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分析及複習建議(選修4)
第一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一 反應熱、焓變
1.反應熱(定義、符號、單位)
2.反應熱產生的原因(反應熱的微觀解釋)
(重點)3.反應熱的表示方法(吸熱反應和放熱反應),反應過程圖示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結合圖形題進行考查)
②以表格形式,從各方面(定義、形成原因、與化學鍵強弱的關係、表示方法、反應過程圖示、常見反應等)對吸/放熱反應進行比較
③會看反應能量變化圖
④歸納、識記已學常見的吸/放熱反應
【易錯點】
①物理變化中的能量變化不是反應熱
②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主要表現為放熱或吸熱,但並不是唯一的表現形式
③化學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與反應的發生條件沒有必然的聯繫
④可逆反應中的反應熱表示物質完全轉化時的反應熱,只是理論值,不可能達到。
(重點)二 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
②結合有關物質的量的相關計算進行考考查
③結合中和熱、燃燒熱、蓋斯定律進行考查
【易錯點】
①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化學式前面的化學計量數僅表示該物質的物質的量,並不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或原子數;其化學計量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分數
②漏標註明常見反應的物質的聚集狀態
(重點)三 燃燒熱和中和熱及二者的區別與聯繫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
②建議通過表格的形式從各方面(能量變化、反應物的量、生成物的量、含義)對燃燒熱和中和熱進行對比
【易錯點】
①緊扣燃燒熱和中和熱對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要求進行判斷
②中和熱,燃燒熱均屬於放熱,由於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是確定的,所以此時可以不帶「-」號
(重點)四 蓋斯定律
注意:
(1)反應熱數值與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成正比,因此熱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改變時,其反應熱數值需同時作相同倍數的改變
(2)熱化學方程式與數學上的方程式相似,可以移項的同時改變正、負號;各項的係數包括∆H的數值可以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3)∆H(正反應)=-∆H(逆反應)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計算題
②結合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進行考查
③注意計算時ΔH的值正負,大小變化
第二章 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
一 化學反應速率
1.定義、數學表達式、單位
(重點、難點)2.相關計算、與化學計量數的關係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計算題(速率公式的直接應用、「三段式」法、轉化率、反應速率的比較、由反應速率確定化學計量數、圖像題等)
②熟練掌握「三段式」法
【易錯點】
計算時注意題意中所給量(N或C),注意轉化;計算後別忘數值後寫上速率單位
二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
1.內因
(重點)2.外因(條件)
3.結合碰撞理論解釋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
②解題時應把握「一變他定」——「控制變量法」
【易錯點】
①反應物顆粒大小、形成原電池也能影響化學反應速率
②結合碰撞理論,切實理解改變濃度、壓強、溫度、使用催化劑引起活化分子數/活化分子百分數變化的原因
(重點)三 判斷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方法和依據
1.混合物體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2.正、逆反應速率的關係
(難點)3.壓強、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溫度、體系密度、顏色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綜合題(結合圖像)
②間接判斷的物理量應結合題意中的具體條件加以判斷:
A.混合氣體的總壓強、總體積、總物質的量不隨時間的延長而改變(前提:M+N≠P+Q)
B.混合氣體的顏色、密度、平均摩爾質量不隨時間的延長而改變
四 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條件 勒夏特列原理
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影響規律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圖像題,計算題
②結合圖像進行考查,題目有一定的綜合性,注意審題,尤其是坐標系中的橫、縱軸所表示的量、意義
③訓練、加強學生的對平衡移動的讀圖、作圖能力
④熟悉課本中的相關實驗
【易錯點】
①把握、區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切勿混淆
②催化劑僅影響化學反應速率,對平衡移動無影響
