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99元報低價團旅行,花了10000元才從導遊手裡逃出來​

2020-12-23 澎湃新聞

她用99元報低價團旅行,花了10000元才從導遊手裡逃出來​

2020-12-22 2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小左 視覺志

圖片來源:網絡

作者丨小左

小時候,我爸媽總提醒我不要跟陌生人說話;

現在我長大,他們老了,輪到我提醒他們:

不要跟陌生人說話,會破財。

01

楊迪在節目上講過自己媽媽的跟團遊經歷。

楊迪聽說媽媽報團出去旅遊,

隨口一問多少錢,沒想到媽媽的回答嚇到了他——

99元的旅行團。

這件事其實普通人仔細想想就知道蹊蹺。

機票、酒店、當地的交通、導遊的人工費,

旅行社還要掙錢,99元怎麼可能呢?

楊迪勸媽媽趕快退團,肯定有問題:

「一定讓你們在當地高消費。」

楊迪媽媽:「沒有,你可以不買。

我們就是要上兩天課。」

果不其然,楊迪媽媽中了低價旅行團的陷阱。

不僅在當地有「強制高消費項目」,

原本宣傳的旅行時間還要強制「聽課」。

這樣典型的旅行團騙局,已經越來越簡單粗暴。

怎麼還會有人上當?

其實騙子的目標群體

從來不是會思考「怎麼可能」的年輕人,

而是「能省則省」的咱們爸媽。

騙局一般從一張足夠吸睛的傳單開始。

銅版紙、彩色印刷的旅遊小廣告,

上面大字印刷著各種低價旅遊線路:

如「深圳珠海三天遊貴賓團138元/人」

「香港景點兩天遊貴賓團108元/人」。

還標明「純玩團」「無購物點」

「市內免費接」等字樣,令人十分心動。

心動就是一腳踩在了受騙的邊緣來回試探。

但是老年人往往無法抗拒這種「實惠」。

每一個報團的老人都信誓旦旦:

「不管他們怎麼說,我絕對不會買東西。」

甚至做好了準備反薅旅行團的羊毛:

「我不買他們推薦的東西

我不就賺了一次便宜旅行。」

02

真的有這麼簡單嗎?

當你報名參團,

會發現騙子遠比你想得厲害的多。

他們早早研究透了爸媽們的心理。

導遊小賈,是低價旅行團宰客的熟練工。

幾乎每天他都要帶一個低價團玩一次珠海。

遊客上了旅遊大巴後,小賈會告訴遊客:

「即將參觀的景點需要額外收取門票費。」

這時,大巴上的眾人多少反應過來:

「原來,玩要額外收費。」

當然,也有景點不用門票。

一般是當地特色的翡翠玉石店,

打著「免稅」、「文化特色」的各種店鋪。

「今天我們微薄的利潤已經在大家的門票中賺取了,

接下來要去的翡翠店東西雖是真的,

但價格偏貴,我不推薦大家購買。」

小賈說得很真誠,

參團的老人們此時對導遊小賈又多了一分好感。

此時的小賈已經為接下來的大戲做好了鋪墊。

翡翠店裡,一名銷售會來上課,

教大家辨別翡翠真假。

銷售說:「我不賣東西。」

接著銷售會告訴遊客:

集團大小姐要來抽查服務。

大小姐進來自我介紹:

