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中的課堂——寶島臺灣研學之旅(上)

2021-02-13 社工學院

前言: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臺灣在社區營造、社會服務以及社會治理的精細化、專業化、本地化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是非常好的研究和學習對象。為了深度感知臺灣的社會環境和公益組織,更全面地考察臺灣社區營造和社會治理經驗,深圳經濟特區社會工作學院在連續舉辦7年臺灣公益研學的基礎上,於2019年5月26日-5月31日舉行第11期「 社會治理與社區營造高級研修班(臺灣站)」,來自貴陽、中山、深圳等地區從事社會服務工作的18名學員參與了本次研學班。

拿好你的證件喔,走這邊喔」落地高雄,第一個接觸到的海關伯伯,用非常熱情的語氣迎接我們的到來。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喜憨兒基金會運營的喜憨兒創作料理店。

臺灣喜憨兒基金會於1995年成立於高雄,是由一群心智障礙者家長發起並組建, 喜憨兒以心智障礙者的終生照顧、終生教育為願景,開創憨兒生命的尊嚴與喜悅,讓憨兒參與社會勞動,從被服務者變成服務者,從資源消耗者變成資源創者者。憨兒尊嚴與喜悅來自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以烘焙為起點,提供多元化就業模式。喜憨兒餐廳有日式、火鍋、自助、普通麵食等多種形式。目前已有三家庇護工廠,即中央工廠。其中最大的工廠有120名員工,其中40多名身心障礙者。喜憨兒烘焙事業已成為臺灣社會企業的典範。

喜憨兒的經營團隊由社服部與事業部組成,總計有24家烘焙屋、餐廳及工場,一半是獨立店,一半有政府支持,2012年的營收為3.5億臺幣,長年照顧喜憨兒600餘人,每年服務社區顧客50餘萬人次。在臺北、新北、新竹及高雄均設有服務機構。

我們通過喜憨兒創作料理店員介紹初步了解到職業重建服務。職業重建服務由庇護性就業和支持性就業構成。在就餐的過程中,我們能感受到憨兒們的熱情。我們把餐桌上標有號碼的夾  子夾到相應菜牌上,稍等片刻,憨兒們就會根據夾子上號碼牌的先後順序送餐。憨兒們經過培訓通過考核評估根據能力可以走上不一樣的崗位,開啟職場之路。

1、 項目對「喜憨兒」的就業幫扶計劃體系。從庇護行就業的完整就業體系,操作流程,等級考核制度等等,再到支持性就業的跟蹤與融入。

2、 不管是心智障礙者的服務還是長者照顧服務,都需要應用智能化、科技化的輔助工具來實現更優質的服務,因此科技的應用也是實現商業化運作的必要條件。

3、 喜憨兒運作形式結合智障人士的能力特徵,採取簡單流程式操作,有助於他們能夠更好地學習操作和參與就業,包括三個區的設置,餐食的固定,用號碼牌的方式等。

左營眷村是臺灣最大的單一軍種眷村,遺留自日治時期海軍宿舍區,戰後軍民多數是 1949 年隨國民政府來臺的外省族群。由於軍民來自中國大陸各地,此地區的飲食、生活方式,加上臺灣的生活方式,呈現了十分特殊的文化。是目前高雄市最具指標性的眷村。但是,近年來,眷村拆遷、改建,部分當時的生活型態已逐漸消失。

左營裡長聯誼會會長謝金得、副會長黃慶德,左營區崇實裡裡長吳武雄接待了我們並分別為我們介紹了裡長的機制及在社區中的作用與左營社區營造服務。

左營區崇實裡裡長吳武雄介紹到,要傳播愛社區的理念,首先要自己身體力行地愛社區,為社區服務,這樣才能更好地影響和倡導群眾參與其中,在崇實裡社區,裡長會運用鄰長加志工的社區服務模式,利用社區力量解決社區問題,為社區提供服務的理念與運作模式。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位於嘉義縣的嘉南藥理大學,嘉南藥理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盧禹聰老師與社工系學生們接待了我們。

