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子都是英雄!老大排雷失去雙手雙眼,老二主動請纓上抗疫前線

2020-12-23 尖峰新視野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這便是中國人的脊梁,而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英雄的一家人。

杜富國是一名90後,2010年參軍入伍,2015年主動請纓參加邊境掃雷行動,成為一名光榮的掃雷兵。此後他先後進出危機四伏的雷場多達1000多次,共排除爆炸物2400多枚,處理各種險情20多起。2018年10月11日,杜富國和戰友在雲南省某雷場進行掃雷作業時忽然發現了一顆當量大、危險性高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國挺身而出,對戰友說:「你退後,讓我來!」之後在清除彈體周圍浮土時忽然發生了爆炸,杜富國被炸得血肉模糊。經過醫生專家的急救,杜富國活了下來,不過他失去了雙手和雙眼。

杜富國的英勇事跡令人感動,之後他被授予一等功一次,2019年時榮獲「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榮譽,之後又先後獲得「時代楷模」、「排雷英雄戰士」榮譽。即便失去了雙手和雙眼,杜富國並沒有失去對生活的信心,而是樂觀積極地繼續訓練,真英雄也!

杜富國家中一共有四個兄妹,他排行老大,老二是杜富佳,她是貴州省湄潭縣的一名急診科護士,她一直將哥哥杜富國視為榜樣。而在武漢發生疫情之後,杜富佳挺身而出,她剪掉了長發奔赴武漢抗疫一線,臨行前哥哥給她打來電話囑咐她一定要做好防護注意安全。老三名叫杜富民,他是貴州湄潭縣家禮醫院ICU病房的一名醫生,他今年是參加工作第一年,然而面對武漢疫情他也毫不猶豫地寫下了赴前線的請戰書。

和杜富國一樣,家中最小的弟弟杜富強也是一名軍人,他於2017年參軍入伍,如今是西藏軍區邊防某團戰士,他一直駐守在祖國西藏的邊防一線,是一名令人肅然起敬的邊防英雄。杜富國兄妹四人分別是掃雷英雄、抗疫護士、急救醫生、戍邊衛士,都是當之無愧的英雄,讓我們向他們致敬!

