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癒後,他們分享了自己的抗疫故事

2021-01-08 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出!院!了!截至2月7日24時,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治癒出院2050例。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生死較量中,這些治癒患者經歷了什麼?他們是如何成功擊退病毒的?從確診到出院,他們的故事說明了什麼?我們對近百位公開報導的新冠肺炎治癒患者的情況進行了梳理。他們的抗疫故事,能夠給仍然在和病毒作鬥爭的人們些許慰藉和力量。

1

「既然得了這個病,就不能逃避」

在極度緊張中等待核酸測驗結果。獲知確診結論那一刻,幾乎所有人內心都是崩潰的。想到自己可能死,說不害怕是假的。但心態積極的人會較快面對現實。用一位治癒患者的話:「既然得了這個病,就不能逃避」。

_

治癒者故事

_____

陳思思,武漢市第六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護士長。半月多前,她們科室有兩名醫生疑似感染。CT排查顯示,她雙肺多處磨玻璃影,結合臨床症狀,被隔離治療。儘管是醫護人員,她一開始也並不淡定。「初到隔離病房,內心深處擔心過、害怕過、恐懼過、崩潰過,也牽掛自己8歲的兒子和家人。」在醫護人員精心治療下,她的恐懼情緒漸漸消散,身體狀況逐步好轉。除夕夜,她解除隔離回家團圓。

____

2

「能治癒,除了院方的精心治療和照顧,也離不開自己的好心態」

住進隔離病房,有人會想:自己過得了過不了這一關。看到一些病例死亡的信息,他們會愈加害怕、想東想西。對抗新冠病毒,病人自身的免疫力至關重要。焦慮情緒是不利的。治療期間,醫護人員每天都會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他們所扮演的心理疏導角色,其重要性不亞於診療本身。不少治癒者談到,自己能出院,除了院方的精心治療和照顧,也離不開自己的好心態。

_

治癒者故事

_____

盧金活,湖北首例高齡重症新冠病毒康復患者。78歲高齡,身患高血壓、糖尿病多年。住院後,他一度出現呼吸困難、低氧血症。主治醫生透露,拍完片子,盧金活兩個肺都白了,情況危重。但他並沒有絕望。「他感覺挺好的原因,是我們隱瞞了他。」「就是告訴他病情還好,通過治療慢慢會好的。他不知道具體情況是什麼,心態處理得非常好。」在善意謊言的支撐下,老人經過長達20天的治療治癒出院。

____

3

「相信自己一定能挺過去」

面對病魔,最重要的是強大的內心。那些成功擊退病毒的治癒者,他們出院感言中最具共識的抗疫經驗是「相信」:「相信自己一定能挺過去」「相信醫生,相信醫院」「不要害怕,堅定與病魔抗爭的決心」……當下抗疫的特效藥,就是醫、護、患內心那股對抗病毒的信心。有了信心,一切都會好起來。

_

治癒者故事

_____

鄧琳琳(化名),湖南郴州首例治癒患者。剛住隔離病房時,她感覺「很緊張很孤獨」。醫護人員自始至終對她悉心照料,幫她買日用品。家人也給了她莫大的力量。他們每天都同她微信視頻,告訴她:「已經有患者治癒了,你這麼年輕,一定也能治好。」琳琳是個堅強的女孩兒,她越來越相信,「自己一定能治好」。6天後,她的體檢指標恢復正常,隨後出院。她說:「我從發病開始,一直沒有往壞的方面想,我相信我能治好。現在我出院了,證實了我的想法是對的。」

____

4

「吃飽了,身子才能產生抵抗力和病毒作鬥爭」

「聽醫生的話,這幾天我拼命吃!」在隔離病房,這是醫護人員特別希望聽到的反饋。在與患者的互動中,他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要相信自己的身體,多吃多睡,一定能戰勝病魔!」

_

治癒者故事

_____

A女士,廣東韶關首例治癒患者。除夕當天是她患病後最難受的一天。「身體特別不舒服,一整天都沒胃口」。當護士們端著熱氣騰騰的餃子進來,她忽然覺得這頓飯自己咽也得把它咽下去。她強打起精神,一個一個餃子慢慢往嘴裡送。她後來回憶,當時自己想通了護士長說過的一句話:「吃飽了,身子才能產生抵抗力和病毒作鬥爭。」經過14天的隔離治療,她終於戰勝了病魔。

____

5

「家人的『陪護』是最大的慰藉」

處在隔離病房的患者是有孤獨感的。不能出病房,家人無法探望,因為身患傳染病而敏感。他們最需要的就是親人的關懷。在隔離病房,親人是無法陪護的。好在他們還有一件「治癒神器」,這就是手機。想家人了,可以隨時電話或視頻。

