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禮通考》
(全20冊)
[清]秦蕙田撰,方向東、王鍔點校
《五禮通考》268卷,由清秦蕙田於雍正二年(1724)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歷時38年編修而成。全書按吉、嘉、賓、軍、兇五禮次序,分類編排,考察中國古代禮儀制度演變的歷史。全書會通經史,梳理禮制,分類詳明,徵引豐贍。徵引文獻以經書為主,以史書為輔,兼及子部、集部,凡經、史、子、集中涉及禮儀、禮制的內容,幾乎搜羅殆盡,對禮制的發生和演變進行了詳細梳理和考證。將經、史、子、集材料按類編排後,秦蕙田等人遂加案語,發表己見,或交待分類緣由,或考辨註疏是非,或條理禮制流變,或辨證疑難爭議,內容豐富,時有新見。《五禮通考》受到學術界的高度評價,曾國藩盛讚此書,稱其:「舉天下古今幽明萬事,而一經之以禮,可謂體大而思精矣。」 本次點校出版主要做了三項工作:一是對全書加新式標點,並加專名線;二是各個版本進行對校,訂正底本訛誤,補缺改正;三是對《五禮通考》徵引文獻進行核對,訂正謬誤。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一部了解中國古代禮儀制度可讀、可引、可信的整理本,為今後的禮學研究、經學研究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推薦者
中華書局
zhonghuashuju1912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清代鄉試文獻集成·第一輯》
(全150冊)
國家圖書館 編
本書收錄清代鄉試錄、題名錄、同年錄、同年齒錄、同門錄等鄉試文獻368種,記錄當次鄉試的考官、試題以及錄取考生的姓名、年齡、籍貫、家世、著述等履歷資料,涉及全國各個地域,尤以其時文化和經濟發達的直隸、順天、浙江、江南等為最。清代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領域內有重要影響的名人和各地時彥名賢等的相關資料,如吳士俊(見《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順天鄉試同年齒錄》)、李鴻章(見《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恩科順天鄉試錄》)、朱恩紱《清光緒十一年(1885)乙酉科湖南鄉試題名錄》等,多可在本書中得見。
推薦者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chnlibrary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鄧漢儀集校箋》
(全3冊)
鄧漢儀 著;王卓華 校箋
鄧漢儀(1617—1689),字孝威,原籍吳縣洞庭之綺裡,生於泰州(今屬江蘇),郡望南陽。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因年老授中書舍人歸籍。鄧漢儀為清初著名詩人,阮元稱他「與太倉吳梅村主盟風雅者數十年」。錢仲聯先生則將其比作「掌管專一把捧帥字旗」的「地健星險道神鬱保四」。
鄧漢儀詩文集《慎墨堂集》已失傳。本書全面輯錄、箋注其詩文作品,收《官梅集詩》一卷、《慎墨堂詩拾》九卷、《青簾詞》一卷、《慎墨堂佚文》一卷、《慎墨堂筆記》一卷、《詩觀詩人小傳》三卷(其中三分之二的人物,其生平僅存於該書,文獻價值極大)、《藎心錄》一卷。新輯詩作,據《慎墨堂詩拾》體例,輯入相應卷次,並在箋注中註明。箋注內容涉及當時人、事、典故、方輿地理、歷史事件等。附錄有鄧漢儀年譜、傳記資料、交遊唱和詩及親屬遺詩。
整理者王卓華,河南範縣人。玉林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兼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8)首席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委等。出版有《痴人痴語》《康熙博學鴻儒著述考》《中國詩學三種》等。
推薦者
人民文學出版社
renwengudian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清代<說文解字>研究稿抄本叢刊》
(全23冊)
李運富 主編
本書精選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館藏之《說文》研究稿抄本25種影印出版,並於每種稿抄本前撰寫簡介一篇,以提要鉤玄、考鏡源流。這批稿抄本的作者不乏乾嘉學派的大家名師,如王筠、王念孫、嚴可均、姚文田、錢大昭、郝懿行、惠棟、劉寶楠等,主要包括對《說文》的全面研究、《說文》的文本校勘研究、訂補關於《說文》研究的著作、《說文》的專題研究等。
