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由於各種不適,孕媽媽們通常會盼著:等寶寶出生後,我就舒服了。
等到真的生下寶寶後,媽媽們卻發現還不如呆在肚子裡輕鬆了,尤其是沒有養育經驗的新媽媽們,但是即使有這樣比較後的感受,也不能再將寶寶塞進肚子裡,於是媽媽們又盼著:寶寶幾個月會比較好帶呢?這樣自己也能熬出頭了。
最近熱播的《三十而已》裡,女主顧佳說了一句話讓媽媽們都感同身受:「出了月子,顧佳就死了,取而代之的就是許子言的媽媽。」
作為媽媽,寶寶每一階段的成長都有媽媽辛苦的身影。
0至3個月。按理說三個月內的寶寶應該是最好帶了,因為他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可是這個階段由於寶寶的胃口小,吃飯的頻次高,媽媽們經常是在餵奶和在餵奶的路上,尤其什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僅要忍受睡眠不足的睏倦,還要常常忍受漲奶,乳頭皴裂的生理痛苦,非常辛苦,也非常勇敢。
3至6個月。三個月後,大多數寶寶吃奶、睡覺都會形成規律,寶寶如果在吃飽、睡好,沒有其他不適的情況下,通常自己也能玩會兒,而且這時候寶寶對照顧自己的媽媽也會用自己的方式回應。
比如看到媽媽回來臉上露出快樂的表情,偶爾還會爆出一句「ma」的發音,雖然寶寶可能還不知道媽媽具體的指向,通常也會讓媽媽心裡暖暖的,覺得再辛苦也值了。
同時,這階段由於寶寶大動作的發展,能移動身體,需要媽媽們特別注意寶寶的安全,防止從床上掉下來,所以這個階段寶寶也是無法撒手的。
半歲到一歲半。寶寶半歲以後,媽媽們需要給寶寶添加輔食,由於寶寶從母體中攜帶的抗體也用的差不多了,加上寶寶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這個階段的寶寶稍微護理不到位,或者寶寶自身免疫力的,需要生病的概率也會增加,這樣照顧寶寶的媽媽們,通常會心力憔悴。
隨著寶寶大動作的發展,寶寶的活動範圍也在逐步增加,從坐到爬,從爬到扶站到能自己走,這個時候寶寶醒著的時候一刻也不會歇,加上他們對環境的探索和好奇,分辨不出危險和安全,媽媽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也會非常的緊張,怕她寶寶生病,怕寶寶摔跤,這階段媽媽也是非常辛苦的,但也會因為寶寶一天天的變化,一天天的成長而感到幸福。
一歲半到三歲。隨著寶寶的成長,寶寶獨立意識也在增強,寶寶會很有自己的主見。所以通常會希望擺脫對媽媽的依附,去做一些不讓做的事兒。讓這個階段寶寶們的情緒會非常的激烈,媽媽們在照顧寶寶的時候不僅要照顧生活,還需要照顧寶寶的情緒,引導寶寶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3歲以後。大多數寶寶在這個階段都要上幼兒園了,不僅有自己的玩伴,也能與家人進行溝通。這時候媽媽們能擁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了,但對孩子的教育會非常上腦。比如上哪個幼兒園,報什麼興趣班等等。
帶寶寶有這幾個變化,說明孩子越來越好帶了
1.睡覺有規律,能睡整夜覺。
隨著把的月齡增長也逐漸能適應外在的環境,白天清醒的時間逐漸增加,晚上睡眠的時間延長。
有一部分寶寶在3到6個月之間就能有較長時間的睡眠,有的能連續超過5小時,大多數寶寶在一歲後睡整夜覺了。
2.能自己吃飯了。
寶寶能自己拿勺吃飯,媽媽們只要不嫌棄寶寶把飯吃得滿身、滿地都是,不剝奪寶寶自己吃飯的機會,通常一歲左右就能自己吃飯了,當寶寶能完全自己吃飯時,媽媽們會發現省心很多。
3.寶寶能聽懂你說的話並能與你交流時。
當寶寶能聽懂你說的話,並能與你交流了,這時候寶寶不再是那個一無無知的小嬰兒了。他能模仿,能用自己的方式關心媽媽、爸爸。在家長的引導下,寶寶會逐漸形成一些行為規範,會讓父母省心不少。
在寶寶能與父母交流的情況下,大多數父母都會有孩子好棒,好可愛的感覺,也讓父母不覺得辛苦。
孩子好不好帶,除了有些天生高需求寶寶外,大多數取決於養育方式。比如媽媽們給孩子養成了很好的作息規律,不焦慮,享受養育孩子的過程,寶寶通常也會比較好帶。
作為媽媽來說,沒孩子前和有孩子後,身心都會有很大的不同,但媽媽的角色之所以一直被稱頌,就在於媽媽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人的一生中是一個與世界建立關係的過程,而母嬰關係決定孩子一生的關係。
母嬰關係決定人生的起點,孩子通過與母親建立的關係,逐漸發展到與家庭建立關係,通過內化與父母的情感關係來學習成長童年的關係模式,與長大後的事業,婚戀、養育等都有著絲絲入扣的對應。
有了孩子後,孩子的成長階段不同,養育的重點不一樣,如果從生活照料上,是孩子越大越好帶;對孩子的成長上,父母沒有修行,越容易養出問題孩子。
養育孩子就是一個痛並快樂著的過程,中間有苦也有甜 。養育孩子的本質,其實就是父母的自我修行。
高級育兒師,關注母嬰健康和0-10歲孩子的養育和教育,獲取更多育兒資訊,歡迎關注銀花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