相關焦點

  • 致敬抗「疫」英雄,弘揚新時代偶像觀
    在這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時刻保衛著我們的安全,似乎永遠不知疲倦,哪裡有危險,他們就會用身軀擋在最危險的前線,他們就是最美「逆行者」。這些「逆行者」們值得我們尊敬,他們是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以及全國無數的醫護人員、解放官兵、基層幹部志願者們。疫情期間,他們奮不顧身勇赴一線,書寫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至深的美麗篇章。
  • 吹響湘雅青年文明號號角:站好抗疫前線「先鋒崗」
    青年黨員、團員在志願活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一線青年醫務人員主動請纓,以團總支為單位向醫院團委紛紛遞交《請戰書》,青年黨員、團員帶頭樹立榜樣,發揮作用,爭當此次抗「疫」之戰的舉旗手和排頭兵。團員青年帶頭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員」和「保障員」,為家人傳播健康衛生知識,群策群力構築嚴密防線。
  • 新冠當下,敏飛來守護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
    2020年1月,一場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在中華大地上肆虐。在抗擊疫情蔓延的阻擊戰的關鍵時刻,我國廣大醫護人員,第一時間聽從召喚,舍小家顧大家,告別父母,告別丈夫,告別妻兒,奔赴武漢、孝感等疫區,把青春、汗水、智慧、技能、熱血、生命,都獻給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
  • 當特殊的戰鬥打響——記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全國退役軍人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當特殊的戰鬥打響——記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全國退役軍人全國廣大退役軍人牢記習近平主席要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挺身而出、迎難而上,不怕犧牲、甘願奉獻,用實際行動踐行了「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錚錚誓言。  捨生忘死,奮勇當先——  「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奮戰在抗「疫」前線的全國廣大退役軍人,越是艱險越向前,湧現出一批批先鋒隊、尖兵隊、「逆行者」,在抗「疫」大考中交出一份份出色答卷。
  • ...鏗鏘玫瑰】南片之江寧區(一):主動請纓逆風前行,她們讓我們感動
    【迎「三八」· 鏗鏘玫瑰】南片之江寧區(一):主動請纓逆風前行,她們讓我們感動 2020-03-04 1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濟南第三十四中學召開「以抗疫英雄為榜樣」的主題班會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13日訊 為引導學生了解抗疫英雄的先進事跡,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和使命意識,激發學生自覺學習的決心和信念,濟南第三十四中學召開了「以抗疫英雄為榜樣」的線上主題班會  了解抗疫故事,感悟家國情懷  班會第一項,全體師生觀看抗疫一線相關視頻,了解一線抗疫故事,感悟家國情懷。
  • 戰「疫」線上的巾幗英雄蕙質蘭心——記廣西醫科大學一附院兒科抗疫
    戰「疫」線上的巾幗英雄蕙質蘭心——記廣西醫科大學一附院兒科抗疫 2020-03-13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士杜富國中越邊境掃雷被炸殘失去雙眼雙手 被授予一等功
    危急時刻,掃雷戰士杜富國擋開戰友,自己卻被一顆加重手榴彈炸傷致殘,失去雙眼、雙手。一個多月來,杜富國躺在雲南開遠解放軍第926醫院的病床上,堅強面對失去雙手的現實。家人、部隊、醫院因為擔心影響其康復進程,遲遲不敢告知他雙眼球已被摘除的實情。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1月17日。這一天,趁著有人來探望,醫院和部隊決定把真實傷情告訴杜富國。
  • 戰「疫」前線的元宵節!福建援鄂醫療隊的她與家人「隔空團圓」
    戰「疫」前線的元宵節! 非典未赴一線留遺憾 鄧海英主動請纓去武漢 看到馳援武漢的通知,
  • 「聽抗疫故事,傳榜樣聲音,聚道德力量」首期道德大講堂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發揮榜樣的引領示範作用,上好開學季伊始的「思政課」。9月15日下午,臨沂新橋小學開展「聽抗疫故事,傳榜樣聲音,聚道德力量」首期道德大講堂主題教育活動。他鼓勵和號召新橋學子向抗疫先鋒模範學習,增強責任擔當,培養提高自我愛國情感。