她的哥哥,在澳門大賭場有股份,

她出來工作只是想讓家裡人看到她有多努力。

一番以情動人之後,大小姐開始「撒錢」。

不僅要給所有遊客送禮物,還要給大家打折,

標價1998至3998元的「金鑲玉」,全部200元。

截圖來自微博博主@康呦喂

有些老人覺得「這不貴」,

又覺得小賈和大小姐都沒有強制賣貨,

根本不是電視上曝光的「強買強賣」,

紛紛掏了錢。

鎖定買家後,大小姐開始推銷原價上萬,

打折之後上千的單品。

如果沒有人交上這筆智商稅,

門口的小賈可是不會輕易打開放行的大門。

很多受騙的老人,

直到團解散,也沒有意識到自己被宰了。

「他們就愛參加這樣的團。」

黑導遊小賈如是說,

他坦承老年人就是他的客戶群。

甚至有的老人來了第一次,還成了回頭客。

這些老人往往有些錢,卻也貪實惠。

「他們就圖一個熱鬧。」

旅遊也成了老人們逃離自己生活,

排遣寂寞的一種方式。

03

抓住爸媽們的這種心理,

匪夷所思的騙局

就在這個特定群體身上無往而不利。

「保健品騙局」

老潘患有糖尿病,一直吃藥維持。

不久前他在家附近收到一張傳單,

傳單上的內容吸引了他:

某蜂膠專賣店工作人員推介蜂膠和保健品,

稱該保健品對糖尿病、高血壓有治療調理功效。

因為自己一直吃藥卻沒有好轉,

抱著試一試的態度,

老潘聯繫了專賣店的人。

專賣店的「醫生」很專業,也很熱情。

不僅逢年過節發簡訊問候,

更是時不時打電話詢問老潘的身體狀況。

老潘一年的時間裡,數次購買產品。

沒想到一年之後,

他突然感覺胃疼去醫院檢查,

查出了胃潰瘍。

老潘才知道受騙了,「保健品不保健。」

在老潘質問了專賣店的人之後,

曾經一口一個叔叔叫著的熱情晚輩不見了蹤影。

老潘很難過,

「那孩子挺好的,對我很熱情……」

類似的保健品騙局屢禁不止,

上當的老人前僕後繼,

騙子無非是利用了老人們最關心的「健康問題」,

配合以超越子女的噓寒問暖,

成功騙取老人們的信任,打開大家的錢包。

如何辨別這種騙局呢?

如果遇到這五個步驟,

小心,騙子來了——

第一步通過發傳單或者熟人介紹,跟附近老年人搭上關係;

第二步通過上門拜訪,或者在「免費體驗中心」以幫忙按摩、免費送禮品的方式,與老人聊家常,了解老人的家庭成員情況、經濟狀況以及大概病情,用感情投入降低老人的戒備;

第三步,組織統一的講座活動,以免費禮品誘導老人到達現場,以聽上去比較專業的健康知識獲得老人的認同,同時對老人的現場反應進行觀察;

第四步,通過現場「專家」的診斷,對老人忽悠,同時極盡所能宣傳某產品的功能;

第五步,由提前安排好的「託兒」搶購產品,迫使其他老人掏錢。

04

「投資騙局」

72歲的黃先生把積蓄全部

投給了深圳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這家公司承諾按照一年24%的利息計算收益。

黃老先生共投資了31萬元,

這樣算下來一年可以淨賺7萬多元。

黃先生心想,靠這每年七萬多的利息,

退休生活可以高枕無憂了。

但是現實卻並非如此。

一年之後,黃先生的老伴病重急需用錢,

當初承諾隨意存取的這筆錢

卻怎麼都要不回來了,

黃先生這才發現上當受騙了。

其實,投資騙局的套路與其他大同小異。

巧借名目:

收藏公司 「收藏」公司一般會宣傳有很多外國貨幣和藝術品可供收藏,並承諾定期會對這些藝術品進行高價回收,在老年人購買了「收藏」品後,收藏公司往往人去樓空。

「科技」公司 這類公司宣傳通常以「科技」為賣點,新發明的綠色保健食品、乳膠床墊等,並承諾投資、賣產品都有高額分紅,老年人投資後只會拿到一堆「雞肋」的產品。想要回本金,只能通過發展「下線」的方式繼續坑害親友。

以小博大:

一般這類騙局,都會給老人一些「福利」。

比如車接車送,免費遊玩景點;