本書將立體系統地呈現清代《說文》研究的全貌,進一步促進漢語文字學史、漢字發展史的研究,實為一座亟待開發的學術「富礦」,也是研究「六書」學之門徑、治小學之津梁。
推薦者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ssapcn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歷代方鎮年表》是近代史家吳廷燮所撰職官類史表,包括漢季方鎮年表、三國方鎮年表、晉方鎮年表、宋齊梁陳方鎮年表、後魏方鎮年表、東西魏北齊周隋方鎮年表、唐方鎮年表、五季方鎮年表、北宋方鎮年表、南宋制撫年表、遼方鎮年表、金方鎮年表、元行省丞相平章政事年表、明督撫年表及同治以後督撫表。取材歷代正史及其他別史、政書、文集、碑誌,梳理漢至清地方軍政長官之沿革變遷,逐年列出附以考證,是文史研究者必備的工具書。此次出版系據民國遼海書社鉛字本影印。
推薦者
天津古籍出版社
TJGJ_1983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作者在廣泛搜集各類文獻資料的基礎上,以時間為線索,系統梳理總結了歷代讀者對陶淵明的接受情況及原因等。作者在書中將陶淵明接受史分為奠基期、發展期、高潮期、衍展期、復變期、收穫期六個發展階段。《陶淵明接受通史》是一部開拓性的著作,框架明晰,行文優美流暢,旁徵博引,全面再現了東晉南北朝時期至清代時期人們對陶淵明的理解與接受,對全面了解陶淵明接受史具有重要意義。
推薦者
齊魯書社
Qilu Press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戰國策校注系年補正》
(全2冊)
郭人民 著;孫順霖 補正
《戰國策校注系年》為郭人民先生的力作,1988年在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以黃丕烈槧姚氏本為底本,參以鮑注吳校本及雅雨堂本,廣羅前人校注成果,校同異,辨真偽,加注釋,為之編年。多有新見,頗受治先秦史學者的推崇和關注。然而由於出版時間較早,存在一些玉中之瑕,很有必要將其增補、修正,使其更加完善。鑑於此,郭人民先生的生前好友孫順霖先生對其進行了補正,是為《戰國策校注系年補正》,由中州古籍出版社於2020年11月出版發行。此次出版主要補原書漏缺、正原書謬誤,並附錄《戰國策逸文》《戰國策考研目錄》《現存戰國策版本表》《戰國策序跋輯》等文獻資料。需要說明的是,原書為簡體橫排,此次出版時以繁體豎排的形式呈現。
推薦者
中州古籍出版社
zhongzhouguji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曆代石刻拓本草目》
(全2冊)
孫貫文 編著
60餘年前,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學者孫貫文先生,傾力編就《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曆代石刻拓本草目》(以下簡稱《草目》),收錄漢至唐代中晚期石刻拓本條目4000餘條。他對北京大學圖書館藏的石刻拓本進行全面鑑定、去偽存真、斷代排序,按歷史年代順序列出詳盡目錄,並且對各種石刻進行有關情況的介紹,如石刻的年代、所在地、傳流情況、別名、重要特徵、真偽、書體、主要內容及有關歷代金石著錄等,都作了一定的考證與說明。
出於種種原因,這本《草目》長期以來未得公開出版,但其油印本一直是各大圖書館及有關研究單位的必備參考資料。經由孫貫文先生的高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古代石刻研究專家趙超先生整理並作序,三晉出版社首次將其公開出版。書後附孫貫文先生五篇學術論文及一部學術專著。本書在製作過程中,首次將分散於多期《考古學集刊》上的《草目》篇目做了體例上的統一和內容上的校正,使其成為一部體例清晰、內容完備的《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曆代石刻拓本草目》版本。
推薦者
三晉出版社
sanjinchubanshe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中華謀略智慧是中國五千年歷史經驗的結晶,它既是古人指畫攻守、行軍用兵的法則,也是創業立國、平治天下的指南。「中華謀略經典」系列圖書精選中國歷史上的謀略經典,由知名專家深入淺出地加以導讀、註譯和戰例解析,是讀者了解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謀略智慧的經典讀物。已出書目:《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尉繚子·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三略·六韜》。
