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鷗又來德陽了!」11月16日下午,四川德陽觀鳥會志願者羅義華在德陽旌湖岷江橋東岸發現一隻背部戴有GPS衛星定位器和腳環標識的紅嘴鷗,隨即用相機拍下並將照片發布到網上,引起愛鳥網友關注。德陽觀鳥協會一負責人介紹,因為腳環太小,看不清上面的數據,暫時無法確定是哪個科研單位放置的。
攜帶GPS衛星定位裝置的「科技鷗」
「當天剛好英國觀鳥團10多人到德陽觀鳥,下午觀鳥的時候,我發現了這隻科技鷗。」羅義華介紹,16日下午,他在德陽旌湖岷江橋東岸,發現了這隻背部戴有GPS衛星定位器和腳環標識的紅嘴鷗。
「如果是中科院在昆明給它裝的,在昆明就看得到它已到德陽了。」羅義華介紹,不過目前暫時未能確定是哪個科研單位放置的。2015年、2017年,德陽也曾出現過攜帶GPS衛星定位裝置的紅嘴鷗,它的行蹤當時就被羅義華用鏡頭記錄下來。
攜帶GPS衛星定位裝置的「科技鷗」
據昆明市林業局消息,2014年年底,昆明啟動「海鷗去哪兒」科學探秘行動,放飛34隻攜帶GPS衛星定位裝置的紅嘴鷗。經過記錄,收集到數萬條數據,清晰描繪出紅嘴鷗的生活習性、活動路線和棲息地。
多年的追蹤數據顯示,目前確定的紅嘴鷗三條遷徙路線都要經過成都、德陽等地。部分紅嘴鷗有著驚人的活動能力,在雲南陽宗海、星雲湖,四川若爾蓋等高原湖泊沼澤留下了足跡。追蹤數據顯示,紅嘴鷗飛離昆明後,至少有三條遷徙路線:一路經過四川、陝西、寧夏、內蒙古,穿過蒙古最終到達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的貝加爾湖;一路從昆明出發,經過四川、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在內蒙古西北穿越沙漠,最終到達烏布蘇湖區域停留;還有一路經四川、青海、甘肅,沿河西走廊進入新疆,沿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抵達博斯騰湖。
紅星新聞記者 王明平 羅義華供圖
編輯 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