嘉南藥理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盧禹聰介紹臺灣社區關懷據點實務

高雄市社區營造中心負責人徐家楓介紹高雄市社區營造概況

來到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我們感受到了臺灣人民的熱情和用心,接待方為我們準備了印有學校LOGO的貼心小禮物,分別安排了社區關懷據點實務、機構型老人服務實務分享、高雄市社區營造中心實務分享以及社區聯合型旗艦計劃實務分享。

1、 從長照1.0-2.0的發展歷程中,看到整個養老照顧發展體系的不斷整合、磨合、修正的過程,一個品牌的打造,需要不斷的長期積累的過程

2、 長照ABC模式,對標深圳市區級、街道級、社區級黨群服務中心,有一定的類同性。

3、 政府支持運作關懷照顧據點,有開辦費,且每月有補助,主要由志工推動,社區有募款的功能,政府補民間力量的不足

4、 臺灣對社區營造的的設計方向,將社區按照穩定型、起步型、潛力型分層,結合各社區人、文、地、產、景的不同特點,發動居民參與討論社區需求,因地制宜的設計本社區的社區營造項目

參訪完嘉南藥理大學社工系後,

我們來到了新港板頭社區—板陶窯

板頭村社區發展協會於 83 年 10 月成立,對於推行各項社區文化建設,環境綠美化、社區福利、社區關懷等,均由社區發展協會自主性發起,推動各項工作。通過社區居民的參與及各種活動推廣,使板頭村交趾陶能成為「板頭剪粘藝術村」為臺灣一特色的村落。板陶窯是板頭村社區營造實踐點。

我們首先體驗了陶藝DIY,身臨其境體會板頭村特色—交趾陶成品繪畫。

認真DIY的學員們

隨後我們跟隨著工作人員參訪了板陶窯中心。

1、臺灣對社區營造的的設計方向,將社區按照穩定型、起步型、潛力型分層,結合各社區人、文、地、產、景的不同特點,發動居民參與討論社區需求,因地制宜的設計本社區的社區營造項目。

2、板頭社區營造的重要啟示,使用社區有形的產業和技術,將社區無形的歷史文化和故事進行可視化的呈現,在保留社區歷史文化和記憶的同時又面臨該產業和技術的可持續發展問題,值得進一步探索。

九二一大地震為臺灣中部地區帶來嚴重的災情,但危機也是轉機,南投縣埔裡鎮桃米社區居民在地震過後利用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加上專家的輔導及社區民眾的熱心參與,為震後生活及經濟結構嚴重受創的桃米注入一股新活力,也讓以往默默無聞的桃米坑現在能夠以發展成功的生態社區而聞名。因此了解九二一地震後桃米社區的營造歷程、社區居民對自然環境態度以及參與社區環境行動之行為意向及行為,將能建立生態社區之發展模式,作為有意推動生態社區發展工作之人士及其他社區的參考。

桃米故事-跨領域的合作

重建要從哪裡著手?打造什麼樣的未來?要從一個傳統農村,轉型成為一個結合有機 農業、生態保育和休閒體驗的教育基地,必須經過漫長的環境復育和有計劃的社區體質改造。地震以來,桃米社區在政府、企業、學界、在地專業團隊與居民的合作下,一同進行產業、社 區生活環境、生態環境的營造與重建工作,為社區注入社造精神,尋求家園永續的可能。

1、生態村的建設在遊人眼中可能僅僅看到外觀,不過對於社區營造來說,著重在於培育當地居民具有永續發展的理念,這個理念貫穿於個人身心、家庭、環境、經濟等各個層面。

2、社區營造,不僅僅是改造,打造原有的社區形態,更重要的是經營社區的理念。經營社區,可以通過守望相助的服務凝聚社區合力,也可以通過盈利的方式創造經濟價值推動社區的發展。桃米社區的營造理念,其實就是經營社區資源的理念,通過秉持著發展、綠色的生態理念創造個人以及社區的經濟價值,而不是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盲目營造。

3、桃米社區從產業沒落、災後重建,成功轉型為結合生態保育、觀光休閒的生態社區,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其發展主要歸功於當地的非營利組織的推動及當局的政策扶持,社區居民積極利用當地豐富的生態和人文資源來實現自我造血。

