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昆蟲博物館

2020-12-18 中國科學院

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的科普活動。

上海昆蟲館一瞥

    概況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昆蟲學科普教育基地」,隸屬於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該基地以原上海昆蟲研究所昆蟲標本館為依託,設有固定昆蟲學科普教育展示場所,有所級領導主管,有昆蟲專業工作人員從事「昆蟲學科普基地」的日常工作。

  中國科學院上海博物館的前身為法國神父韓伯祿(P.M.Heude)創辦的原震旦博物館(Museum Heude)昆虫部。解放後被中國科學院接管,近50年的發展,已成為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收藏館。該館是華東乃至我國南方地區唯一的專業性昆蟲收藏館,有著極為豐富的昆蟲科普資源,收藏歷史悠久,標本涵蓋全國各地,昆蟲類群豐富,收藏量達百萬餘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館內保藏著一大批瀕危珍稀昆蟲標本,以及一批國際和國內的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

  為支持科普教育,促進科普教育基地建設,1998年所領導從科研大樓中闢出100平方米辦公用房,並投資專項經費,在昆蟲標本館全體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建立了一個集昆蟲的生活、昆蟲的多樣性、昆蟲與人類的關係及昆蟲與藝術和觀賞昆蟲的展示廳。內容豐富的昆蟲標本展品與生動的圖片解說,使展示廳倍添特色。昆蟲展示廳面向社會展出後,引起了較大反響和上級領導的重視。幼兒園小朋友、中、小學生、生物愛好者們,甚至外省市來滬的個人、團體旅遊者紛紛來到基地參觀學習。上海、北京、江蘇等地的多家新聞媒體為此專門作了採訪報導。 

  昆蟲博物館是人們了解大自然的重要渠道,是集昆蟲標本收藏、昆蟲分類學研究、生命科學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和資源開發利用以及昆蟲學知識普及為一體的重要基地。昆蟲作為物種多樣性最為豐富的類群,與人類的日常生活和經濟活動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在世界日益關注人類、環境和資源的同時,其科普意義更為突出。

  功能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原上海昆蟲研究所標本館)在科學普及教育領域有著較好的工作基礎、較強的優勢和特色。

  該館多年來為昆蟲科學知識的普及做了大量的工作。從1991年以來,特別是在每年的科技節,都要接待成百成千的中、小學生。在普及昆蟲科學知識的同時,幫助中、小學生樹立從小愛科學的信念,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

  「昆蟲學科普展示廳」自建立以來,基本免費向社會開放,並配有專業講解員給予認真講解與昆蟲科普指導,是上海市唯一以昆蟲為對象的展覽場所。

  我們在參與歷年的「上海市科技節」、首屆及第二屆「全國科技周」和上海市科普基地聯合會舉辦的一系列活動中,積極籌備、落實科普活動內容,發揮科技優勢,體現昆蟲學科普特色,精心設計製作昆蟲科普宣傳冊和流動宣傳用的昆蟲科普專題宣傳板,把該所正在進行的昆蟲學科學研究內容轉化為容易理解的科普形式,精選通俗易懂的昆蟲科普內容,配以圖文並貌的生動解說,讓人們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走進自然、享受自然、了解昆蟲,學到昆蟲科學知識。

  平時我們結合自己的研究工作,不定期在中、小學校,社區舉辦昆蟲科普專題講座和科普夏令營活動,普及昆蟲知識,指導大家採集和製作昆蟲標本,培養人們對昆蟲的濃厚興趣和動手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昆蟲學知識和技術。

  積極參與社區、街道和學校聯合舉辦的科普活動。我們精心製作的中國昆蟲、特別是蝴蝶標本展品以及昆蟲科普宣傳版面在巡迴展出中得到了社區、街道和學校廣大市民和學生的喜愛與一致的好評。同時,我們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做好、做足昆蟲學的科學普及宣傳工作。

  不斷地積累和總結在研究與科普工作中獲取的珍貴素材,出版科普讀物,已出版《中國名貴蝴蝶》、《原野蟲趣》《秋日蟲語》等,積極參與《科學》雜誌生物部分昆蟲科普條目的編寫等,讀者普遍反應良好。

