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到了孕晚期,準媽媽們對寶寶何時發動比較關注,雖說預產期能給我們一個大概的時間,但實際上真的在預產期這天出生的寶寶非常少。
有的準媽媽比較著急,到了預產期帶著待產包準備住院,卻被醫生告知「還沒發動,先回家等著吧」,然後不得不又拎著東西回家;而有的準媽媽則還離預產期有半個月時間,寶寶就突然發動了,甚至有些還沒來得及到醫院,寶寶就出生在了家裡或者路上。
其實,準媽媽們如果知道「捕捉」身體發出的一些「信號」,就能趕在即將臨產前入院待產,既不耽誤生寶寶,也不會被醫生「趕」回家。
1、輕微腹瀉
有的準媽媽在臨產前會有輕微腹瀉的現象,如果可以確定沒有吃壞東西,那多半是寶寶快要發動了,因此分娩前,寶寶為了更減少分娩中的障礙,會提前清理他們的腸胃。
2、胎動減少
越臨近分娩,寶寶在子宮的活動範圍越小,準媽媽也感覺到胎動較之前有所減少。因此如果準媽媽發現寶寶動得少了,應該繼續密切關注胎動,並做好入院待產的準備。
3、見紅
見紅是臨近分娩的一個重要特徵,說明此時子宮頸正在軟化,以便分娩時寶寶順利通過。一般來說,準媽媽們在見紅24-48小時後會出現陣痛,開始進入分娩狀態。
如果孕晚期發現見紅,準媽媽不用特別著急入院,可以先在家洗個澡、收拾一下待產包,等出現陣痛時再上醫院。
4、宮縮
孕晚期一般會間歇性地出現宮縮,不過未到分娩時的不規律的宮縮都稱之為假性宮縮,假性宮縮時準媽媽會感覺肚子發緊,腹部有輕微地墜脹感。
這時候準媽媽們不用著急上醫院,因為真正的分娩還未來臨,只有當宮縮變得有規律,腹部陣痛頻率在5-10分鐘一次時,說明分娩即將開始,不用猶豫,收拾東西趕緊上醫院吧!
5、破水
破水就是準媽媽的羊膜腔裂開,羊水排出,由於羊水是胎寶寶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質,因此,如果準媽媽發現破水,應該儘快將身體躺平,防止羊水流出過多,此時即使沒有宮縮或其他臨產徵兆,也要以最快的速度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