臺灣研學之旅上篇介紹了喜憨兒創作料理、左營社區、嘉南藥理大學社工系、新港板頭社區、桃米社區,接下來我們將介紹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臺灣社區實踐協會、慈濟靜思堂。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寶島體驗之旅 最地道的臺灣旅遊攻略(組圖)
    「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國的臺灣省遙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蕩漾,阿里山林濤在耳邊震響」提到寶島臺灣,給大家印象最深的莫過於當地別致的美景和特色的小吃,而日月潭和阿里山便是臺灣旅行者們的必去之地。
  • 鳳凰山研學基地 ▏研學行走的課堂
    研學不是享受,而是一種人生體驗,是「行走的課堂」。鳳凰山研學基地鳳凰山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 臺灣八天研學,烙下一輩子的幼教記憶
    一周的暑假,8天在臺灣7所學校裡渡過;寶島歸來,老師們依舊沉浸在臺灣的研學情景中。
  • 濟南童林堡幼兒園:臺灣八天研學 烙下一輩子的幼教記憶
    一周的暑假,8天在臺灣7所學校裡渡過;寶島歸來,老師們依舊沉浸在臺灣的研學情景中。去年童林堡22人臺灣研學,主要是園務和主班教師;今年22人團,主班、配班和保育老師佔了17人。老師在目標發生偏離時,適時適策的引導,真正讓孩子們在試錯中成長。活動過程中,老師從動作表徵、符號表徵、圖像表徵三個方面觀察,記錄下孩子在建構區的表徵模式歷程。當兔子迷宮成功的那一刻,就連旁觀的我們也抑制不住興奮起來,這就是教學的共鳴和對孩子的欣喜!  二、自由的課堂 融合中外教育之全面
  • 這場紅色研學之旅十分精彩
    這場紅色研學之旅十分精彩 2020-10-10 22: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銅梁火龍第三屆「龍耀寶島」展演之旅在臺灣南投開啟
    農曆正月十三,第三屆「龍耀寶島」中華銅梁火龍赴寶島臺灣展演之旅在南投縣開啟,熱熱鬧鬧為臺灣同胞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為滿足臺灣民眾對精彩絕倫的火龍演出的喜愛之情,南投縣今年對火龍演出場地進行了提質改造,並將場地從前兩年的飄紗廣場改到今年的水舞廣場。當天晚上銅梁火龍在首次展演活動中,連續進行了兩場表演,現場觀眾超過6萬人次。
  • 艾哆力奧託育研學之旅 | 遇見臺灣七彩芳園「Day 2」
    艾哆力奧託育研學之旅 | 遇見臺灣七彩芳園「Day 2」由陝西省教育與考試評價研究會和艾哆力奧託育中心聯手舉辦的
  • 土豆花開蒙特梭利研學之旅--寶島臺灣
    這次研學之旅告訴你其中的「秘密」!核心提示:美國AMS蒙特梭利資深講師-郭雪貞老師(Francy Kuo)為我們帶隊研學它在臺中附近的高山上。那裡群山環繞,樹木茂盛,周圍有許多名勝古蹟……」 【誠品書店】        前往【臺北101】 親親自然課堂
  • 「你好,秋天」 行走在大自然的研學課堂
    但「神獸」歸籠後,大自然這個「活」課堂依然需要探尋。本期村遊,我們從市教育局最新發布的2020年溫州市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中,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幾家,進行探訪。它們串聯起溫州歷史古蹟、美麗鄉村、傳統文化……讓孩子們不需遠行便可接觸大自然,寓教於樂,遊玩和學習兼顧。
  • 浙大EMBA·訪學季|走進臺灣——新經濟與創新創業之旅
    中國的企業、企業家們要加快進軍全球化競爭的步伐,不僅需要走出去,到世界一流商學院學習系統的理論知識,到國際化大企業實地參訪,更需要與世界各地的企業家長期交流溝通,培養國際化思維方式。學習從不同視野看世界,融會東西方管理思想,獲得商業經營的新靈感。
