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月2日24時,全國新型肺炎病毒確診病例就達到了17205例,其中湖北省作為疫情重災區已經達到了11177例。武漢也有5142例。所以在新型肺炎疫情數字還在攀升的現階段,肯定會有很多人疑問: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新型肺炎還要爆發多久?
其實對於普通老百姓的這些疑問,不同的科學家在不同場合都有做出解釋與解讀。目的就是消除大家心裡的恐慌。
鍾南山院士答覆
人民日報在2月2日20點43分發布了採訪鍾南山院士的消息。即在未來10天至兩周或出現疫情高峰。當然鍾南山院士也特別強調了疫情應不會產生全國性爆發,而可能只為局部爆發。通過這兩天的相關新聞,大家也明顯發現武漢市已經給相關單位做出要求,就是要加快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力度。與此同時,武漢收治新型肺炎病床增多,如火神山醫院的投入使用。在此基礎上,武漢的新型肺炎確診人數還是會有增加。
聞玉梅院士回復
1月30日在上海舉報的新聞發布會上,對於新型肺炎,中國工程院院士聞玉梅表示:最多還有20天到一個月,我們會看到一個拐點。這是因為會有一到兩個人潛伏期,一個潛伏期就是12天到14天,兩個潛伏期就是在一個月。
張伯禮院士
1月29日,長江日報發布了一則關於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的消息。那就是我們期盼的疫情拐點將要出現。張伯禮說,根據武漢近期疫情變化的數據,我們期盼的拐點可能將要出現。新增的病例開始減少,出院的病例增多,當然死亡的病例還要下降。出院的病例超過了死亡的病例,這一點顯示了非常好的前景,也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張文宏回復
1月31日的時候,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說:如果防控起效迅速,疫情的拐點就會早一點到來,整體上2到4周內拐點就會出現。
曾光回復
1月29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在對話環球時報表示:新型肺炎將至正月15日左右出現拐點。
寫在最後:在防疫關鍵時間點,我們還是需要時刻注意保護好自己,少出門少聚會。能不去公眾場合就不要去公眾場合。出門一定要帶口罩,勤洗手。
當然如果出現了發燒等症狀,也一定要及時就醫,爭取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家人負責更是對社會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