_

治癒者故事

_____

A女士,廣東韶關首例治癒患者。被送進隔離病房時,她甚至不知道染上新冠病毒後要隔離治療。「因為未知,並且要與親人分離,當時就覺得自己可能會挺不住。」「姐姐別怕,我是這個隔離區的護士長,我們來加個微信吧。」入院當天,粵北第二人民醫院肺科護士長就把她拉進了一個微信群,群裡都是照顧她的醫護人員。醫護人員在群裡答疑解惑,普及防護知識。很快,她的家人也紛紛入群。她在群裡特別活躍,每天都要告訴家人自己做了什麼、吃了什麼。小小微信群、隔離不離心,成為她在隔離病房的最大慰藉。

____

6

「病情反覆時,不要恐慌,要相信醫生」

在隔離病房,常有患者情緒低落。病情反覆時,更是感到恐慌。其實,不少治癒患者都有病情反覆的經歷。無論發生什麼情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才是唯一正確的出路。正如一位治癒者所說:「每名病患都會得到醫護人員盡心治療,作為病者要相信醫生」。

_

治癒者故事

_____

1月29日,山東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痊癒出院。此前在隔離病房,對他的治療進行到一半時,患者病情突然急轉直下,迅速發展成重症。當時他的心理壓力也非常大。晚上不敢睡覺,怕睡了之後醒不過來。因為擔心將病情傳染給他人,他還懷有自責愧疚心理。主治醫生採用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每天都對他進行心理疏導。他們還建立了一個「抗擊新冠」的微信群,時常發一些健身操、呼吸鍛鍊示範視頻和健康小知識,指導他加強鍛鍊,活動筋骨,提高抵抗力。此後,患者身體狀況逐漸好轉,從重症轉為輕症,最後治癒出院。

____

7

「醫護人員給了我二次生命」

對於醫護工作者來說,前線救援是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在這場較量中,最令他們感到欣慰的事情就是:病人轉去普通病房沒有再轉回來,這就意味著他最終能出院了。

_

治癒者故事

_____

楊先生,浙江首例治癒患者。剛進隔離病房時,他們全家人的心都緊緊地揪著,他自己也以為接下來將會是一段充滿負能量的求醫時光。在他們最無助的時候,是醫務人員的救治和關心,給他們帶來了力量和希望。4名醫生12名護士,分成6個班次,每天早、中、晚,每隔2小時輪換班,一系列救治有條不紊。為了安撫他的情緒,醫院增加了心理健康諮詢。醫院的食品部門還專門配製了一頓營養餐,添加新鮮水果,幫他提高免疫力。所有人的努力和付出,終於使他轉危為安。

____

8

「出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吃一碗媽媽做的紅燒肉」

在隔離病房,患者總在不停地諮詢醫生:「什麼時候我可以出去?」終於有一天,醫生告訴他:你現在的身體和生病前是一樣的了,你可以正式出院了!重新擁有健康的身體,真好!那就以嶄新的自己,迎接「新生」吧!

_

治癒者故事

_____

楊某,成都首例治癒患者。楊某說,自己出院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回家吃一碗媽媽做的紅燒肉,順便和家人一起補過一個春節。他還說,自己在醫院受到了醫護人員很好的照顧。住院期間,有一天他特別想吃水果,但當時醫院附近已經買不到新鮮水果了。為了滿足他的需求,負責照看他的醫護人員專程從家裡給他帶來水果,這件小事讓他非常感動。