  特色  

    新建立的「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作為特色明顯的昆蟲學專業科普展館,2003年將以嶄新的形象面對廣大觀眾。屆時人們不僅可以在2000平方米的展廳內看到豐富的昆蟲標本、生動的昆蟲圖片和文字解釋,還可以在標本製作室內學一手製作昆蟲標本的技術,在昆蟲養殖房內與一些可愛小精靈親密接觸,業餘愛好者可以在專家們的指導下得到更多的知識和樂趣。

  本館將逐步形成融科普培訓、科學報告、科教影視為一體的大型科普教育基地。用聲、光、電形象展示昆蟲的多姿多彩,讓昆蟲科普以嶄新的姿態呈現於廣大民眾。崇尚人與自然、社會、經濟的和諧發展,大幅度提高我館作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功能和對社會綜合貢獻的能力,使有限的自然資源為社會經濟建設服務,造福於民。 

相關焦點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走進昆蟲博物館」實踐活動 2016-12-14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12月8日,來自於上海市徐匯區建襄小學的200餘位小朋友帶著對昆蟲世界的嚮往和疑問來到了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昆蟲博物館
  • 上海昆蟲博物館與匯師小學共建昆蟲社團
    上海昆蟲博物館與匯師小學共建昆蟲社團 2016-10-18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10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和上海市徐匯區匯師小學共建的昆蟲社團經過兩次
  • 民星路小學學生「博物館之行」暨上海昆蟲博物館探秘活動:小昆蟲...
    民星路小學學生「博物館之行」暨上海昆蟲博物館探秘活動:小昆蟲 大世界時間:2017/6/8 10:21:44 來源:上海市楊浦區民星路小學        選稿:陳樂 2017年6月6日,民星路小學三年級全體師生
  • 上海昆蟲博物館,曾有亞洲大英博物館之稱,收藏百萬珍稀昆蟲標本
    上海昆蟲博物館,現收藏全國各地昆蟲標本100多萬號,保藏著一大批瀕危珍稀昆蟲標本及國際和國內的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是我國大型的專業昆蟲館。收費為7元/小時體驗遊記上海昆蟲博物館,其前身是法國神父韓伯祿(P.Heude)1868年籌建的上海震旦博物館(MuseeHeude)昆虫部,1883年在徐家匯建成,後因標本眾多,無法儲藏,於1930年在呂班路(今重慶南路)興建新的震旦博物院。
  • 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世界名蟲展
    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世界名蟲展 2015-05-2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5月18日,由中囯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浦東青少年活動中心、江鎮中心小學聯合舉辦的以
  • 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世界名蝶」科普展
    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辦「世界名蝶」科普展 2016-12-13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   12月8日,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昆蟲博物館和四川南路小學聯合舉辦的以蝴蝶為主題的
  • 看蟋蟀的"洞房" 上海昆蟲博物館今正式對外開放
    東方網12月6日消息:從今天開始,上海昆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全年無休接受昆蟲愛好者的參觀。    上海昆蟲博物館坐落在中科院上海楓林科學園區,博物館總面積2000平方米,各類展教設備將近2萬件,收藏昆蟲標本100餘萬號,其中還包括一大批瀕臨絕種的珍稀昆蟲標本。
  • 上海昆蟲博物館獲「2014年上海科技活動周先進集體」稱號
    上海昆蟲博物館獲「2014年上海科技活動周先進集體」稱號 2014-09-01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8月26日,上海昆蟲博物館憑藉館內「鳴蟲文化」主題展和館外「世界名蝶展」
  • 走進昆蟲博物館 感知昆蟲魅力
    8月24日,觀眾在上海昆蟲博物館參觀。在8月23日至29日的上海科技節期間,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科普直播、互動體驗、探究實驗等多項主題活動,吸引觀眾進館感知昆蟲的魅力。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2009年底,上海昆蟲博物館正式向中國科協申報參評「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歷經半年多時間的初評和終評,從全國眾多科普基地中脫穎而出,最終入選「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再次獲得了科普教育基地的最高榮譽,成為全國406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之一,並成為集「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走進科學世界科技活動示範基地」和「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的「三全」科普基地。