五 化學平衡常數
1.定義
(重點)2.表達式
3.意義
4.影響化學平衡常數的因素
(重點、難點)5.應用(判斷可逆反應進行的程度、判斷反應進行的方向、判斷反應的熱效應、進行化學平衡的相關計算)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綜合題(結合圖像)
②結合圖像進行考查,題目有一定的綜合性,注意審題,尤其是坐標系中的橫、縱軸所表示的量、意義
③訓練、加強學生的對平衡移動的讀圖、作圖能力
(重點、難點)六 化學平衡圖像
【複習建議】
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綜合題(結合圖像)
(1)化學平衡圖像題的解題步驟
①看圖像:一看面(即縱坐標與橫坐標的意義),二看線(即線的走向和變化趨勢),三看點(即起點、折點、交點、終點),四看輔助線(如等溫線、等壓線、平衡線等),五看量的變化(如濃度變化、溫度變化等)
②想規律:聯想外界條件的變化對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的影響判斷
③作判斷:根據圖像中表現的關係與所學規律相對比,作出符合題目要求的判斷
(2)化學平衡圖像的解答原則
①「定一議二」原則
②「先拐先平,數值大」原則
七 自發過程和自發反應
判斷化學反應方向的依據(焓(∆H)判據、熵判據、複合判據)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
②注意積累能自發進行的吸熱反應/熵減反應
③該考點所佔分值較少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
一 強弱電解質
1.強弱電解質的定義
(重點、難點)2.判斷電解質強弱的方法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結合圖形),填空題(結合圖形),簡答題
②總結有關判斷電解質強弱的方法:
一元強酸與一元弱酸的比較方法
(1)相同物質的量濃度、相同體積的一元強酸(如鹽酸)與一元弱酸(如醋酸)的比較
(2)相同PH、相同體積的一元強酸與一元弱酸的比較
【易錯點】注意區分等C、V/ 等 PH、V 兩個不同條件下強弱電解質的對比
二 電離方程式及其影響因素
1.多元弱酸、多元弱鹼、酸式鹽電離方程式的書寫
(重點)2.影響弱電解質電離平衡的因素(溫度、濃度、同離子效應、加入能反應的物質、利用QC與K的關係進行判斷)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
②題目綜合性較強,緊記常見的強弱電解質
【易錯點】
①大部分的鹽都是強電解質,所以鹽的第一步電離一般為「===」。
②注意處理電離方程式出現的
三 溶液的酸、鹼性與PH的關係、PH的計算
1.水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水的離子積、影響水電離平衡的因素)
2.溶液的酸、鹼性與PH的關係
3.溶液PH的測定方法(PH試紙的種類、範圍、使用方法、酸鹼指示劑)
(重點、難點)4.有關PH的計算(單一溶液PH的計算、酸、鹼混合PH的計算)
【複習建議】
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
四 中和滴定
原理、步驟、操作要點、誤差分析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
②注意酸鹼中和原理知識的應用遷移
五 鹽類水解及其影響因素
1.鹽類水解反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一元/多元弱酸強鹼鹽,一元/多元弱鹼強酸鹽水解方程式)
2.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鹽本身的性質、溫度、濃度、溶液的酸鹼性)
(重點、難點)3.鹽類水解的應用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判斷強弱電解質,雙水解離子共存,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②有關鹽類水解的應用,考查形式比較多樣,望能做適當歸納,讓學生有一定的情境。
【易錯點】
①在水中加酸/鹼,均抑制水的電離;可水解的鹽均可促進水的電離
②掌握並區分電離方程式、水解方程式、離子方程式的書寫要點和特徵
六 粒子濃度大小比較 三大守恆規律
(重點、難點)1.比較離子濃度大小的方法及規律(酸溶液或鹼溶液、鹽溶液、混合溶液)
(重點、難點)2.溶液中的三大守恆規律(電荷守恆、物料守恆、質子守恆)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
②比較離子濃度大小應注意:
(1)比較不同電解質溶液中同一種粒子濃度的大小。在分析解答時,應注意弱酸、弱鹼電離程度的大小以及影響電離度的因素,鹽類水解及水解程度對該粒子濃度的影響。
(2)溶液混合要先考慮是否發生反應,若發生反應,先要確定反應後的物質及各物質的濃度,再考慮電離因素、水解因素
【方法與技巧】
A.一元弱酸鹽溶液中離子濃度相對大小的一般關係是:
C(不水解離子)>C(水解離子)>C(顯性離子)>C(水解出的另一離子)
B.二元弱酸鹽溶液中離子濃度相對大小的一般關係是:
C(不水解離子)>C(水解離子)>C(顯性離子)>C(二級水解離子)>C(水解出的另一離子)
③切實理解溶液中的三大守恆規律(電荷守恆、物料守恆、質子守恆)等量本質,複習講解時建議結合特例,
七 沉澱平衡 及其計算
1.沉澱溶解平衡的建立、特徵
(重點)2.溶度積(定義、表達式、意義、影響因素)
3.沉澱的生成、溶解、轉化
【複習建議】
①題型:選擇題,填空題,實驗題,簡答題
②建議綜合幾個K值(化學平衡常數,電離平衡常數,溶度積常數)進行對比(定義、表達式、影響因素、意義)
【易錯點】
沉澱轉化的實質就是沉澱溶解平衡的移動。一般溶解度小的沉澱轉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澱容易實現,但溶解度大的沉澱轉化成溶解度小的沉澱也能實現
33. 高中化學三版本各模塊全套電子課本
更多資源,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