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2020-12-22 鄉村田小園

農村俗語:「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什麼意思,你知道嗎?老祖宗的話太有道理了

在我國農村,祖輩們流傳下了許許多多的俗語和老話,涉及天文地理的一些生活常識和經驗,是極其寶貴的傳統文化,這些俗語和老話,不但源遠流長,膾炙人口,並且通俗易懂,寓意深刻。比如:「牛無力拉橫耙,人無理說橫話」這句話,就很是經典,它用牛來襯託人的行為,意即貶斥生活中蠻不講理的人。

農耕時代的農民種田,在播種之前要翻耕田地,就是把板結的農田翻鬆,翻耕田地的工具就是犁,田地翻耕過之後還要耙,就是把翻耕的土塊破碎,耙田的工具叫耙,耕田和耙田都是用牛做動力,犁和耙都靠牛來拉動。牛在犁田耙地的時候,開始聽主人吆喝,向前而行,若累了就會停下來,主人就要用鞭子趕牛前行,上演著揮鞭打罵牛,牛搖頭晃腚的反抗,惱羞成怒,就把犁耙橫拉斜拽,這跟人們幹活罷工抗議差不多。

「牛無力拖橫耙」。從表面上看就是在說耕牛與農事,但如果大家能夠深挖其中的道理和意義,就不難發現這是一種通過借喻與反諷的手法,去譴責那些沒有真才實學但脾氣非常大的人。實際上這句話的引申義,就是指即使你用盡了辦法,和一個不講道理的人去明辨是非,也根本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人無理說橫話」。人在紛爭中沒理或佔了下風的時候,首選潛意識裡就是逃避,但又有面子心理作怪,於是就硬撐說橫話,甚至撒野、耍賴、放刁,以圖在氣勢上壓倒對方,為自己的體面收場找臺階。用來比喻那些蠻不講理又胡攪蠻纏的人。其實這句俗語,前一句是襯託鋪墊,落腳點在下句,意思就在於「有理不在高聲」,雖然氣勢洶洶,沒理還是沒理。

「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一個不講理的人說出來的話,不僅特別「橫「而且沒有任何道理。其最終的寓意就是告誡大家,不要和胡攪蠻纏蠻不講理的人打交道,也不要與無能無德的人一起共事。否則不僅會耽誤了大事,而且還會讓自己受到更嚴重的傷害。