俞樾是清代晚期著名經學大師,著作宏富,影響深遠。本書為《俞樾全集》之一種。全書以人名為次序,共輯錄俞樾函札1444通,是為當今能見到的現存俞樾函札之總集。信札中,或鋪陳日常行止,或關照文化大業,或探究故實,或切磋學藝,或吟詠贈答,或披露心性,或評騭著述,或臧否人物,從中可以窺見俞氏之學識、品格、胸懷與情趣,亦有助於探究清末政治、社會、經濟、學術狀況之實態。整理者對每封信札的相關信息如人物、事件、寫作事件都予以考證,對於研究俞樾交遊狀況,有著重要的價值與作用。
推薦者
鳳凰出版社
fhcbs2014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馬敘倫全集·老子校詁》
許嘉璐 主編 李春曉 翁美鳳 點校
本書為《馬敘倫全集》的一種,是馬敘倫的學術代表作之一,也是一九七三年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出土前的五十年間,《老子》研究中最有分量的成果之一。本書採用本證和旁證相互結合的科學方法研究《老子》,側重校勘。全書徵引各類版本,異文資料相當豐富;利用古文字材料,從形體結構解析字義;援引《說文》和各類文獻,提出富有啟發性的訓釋。
推薦者
浙江古籍出版社
zhejiangguji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白虎通文獻輯刊》全面收錄、整理了歷代《白虎通》的各種版本以及相關研究性文獻。在編纂體例上,區分了十卷本、二卷本、四卷本、記錄本等幾大版本系統,對於《白虎通義考》《白虎通義源流考》這些散見的文獻也予以輯錄,力求做到系統、完整。
本書為晚清時著名學者胡玉縉受張之洞派遣赴日考察的全面記錄。自出發起,每日詳細記錄了他考察期間的所見所聞,對日本向西方學習所產出的社會效果、對清廷應當如何在當時的形勢下向西方及日本學習都有仔細的討論,同時記錄了不少他與赴日考察的其他官員、清駐日官員的來往,可以透視晚清向日本的學習熱潮,更可見晚清學者型官員實地考察之認真。作者在日考察是全方位的,涉及工業、律法、監獄等各方面,而尤以教育為主。他先後實地考察了數十所各類學校,詳細記錄了各學校的日常教學生活,對學生的精神狀況也有很深入的了解,從而提出從教育入手解決當時中國社會問題的基本思路,其中不少看法,對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推薦者
上海人民出版社
spph_spph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中國書畫基本叢書
《圖畫見聞志校注》
[北宋]郭若虛 撰;吳企明校 注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已經有三種注釋本出版過:第一種,俞劍華注《圖畫見聞志》,一九六四年,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俞注)。第二種,鄧白注《圖畫見聞志》,一九八六年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鄧注)。第三種,米田水注《圖畫見聞志》,二〇〇〇年,由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以下簡稱米注)。三書先後出版,為廣大讀者提供了一個較為簡明的解讀《圖畫見聞志》文意的讀本,曾經發揮了普及讀物所具有的作用。三書注釋中,也提出許多可供參考的見解,本書擇其善而運用之。但是,毋庸諱言,三書都存在一些缺點,難以滿足廣大讀者的需求。三書校勘不周全,無明確校記;注釋很簡略,以詞語疏解為主,大多無書證,且多疏漏,不少地方該注而未注,也時見錯誤。針對上述情況,本書的校注工作,貫徹詩畫融通的審美理念與文獻資料和文物資料並重的原則,切實做好五件事:一,校勘;二,箋注;三,考訂;四,尋根;五,訂誤補闕,使全書呈現出研究方法多元化、知識性與學術性並重的特色。
推薦者
上海書畫出版社
gh_5d66851a7aea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中國地方志集成補編·山東府縣誌輯》
(全31卷)
上海書店出版社 編
本書是地方志經典品牌《中國地方志集成》的延續《中國地方志集成補編》系列之一種。《中國地方志集成補編》在選目過程中,主要擇選各省舊方志中未經整理出版過的品種,對方志品種較少的府縣,則注意收錄其不同版本,去重取精,並參以他本,仔細校對、查漏補缺,可作為《中國地方志集成》的重要補充。本書全套31冊,整理未出舊方志70種,山東一省未出重要舊方志盡數匯於此編,並有若干稀見方志,如《(康熙)曲阜縣誌》《(康熙)高苑縣誌》,兩志國內僅存三部,對研究山東文史的讀者來說,是案頭必備的重要參考書。
推薦者
上海書店出版社