  • 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抗疫人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抗疫人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020中考語文作文熱點素材積累:抗疫人物素材   1.「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   「我覺得我應該去,因為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人呀!」說出這話的是四川第四醫院護士佘沙,今年24歲。
  • 英雄背後的英雄:送往抗「疫」一線的生日蛋糕和祝福信
    生日年年都有,在這裡過生日比在家過更有意義。」劉曉萌是天津首批馳援湖北省醫療救治隊的成員,1月26日到達武漢後,她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頓方便麵,但生日當天,這碗「長壽麵」她依然吃得津津有味。「平時在家基本上就是包頓餃子、吃個撈麵,也不會過得多隆重,但閨女去了前線,看見她的方便麵總覺得有點心酸。」劉曉萌的父親劉殿軍說,家裡人都想給她好好過個生日。
  • 深圳巴士集團這對「夫妻檔」請纓加入抗疫一線,兒子為他們加油
    南都訊 記者張豔麗 通訊員譚計增 許楊 鄭思琪 深圳巴士集團二分公司龍華黨支部黨員姜延明,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薑頭」,防疫工作開展以來,姜延明一直堅守崗位。「姜老頭」們衝上前線,帶動更多員工主動請纓加入抗疫一線。橫崗車隊的夫妻檔溫曉東和曾小芬便是如此。今年的春節,夫妻倆放棄了休假,堅守第一線。
  • 春暖花開日 英雄凱旋時——銅川市第一批援鄂抗疫醫務人員回銅側記
    4月3日,銅川市援鄂的7名醫務人員在臨潼結束了為期14天的休養後返回銅川,全市以最高禮遇迎接7名抗疫英雄從前線歸來。 下午3時30分,載著7名援鄂抗疫醫務人員的大巴從包茂高速銅川新區出口駛出。 敬禮!現場的交警列隊向援鄂勇士致意。 早就等候在路邊的市民們拉著橫幅,敲鑼打鼓,齊聲吶喊:「歡迎英雄回家!」
  • 這位護士全程參加抗擊非典,如今主動請纓,再上武漢戰「疫」前線!
    在援鄂北京醫療隊當中,有這樣一位護士,身材高高瘦瘦,一頭幹練的短髮,嗓門響亮,動作麻利,熱情主動,跑前跑後地照顧著年輕的同事們。她是來自北京中醫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蔡衛敏。如今43歲的蔡衛敏,面對洶湧而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主動向領導請纓,來到武漢戰「疫」的最前線。北京中醫醫院援鄂醫療隊主要由1名呼吸科醫生、1名重症醫學科醫生和8名護士組成,蔡衛敏是隊裡年齡最大的。報名時,她幾次請願:「千萬別因為我年齡大把我刷下來呀!身體好壞跟年齡關係不大。
  • 戰「疫」日記|外科醫生來前線能做什麼?
    疫情開始之後,以感染、重症、呼吸科為主的醫生團隊和包括內外科在內的護理團隊紛紛奔赴抗疫前線,投入到與新冠肺炎對抗的戰鬥中來。有人說,平時風光顯赫的外科醫生,此時在戰線後方卻閒得不知道幹什麼,甚至於羨慕同科室的護士小姐姐都可以奔赴前線。事實真的是這樣嗎?2月13號,鼓樓醫院派出了第三批醫療隊,其中包括來自於麻醉科、普外科、骨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燒傷整形科八名外科團隊的醫生。來說說我們在前線做了什麼。前線作戰,醫療工作是最重要的工作。
  • 在抗「疫」一線寫下的入黨申請書
    ——來自我州馳援武漢醫療隊的系列報導之一編者按:在肆虐的疫情發生時,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他們是生命的「守護神」;他們是救死扶傷的「戰士」,更是捨生取義的英雄。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延邊大學附屬醫院迅速組派專家和馳援醫療隊奔赴武漢,這些醫護人員在疫情的第一線日夜奮戰,英勇抗「疫」,他們的事跡感人肺腑,他們的精神值得全社會學習。
  • 英雄背後的支持者:中山大學旅遊學院本科生的抗「疫」故事!
    這個寒假,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我們為抗疫防疫中的英雄們肅然起敬,默默祝福!而就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位中大學子,一位黨員學生,毅然走進了社區,用自己的行動「做英雄背後的支持者」!讓我們一起走近郭梓巖,聽聽他的抗「疫」故事。
  • 高二兒子寫給抗「疫」前線爸爸的一封信:我生命中的英雄,等你凱旋!
    他們舍小家為大家,逆行戰「疫」的背後,是家人的理解與支持,這是一場全民的戰鬥!王體松是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一員,他是河北省直機關第二門診部的組織委員。這是王體松的兒子寫給爸爸的一篇文章——「生命中的英雄」,一起來感受一下兒子的心裡話。
  • 濱州師生用小古文為抗「疫」加油
    近日,濱州逸夫小學五年級二班的師生,用小古文的形式記錄抗「疫」故事,抒發抗「疫」感受,為抗「疫」助力,為中國加油!馳援武漢,請纓戰役者絡繹不絕。院士、醫生、護士、官兵……身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疫情當道開學無望,「空中課堂」至,師生皆悅。學課程、習文理、背古詩、傳日記……此平臺魅力無限,甚喜。「國難當頭,不應只知讀書」。遂開闢諸多欄目啟學子關注: 「新聞播報」,眾生擷新聞熱點據「新聞聯播」樣態播報之。五十九學子口齒伶俐、儀態端莊頗具央視魅力。其內容無一相同,乃國內新聞薈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