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生兒隔離病房當「奶爸」——準爸爸醫生戰「疫」記

2020-12-23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西安2月15日電(記者藺娟)2月10日下午,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陝西省首例新冠肺炎孕婦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實施剖宮產,順利誕下一名女嬰。當天,新生兒科醫生白鉑亮和3名護士一起帶著小寶寶進入隔離病房,開始了自己的「奶爸」生活。

「我們一起給孩子取了個小名叫『小二妞』,因為她是生在我們交大二附院的孩子,也是她家裡的第二個女孩。」白鉑亮說,每天他和護士們負責監護「小二妞」的各項體徵,還要照顧她的「飲食起居」。

測體重、換尿布、餵奶、拍嗝……穿著整套防護裝備,這些原本非常熟練的動作,白鉑亮如今做起來雖顯得有些笨拙,但卻愈發小心翼翼。「今天『小二妞』出生4天了,吃奶吃得非常好,每次能吃30到40毫升,肚子也不脹,大小便都正常。體重也在慢慢增長,活力也挺好的。」白鉑亮說,更讓大家高興的是,「小二妞」出生後,進行了兩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新生兒科醫生白鉑亮在給「小二妞」餵奶。

西安交大二附院是救治新冠肺炎重型和危重型孕產婦的省級定點醫院。2月7日,懷孕37周的新冠肺炎孕婦淡某從商洛市中心醫院轉至該院,隨時可能分娩。因為無法排除母嬰垂直傳播的可能,新生兒出生後必須立即進入隔離病房排查,需要醫護人員陪同觀察照顧。接到消息後,家有孕婦的準爸爸白鉑亮第一個報了名。

「進入隔離病房就意味著至少20多天的隔離,想到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生產的妻子,可能要獨自一人面對生產帶來的心理恐懼和身體上的疼痛,我忍不住想要流淚。」白鉑亮在日記中寫道,「但作為一名黨員,作為一名醫者,我必須時刻做好準備。」

同樣是醫生的妻子給了白鉑亮堅定的支持,「如果不是懷孕要生孩子,我們兩個可以一起去支援湖北。現在你能為抗擊疫情出一份力,我和寶寶支持你。」

2月14日凌晨,白鉑亮的妻子突覺不適,西安交大二附院新生兒科的同事們立即趕過去,將她接到醫院進行檢查,所幸孕婦及胎兒都無礙。當天,分隔數日的夫妻倆通過醫院的遠程設備「見面」了。

2月14日,白鉑亮與妻子在醫院視頻通話。

「我在隔離病房都挺好的,不用擔心我。重點是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咱娃。」「不用擔心我,我也挺好的,你在裡面好好加油!」通話過程中兩人幾度哽咽,但仍然互相鼓勵。

2月15日,經過專家組評估,「小二妞」和媽媽已達到出院標準。當日中午,他們出發前往家鄉商洛市,到達後還將根據新冠肺炎診治流程在醫學場所分別隔離觀察。「希望『小二妞』早日回到媽媽的懷抱。希望每個孩子、每個家庭都能夠健康、平安。疫情終究會過去,中國加油!」白鉑亮堅定地說。

