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叫蠼螋,最近大肆繁殖 這幾招可滅它(圖)

2020-12-17 網易新聞

(原標題:它叫蠼螋,最近大肆繁殖 這幾招可滅它(圖))

  這些蟲子通體黑色,尾巴上有個夾子,人們都叫它「夾板子」。很多都出現在衛生間和陽臺上。甚至高層都有。沙坪垻區金沙時代小區業主楊嵐就調侃說:「這玩意兒沒翅膀,我住在28樓,我猜它沒得耐力爬這麼高吧?是不是坐電梯混上來的?」

重慶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陳斌介紹,「夾板子」學名蠼(qú)螋(sōu),又叫剪指甲蟲、夾板蟲或剪刀蟲、耳夾子蟲、二母夾子,是一種雜食性昆蟲,盛產於熱帶和亞熱帶。常生活在樹皮縫隙、枯朽腐木中或落葉堆下,喜歡潮溼陰暗的環境,如果在家裡一般都會在衛生間。

今年為何特別多?

以往讀者經常反映夏天遭受白蟻、蚊蟲困擾,今年為何大量蠼螋「飛入尋常百姓家」?陳斌分析,蠼螋喜歡潮溼環境,大量出現跟目前的雨水天氣有關。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昆蟲學系主任王宗慶介紹,「夏季是蠼螋、球螋大量繁殖的季節,但這並不是說這類蟲子越來越多了,只是人們越來越關注這個問題了。」

蠼螋主要在地表活動,為何高層也會有蠼螋的蹤跡?陳斌表示,蠼螋是從地表通過外牆慢慢爬上去的。

咬上一口會中毒?

相比蚊子,尾部長著「剪刀手」的蠼螋讓人畏懼。「剪刀手」究竟有無毒性?陳斌介紹,蠼螋一般不會咬人,也沒毒性。

怎樣防治?

從事蟲害滅殺的工作人員支招從四個方面來滅殺。

1.保持乾燥,尤其是衛生間、廚房、陽臺,及時清理生活垃圾。

2.用開水澆灑拖把、掃帚,清理牆角縫隙蠼螋產卵和棲息的地方。

3.使用殺蟲劑消滅。

4.除花盆內蠼螋卵。

本報綜合(來源:重慶晨報)