免費發放禮品,糧油米麵等。

這些福利花費少就幾百,多至幾千,

享受完後要付出的代價卻成千上萬。

「銀行騙局」

84歲的肖大爺

在武漢市青山區建設三路建設銀行網點辦業務,

走出銀行後,被一名身穿制服

自稱是銀行工作人員的女子攔下。

「大爺,剛才辦業務時出現了差錯,

我檢查一下你的存摺。」

肖大爺沒多想,直接交出了存摺。

接著女子又問了密碼。

肖大爺脫口而出。

檢查一番後,將存摺還給肖大爺:

「不好意思,是我搞錯了,沒有差錯。」

肖大爺沒當回事,直接回了家。

回到家才發現:

存摺被掉包了。

再一查,存摺裡的錢已經被取走了。

這種騙術格外直接,

就是利用了老人對於特定身份人群的信賴。

就像小孩子常常對身穿警服的人沒有戒心一樣,

老人有時也是如此。

「二維碼騙局」

「都是體面的年輕人,怎麼騙我一個老頭子。」

大爺坐在簡陋的小攤前,戚戚哀哀的哭訴。

大爺擺攤十幾年了,

一直在年輕人聚集的街道做生意。

手機支付興起後,

為了生意好點,客人付錢方便,

大爺也讓女兒列印了一個二維碼掛在攤子前。

「聽我女兒說,掃一下就能付上錢。

我也不知道怎麼就沒收上錢,

我沒讀過書,不懂你們年輕人的東西。」

大爺平時擺攤的收入大概能有3、4000元,

但上個月只有800元。

女兒幫他查帳才發現,

掃碼支付後,很多人只付了1分錢。

但大爺堅持說,

「我看見他們掃了,你說了掃了就能付。」

年輕騙子們,

最喜歡找老人下手。

時代沒有拋棄老人,

是有的人拋棄了底線。

05

「網際網路騙局」

2018年發布的《中老年網際網路生活研究報告》中數據顯示:

在使用網絡的中老年人裡,

曾經受騙或者疑似受騙的比例高達67.3%。

2020年10月,江西廣播電視臺報導,

61歲的阿姨黃月迷上「靳東」,要嫁給他。

記者去採訪後發現,

黃阿姨口中和自己很相愛的靳東,

是短視頻網站上假借明星名義開設帳號,

用配音短視頻等手段騙人的騙子。

「姐姐那麼漂亮,還關注我啊?」

聊得深了,後面就說,

「我愛你、愛你、愛我、愛你。」

幾次愛的表白之後,

購買產品成了每個「黃阿姨」的必經之路。

除了假靳東,還有假董卿。

假的簡單粗暴,

但真心實意與他們交流、交友的人卻不少。

年輕人時常中招的「網戀騙局」,

對於叔叔阿姨輩的人同樣有效。

渴望愛情,渴望被關心的心情,

任何年紀都是一樣的。

空巢老人甚至比年輕人對於愛的需求更大,

畢竟上了年紀的老人們,

大多數不再工作,也沒有年輕人豐富的生活,

交際面越來越窄的他們,

將目光鎖定在了網絡上。

年輕人看來拙劣的騙局,

對於很多老人來說卻有著深刻的吸引力。

人缺乏什麼就嚮往什麼,

幸蘆音總結,「在沙漠裡面已經走了那麼久了,

一滴水馬上可以讓人神魂顛倒。」

06

我們提到的,網絡上看到的,曝光的,

也只是被騙老人們的冰山一角。

千家萬戶的故事各不相同,

騙子也各有各的手段,

但尋根究底,老人成為被盯上的人,

是因為他們把弱點擺在檯面上,

"就算是被騙,能和大家一起玩玩也不錯。"

「寂寞」就是原因。

低價旅行團裡的老人們像是一個橫切面,

在這裡有人常年跟團,

只為了跟年齡相仿的老姐妹聊聊天;