  • 2017 臺灣夏令營,感受不一樣的寶島民俗
    營       地:寶島臺灣主要元素:尋寶交友之旅、快樂文化之旅。南京鷹飛,攜手臺灣姊妹學校——向陽美式學院,傾情推出2017尋寶臺灣夏令營。明星教練團隊,帶你深入寶島民俗,用不一樣的視野,感受地道臺灣。
  • 寓教於樂|行走中的課堂
    研學旅行「以研促學,知行合一」。最近,宋氏祖居掀起了研學熱潮,文昌中學、朝陽中學、海瑞學校等2000餘人的研學團隊,來到宋氏祖居開展「行走中的課堂」,深入了解宋氏家族在波瀾壯闊的近代史中留下的深刻印跡,以及宋慶齡先生愛國愛和平的偉大精神。宋氏祖居景區是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海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南省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
  • 遊學知:行走的英文課堂研學之旅
    研學主題行走的英文課堂-English Only Day,譯為「只能說英語的一天,參營的同學根據自身能力儘可能多使用英文交流,給不敢說、怕說錯的同學更多的實踐機會,與外教互動,加強英語發音練習,勇於出錯,積極改正,英語學習也可以很有趣
  • 一城一研|臺灣:昆蟲科學博物館 寶島竟是曾經的「蝴蝶王國」
    《一城一研》旨在尋找中國優質研學坐標。每一座城市精選一個研學坐標推薦,第三十期——臺灣。寶島臺灣我們聽得多,但是「蝴蝶王國」應該也是第一次聽吧?臺灣曾有過「蝴蝶王國」的美名,有超過400種蝴蝶的歷史記錄,包括許多珍稀品種。如今重慶已成為「新蝴蝶王國」。
  • 鄭小學子赴寶島臺灣新竹縣竹北市竹北國民小學研學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別玉芹肖馳逸徐如等) 5月21日,漣水縣鄭梁梅小學徐如、周嶼菲等8名同學在別玉芹主任的帶領下,從上海機場乘飛機赴寶島臺灣,到友好學校...   中國江蘇網訊(通訊員 別玉芹 肖馳逸 徐如等) 5月21日,漣水縣鄭梁梅小學徐如、 周嶼菲等8名同學在別玉芹主任的帶領下,從上海機場乘飛機赴寶島臺灣,到友好學校——新北縣竹北市竹北國民小學進行為期六天的研學交流活動
  • 浙大MBA臺灣訪學記|Ⅱ寶島求學記
    期間,同學們陸續走訪了臺灣多個城市,參觀了統一企業和法蘭瓷公司,聆聽了政治大學教授的精彩課程並與臺灣MBA同學交流了思想。此外,訪學團成員們更是感受了臺灣熟悉而又陌生的人文環境。訪學歸來,同學們將臺灣之行的感受與思考形成文字與所有的MBA同學們分享。浙大MBA中心將訪學報告分類、整合,從:學校訪問、企業參訪、文化感悟等方面與大家分享。
  • 歐森研學&旅集研學·首屆「全域研學導師課堂」圓滿結束
    12月18日,由「歐森研學」與「旅集研學」聯合主辦、歐森營地香草園協辦,首屆「全域研學導師課堂」圓滿結束,本次課堂開設旨在創建行業平臺
  • 「樂駕寶島 醉美雲南」宣傳促銷之旅即將啟動 - 中國在線
    日前,記者從雲南省旅發委獲悉,5月22起,「樂駕寶島、醉美雲南」宣傳促銷之旅將正式啟動,旨在通過進一步展示雲南豐富的自駕車旅遊資源和多樣化的自駕車旅遊產品,讓臺灣民眾更加地深入了解七彩雲南旅遊資源。此次活動最大的亮點是自駕車旅遊推介。
  • 止於至善——臺灣研學旅行之思與行
    去年9月份,我們學校師生開啟了臺灣研學之旅。雖然只是短短的七天,但孩子們經歷著、體驗著、成長著;老師們踐行著、思考著,並積極探索與追尋著。 1.學在東信小學,研習傳統文化與民俗技藝。9月28日,是古代教育先驅孔子的誕辰。在這個日子裡,我們新竹第二小學和臺灣東信小學締結姊妹校,開始了研學活動。
  • 閒情偶記 研學蘭溪|親子之旅,讓這個夏天不一樣
    剛剛過去的周末,氣溫最高接近40℃,像火爐一樣炙烤著大地,但在「閒情偶記 研學蘭溪」親子之旅的微信群中裡,熱鬧卻一絲不減,甚至不少孩子已經迫不及待約定著下一次行程再會。是什麼樣的活動讓他們如此樂不思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