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11年的高考招生錄取工作,我發現在錄取過程中那些容易被院校退檔、或者是投檔的時候就直接滑檔的考生都存在著一些共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高考志願填報失誤,造成被高校退檔或者是滑檔的情況。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我認為的、在高考志願填報過程當中一定要做到的幾個「必須」。要是做到了這些,應該會最大程度地減少高考志願填報的失誤。
一、必須學習平行志願填報和投檔規則。一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願只要自己填好了就行,又不是我去投檔,至於投檔的問題不應該是我研究的。其實,恰恰是投檔的原則才能真正體現高考志願填報的注意事項。比如「遵循志願、依次檢索」原則,就是告訴你平行志願是有順序的,你要把最喜歡的高校往前填;比如「一次投檔」原則,就是告訴你平行志願是要分出梯度的等等。知道這些原則的具體操作辦法,填院校志願當然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了。
二、必須要把學校志願填滿。這個問題很多考生家長都會思考,認為自己想上的大學就那麼1-2所,所以就只填報1-2個高校的志願,其他的高校志願就空下來了。這樣是非常容易造成直接滑檔的情況,明明是有很多次機會,全都自己放棄了。除非考生分數超過高校往年錄取分數幾十分,有十足的把握才可以這樣填志願。常規的志願填報就是要把高校的志願全都填滿才是正確的做法,我認為這也是必須的。
三、必須要把高校志願進行梯度劃分。這也是避免投檔時滑檔的主要做法,把高校志願分成三個等級或者是四個等級,每個等級設置一定的分差,這樣就可以避免志願填得太高一個都不能投檔的情況。有不少考生和家長選的高校錄取分數和錄取位次跟自己今年考的分數和位次基本持平,或者是稍高,認為總有一個會衝上去。其實這是把自己置於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
四、必須要把各個高校的專業志願填滿。這個必須和要把高校志願填滿是一個道理,雖然是投進了高校裡面,但是我們每一個專業志願就代表了一個被錄取的機會。不少考生由於考慮到只想上這所學校的某個專業或某兩個專業,因此就只填1-2個專業志願;加上自己不願意接受其他專業,所以就再填上個不服從調劑。即使你在所有投檔進來的考生中分數還算有優勢,也容易被專業錄取規則給刷下去,最終造成被退檔的結果。除非你是這所高校投檔進來的考生中分數最高,那就是妥妥的可以錄取了。
五、必須要把專業服從調劑填上。這個必須不是所有考生和家長都能接受的,因為一旦自己填的專業都錄取不了,服從調劑了就有可能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當中,考生和家長都不願意接受這樣的事實,所以就不選服從調劑。這也給自己被錄取的道路上安上了障礙,因為這是投檔進高校所有專業都錄取不到的情況下的最後一根稻草,抓不住就要被退檔了!退檔的後果是什麼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看了這5個必須,估計有考生或者是家長會罵「這是在危言聳聽,沒有那麼兇險,大不了滑檔或退擋回來填徵求志願!」。其實,關於徵求志願在每個省填報起來都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第一次填志願還有高校的往年錄取情況作參考,招生計劃也多;而徵求志願去哪裡找參考分數和位次呢?再說這個時候招生計劃已經寥寥無幾了!如果您不知道徵求志願是什麼形勢,那再給你1個必須「必須學習一下徵求平行志願怎麼填報!」。(這篇文章不適合浙江省、山東省的考生,請多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