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教授戈爾曼曾經說過:「一個人是否能成功,智商只佔了20%,而情商卻佔了80%。」
隨著時代的迅速發展,現在人們生活的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了,作為家長,我們當然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家長就拼命想要提升孩子的智商,以至於會報各種各樣的培訓班,或者吃一些健腦的食物等等。
可能,大部分的家長認為只要孩子智商高的,將來就會更有出息,但事實上,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智商僅僅佔了一小部分,現在很多家長僅僅看到孩子的智商,從而忽略了情商培養。心理學教授:情商比智商重要,家長常跟孩子說3句話,孩子情商高。
孩子的智商是通過父母遺傳的,而情商則需要後天培養的,對於孩子來說,發展情商能力特別重要。心理學上認為,情商主要是指情緒、意志力、抗挫折等等方面的品質,對於成年人來說,情商更多的是通過生活中的經驗和感悟,他們會通過一件件事情中總結如何在社會中生活下去。
在現在社會,關於智商與情商誰更重要的討論一直存在爭議,但是從心理學角度出發,人始終是一種社會性極高的動物,人際關係在人類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這個角度看,一個人的情商往往要比智商更重要。
1、告訴我發生了什麼
孩子小時候非常的調皮,稍有不順心就會亂發脾氣大哭大鬧,甚至還會出現打人的行為,特別是當孩子跟同齡人產生矛盾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一味的批評孩子怎麼怎麼樣,孩子這麼做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家長可以先孩子說「你能告訴我發生什麼事情了嗎?」
只有你的情緒控制住冷靜處理這件事情,孩子才會更加的信任你,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問題,你還能教會孩子基本的處事方法,從而提升孩子的高情商。
2、你做的很棒了
自信心是需要時間慢慢培養的,特別是小時候尤為重要,這對孩子未來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當孩子可以獨立去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就算他們完成的不是很優秀,但家長們也要給予言語上面的鼓勵,這樣孩子才會更有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孩子經常得到大人的認可,他們的自信心也會增加的很快,長大之後敢於迎接各種各樣的挑戰。
3、這件事情你是怎麼想的?有什麼樣的感受?。
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肯定會遇到很多問題和挫折,在經歷這些的過程中,孩子對自己的感受會產生模糊的影響,有的時候孩子是沒有真實想法是什麼的,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及時的出面引導了。
家長可以利用提問的方法,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大腦中的想法,讓他們主動學會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夠提升情商,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家長詢問孩子的感受,是為了可以讓他們更好的去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不會因為想要去逃避而忽略。
《剛剛好的養育: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書中提到:「 真正參與孩子成長的父母,會感受到自己能收穫滿滿的正能量,還有滿滿的知識。同時,正是父母用腦思考,用心付出的養育,造就了高情商的孩子。 」
《做最好的自己》——幫孩子認識情緒,提高情商!
從情緒發展的觀點而言,孩子需要先認識情緒,才能學習調節情緒。要知道,情緒本身並沒有錯,而且每個人都會有情緒。讓孩子從小認識各種情緒並能準確表達,是情緒管理能力關鍵的一步。
《做最好的自己》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發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著名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在《培養高情商的孩子》中說:
人類左腦掌控的是語言和邏輯思維,在用語言表達情緒的時候,就調用了左腦。當邏輯思維起作用時,孩子就更能集中注意力,恢復平靜。
另外,我們在給孩子讀這套書時,可以結合孩子的親身經歷和有過的情緒,跟孩子談談,討論討論。
比如可以跟孩子說「你最近有沒有遇到害怕的事啊?你當時怎麼做的呢?以後再害怕的時,你還可以做些什麼?」等等,這樣談,非常有助於孩子認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