sbph_shsdsj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梅文鼎是清初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本套書為梅文鼎作品的整理和影印,入選「十二五」國家重點出版規劃,獲2018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全書共分八冊,第一冊包括導言、後記,並對梅文鼎的《歷學疑問》《歷學疑問補》《歷學答問》《雜著》《中西算學通》《勿庵歷算書目》以及其孫梅瑴成的《赤水遺珍》《操縵卮言》進行了標點整理,其中《歷學疑問》以康熙本為底本,參考了雍正兼濟堂本、乾隆刊本和四庫全書本,並簡要作注。第二至第七冊以上海圖書館所藏乾隆二十六年梅瑴成承學堂刻本為底本影印,並附梅瑴成《兼濟堂歷算書刊繆》乾隆刊本,為國內所僅見。第八冊是《績學堂文鈔》《績學堂詩鈔》的標點整理,並簡單出注,後附梅文鼎相關文獻輯錄和梅文鼎年譜,收錄與梅氏著作相關的多篇序跋、梅氏傳記、他人與其交往等資料。整理時系統參考了國內外所藏康熙刊本、魏荔彤編兼濟堂刻《梅勿庵歷算全書》雍正元年刊本及日本內閣文庫藏雍正二年刊本。本項目的完成將為清代科技史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礎文獻,對清代學術史研究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推薦者
黃山書社
hssspress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蘇轍以文學名家,與其父蘇洵、兄蘇軾合稱「三蘇」。蘇轍一生解經、撰史、論政、時評、記傳、歌詩,日不歇手,著述等身。《詩集傳》是研究蘇轍生平、學術思想的重要資料。
南宋江西筠州公使庫本蘇轍《詩集傳》,是《詩集傳》最早的版本,也是海內外孤本。中國書店此次採取線裝彩色影印的方式,重現該書宋版原貌,對於古籍的版本、流傳等具有研究價值,在版本學、校勘學領域有重大意義。
推薦者
中國書店出版社
zgsdcbs123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漢語史研究的主要對象是歷代流傳下來的文獻語言,首要任務是對這些材料進行廣泛收集、認真鑑別、準確識讀,因此漢語史研究需要與傳統訓詁學相結合。董志翹教授的最新力作《文獻語言新探》集中體現了這點。本書可以說是作者教學、學術生涯的一次階段性回顧與總結。
本書精選作者近7年來發表的文章33篇,包括24篇專業的學術研究論文以及9篇對當下有影響力的研究論著的評論文章。這些論文大部分發表於《中國語文》《語言研究》《古漢語研究》等知名語言學刊物、學報。作者以出土文獻、傳世中土文獻、漢譯佛典文獻以及日本留傳的漢文典籍等語料作為研究對象,所作工作涉及常用詞彙的考釋、口語語法規律的探索,注重共時研究與歷時研究、宏觀把握與微觀考察的結合。對漢語史研究、古籍整理、辭書編纂以及高校語文教學均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中國對日戰犯審判檔案集成》
(全102冊)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上海交通大學東京審判研究中心 編
《中國對日戰犯審判檔案集成》是首次將封存七十餘年、十分珍貴的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戰後中國對日戰犯審判檔案整理出版。戰後中國對日戰犯審判,是中國首次獨立進行的國際審判,是對日本近代以來侵略暴行總結和蓋棺論定的東京審判的有效延伸和重要組成,也是建立戰後秩序特別是戰後東亞秩序的重要基石。本檔案共100冊,約5萬面,含有563個案卷,包含處理戰犯條例、辦法及審判程序,戰犯處理委員會會議記錄,各審判法庭及相關委員會提審戰犯的文件和起訴書、請願書、供詞、判決書、見證人名單、審判記錄等文件,以及受害者、日本戰犯的照片等資料。並配有全書人名索引,以及重要案例簡介、法庭沿革簡介等附錄,共2冊。
推薦者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sjtupress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八閩文庫》第一輯《福建文獻集成(初編)》
(200冊)
《八閩文庫》編纂委員會 編
《福建文獻集成》初編200冊,為《八閩文庫》出版工程首批成果。採用傳統四部分類法編次,影印唐代至民國初福建人著述與有關福建文獻凡217種,含稿本76種、抄本88種、珍稀刻本52種、油印本1種。所收文獻如清陳遷鶴《珍山陳庶子易說》清抄本、清張甄陶《正學堂五經通解》稿本、清王慶雲《王文勤公奏議》及《日記》稿本、清吳鳳舉《八閩人物誌》稿本、明鄭郊《史統》清抄本、明黃文煥《老子知常》《杜詩掣碧》清抄本、明黃道周《黃石齋集》清抄本、清王大經《東冶國朝文編》稿本、清何秋濤《一燈精舍未定稿》稿本、宋劉克莊《後村詩話》明抄本等,皆稱孤罕秘笈,且多為首次影印出版,文獻價值自不待言。編纂過程中,於撰者之考辨、版本之遴選、錯亂之釐訂、殘缺之配補等多所用力。每種文獻均作解題,由全國40餘家高校、科研典藏機構近70位專家撰寫。全書以單色影印為主,底本有硃筆或多色批校、圈點者,酌情採用彩色影印方式