__

編輯:王蜀周秦

相關焦點

  • 山西:全國抗疫先進個人進校園 分享互助故事
    14日,青年路小學開展主題校會活動,邀請4位抗疫英雄走進校園,分享抗疫故事,來自47個班的2000多名小學生齊聚操場。吳瓊 攝14日,青年路小學開展主題校會活動,邀請4位抗疫英雄走進校園,分享抗疫故事,來自47個班的2000多名小學生齊聚操場。 吳瓊 攝中新網太原9月14日電 (吳瓊)「孩子們,疫情期間你們沒有出門,在家聽父母的話,作為長輩為你們點讚,你們是最棒的。」14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關煒走進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青年路小學,在講述自己抗疫故事之餘,為孩子們加油鼓勁。
  • 《希望搜索詞》秒變演唱會現場 希望發起人在線分享治癒音樂
    節目第三期的希望搜索詞是「治癒的音樂」。三位希望發起人林俊傑、許魏洲、歐陽娜娜為大家帶來了他們的主題小視頻。林俊傑從新加坡給觀眾送來怎樣的特別禮物,讓現場演播廳秒變演唱會現場?許魏洲在線吉他彈唱,歐陽娜娜化身「治癒少女」,他們將帶來怎樣治癒的音樂?
  • 摩洛哥人:我會堅持分享真實的中國抗疫故事
    一位在溫州生活的摩洛哥姑娘,最近她多次受邀出現在國外電視媒體上,通過分享自己在中國的生活,介紹中國的抗疫故事與經驗。這些節目播出後,受到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最近一段時間,伊涵多次被國外的媒體邀請連線,分享中國抗疫的故事與經驗。
  • 傾聽「最美逆行者」故事,建業隊為抗疫英雄喝彩
    疫情期間,4.2萬像仝麟龍一樣的白衣天使衝在了抗疫最前線,作為一名從武漢歸來不久的「最美逆行者」,仝麟龍向建業全隊講述了他在武漢工作41天的點點滴滴。「我不是英雄,醫生不是刀槍不入、無所畏懼,這是一場不計生死、不問歸期的戰鬥,我們的使命就是把自己擋在病毒最前面。」分享會一開始仝麟龍就這樣說。女護士為什麼要剃光頭?
  • 藍天救援隊走進晴川學院 講述抗疫故事分享急救知識
    武漢藍天救援隊隊長張泉分享抗疫故事。(胡秋璇 攝)武漢晴川學院楊梓欣同學分享抗疫故事。「抗疫工作很辛苦,但一想到是為人民與國家付出,可以盡最大努力拯救每一個鮮活的生命,渾身又充滿了幹勁。」11月4日,「抗疫英雄進校園」暨藍天救援隊應急救護知識培訓會在武漢晴川學院舉行,為同學們講述抗疫故事,分享急救知識。
  • 《2020武漢日記》亮相書展,方艙醫院治癒者黎婧暖心分享感人故事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湧現出許許多多的感人故事,讓人感受到溫暖的人間大愛。25日下午,以「同心抗疫——記住那些溫暖的人和故事」為主題的「全民抗疫的感人故事」分享活動在第十屆江蘇書展綜合館舉辦。
  • 《希望搜索詞》許魏洲練吉他 歐陽娜娜唱治癒音樂
    今晚的希望搜索詞是「治癒的音樂」。三位希望發起人林俊傑[微博]、許魏洲[微博]、歐陽娜娜[微博]為大家帶來了他們的主題小視頻。林俊傑從新加坡給觀眾送來怎樣的特別禮物,讓現場演播廳秒變演唱會現場?許魏洲在線吉他彈唱,歐陽娜娜化身「治癒少女」,他們將帶來怎樣治癒的音樂?
  • 感人故事進車廂 青島公交215路線「抗疫主題宣傳車」上線
    原來,這是青島公交集團隧道巴士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開出的「抗疫精神」主題宣傳車,它用宣傳畫的形式將一個個戰「疫」故事和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畫面呈現在公交車廂內,供乘客閱讀觀看。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看到,215路線的「抗疫精神」主題宣傳車由3幅宣傳畫、9個戰「疫」故事組成,包括鍾南山院士接受採訪時令人動容的堅定目光、李蘭娟院士奔波在疫情一線、青島市支援湖北醫護人員聞令出徵、年輕的白衣天使勞累就地休息、8歲的小患者治癒出院後與醫護人員互相鞠躬致意以及公交職工堅守一線、抗擊疫情的感人瞬間,一幅幅畫面、一個個感人故事直抵乘客心靈。
  • 他治癒後捐血漿,他們翻譯疫情信息為國發聲……廣西學子如此戰...
    在廣西,有這樣一群可愛的大學生,他們毅然逆行,用自己的方式接力抗疫。有的獻血漿救人,有的志願到基層防控,還有的以譯戰「疫」為國發聲。他們經歷了什麼,收穫了怎樣的感悟?近日,南國早報客戶端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董樂揚所在團隊製作的視頻《加油!
  • 抗疫故事分享會丨為生命逆行,戰鬥在沒有硝煙的戰場
    今天,為我們分享武漢抗疫經歷的是郭玉石、李相軍、葉晶晶三位隊員。△德濟援鄂醫療隊中年級最小的隊員葉晶晶正在分享抗疫故事葉晶晶是這支救援隊伍中年紀最小的,99年出生,面對艱險卻喊出「我不怕,我希望青春無悔,真正做到不負韶華」,擲地有聲,令人動容。