有人初來乍到,告訴孩子自己要看看世界,

卻不敢在一趟旅遊之後告訴孩子真相;

有人有錢有閒,每一次都為消費景點買單,

他覺得人都不容易……

「她怎麼就寧願相信騙子的話,

也不相信我的說得話,我可是她女兒!!」

一位受騙老人的女兒憤怒又無奈。

而老人的回答是:

「人家起碼惦記著我……」

關於騙子的感人事跡,老人能列舉出很多。

女兒發現,很多家裡需要的時候,

自己卻在缺席。

女兒意識到,或許父母被騙,

與自己也有分不開的關係。

最後奉勸那些把老年人當做待宰肥羊的騙子們,

誰都有父母,別把老年人的弱點,

當做賺錢的工具!

參考內容:

微博博主@康呦喂《實拍大爺大媽被野雞旅行團騙》

北京青年報《對老年人銷售保健品騙局又出新套路》

南方日報《莫信小廣告 低價純玩團不好「玩」》

看更多走心文章

原標題:《她用99元報低價團旅行,花了10000元才從導遊手裡逃出來。​》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低價團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25)

相關焦點

  • 人間百態:她用99元報低價團旅行,花了10000元才從導遊手裡逃出
    01、楊迪在節目上講過自己媽媽的跟團遊經歷。楊迪聽說媽媽報團出去旅遊,隨口一問多少錢,沒想到媽媽的回答嚇到了他——99元的旅行團。機票、酒店、當地的交通、導遊的人工費,旅行社還要掙錢,99元怎麼可能呢?楊迪勸媽媽趕快退團,肯定有問題:「一定讓你們在當地高消費。」
  • "8元遊桂林"後再曝低價遊:團費99元 遊客被關購物
    「低價團」又成了焦點。只是這次更低,僅8元,即可遊桂林,但午餐,卻是腐乳配白飯。日前,網上曝出的一段視頻被廣泛傳播。在大巴車上,一位男性導遊回應了遊客的不滿,「拿這點錢出來旅遊,還不消費、不買東西,你們良心過得去嗎?」他甚至還稱遊客「騙吃!騙喝!騙玩!就是旅遊流氓。」
  • 380元雲南遊被強制消費1萬多 導遊:就是購物團
    旅行社方面稱,這380元的旅行團團費,不僅包括了機票,還有在雲南的吃住行等費用。廖女士以為撿了便宜,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和朋友在旅途中的被導遊強制消費超過了10000元,不僅如此,整個旅團還被導遊謾罵「沒良心」。
  • 導遊自曝普吉島低價遊內幕 遊客購物人均兩千才賺錢
    ,用麵包吸引小魚,並且將海底生物抓上來給大家看。   【人均購物兩千才賺錢 地接自曝低價團內幕】   六天四晚的行程中,拋去頭尾兩天全部在出國、回國的路上,這個旅行團真正在泰國的時間是四天整,在這四天中,遊客們每天8點左右從酒店出發,活動除了景點行程就是購物店,直到晚上九點半以後才能回酒店休息,幾乎沒有自由活動時間。事實上是,每天早上出發的時候跟大家承諾的是當晚八點可以回到酒店。
  • 再論「黑導遊」和低價團:50元的一日遊真有敢去的
    大連市文化和旅遊局 2020年1月9日 每次旅遊事件被曝光,倒黴的首先都是導遊。 這裡首先要劃重點的是:無證導遊。擁有國導證的,才是真正的導遊,其餘一律不是,但無論他是不是「導遊」,都讓全國導遊背了黑鍋,這點最可恨。
  • 資深導遊:香港好吃好玩 「低價團」所見非真相
    記者報團低價「一日遊」 「純購物團」消失「低價團」收斂 但一天逗留景點不足3小時  近日,關於赴港旅遊的輿論一直未消,有網友聲稱「再也不去香港」,也有去過的人表示「香港購物一般、食物也一般」。  不少網友發問,參加短期赴港低價旅遊團到底是怎樣一種體驗?