相關焦點

  • 永州·隔離病房的故事丨我和「天使」共同戰「疫」的隔離生活
    在隔離病房測量體溫。通訊員 曾志文 駱彪 記者 李豔 整理報導「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2月5日至10日,我因為年前一次平常的交流活動,成為一名新冠肺炎醫學觀察者。在藍山縣中心醫院隔離病房,我度過了一段難忘而又溫暖的和「白衣天使」共同戰「疫」的隔離生活。短短幾天,我由驚恐到淡定,感受到了溫暖和堅守,體會到了黨和人民的英勇,祖國的偉大。
  • 新生兒隔離病房:武漢的「毛毛」們
    這裡,是武漢最特殊的隔離病房。 新生的喜悅與病毒的陰霾交織。年紀最小的,一出生就送了過來;最大的,也不過才兩個多月。
  • 戰「疫」最前線丨好消息!黃石新生兒隔離病房第12個寶寶今天出院了
    3月7日,據黃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消息,新生兒隔離病房的最後一個寶寶已排除新冠肺炎於當天下午出院了。新生兒科隔離病房患兒「清零」,暫時關閉。  疫情發生後,黃石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隔離病房先後住進了12位特殊的小嬰兒。該院新生兒科程紅斌主任告訴記者,12個寶寶的媽媽都是新冠肺炎的確診或疑似產婦,其中4位被確診。
  • 戰「疫」線上的巾幗英雄蕙質蘭心——記廣西醫科大學一附院兒科抗疫
    戰「疫」線上的巾幗英雄蕙質蘭心——記廣西醫科大學一附院兒科抗疫 2020-03-13 18: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疫」 中小學生徵文:《你的溫度》
    同舟共濟 全民戰「疫」 山東省中小學徵文大賽小學組徵稿展示:作品:《你的溫度》
  • 【抗疫英雄譜】一線「指揮員」 戰「疫」顯擔當
    一線「指揮員」戰「疫」顯擔當 ——記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李惠梅 雖然還沒有宣布結果,但李惠梅深知,戰「疫」已經打響。 1月23日,感染科40多個住院病人全部被分流,市人民醫院三院區(感染科)開始收治全市確診和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李惠梅成為護理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線「指揮員」。
  • 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戰「疫」團隊:他們平均27歲,「打仗」都很拼
    2020-02-27 10:44圖文來源:南京日報他們平均27歲,「打仗」都很拼——記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戰「疫」團隊 他們在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他們是一支能打硬仗的戰「疫」團隊。 冬末春初的南京城東,鐘山風景區的梅花開得格外美麗。山腳下的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裡,有7位90後的醫生從春節前就開始堅守在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特別是在隔離病房裡,他們每個人都曾輪番24小時堅守「陣地」。
  • 隔離不隔愛!帶你探訪贛州隔離病房裡的「疫」瞬間→
    帶你探訪贛州隔離病房裡的「疫」瞬間→ 2020-02-06 1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一線日記:家門口的 戰「疫」
    簡短的出徵儀式再一次點燃激情,統一的服裝,體貼的配置,院領導的鼓勵,同事們的叮囑,不只是讓我們感受任務的神聖,還微微感受到壓力,甚至是有那麼一點點恐懼,長沙公共衛生救治中心危重症病房將是我們的戰場,而作為省市共建的定點醫院,必將是全省患者最多、病情最重的地方,雖然是在家門口投入抗「疫」戰鬥,但這是保衛我家鄉父老鄉親的戰場,更顯對養育湘雅人的長沙人民的滴水之恩的回報,在朋友圈我發了一首歪詞說明我當時的氣概
  • 泰州醫生寫下日誌,隔離病房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確診病人全部好轉出院後,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合影。王蕾供圖□本報記者王蕾「我問過自己一個問題,為什麼會選擇到戰役的最前方去?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我的那種渴望很簡單,我是個醫生……」這段話來源於泰州市人民醫院隔離病房一位醫生的工作日誌。
  • 90後基層全科醫生的戰「疫」故事
    「醫生,我想在你們這裡輸液治療。」李想是該中心住院部副主任,他綜合考量後認為,病患不能完全排除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可能,考慮到病房還有其他病人,擔心引發大面積感染,就拒絕了對方輸液的要求,建議口服藥物治療並居家隔離觀察,並讓對方務必前往定點醫院進一步檢查。