  •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上海市民終身學習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嘉年華活動...
    上海昆蟲博物館開展上海市民終身學習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嘉年華活動 2016-10-18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2016上海市民終身學習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嘉年華暨「60歲開始讀」科普教育叢書首發儀式在上海公安博物館隆重啟動。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參與首屆上海長風科普集市活動
    9月19日至22日,「首屆上海長風科普集市」在上海市長風公園大舞臺廣場隆重舉行。全市25家科普教育基地、3家高科技企業、一家社區創新屋設展位參與科普集市。中國科學院上海昆蟲博物館作為參與單位之一,將「鳴蟲文化」展覽帶到了集市。
  • 「同在一片藍天下探索生命的奧秘」主題科普活動在上海昆蟲博物館...
    「同在一片藍天下探索生命的奧秘」主題科普活動在上海昆蟲博物館舉行 2015-03-25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同在一片藍天下——探索生命的奧秘」主題科普活動在上海昆蟲博物館拉開序幕。
  •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組織蝴蝶相框工藝品體驗製作活動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組織蝴蝶相框工藝品體驗製作活動 2016-03-08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上海昆蟲博物館蝴蝶探秘:蹁躚"白富美"身價36萬
    上海昆蟲博物館蝴蝶展品 點擊圖片瀏覽高清圖集    編者按:上海有多少養在深閨人不知的博物館?神奇的博物館裡究竟有多少您所不知的秘密?即日起,東方網陸續推出原創系列報導——《博物館裡的秘密》,帶您走進上海各大博物館,穿過時空的阻隔,揭開塵封的歷史,探尋背後的故事,見證上海的變遷。這個夏天,讓我們用心聆聽歷史,靜心品味文化。  東方網記者曹子琛、實習生程琦7月11日報導:您知道最貴的蝴蝶是哪一種?最毒的蝴蝶叫什麼名字?蝴蝶中的「大熊貓」又是誰?蝶與蛾的區別在哪?
  • 100多萬隻小蟲搬新家 上海將建昆蟲博物館
    中新網上海9月12日消息:100多萬隻小蟲「蠢蠢欲動」,正急切等待搬進「新家」。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目前正全力打造全國第二家昆蟲博物館———上海昆蟲博物館,將有萬餘種昆蟲標本移入新館。  據新聞晨報報導,昆博館將分為收藏、展覽、科研三部分,近2000平方米的展覽廳將主要展示數目稀少的國家保護類昆蟲標本和一部分國際、國內的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製作精細的成套昆蟲生活史標本以及昆蟲各目有代表性的類群標本。  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副所長湯伯偉介紹說,市民今後可在昆博館的「人造大自然」———昆蟲活體展覽室中,用特製工具捕捉天牛、甲蟲等數十種「美麗小可愛」。
  • 上海昆蟲博物館今起開館 金斑喙鳳蝶首次亮相
    作為2004年市政府科普實事工程之一的上海昆蟲博物館,今天起將向市民開放,館內近2萬件展項多為第一次展出。  昆蟲博物館位於中科院楓林科學園區,總面積達2000平方米,收藏昆蟲標本100餘萬號,包括一大批極為稀有的國家保護類昆蟲標本及一部分國際、國內的危險性檢疫害蟲標本。  除了欣賞蟲類標本,市民還可通過多媒體觸控螢幕與昆蟲進行「互動」。
  • 探秘亞洲最大昆蟲博物館: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
    2015-05-21 08:53:12    華夏經緯網
  • 楊凌昆蟲博物館
    楊凌昆蟲博物館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昆蟲博物館始建於1987年,是中國第一個昆蟲博物館。由國家計委、農業部、陝西省人民政府、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投資800萬元進行昆蟲博物館二期工程建設。新館於1999年8月竣工,面積4500平方米,分為展覽、收藏和科學研究三大部分。   展覽部分:是國內展覽面積最大、展出昆蟲種類最多、展覽檔次最高、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的昆蟲學科普基地,同時也是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上海小夥酷愛野生昆蟲,家中飼養上萬隻昆蟲
    沈斌笑稱自己是上海法布爾。他曾是上海大自然野生昆蟲館的飼養主管,包括標本在內,家中有過數量過萬的昆蟲。離職後,他作為一名自然科普員,每周三到四天時間會在上海周邊郊區進行科普活動。其餘時間,從小區樓下的樹木,到無人知曉的山林,他在各處尋找昆蟲。沈斌的爺爺是老一輩上海人,喜歡在家中養鳥,而沈斌自小便對昆蟲有著超乎常人的熱愛。孩童時期的沈斌,把鳥的飼料麵包蟲當作最好的玩具。他總會從爺爺那裡偷偷拿走幾條麵包蟲,放在門前的臺階上,看著它們扭動身軀爬來爬去,一看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