推薦者
福建人民出版社
fujianrenminshe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黃德寬主編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拾)》共收錄竹簡五種八篇,都是前所未見的佚文。《四告》記周公旦、伯禽父、周穆王、召伯虎四人的四篇告辭,其中第一篇內容與《書·立政》相關。這四篇告辭,各自獨立,體現了書類文獻的特點。《四時》、《司歲》與《行稱》三篇皆是數術類文獻。《四時》與《司歲》原系連續編號,抄寫在同一卷。《四時》記一年十二月三十七時的星象和雲、雨、風等物候,自成體系,對研究戰國時期的天文星象和曆法時令有重要價值。《司歲》述太歲運行一周十二歲所值之辰及其吉兇,系迄今所見最早完整記錄十二歲名的文獻。《行稱》與《病方》抄寫在同一卷。《行稱》記一月「六稱」之期、利弊和成效,所記稱行之事均屬政事,是目前所知首篇專述一月內政事宜忌的先秦文獻。《病方》載病方三種,前兩種屬酒劑,末一種為湯劑,是迄今所見抄成年代最早的方技類文獻。
推薦者
中西書局
zhongxibook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中國文學名家名作鑑賞精華系列》
(10種)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 編
中國文學名家名作鑑賞精華系列(10種),選取三曹、陶淵明、李白、杜甫、王維、韓愈、白居易、柳宗元、杜牧和李商隱等12位詩文大家極具代表性的詩、詞、文,並請周汝昌、沈祖棻、袁行霈、葛曉音、王運熙和周勳初等古典文學研究專家鑑賞品評,詮詞釋句,發明妙旨,深入淺出,流暢生動,既能深入剖析名家名作之佳處,又能使讀者領略名家名作的音韻美、意象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推薦者
上海辭書出版社
shanghaicishu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黃牧甫自鈐初刻印譜三種》,收錄的黃牧甫初刻鈐印印蛻的剪貼本、某一階段作品的彙輯本,以及早歲贈友的臨摹習作印屏,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其中有兩種是無記載、無出版、不為學界所知,因而彌足珍貴。因為三種皆初刻自鈐,一如新發於硎,神完氣足。鈐印自是精準出神,筆意刀法,纖毫畢現。反映了黃牧甫少年時期篆刻取法的由來;中年時期篆刻風格確立和薄刃衝刀技法的形成。同時映證了他對歷代印學理論全面的學習而產生的印學思想,反映了黃牧甫篆刻逐漸成熟邁向巔峰的藝術過程。
推薦者
西泠印社出版社
xlyscbs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汪世清輯錄明清珍稀藝術史料彙編》
(全6冊)
汪世清 輯錄,白謙慎、薛龍春、張義勇等 整理
本書是汪世清先生數十年搜集、整理的明清藝術史相關珍稀文獻資料的彙編,主要整理者為白謙慎、薛龍春、張義勇。書中收錄的資料,以明清之際徽州文人及新安畫派為中心,涉及明清兩代諸多藝術家的生平、交遊、活動、作品著錄等,其資料來源主要是文人別集、選集、書畫錄及人物傳記、尺牘文獻等,內容豐富,涉及面廣。
書稿中既保存了不少稀見的善本、孤本,如龔賢《草香堂集》、鄭圻《木癭詩鈔》、《汪右湘先生榮哀錄》等;又有汪先生經過大量文獻爬梳、輯錄並整理成冊的,以專人為主題的資料,如程邃、漸江、紀映鍾、龔賢、湯燕生等各家詩錄、文錄、畫錄;或者展現了一時一地文人聚會唱和、往來贈答盛況的作品,如《水香園觴詠集》《阮溪詩徵》;以及已經呈現了一定系統性的學術成果,如《石濤年譜稿》《石濤書畫系年稿》《戇叟詩系年》《歙人書畫著錄稽考》,等等。這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資料匯為一編,不僅蔚為大觀,且均為相關領域學術研究的深入展開提供了豐富且紮實的文獻基礎。
推薦者
上海古籍出版社
shanghaiguji
長按二維碼添加關注
中國出版協會古籍出版工作委員會(簡稱「古工委」)於2008年9月22日由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為中國出版協會下屬的二級組織。現有理事單位40家。
「古籍新書報」是目前國內唯一集中反映古籍整理與研究成果和古籍出版信息的公眾號,已成為業內眾多專家學者的必讀之物。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社科文獻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