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熊和媽媽回到爺爺住的房子。他們順著梯子,爬上搖搖晃晃的樹屋。他們坐在一起,互相擁抱著,看著遠處那些熟悉的景物,靜靜地哭了。小小熊抽泣著說,等我當了爺爺,我一定要做個好爺爺,就像爺爺那麼好 ......."
現場繪本閱讀——《長大做個好爺爺》
親子閱讀,一直是社會所倡導的一種高效親子陪伴的方式。但在閱讀的過程中,肯定有很多家長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和疑慮,比如:
如何給孩子選擇繪本?
誰來陪孩子讀書?
陪孩子讀繪本在時間上如何控制?
在讀繪本時要不要給孩子講道理?
為了讓親子閱讀更加有趣,有效,科學的進行和開展,增進親子關係,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營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2020 年 12 月 5 日下午 14:00,由貴陽市花溪區文體廣電旅遊局主辦、花溪區圖書館承辦、百無一用書店執辦的公益講座開講。
此次活動是 " 書香 · 花溪之書香青巖 " 閱讀推廣活動系列活動的第五期。本場活動邀請到了貴陽廣播電視臺少兒節目主持人,閱讀推廣人、兒童文學創作者可可姐,為大家分享了《親子閱讀,幸福生活的開始》為主題的講座。
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親子閱讀開始
《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曾經說過一句話:" 人跟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人有講故事的能力。" 我們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怎麼開始?從媽媽爸爸講故事開始,也就是從親子閱讀開始。
" 繪本就是圖畫書,不只是插圖,而是圖文共同講故事。每天晚上睡覺前,拿一本可愛的圖畫書和孩子一起看。哪怕媽媽爸爸普通話不標準,講得不如廣播裡的姐姐講得好,但是由我們的聲音傳達,家人就有了共情感,親子間有了共同的經驗和話題。可以說有了親情的密碼和紐帶。" 當天講座現場,可可姐對什麼是繪本,親子閱讀和家庭情感的連結等方面進行了講述。
書店是讓孩子浸潤書香的理想之地
閱讀沒有時間地點限制的,但是一個好的閱讀氛圍能幫助孩子養成閱讀的興趣,書店是讓孩子浸潤書香的理想之地," 理想狀態,書店應該是孩子們生活中的自然存在,逛書店就應該像逛便利店一樣。當媽媽爸爸有逛書店的習慣,孩子們也自然把書店做必須品。家長耐心的陪孩子逛。留時間給孩子在書店耽擱、『浪費』,不要催促。讓書店時光成為快樂的時光。" 在談到書店與閱讀的關係時可可姐說到。
長期的親子閱讀,孩子對書有興趣,有親切感,讓閱讀和逛書店成為一種生活方式,這可以讓孩子從電子設備中抽離出來,通過書店的環境感受讀書的氣氛,書店就是一個潛移默化的 " 氣場 ",孩子去的次數多了,便會產生了 " 效應 "。
尾聲:期待青巖成為中國的 " 童書小鎮 "
在講座結束後,可可姐對於能在青巖古鎮舉辦這樣的閱讀活動,她說:" 青巖自古是一個名人薈萃的地方,六百多年間,出了貴州歷史上的第一個文狀元趙以炯,知名學者周漁璜。文人輩出的歷史,折射出當地人篤學尚文、重視教育的風氣。作為一名閱讀推廣人,期待青巖通過舉辦更多的親子活動,成為中國的童書小鎮。"
可可姐親子閱讀問題互動
問題 1:怎麼做好親子閱讀?
問題關鍵:家長首先要真心享受故事
可可姐:
閱讀第一個目的:快樂!作為家長首先要真心享受故事,而不要趕緊講完了事,應該真誠的向孩子傳遞家長對於書的喜愛。語言保持自然的狀態,注意停頓、注意語感。孩子邊聽,邊看畫,畫裡有好多信息,留夠時間,多引導。語言是有表情的,對話、悲傷,快樂都可以有一些體現。
問題 2:在親子閱讀過程應不應該問孩子問題?
問題關鍵:不要把親子美好時光變成上課考試
可可姐:
可以問問題,但不要目的性的問問題,然後去判斷孩子的對錯,建議不要把親子美好時光變成上課考試。不要認為看字書才是閱讀,閱讀主要是學認字,這是錯誤的,兒童是直接的圖畫思維,文字是抽象思維,圖畫書更接近孩子的認知,想像力更豐富。
採訪手記:
百無一用書店掌門人胡麗亞
親子閱讀直接影響了我今後對圖書的興趣
百無一用書店掌門人胡麗亞,在聽完講座後說:" 兒童的世界,是被我們遺落的天使之翼。今天可可姐的親子閱讀分享,使得燃點甚低的我眼裡泛起淚光,也默默的把我拉回我的幼年時期,比我大六歲的姐姐每天給我的睡前故事,那是我最寶貴的學齡前時光,某種程度上姐姐代替了我的父母親的角色,這個姐妹之間的『親子閱讀』直接影響了我今後對圖書的興趣。"
貴陽晚報 +/ZAKER 貴陽
索敏
編輯 柴瀟蕾 / 編審 李楓 / 籤發 黃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