  • 遊客5000元遊泰國被拼到低價團 不購物被罵沒良心
    利用國慶長假出國旅行,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遊客夏先生向記者吐槽:「感覺像是去了一趟假泰國 ……」5000元高價卻被拼到低價團9月30日,夏先生以5000多元價格參加了從南京出發的6天5晚泰國曼芭跟團遊。通過與團裡別的遊客聊天,夏先生竟得知,這個團每個人價格都不一樣。
  • 被雲南「良心導遊」罵慘了?低價購物團內幕你了解多少?
    我們之所以用這種方法,低價格,真金白銀,貼著錢把你們請過來,說難聽點,我的理解就是賭,只不過賭的是人的良知。今天,我們把這個事情擺出來說開了以後,祥哥是個完美主義者,我希望看到的現象是咱們到買的時候,發自內心,我這麼便宜的價格來玩了,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 99元暢遊龍虎山、39元玩遍婺源還送千元床墊……江西4部門聯手重拳...
    「99 元可以暢遊 龍虎山」「花 39 元就 能 遊 玩 婺 源 最 美 鄉 村」「報團送價值千 元乳膠床墊」……近 段時間,針對旅遊市 場亂象,一場「風暴 行 動 」正 在 進 行 之 中 。線索「:低價團」贈送「三無」乳膠床墊「這個專門組織外省客源的旅行 團,價格低得明顯不合常理。」省文化和 旅遊廳執法監督處副調研員李浩告訴 記者,根據線索,「風暴行動」檢查組了 解到有一批來自外省的所謂低價團已 抵達江西,而這個準備去往婺源,團費 最高不過 200 元、低則只要 39 元的旅 行團,還宣稱給每名報團遊客贈送高級 乳膠床墊。
  • 南京遊客稱5千元泰國遊被拼到低價團 不購物還要被罵
    利用國慶長假出國旅行,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遊客夏先生向記者吐槽: 「感覺像是去了一趟假泰國……」5000元高價卻被拼到低價團9月30日,夏先生以5000多元價格參加了從南京出發的6天5晚泰國曼芭跟團遊。
  • 2天1夜包吃住99元旅行團是啥樣?這位網友親身經歷告訴你
    一名網友日前實地參加了一旅行團只要99元人民幣,2天1夜包吃住的行程,結果體驗到千人排隊、雪中站著吃飯等難得經驗。影片上網後,引發不少迴響,不少網友直呼「根本是一種折磨」、「這是逃荒還是旅遊?」一行人又冷又餓,但旅行團提供的只有一鍋鍋煮出來的「大雜燴」配饅頭,由於人實在太多,不少遊客得站著吃飯,還有很多人是冒著雪在外面吃飯。拍攝的網友表示,由於人太多了,沒辦法去吃第二碗,只能上車到下塌旅館自己再去吃。
  • 640元參加青海雙飛6日遊喪命 海南惠眾旅行社:低價團並不存在
    丁女士的表弟邱先生說:「9月7日,表嫂經他人介紹在海南惠眾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惠眾旅行社」)報團參加青海雙飛6日遊,費用約640元/人。 至於丁女士家屬反映旅行社存在「低價團」和「陰陽合同」的違規行為,省旅遊監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應由其家屬出示書面投訴和相關證據後方可進行調查。 低價遊的套路: 我大學讀的是旅遊英語,我們這個專業是培養英文導遊的。當時我們都想當公務員。覺得導遊社會地位低,沒有錢,那個時候我太年輕了。
  • 泰國低價團又曝黑幕,導遊要求遊客購物,不買的直接火化
    而網上之前曝出過一個視頻,泰國低價旅遊團,就在大家經常逛的某個旅遊APP上面,價格居然只要1680元,而且還是三天,包吃包住包來回機票。很多人覺得這絕對不可能,但是現在的旅行團價格都是越來越低,很多人就報名了。
