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曹鏡明
題丨白巖松「接回」留英小學生,為啥又鬧著回英國?鄭強教授早有定論
歡迎大家留評交流,對於留英小學生的看法!
前兩天,留英小學生組團坐飛機回英國的事情,再次在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甚至可以說是招惹來了許多罵名,再次引爆了之前埋下的炸藥包。
其實,這次留英小學生鬧得回英國,並不稀奇,甚至在接回的那一天,很多人都知道也只是個過渡而已,掐指一算,也就是最近也要回英國了,具體原因請下看文!
相信看過由佟大為、鄧超、黃曉明主演的《中國合伙人》就知道,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美國夢」有多瘋狂,無數高等學府畢業的學生,削尖了腦袋也想要去往國外溜達一圈:一方面也造成了許多人才的不必要流失;另一方面也讓這種錯誤的價值觀愈發蔓延至人心,乃至於引發出後來的「英國教育熱」的浪潮。
誠然,在近現代的工業文明發展上,咱們國家確實還照著歐美等國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這個差距,對於絕大多數的普通人來說,並沒有多大的體現,即便是去這些國家留學工作,也不一定會比在國內強上多少,最多也就是見識一番世界有多大。
這也正是為什麼,在那段時間「國外的月亮就比國內的圓」的論調為什麼,這麼盛行的原因之所在,從一個成年人對於國內教育環境和發展趨勢的不認可,到這些人逐漸的為人父母,成為一家之主,在這樣的影響下,主動的將自己的女子送外國外發展。
從複製自己的路線,大學期間去留學,到「從娃娃抓起」,在別的國家生孩子,乃至於打小就將孩子送往別的國家生活學習。
屆時,貴族教育全世界都聞名的英國,便成了這些人的首選對象。
在疫情期間,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公開使用「陽謀」,進行道德綁架,在網絡上公開呼籲回國。這對於任何一個負責任的祖國母親而言,在危難之際救濟深陷異國他鄉的中華子女,都是義不容辭的事情。
由此,白巖松在節目上呼籲:讓孩子們回家,是我們應該做,也必須要做好的事情!
這樣的觀點,沒有任何矛盾,相信如若換個背景,還有可能成為一樁美談來彰顯「中國速度」的驕傲。可是,顯然在疫情期間就不是這樣了。
本身大家的心情就比較壓抑,再加上之前有主動跑回國內的留學生,即便是回到國內之後,也不消停,各種惹是生非,尤其是小留學生的家長在網絡上,毫無道理的指責吃瓜群眾「仇富」心理,已達到人格上的污衊的目的。
支持這個觀點,沒什麼問題;即便是反對,也不能單純的用作「仇富」心理來解釋。
畢竟誰也不傻,打這麼小就送到英國去的目的,你們不說,大家也一清二楚,只是事情畢竟還沒有發生,沒辦法蓋棺定論而已,吃虧就吃虧在這裡。
如若真的想要留學增長見聞,完全可以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之後再去,譬如說白巖松自己的孩子,很多人都說他「精緻利己主義者」,但是白清揚可是在完成高中的學業之後,才去往英國皇家學院學習的,並非是別國國籍和打小就去英國混日子的。
在這一點上是有著本質的區別的。什麼是留學?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是增長見聞,加強學識,以便更好地為祖國服務,以及創造自己的美好生活;從宏觀來講,就是「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過程,增強了國家的科技學術水平。
如若關心國際動態的吃瓜群眾,一定會知道其實現在英國在疫情控制方面,並沒有做到盡善盡美,遠不如咱們國家局勢的穩定。那麼,這些小留學生為什麼又都鬧著回到英國呢?難道這一次就不害怕疫情再一次的席捲而來嗎?
首先必須要承認的是,現在英國的疫情,也已經完成初步的控制,並不像他們鬧著回國那段時間的肆意橫行,在這樣相對人生安全威脅較低的情況下,更多的要開始考慮,自身乃至於孩子的未來發展了。畢竟,已經在英國混了這麼長時間,不能半途而廢。
在永久居留權上,英國曾做出這樣的規定,只要連續居住十年,就可以申請為該國的永久居民,但是這十年間,累計離開英國的時間不能超過五百四十天,折算下來正好是每年兩個大假期的總和五十四天左右。
換而言之,這些留英小學生一旦在自己的祖國每年待過五十四天,就很有可能成為不了別的國家公民了。自從包機時間,掐算到今天,即便是在時間上有所逾期,但是咬一咬牙,接下來幾年少回自己祖國一段時間,依舊是可以接受的
事情就是這樣一件事情,道理十分的淺顯,也請廣大留學生們不要對號入座。
其實,早在呼籲接這些留英小學生回國的時候,鄭強教授就如此說道:
不用管那些留學生,他們的家庭不但有大把的錢,還有超強的人脈。那麼小的學生送到國外留學不了解中國歷史,長大後怎麼會愛國呢?大多數不會回國服務。要接就接回勞務工!
在這個問題上,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支持鄭強教授的觀點。
這也很正常,畢竟從小就在英國上學,英國人絕對不會告訴這些小學生,你們的祖國母親多麼的偉大,有著源遠流長的傳承;更不會告訴這些小學生,當年在鴉片戰爭和八國聯軍侵華時期,英國人又是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只會告訴這些小學生,日不落帝國是如何的先進,是民主和自由的海洋。
日積月累在這樣的生長、教育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又怎麼可能有深刻的民族歸屬感呢?換而言之,鄭強教授的觀點不一定百分百正確,但是也絕對適用於絕大多數的留英小學生,倒不如真的接回辛苦一生的勞務工。
1)
2)
3)
4)
5)
本文系【曹鏡明】原創,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