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國參賽隊在線上世界頭腦奧林匹克決賽中收穫了3金1銀5銅和一個富斯卡創造力獎的好成績,其中上海隊獲得3金5銅和一個富斯卡創造力獎。
據悉,中國有82支參賽隊參加了今年線上世界頭腦奧林匹克決賽,其中來自上海的參賽隊49支。今年是中國開展頭腦奧林匹克活動33周年,迄今為止,我國學生先後獲得了64個世界冠軍。
9月13日,2020年線上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在上海教育報刊總社舉行。來自本市和河南、浙江、河北、山東、廣東、江蘇共7個省市近200支隊伍參加了本屆大賽,其中上海參賽隊有104支。獲獎名單如下:
頒獎典禮上,公布了2021年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的6道長期題:《幽默之旅》、《虛擬世界》、《古典...OMer與魔豆》、《這是個陷阱!》、《超級英雄的襪子》、《動物與人》。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主任王平用視頻講話的方式向獲獎的學生表示熱烈祝賀,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為本次創新大賽的獲獎隊代表頒獎。
充分利用各種科技手段
2020年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和傳播,頭腦奧林匹克創新大賽30多年來首次搬至線上舉行。
當時大多數的參賽隊員都待在家中學習,無法也不能聚集在一起進行訓練。這個問題對所有參賽隊來說既是一個困難,也是一個挑戰。但是不能因為疫情讓OM比賽半途而廢,參賽隊開始藉助發達的信息技術進行「雲見面」、「雲排練」等。
上海市江寧學校兩支隊伍從2019年12月開始準備比賽,在寒假前已基本完成道具的製作和節目的彩排。收到線上比賽的通知後,教練馬上帶領隊員們,利用微信、騰訊會議等平臺多次開展賽題交流討論,商量道具的修改、臺詞的調整、表格的填寫等,積極認真地做好賽前準備。最後在上海疫情大大好轉期間,兩支隊伍做好各項安全措施,高效率地按照比賽要求完成了視頻的錄製。來自該校的一位家長說:「OM是一項十分特別的創新類活動。它充滿了對創造力的挑戰,既需要天馬行空的創意,又需要實實在在的動手能力去實現創意。作為家長,我十分支持孩子參與這項比賽。希望他明年能夠繼續參加,未來取得更好的成績。」
家長當起了「教練」
由於疫情的關係參賽隊長時間不在學校,導致部分年前做的比賽道具因受潮而變形,只能在家重新製作道具。沒有學校老師在身邊的隨時指導幫助,爸爸媽媽便暫時當了一回「教練」。他們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動手動腦,給孩子製作的靈感,指導孩子製作道具,還有一起客串角色幫助排練等。
閘北第一中心小學參加了《網絡救援》賽題,其中參賽隊要製作一樣有特色的樂器,他們絞盡腦汁的想設計一種獨特的樂器,在上網搜索後發現大部分自製樂器都缺乏創意,而且體積小巧,在寬大的場地裡無法一鳴驚人。其中一位參賽隊員的媽媽不經意說了一句:「微博上有用鐵管做的架子鼓,可帥了!」這句話給了參賽隊員靈感,最後他們用粗水管制作了一件打擊樂器。來自該校的張紫陌同學說道:「因為受疫情影響、難以集中排練,我們各自在家對照劇本和臺詞,腦海中浮現和模擬出表演的場景,還請了爸爸媽媽客串角色、一人分演多角、保證排練的連貫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