  • 旅行社推出低價團,承擔零風險,壓力給了導遊和商家!
    旅行社推出低價團,承擔零風險,壓力給了導遊和商家!其實旅遊業的競爭一直都很激烈,而且多數是非正常狀態下的惡性競爭!所以才會滋生出那麼多的低價團和購物遊。接下來地接社的導遊會按照制定好的路線,帶領遊客旅遊觀光,當然大多數包含著購物。隨著旅行社之間的激烈競爭,這時候低價團就出現了,比如正規的旅遊線路是2000元, 而為了擊敗競爭對手,有的旅行社就報價1500元。這樣大家會有疑問,這不就沒有利潤了嗎?
  • 老人998元港澳等地玩9天,低價遊內幕曝光(附熱門...
    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說,沒有什麼比低價、便宜更吸引人。許多旅遊社也是抓住了這一特點,推出了很多低價旅遊團甚至是「一元團」 「零元團」。確實有不少人信以為真,真的報團參加,以為自己得了一個大便宜。但是最近關於低價遊發生的事故也屢見不鮮。
  • 桂林某導遊強制遊客1小時消費兩萬元引關注 低價旅行團背後套路有...
    現在下車去店裡,1小時消費兩萬元……」這番話出自一名桂林女導遊之口。  這名女導遊此次帶了一個由某美容品牌商自行組的團。據遊客稱,「給旅行社送598元的產品大禮」,可以從湖南去桂林免費玩兒。旅行最後一天,由於玉器店消費太高,遊客的消費沒有達到導遊的「心理預期」,於是出現了上述一幕。  這起強制消費事件曝光後,「低價團」再次引起關注。
  • 海南三天遊50元 網友:這種低價團還有人信?
    據知情人介紹,海南三天兩晚的旅遊成本包括景點門票費(約200元左右)、交通費(約200元)、住宿費(約100元)、餐飲費(約100元),還有相關工作人員的工資(約100元),這些加起來成本大約700元左右。而海南省規定(海南三天兩晚的旅遊)指導價為每人980元,如果低於這個指導價的 70%,也就是低於700元的成本,就要被劃為不合理的「低價遊」。
  • 64歲老人報低價團旅遊,突發疾病送入ICU!女兒:導遊應擔責
    64歲的父親跟團到雲南旅遊半夜突發心梗疾病,由於導遊沒有及時送醫錯過最佳救治時間,目前父親仍在醫院重症病房當中。杜女士說,11月15日,她的父親隨團從南寧東站乘坐動車前往雲南,18日晚住在楚雄市一家旅館。19日凌晨2點鐘,她父親就對團友說胸悶、呼吸困難,當時團友就撥打了導遊手機電話,但對方沒有接聽。兩個團友帶著杜女士的父親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花了4個小時才進入楚雄市人民醫院接受治療。而此時,老人已處於昏迷中。
  • ...專坑中國人:一個水杯3000元,導遊說能「續命」!更生氣的是…
    對此,拍客體驗了一家赴日旅遊團,見證導遊如何引誘團友在免稅店花費數萬人民幣購買保健品。這句話,是從這個赴日旅遊團的導遊嘴裡說出來的。雖然很誇張,但的確能刺激到很多中國遊客買他們的保健品。在去導遊制定的購物地點(東京生活廣場免稅店)之前,導遊向遊客們「科普」了酵素及其功效。
  • 越南芽莊導遊稱「不買不放過你」,低價遊轉移國外了?
    答案是「沒有」「近日,上海市民姜女士向市民服務熱線12345反映,4月中旬,她通過「途牛旅遊」App預訂的越南芽莊遊成行。旅行過程中,全團被當地中文導遊公然威脅:不購物就「不會放過你」。導遊強制要求每位旅客購買翡翠、硨磲和乳膠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