  • 泉州醫高專:18年後的校友王天兵 奮鬥在戰「疫」一線
    今天這個戰「疫」人物要從泉州醫高專一張十八年前有點褪色的老照片說起。這是泉州醫高專校衛校時期2000級臨床醫學專業高職3班合影,戰「疫」人物就是站在當年班主任林逕蒼老師旁邊的王天兵(左2)。他家一家三兄弟都是臨床醫師:大哥王天乒——骨外科醫生,二哥王天乓—-內科醫生。疫情蔓延,王天兵自我隔離後再也沒回過家,大年三十這一天,泉州醫高專(衛校時期)臨床2003屆臨床大專班畢業生,晉江市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王天兵值守夜班。當晚,發熱門診接收了9名發熱患者,這其中也包括從湖北回鄉的,有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
  • 臺資湖南旺旺醫院推暖心舉措同心戰「疫」
    (抗擊新冠肺炎)臺資湖南旺旺醫院推暖心舉措同心戰「疫」  中新社長沙2月14日電 題:臺資湖南旺旺醫院推暖心舉措同心戰「疫」  作者 劉雙雙 付敬懿  1月20日被指定為定點救治醫院;24小時搭建起140米長的發熱患者檢查和入院專用通道;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14例;臺籍高管「逆行」回長沙,與醫護人員並肩堅守
  • ...前線」與「疫」情較量的第18天,她在隔離病房寫下入黨申請書
    她是迄今為止待在隔離病房最長時間的護士,她有著20多年的護理工作經驗,她是醫院護理隊伍中數一數二的青年骨幹。她就是重慶市涪陵中心醫院對外醫療辦公室副主任黎明、主管護師(原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長)。2月13日,黎明向南馬山醫院隔離病房第一臨時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 戰「疫」場上的生命之歌:「白衣天使」迎接「小天使」降生
    我和媽媽在路邊急得大哭,最後還是120把我接到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劉麗說,醫院知道她是高度疑似病例,但還是接收了她。「我們不救她,產婦和孩子都會有生命危險。」當班醫生直接把劉麗送到了住院部。凌晨2點,醫生緊急在負壓隔離病房為她進行了手術。麻藥生效後6分鐘,寶寶就呱呱落地了。
  • 傲雪的「梅」更豔,淬火的鋼更堅---記固鎮縣首位隔離病房護士長杜梅
    今天,讓我們再次聆聽發生在「神秘地帶」——隔離病房的故事,感受一下病房裡給我們的感動。一患者從武漢回來,出現發熱,咳嗽症狀,來我院發熱門診就診,經檢查,體溫37.6度,肺部感染,醫生擬對該患者進行隔離觀察。患者質疑的問:「我體溫不算高,為什麼要隔離。」醫生對患者進行解釋:「由於你從武漢回來,目前有肺炎症狀,有可疑流行病學史,為了你和家人的安全,你需要進行隔離觀察。」患者最終答應了隔離治療。可進入隔離病區的第二天,因為心理充滿恐懼和擔憂,又出現情緒低落,煩躁,拒食。
  • 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他們,白衣執甲逆風行
    致敬,那些在抗疫一線不懼風雨、英勇奮戰、奉獻堅守乃至獻身的英雄!自3月22日起,新華社開設「習近平致敬的戰『疫』英雄」欄目,每天選取一個群體,推出一組集束式報導,以「1篇文字特寫+1幅動漫圖鑑+1個微視頻」方式,生動反映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不懼風雨、頑強拼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奮鬥歷程。
  • 「別寫我名字,怕父母擔心」——新冠肺炎隔離病房探訪記
    新華社北京6月28日電題:「別寫我名字,怕父母擔心」——新冠肺炎隔離病房探訪記新華社記者烏夢達、李德欣6月11日0時至6月27日24時,北京市累計報告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11例,均在北京地壇醫院救治。
  • 繪戰「疫」,畫英雄|最萌正能量!小學生畫筆中的戰「疫」故事
    @韓文珺廣州市萬松園小學五年(4)班我是韓文珺,英文名Happy,我喜歡彈鋼琴、畫畫、閱讀。我畫的是一位武裝了無數疫苗的醫生,相信在全國人民的支持與團結下,我們必定能打贏這場戰「疫」。作品我從構思到完成大約用了一個半小時。
  • 戰「疫」暖心記丨60天寶寶被隔離 防護服人變「媽媽」
    孩子們在陌生的隔離病房,每天面對一群全套防護仿若「太空人」的陌生人,醫生、護士不僅要給他們治身體的病痛,還要給他們帶去心理上的撫慰。廣東最小患兒:2個月大的寶寶無家人陪護入院2月6日凌晨,一個兩個月大的女寶寶從潮州轉院到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童院區,這是迄今為止廣東省確診的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