一句話,「拉橫耙」就是牛在發威反抗,「說橫話」就是在威脅,當然這種威脅皆是空談。能在農村流傳下來的俗語,大多數都是經過勞動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見、所聞以及親身經歷之後所得出的經驗總結,根據農村的語言習慣所形成的一種鄉土文化,雖然很多農村老話聽起來有點粗糙,但卻很有道理。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農村有很多風俗習慣和俗語老話流傳至今,雖然簡單通俗,意義卻非常深遠。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使用到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多以白話文與方言組成,通俗易懂,以方便記憶和流傳。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經典的俗語歷久彌新,有些俗語則漸漸失去了它原本的色彩。
  • 俗語: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是何意?沒理的人說話還橫?
    農村俗語「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很形象,它指的就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特別蠻不講理的人。先來說說什麼是牛無力拉橫耙,牛耕田大家都看過吧,農民在牛身上套上犁和耙,然後用鞭子趕著牛向前走。這樣可以把板結的田地給拉松,農民們就可以播種了。
  • 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導語:農村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何意?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農村俗語是老祖宗世世代代相承流傳下來的積累經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被農民接受,它雖語句粗糙,但內函深奧,有一定的生活哲理,是祖輩們的智慧結晶,濃縮著他們的聰明才智,對後人的生活和為人處事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俗語"三不問,四不吃,五不摸",就是其中之一,那麼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
    「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道理嗎?很多農村生活過的人們應該都有從農村的老人口裡耳濡目染的聽到一些特別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一般來說也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特別好理解。其實俗語都是農村老人們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不乏蘊含著一些大道理。那今天小慄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其中幾句特別有意思的俗語,而這些農村俗語告訴我們一個家庭應該怎麼樣更好的進行維護和經營。農村有一句俗語叫做「男人是耙耙,女人是匣匣」,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特殊含義,有有道理嗎?其實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男耕女織。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俗語「女顧娘,顧不長;娘顧女,顧不起」,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生活經驗的總結,從一些俗語中可以看到以前人們的一些處事方法和態度。在農村的時候就經常聽老人說一句俗語「女顧娘,顧不長;娘顧女,顧不起」,這句俗語雖然是簡短幾個字,卻包含著複雜的親情關係,老祖宗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俗語「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是何意,老人的話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好人不長壽,壞人活千年」是何意,老人的話有道理嗎?在大城市生活久了,就會想念農村的生活,農村沒有城市的喧鬧,沒有城市的爾虞我詐,簡單是可以稱為是世外桃源。
  •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狀火」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留下來了很多的農村俗語,這些農村俗語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而且字字珠璣,句句屬心。這農村俗語又分為很多種,有涉及生活的、有關於健康的、有了解氣象的、還有關於為人處世的。因此來說,這些農村俗語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原因都有,這對於我們後人來說自然有很大的幫助。而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於老人和少年健康的農村俗語。而老祖宗認為,老人是以後是否要長壽,少年知否以後會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這和自身的養生是差不多的。
  • 人過50歲「有3碗不端,3財不發」,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對不起!人過50歲「有3碗不端,3財不發」,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我們國家是一個農業大國,而且人口結構也以農民居多,以前農民也大多以種地為生。
  •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俗語:「妻子顴骨高,殺夫不用刀」,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在農村裡,人們的生活是離不開農村俗語的。有一些俗語雖然聽起來很直白,但是這話糙理不糙俗語卻是有很深的道理的,因為老祖宗不可能無緣無故留下俗語。
  • 俗語「36莫說,73莫提,84莫講,100莫露」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農村的生活是愜意的,讓人嚮往的。在這裡生活的人們,每天迎著晨曦而作,伴著夕陽而歸。大家沒事就喊在一起,嘮嘮家常,聊聊村裡的大小事,其中不乏一些精彩的話語讓人深思,比如說俗語就常能引起大家的熱議。
  • 農村俗語:「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這些農村俗語聽起來有些粗糙,但是這「話糙理不糙」的俗語卻正確的引領了我們的世界觀,這和一些華而不實的詩句相比,這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則是更有魅力。因此來說,這農村俗語更貼近農村農民的生活,並指導我們後人前進。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睡覺的農村俗語,而農村老話說:「要想睡的好,切莫頭朝東」,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呢?
  • 俗語「人過四十,不睡三覺,不求三人」,老祖宗的話還真有道理
    俗語「人過四十,不睡三覺,不求三人」,老祖宗的話還真有道理人生在世生活中誰都離不開衣食住行,老祖宗為了方面後人的生活,所以在老一輩口中流傳著非常多經典的俗語,這些俗語是智慧的象徵,一輩一輩的口口相傳告誡後人如何更好的生存,不管是在吃、穿、用、
  • 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花旺人不旺」有什麼根據?在農村庭院裡,很多人都養了一些花花草草,而這些形態各異的花草也給人們帶來了點綴,增加了樂趣。在這些花草中,有富貴牡丹、有發財樹、還有長壽花、銅錢草等,而這些花對花主人來說都是非常喜愛的,從這些花的名字來看也象徵著吉祥和富貴。不僅我們平常人都喜愛花,而文人墨客也是如此,就連大詩人陶淵明也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詩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喜歡花草自然是好的,可是老祖宗卻留下了這麼一句俗語,說「花旺人不旺」,那麼這句俗語在老祖宗看來有什麼依據呢?
  • 農村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說的啥意思,太有道理了
    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知道,在我們農村有很多的俗語,有些俗語,聽著非常的有寓意,但是事實結果有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其實在農村有很多俗語,只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些話,但是也彰顯了老祖宗的智慧。只不過到現在很多人對這些俗語還不太了解,比如說在農村就有這樣一句俗語:「兩樹夾一房,家財又人亡」,那麼老祖宗留下的這句話,具體又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都知道,一般在農村我們都是自建房,所以農村人對於蓋房子風水非常的有講究,一般農村人蓋房的時候都會請風水師選一處好的地方。
  • 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老祖宗對男人的忠告!
    農村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這是老祖宗對男人的忠告,有何道理?老祖宗留下來的俗語不是憑空想像來的,而是具有千百年的生活經驗,所以來看,這農村俗語的存在自然有它的價值。就拿吃飯睡覺來說,其實老祖宗其實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的至理名言,而這些俗語有利於我們養生,也穩定家庭之間的和諧,所以說我們在對待俗語的時候一定辯證的看待,好好利用才是最正確的。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關於吃飯睡覺俗語:「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那麼這句俗語的意思是什麼,老祖宗對男人的忠告有何道理呢,李子來回答。
  • 農村俗語:樹怕三搖,女怕撩,老祖宗的話,你真的懂嗎?
    雖說老農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在千百年的生活中,也總結出了不少為人處世的「黃金準則」,這些準則多以俗語的方式流傳至今,雖然是「土話」,但是其中蘊含的智慧卻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下面這兩句俗語,現在讀來,也是讓人醍醐灌頂,不由得讓人感嘆,還是老祖宗活得通透。農村有句俗語:樹怕三搖,女怕撩。
  • 俗語:「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老祖宗的婚配觀,有道理嗎?
    畢竟將來可是得和一個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共同生活幾十年,如果兩人不對頭,那恐怕往後將會因為不合產生摩擦,從而不斷吵架,甚至走到離婚的地步!而古人對男女婚配一向很看重,因此衍生出了很多俗語,其中一句俗語就是|「寧可男大七,不可女大一」,那麼老祖宗總結出來的這個婚配觀,說得有道理嗎?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 俗語「財不進急門,富不進偏門」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何道理
    俗語「財不進急門,富不進偏門」,先從字面上來理解,急門指的是那些特別著急的辦法。偏門指的是不正當的方法,這句俗語指的是財富不會去急於求成的人家裡面,富貴也不會降落在愛貪圖小利的人身上。這句話的道理通俗易懂、簡單直白;雖然這些俗語聽上去很不好聽,但俗語的背後卻有著很深的意思。
  • 俗語「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大家好,這裡是珊珊開心,我是小編珊珊說農,每天給大家分享不一樣的農村俗語,如果大家覺得喜歡農村俗語和廣大農村人的智慧結晶,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後續小編會每天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農村的俗語和三農知識哦!今日為大家帶來的俗語就是「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啥意思?什麼是「橫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