本文來源:華龍網-重慶晨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它叫蠼螋,最近大肆繁殖 這幾招可滅它
    一天清理出十多隻「業主群裡,天天都在探討滅蟲子方法。」兩江新區萬科城的陳先生說,這幾天就一直在和蟲子作鬥爭。昨日,重慶晨報記者來到他的家中,看到陽臺上還有幾隻蟲子的屍體。他介紹,這些蟲子通體黑色,尾巴上有個夾子,人們都叫它「夾板子」。「夾板子」學名蠼螋,喜歡潮溼的環境。陳先生家所在小區的蠼螋,也基本上出現在衛生間和陽臺上。
  • 蠼螋會鑽入人類耳朵中進行繁殖?科學家深入研究,最終給出答案
    蠼螋,這兩個字想必很多人都不太認識,這是一種昆蟲。其分布在地球上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共有2千種,其中我國佔據200種。它們分布極為廣泛,在我國多個省份都能看見,還有科學探險隊曾在喜馬拉雅山地區中看到它們的存在。
  • 奔奔蟲控|什麼是蠼螋?
    蠼螋,雖然這兩個大家不一定認識,但是有關它的傳聞大家多少都聽過。在網絡上流傳一個說法,說蠼螋有種恐怖的能力,它們會在繁殖期中進入人類的耳朵裡,然後咬破耳膜進入大腦並產卵,等生育出幼蟲後,這些幼蟲會以腦髓為食,進而逼瘋宿主,令宿主痛苦而死。
  • 昆蟲界中稱職的媽媽——蠼螋,快看看家中花盆、菜園裡有沒有?
    夏季高溫高溼的環境,正是萬物生長、昆蟲繁殖的季節,你在家中見過這種蟲子嗎?蠼螋看到圖片大家可能覺得很陌生,同時還有點瘮人,自然會說沒有見過,其實這類昆蟲非常常見,可能你家的陽臺裡就躲藏著它們,你也曾經被它們驚嚇過,它的名字叫蠼螋[qúsōu]。
  • 科普|耳朵昆蟲的「蠼螋」,會鑽耳朵嗎?
    我本善良提起蠼螋,大家印象最深的想必正是它「屁股」後面威風凜凜的大夾子,而那實際上是它的鉗狀尾須,堅硬的尾須看起來就像剪刀一樣,因而蠼螋又被人們稱為剪刀蟲。蠼螋屬於革翅目,因其前翅(有翅種類)革質而得名,它們體型中型,身長6~18 mm,所以我們平時見到的蠼螋大都是這般「乖巧」模樣。
  • 蠼螋怎麼讀?咬人後有毒嗎?
    蠼螋(earwigs),為一種雜食性昆蟲,別稱夾板蟲、夾板子等,也被人們稱為「耳朵害蟲」,那麼蠼螋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生物呢,真的會鑽耳朵嗎?【滅蟲公司奔奔蟲控】 1、蠼螋是什麼生物?
  • 最近從化好多小區出現這種蟲,你家裡有嗎?有沒有毒?
    這到底是什麼蟲?有無毒? 請看下面內容: 大家最近有沒有發現,不管是家裡還是公司,學校等地方,都不間斷地出現這樣的小蟲子,這種小蟲子名叫蠼螋,首先我們得知道它是無毒的,所以當我們遇上時不需要驚慌,要想滅治它也是很簡單的。
  • 衛生間蠼螋是從哪來的?怎樣才能清除這種小蟲子?
    衛生間裡最常見的小蟲子,一種叫蛾蚋,一種叫蠼螋。前者帶有一對蓋過身體的大翅膀,後者的翅膀小到看不見,但是身體更長,尾巴像一對小鉗子。蛾蚋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詳細說起過,今天我們好好說一說蠼螋。它們通常生活在潮溼的地方,以肉類和植物為食。
  • 三農:處理蠼螋的8種自然方法
    擺脫蠼螋:如果你注意到你花園裡的蠼螋,你需要暫時從該區域移除覆蓋物。這將導致土壤乾燥一點,因為這些細菌喜歡潮溼的空間,當該地區變得太乾燥,他們將繼續生存。也有一些其他的自製的陷阱,已經證明在消除這些惱人的害蟲相當有效。
  • 蠼螋真的能爬進人耳寄生嗎?如何防治?
    蠼螋如圖所示,蠼螋的外觀非常的好辨認,它最大的特點就是尾巴已經異化為鉗狀,稱之為尾鋏。有些小夥伴認為蠼螋的尾鋏似於蠍子的螫針,是有毒性的。其實,蠼螋的鉗狀尾巴只是它防禦的武器,並沒有什麼毒性,因為與鉗狀尾巴相連的腹部並沒有毒腺。
  • 蟑螂被踩死也可能繁殖幼蟲 消滅蟑螂幾招必殺技
    好的殺蟑膠餌具有良好的引誘性和保溼性,可讓蟑螂主動來吃藥,短時間又不會死掉,最早的發作時間是吃藥後4到8小時,這就使蟑螂能回到群居場所。蟑螂具有吃食同類的習性,死蟑螂被同伴分食後會產生連鎖中毒反應,以此達到滅絕蟑螂的效果。   實驗結果:藥無味,滅蟑有效,但需注意方式方法。
  • 身後長夾子的奇特昆蟲,傳聞會從人耳爬進腦袋裡,然後瘋狂繁殖
    那就是蠼螋。蠼螋兩個字讀作qúsōu,介紹它之前,先講個發生在我身邊的事。兩個月的前的一天,我去姐姐家看望小外甥女,可是剛到姐姐家,姐姐捂著耳朵也正要穿鞋往外走,我說怎麼了?姐姐說,今天早上起來後耳朵不舒服,準備去醫院看看。
  • 世界上6大入侵到中國的物種,圖1繁殖迅速,圖5曬乾了叫淡菜!
    世界上6大入侵到中國的物種,圖1繁殖迅速,圖5曬乾了叫淡菜!第一種:鳳眼蓮,原產巴西,現廣布於中國長江、黃河流域,喜歡生於淺水中,在流速不大的水體中也能夠生長,隨水漂流,繁殖迅速,大量逸生之後會堵塞河道,破壞水生生態系統,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
  • 自然界中的幾種生物永生不滅,最為逆天的是它,還可返老還童
    它是海洋中的衛星生物,屬於水母中的一種。有科學家表示:燈塔水母很有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死亡的生命,除非是外部環境導致死亡。按照自然生長的話,它是不會死亡的。除此之外,燈塔水母竟然還有「返老還童」的神奇能力,簡直是逆天了。一般水母的生命是很脆弱的,在繁殖完下一代之後就會走向死亡。但燈塔水母就不一樣了。
  • 青島蜱蟲作怪殺不盡 夏季蟲子來襲如何防治(圖)
    近日,市民張先生遇到了這樣的煩心事,記者將這一問題向相關專家請教,經鑑別,這種昆蟲應為擬裸蛛甲,而不是蜱蟲,這種昆蟲不會像蜱蟲那樣傷害人類。進入夏天蟲子活躍,很多市民為其所擾,對於常見的幾類蟲子該如何應對?專家也給支了招。
  • 養花有這3個習慣,特愛招蚊子,滅都滅不完
    有些不喜歡養花的人,看到別人養花就會問:「你家養那麼多花草,夏天會不會很招蚊子?」花草養得多,的確容易招蚊蟲。但並不是所有養花的人家裡都蚊子多,只要做好養護工作,一樣可以有花賞的同時,避免蚊蟲打擾家人。要是你喜歡養花,又有下面這3個習慣,就特別愛招蚊子,滅都滅不完,煩不勝煩。
  • 寶寶身上被木地板裡的蟲子咬了很多處,這妙招一用,寶寶渾身輕鬆
    寶寶身上被木地板裡的蟲子咬了很多處,這妙招一用,寶寶渾身輕鬆。這種蟲專業名稱叫蠼螋,俗名叫這種蟲喜歡陰暗潮溼骯髒的地方,繁殖非常快。其實它並不咬人,而是身體裡有一種毒素。當寶寶觸碰到它時,它會出於保護自己從口中和尾部分泌出少量毒素。一般對成年人影響不大,對幼兒會有影響。寶寶如果拍破它時,毒性就較強,會引起皮膚水泡,發紅腫甚至潰爛。如果不小心弄破沾上,立即用肥皂反覆衝洗可以有效去除,切忌撓抓。
  • 吃飯吃出蟑螂蠼螋頭髮 漢麗軒:缺乏證據(圖)
    王先生發現的蠼螋   近日,王先生和7個朋友一塊兒,在山東路138號的漢麗軒自助烤肉餐廳吃飯,沒想到在吃飯過程中,先後遭遇了蟑螂,夾板蟲(蠼螋),還有頭髮。面對這些問題,值班經理以老闆在國外為由,無法給於賠償,只給免一人的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