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基層電工,第一時間上門處理用戶用電難題是我的職責;作為一名好青年,更需要弘揚社會正能量,為疫情防控工作注入青春力量。」臨沭經濟開發區供電所臺區經理王利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踐行著自己的雙重身份,在疫情面前毅然決然的履行每一個身份帶給他的責任與義務。
同心戰役 青春建功
「我是溝北村后街的王通芳,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家裡沒有電了,大冷天,空調不轉,飯也不能做,疫情時期,家裡有孩子,出不了門,你能過來幫忙看看嗎?」 2月6日,家住溝北村的王通芳給臺區王利鋒電話報修。在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保障居民生活用電顯得尤為重要,王利鋒二話沒說,背著電工包就出門了。
眼下,進入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面對各村都實行交通管制、車輛無法通行的實情,王利鋒決定步行去現場。戴上安全帽、口罩、手套,背上工具包,還不忘往包裡裝上小瓶酒精消毒。平時騎車只要十幾分鐘就能趕到的地方,因為溝北村是用戶多、面積大,用戶又住后街,王利鋒走了四十多分鐘才趕到。大致了解了情況後,王利鋒立即排查故障,根據用戶的報修情況和多年工作經驗,很快查出了停電原因,原來該用戶家中用電負荷增大,把屋後線燒斷了。王利鋒很快處理完了故障,細心的他,對用戶家裡的用電設備和低壓線路檢查了一遍,又耐心地給用戶講解了家用電器科學安全的使用方法,隨後拿起用戶手機,手把手告訴用戶如何在非常時期繳納電費和諮詢業務,足不出戶安全辦理業務。臨走時不忘拿起自己的酒精噴壺,把接觸的物件進行消毒……
走出用戶家,他又圍著村裡轉了一圈,將低壓線路巡視檢查了一遍,雖然特殊時期,正常的工作還要有序進行著,採集成功率也要確保百分百,有幾隻之前採集異常的得去看看,還得去社區群裡推廣下「網上國網」無菌化營業廳,讓足不出戶的用戶使用線上交費……王利鋒每天的微信步數2萬多步,朋友們都調侃他是特殊時期「最能走」的人,要進行隔離。他總是笑著回答說,「我的防護措施做得可好了,安全帽、口罩、消毒水,樣樣齊全。」
這就是疫情防控時期一個一線員工的一天,對電力人來說只是一次特殊時期的普通報修工作,報修就是命令,優質服務是準則,早一點為用戶送上電是每個電力人的服務情懷和職業擔當。王利鋒是臨沭廣大好青年服務一線的一個縮影,許多和他一樣的青年鐵軍都在逆行而上,奮戰在防疫前線貢獻青春力量,守護著萬家燈火與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