 共話美育 鄭州市第四屆中小學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研究成果展舉行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2月16日,第四屆鄭州市中小學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研究成果展示觀摩活動在鄭州市二七區綠地愛華學校舉行,觀摩活動上,鄭州市各縣市區的55所中小學、600多位教師共話美育。記者了解到,鄭州市中小學美術學科校本課程研究成果展示觀摩活動為兩年舉行一屆,本屆的研究成果展示觀摩活動,匯集了鄭州市600多位優秀美術教師,現場展示了鄭州市金水區《草木染》等55門精彩校本課程研究成果,並通過鄭州市二七區隴西小學《虎虎生威——布老虎》等3節校本課程觀摩課,鄭州市楓楊外國語學校《流光溢彩——傳續原味掐絲琺瑯技藝》等8門校本課程開發經驗匯報交流等方式進行美術課程教學的交流與碰撞
  • 鄭州市二七區5所重點小學盤點:劃片/優缺點/班制/師資/學區房/歷史/評價
    ③隴西小學堅持學校是"幸福童年和成功開始的地方",建有多媒體室、實驗室、圖書館、多功能排練廳。教師隊伍精良,省特級教師1名,國家骨幹教師2名,省級骨幹教師3名。把"美樂愛"教育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載體。④劃片範圍:東邊:慶豐街以西,西邊:大學路以東,南邊:東段為永樂街以北,西段為汝河路東路以北,北邊:隴海路以南。
  • 鄭州全市中小學實施在校配餐也不遠啦
    ,這標誌著二七區中小學「美好午餐」的新模式正式啟動。二七區首批6所小學的4300名學生中午吃上配餐據二七區政府的工作人員介紹,為實施大民生工程,構建「溫暖二七」,二七區就解決中小學生午餐展開了多年的調研活動,由二七區教育體育局
  • 2020年鄭州市二七區特招醫學院校畢業生工作實施方案
    二、崗位數量2020年我區計劃特招醫學院校本科畢業生2人,所需專業為:臨床醫學專業,服務單位為二七區侯寨中心衛生院;計劃特招醫學院校專科畢業生4人,所需專業為:臨床醫學專業,服務單位為二七區馬寨鎮衛生院。
  • 鄭州二七區市場監管局免費為孩子們配眼鏡
    這是鄭州市二七區藝術小學的周彬 ( 化名 ) 小同學戴上免費配送的眼鏡後,向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管人員表達的謝意。5 月 21 日,記者從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管局獲悉:為了配合 " 世界計量日 "、" 計量精準戰『疫』,助力復工復產 " 這一主題活動,該局在轄區中小學廣泛開展計量科普知識宣傳活動的同時,還開展了計量公益進校園,免費為孩子配眼鏡活動。
  • 二七區成立14個名校教育集團,新增上萬個學位,快來看都有哪些
    ,以每年不低於10%的比例,深入實施「名校託管、一校多區」等集團化辦學模式,將所有建成投入使用的優質學校全部實施集團化管理,加速優質教育資源裂變倍增。目前,二七區已有43所中小學、幼兒園參與名校託管,形成了57中、4中、82中、隴西小學、汝河路小學、幸福路小學、二七一幼、實驗幼兒園等14個名校教育集團,實現了優質教育資源的跨片區、跨校區連結,徹底扭轉了全區優質教育資源「北高南低、東高西低」的不均衡格局,極大緩解轄區「擇校熱」和「大班額」問題。融合發展效果如何呢?
  • 鄭州市二七區 教師待遇實現「四化」
    鄭州市二七區馬寨鎮張砦小學的普通教師趙喜愛,從教30多年來,長期在農村工作,對工作兢兢業業,有病從不放在心上。這兩天,二七區教體局「強制」她參加了體檢,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病情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她心裡十分感謝上級關懷。和趙喜愛一樣,二七區農村的所有老師從今年開始,都將接受免費體檢。
  • 鄭州市二七區:以文旅融合賦能高質量發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莉娜  德化步行街成了網紅打卡地,櫻桃溝裡藏著「淘寶村」,瑞光舊工廠變身文創園,華僑城文旅項目呼之欲出……  11月12日,鄭州市二七區文化旅遊局舉行「媒體人看二七、文旅融合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採風活動,各級主流媒體走進二七區
  • 河南首批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公布 254所中小學上榜
    近日,河南省教育廳發布《關於命名首批河南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的通知》,254所中小學榜上有名。  根據《關於開展首批河南省中小學勞動教育試點學校創建活動的通知》精神,各地依據申報條件和要求,認真遴選,經省教育廳委託專家評審,評選出有特色、有亮點的中小學校,決定命名鄭州師範學院附屬小學等254所中小學為首批河南省中小學勞動教育特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