  • 市實驗中學邀請抗疫英雄講抗疫故事
    本報訊(通訊員 梅朝進)12月4日,一場讓人淚目的抗疫英雄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市實驗中學舉行。 為了弘揚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學習抗疫英雄的先進事跡,該校邀請「2020年全國公安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東嶽路派出所所長朱祥偉,給學生作了一場「我親歷的抗疫」宣講報告。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朱祥偉不顧自身的四級傷殘傷痛,二十四小時以所為家,不辭辛勞、不懼危險、無私奉獻,帶領東嶽路派出所全體民警堅守崗位,全力抗疫。
  • 致敬抗疫英雄,弘揚抗疫精神,他們的故事感動你我!(三)
    致敬抗疫英雄,弘揚抗疫精神,他們的故事感動你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湖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了解他們的抗疫故事她既承擔著全市疫情信息報告與審核、疾病監測、處理與報送工作,又參與新冠肺炎患者的流調,始終同時間賽跑、與潛力較勁,不斷刷新自己的能力極限。勇作逆行者。為準確摸排密切接觸者,儘快找到傳染源、摸清傳播鏈,她迎「疫」逆行,總是衝在最前面。當同事問她與病人近距離接觸會不會害怕時,她答道:「多少都會有一點,不能因為害怕就不去做,這是我們的工作,也是我們疾控人的使命。」
  • 抗疫英雄故事│仝海珊醫生:最高禮遇送別,感恩,再見武漢!
    全國一線抗疫醫護人員憑相關工作照及抗疫故事,可免費領取艾茉森可攜式數碼鋼琴一臺。本期為大家帶來「艾茉森送溫暖」的第十五位英雄抗疫故事:來自雲南援鄂的醫護人員仝海珊醫生3月22日他們終於可以回家了這一天,他們收到了一份感動的致謝!
  • 滬小學生英語分享家人抗疫故事:相信勝利就要來臨
    (原標題:上海小學生英語分享家人抗疫故事 相信勝利就要來臨)
  • 講述抗疫故事 唱響友誼之歌
    ,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醫療專家、視頻博主等友好人士,以音樂、舞蹈、故事分享等形式,以英語為主要語言,唱響關於中外友好交流、守望相助、勠力抗疫的友誼之歌,傳遞共建更加美好地球家園的國際社會正能量。她表示,經歷了不平凡的2020年、見證中國抗疫中的種種動人故事,她特意改編並演唱這首歌。  「你要堅強,這場風暴,終將過去……」南方醫科大學留學生瑞迪和尼克再次表演了原創抗疫歌曲《Be Strong》。這首歌曾在去年4月18日的市新聞發布會上引來人們關注。瑞迪和尼克來自蒲隆地和印度。疫情發生以來,他們的老師和學長們挺身而出、紛紛走上抗擊疫情的第一線,在廣州,在武漢,在荊州。
  • 「弘揚抗疫精神·激發家國情懷」福建省直機關好家庭好家風分享會...
    「弘揚抗疫精神·激發家國情懷」省直機關好家庭好家風分享會活動現場。人民網 謝小姿攝人民網福州12月18日電(謝小姿)18日上午,由中共福建省委省直機關工作委員會、福建省婦女聯合會主辦、人民網福建頻道承辦的「弘揚抗疫精神·激發家國情懷」省直機關好家庭好家風分享會在福州舉行。頒發榮譽證書環節。
  • 中建三局成都公司舉辦抗疫英雄故事分享會
    4月22日,中建三局成都公司生物城三標項目與新川薈大廈項目、廣匯御園項目以及國航基地項目黨支部,聯合開展「最美逆行者青春贊」抗疫英雄故事分享會。活動中,四川省骨科醫院援鄂醫療隊郭科蓉、武漢火神山醫院建設者代表張騰飛現場分享抗疫一線經歷。
  • 戰疫護衛英雄走進中山職校,與學生講述抗疫故事
    分享戰「疫」經歷 時代需要英雄,英雄就在我們身邊。他們是國家進步與發展的脊梁,是全國人民戰勝疫情的「定心丸」,疫情發生後,他們為民親徵,努力研發8月27日上午,抗疫一線戰士、援鄂醫務人員徐小護來到湘陰中山職業技術學校,分享戰「疫」經歷,為學生們帶來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
  • 幫幫團抗疫分享|「說話不算數的爸爸」,背後的故事讓人淚目
    今天,讀者「冰冰姐」和我們分享了一個「說話不算數的爸爸」的故事,讓人淚目。其實,在這場「抗疫」戰中,「說話不算數」的爸爸媽媽們,遠不止一位。1】讀者「冰冰姐」和我們分享了一個「說話不算數的爸爸」的故事,讓人淚目。
  • 南京和臺灣新北基層社區視頻連線 分享暖心抗疫故事
    27日,江蘇南京、臺灣新北基層社區的工作者通過視頻連線,分享了暖心抗疫故事。27日下午,「2020寧臺幸福社區匯」視訊交流活動27日在南京市浦口區舉辦。此次活動由南京市浦口區社區發展協會、新北市永和區基層建設發展協會主辦,由南京市浦口區臺辦承辦。南京市浦口區江浦街道同心社區黨總支書記葉連保講述了自己參與抗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