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校工作會上,校長介紹新分來的老師,一共18名,清一色的研究生學歷,大家對此已見慣不驚,因為這種情形已歷經了許多年;然而,當聽到其中竟有幾位分別畢業於中國科技大學、北師大、華東師大、四川大學等名校時,大家因驚異而鼓起的掌聲真如&34;了。要知道,我校只不過是四五線城市中的一個普通高中而已!因而,大家深為感慨:可惜了!前些天,杭州某街道辦招聘8名公務人員全是&34;研究生,也引發了類似的感慨;去年,深圳某中學招聘了19名&34;畢業生,也引發了這樣的感慨……
大家如此感慨的原因是:讓他們幹這種基層工作是大材小用,他們應該去更為重要的崗位去發光發熱。對此觀點我不敢苟同。
於漪,我國現時搞教育的人,恐怕很少有人不知道這個名字吧?她桃李滿天下,著作等身,被譽為&34;人民教育家&34;雜交水稻之父",他的功業怎麼讚譽都不為過。但是,恐怕很少有人知道,他當年大學畢業後,立志從軍,本已通過空軍考查,卻因國家政策的變化被分配到了湖南偏遠山區的一個農校任教。然而,在這裡,他從對一棵稻株的關注和栽培開始,不斷研究試種,最終破解了雜交水稻的奧秘,憑一己之力解決了困擾中國老百姓數千年的飢餓難題。
毛澤東,現時中國甚至世界還活著的人,就算是小孩,恐怕也很少有人不知道這個名字吧?他的豐功偉績已用不著我在此廢話。但是,恐怕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當年在湖南一師畢業之後,先後做過圖書館小職員、大頭兵、小學教師、夜校教員等。然而,正是這些最底層的經歷,廣博了他的見聞、豐富了他的學識,認識到了中國社會的本質,使他在經歷了無數艱難困苦和失敗挫折後,最終實現了改造舊社會、創造新中國的偉大理想。
我們可以設想,於漪如果當年名校畢業直接到教育部,能取得那麼豐碩的教育成果嗎?如果袁隆平從軍了,中國老百姓的挨餓問題能得到解決嗎?如果毛主席師範畢業直接去政府做高官,中國革命和現時的中國將是什麼樣的情形呢?
這些事實告訴了我們一個最基本的、大家耳熟能詳的道理——萬丈高樓從地起。
毋庸置疑,名校畢業的學生的學識必然超出一般,但實踐能力卻有待檢驗。最好的檢驗便是基層工作。如果他們連不起眼的基層工作都做不好,怎能相信他們能建起一座高樓呢?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他們真有才能,是金子就一定能發光,他們除了能勝任基層工作,也一定能做出超出一般的成績,如此以來,他們自然會節節攀升,建起一座人人仰望的高樓來。
同時,要將國家這座高樓建好,頂層設計固然重要,但要實現這個設計,卻需要全國民眾一磚一瓦地搭建。誰都知道,要將高樓建得又高又結實,打好地基是最為關鍵的一個環節。何況搞頂層設計更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呢?就如於漪在一堂堂的教學實踐中才總結出符合實際需要的教育理論,袁隆平在一次次的栽培中才讀解了雜交水稻的奧秘,毛主席在一次次的戰爭中才總結出戰無不勝的戰爭理論……所以,不要小看不起眼的基層工作,它做得好與壞,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建設是否能穩定和繁榮。
因此,讓有才有識的名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並不可惜。除了能使他們自身得到鍛鍊和提高外,他們還能教出更好的學生,建設出更好的社區,生產出更好的產品,總結出更有價值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