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溓海夷,奮鬥不止!值此辭舊迎新之際, 讓我們一起盤點下有望晉級雙一流B類建設高校的大學的新年賀詞,來一窺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晉級密碼。河海南農的關鍵字是世界一流大學,西電的關鍵字是科技力量「國家隊」,而華理工的則是社會主義一流大學。本文也會突出摘抄(部分內容不便呈現)一些亮點來感受它們的榮耀和展望!
河海大學-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學
人才培養能力持續增強。構建起高質量課程思政體系,23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新增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1項,國家教學名師1人。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獲「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銀獎、「挑戰杯」競賽全國銀獎等省部級以上榮譽數十項。
學科建設彰顯內涵特色。充分發揮一流學科的輻射引領作用,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構建了頂尖學科、高原學科、基礎學科、新興學科協同發展的學科生態。圓滿完成「雙一流」建設周期總結,紮實做好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緊密圍繞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的辦學特色與成效進一步彰顯。人才隊伍建設活力迸發。深入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新增外籍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計劃10人。
科研工作顯現強勁韌性。新增科研合同經費再次突破7億元。獲省部級及以上獎勵70餘項。積極開展高端智庫建設,創辦「長江大講堂」,組織撰寫我國首部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領域的系統性研究文獻—《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報告》藍皮書,開發雲平臺實時高效預報系統,提出洪水預報調度技術,為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流域保護、防汛抗洪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智力保障。
國際合作交流持續深化。河海裡爾學院獲批並順利完成首屆招生,辦學條件得到持續改善。新校區正式開工建設,賦予學校未來發展新動能。高質量通過全國文明校園複查。基本建成校內數據互聯互通的網絡信息公共服務支撐體系,獲評江蘇省首批智慧校園示範校。西康路校區研究生公寓樓項目、常州校區研究生公寓項目等有序推進,將有效改善生活條件,提升學生的幸福感。
讓我們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育先機、開新局,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需求,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共同書寫中國教育新篇章、見證河海發展新奇蹟,朝著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昂首邁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
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在QS世界大學「農業與林業」學科排名中,連續第三年入圍世界50強,U.S.News「全球最佳農業科學大學」進位至第7名,獲2020年泰晤士世界大學影響力「零飢餓」單項排名全球第一。奮鬥路上的每一份新榮耀,都屬於創新實幹、誠樸勤仁的全體南農人!
學校堅持科技創新的「四個面向」和「兩個更加」,以強農興農為己任,全面聚焦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提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能力。有2項科技成果入選農業農村部2020年十大引領性技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量質齊升,再獲重大項目和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資助,立項總經費數再創新高;持續拓展國際交流「朋友圈」,落實與聯合國糧農組織合作計劃,與世界一流高校共建線上資源共享平臺,3本英文期刊影響力持續加強,國際學術話語權顯著提升,成功舉辦2020年GCHERA世界農業獎頒獎典禮,努力推動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
回望2020年,「開拓」贏未來。2020年,我們全力以赴拓展辦學空間,匯聚未來高質量發展的資源和力量。學校隆重召開江北新校區一期工程全面建設動員大會,全面進入新校區大規模建設新階段,為學校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一樁」;加強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南京農業大學東海校區、三亞研究院等。
「展望未來,激蕩奮鬥豪情」。2021年是我校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開拓之年。在波瀾壯闊的新時代,通往高質量發展之路已經鋪就,鄉村全面振興之梯已經架起,南農人將大有可為、大展身手,讓我們在百舸爭流中勇立潮頭,在群山競秀中勇攀高峰,在建設農業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時代畫卷中再寫新篇章!
華東理工大學-努力建設社會主義一流大學
這一年,我們大力推動「雙一流」建設,學科水平和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學校人才隊伍不斷壯大,高層次人才濃度進一步提升。首次跨學院開展大類招生,試行「智能與機器人」和「生物醫藥」工科試驗班。落實全國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不斷深化研究生教育內涵建設。實現「十三五」期間ESI全球前1%學科數量翻一番目標。全面總結「十三五」規劃,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這一年,我們主動對接國家重大發展需求,科技創新活力持續增強。學校牽頭組建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協同建設徐匯楓林生命健康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成立上海工業軟體研究院。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和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等。李洪林教授團隊研發的新冠肺炎治療藥物「來氟米特」進入臨床試驗,科研助力抗疫。學校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重大項目11項,創歷年最好成績。田禾院士榮獲上海市科技功臣獎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這一年,我們持續優化校園環境,師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完成信息學院大樓建設、老圖書館樓保護性修繕,學生食堂、宿舍樓小浴室和宿舍內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徐匯校區道路整修即將全部完成,1號學生公寓、先進材料大樓已經開工,更新徐匯、奉賢兩校區無線網絡,推出學生宿舍區4M免費上網服務。廣大師生學習生活工作環境不斷改善。
我們必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真抓實幹、銳意進取,努力建設社會主義一流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科技力量「國家隊」
2020年,我們在服務支撐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中續寫「西電現象」、書寫「奮進之筆」。面向國家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戰略任務,以一流學科群牽引內涵發展;面向國家對關鍵技術領域拔尖創新人才的緊迫需求,提前布局培養高精尖缺人才,深化人才強校戰略打造人才金字塔;面向國家攻克「卡脖子」工程的緊迫需求,實施有組織科研。一年來,人才培養「西電現象」再放光彩:研究生教育的「西電經驗」在全國推廣,「國家集成電路產教融合創新平臺」培育取得突破性進展;生源質量再攀新高,疫情防控下首獲「就業最佳典範獎」;
雙創持續亮眼,創「芯」大賽實現三連冠,「挑戰杯」創業競賽首摘「優勝杯」,國際數模競賽首獲冠名獎,全國數模競賽一等獎高校第一。與此同時,服務支撐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顯著增強:材料學首次進入ESI前1%;科技獲獎實現歷史性突破、科研經費同比增長46%、重大項目同比翻番,「天問一號」「嫦娥五號」等國家重大工程凝結西電智慧,「大國工匠」頻現西電身影;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大灣區、長三角等國家重點戰略區域中,西電融合發展的步伐穩健有力。
一切事業都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2021年是西電重要年輪,站在歲序之交,九州日麗,四海春新,前方無論風雨,我們都要披荊斬棘。面向新階段、新理念、新格局,我們要圍繞「雙一流」建設總體目標,著眼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著眼發揮好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國家隊」作用,昂揚起奮進的決心,保持銳意進取的精神,奮鬥出我們的幸福,以更加優異的成績為學校逐夢百年起好步,為「十四五」新徵程開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