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並非一帆風順 留學生回國就業須取長補短

2020-07-30 中國青年網

根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的《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9年我國留學回國人數達到35.35萬人,是同期出國留學人數的85.41%,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人員選擇回國就業。面對隨之而來的「回國潮」,許多留學生雖頂著海歸光環,但求職之路卻並非一帆風順。面對本土人才崛起、用人單位更看重實績而非學歷的現狀,海歸就業也呈現出新的趨勢。

「留過學」還要「經驗足」

隨著留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企業對於人才的招聘不再是學歷至上,而是對個人的實際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現階段回國求職的留學生仍以「裸歸」居多。

所謂「裸歸」,是指只有海外學位、沒有實習和工作經驗的海歸。蔡翔(化名)目前在國內從事職業規劃運營工作,她在幫很多歸國留學生製作簡歷時發現,不少人的「海外實習」一欄是空白。「以研究生為例,不少國內研究生會利用課餘時間去實習,以積累工作經驗,但留學生課餘時間多在參與小組作業,這有利有弊,弊就是留學生的認知只停留在理論層面,就業競爭中缺乏優勢。」蔡翔建議,學生如果有國內讀本科、出國讀研的計劃,那麼本科階段一定要利用好大學四年時光,努力積累實習經驗。

對不少留學生來說,「裸歸」也是無奈之舉:國外研究生許多是一年制授課,課程安排很滿,這使得學生的確沒有時間關注實習。

張焯瑩2018年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攻讀城市經濟發展專業碩士,當回憶起一年前找工作的經歷時,她感慨頗深。「英國留學的畢業時間正好與國內校招存在『時差』,很多留學生回國之後國內招聘季已經結束了。」雖然不熟悉國內就業環境,但張焯瑩很早就為自己的就業方向做好了規劃——回國後進入網際網路行業工作。抓住暑假空檔,張焯瑩申請成為了騰訊的實習生,以積累實踐經驗,後來她又入職字節跳動,目前已定居上海的張焯瑩在拼多多平臺做產品運營。「實習經歷幫助我迅速了解了國內的工作環境以及自己是否適應這個行業,這也讓我在『金九銀十』的秋招中相較同齡人更有競爭力。」張焯瑩說。

避免扎堆一線城市

根據《2019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中有關數據顯示,「新一線」城市海歸就業人才已佔全國海歸總量的30.87%。雖然北上廣深對海歸仍有很強吸引力,但「新一線」城市的海歸吸納能力正在不斷上升。

放寬落戶政策、設置「海外高層次人才服務窗口」、建立創業基地、提供資金扶持、加大生活補貼……這已經成為「新一線」城市吸納海外人才的標配,彰顯出城市的引才熱情。

周蜜今年從加拿大康考迪亞大學市場營銷專業碩士畢業,早有回國工作打算的她,從去年12月起就開始著手找工作。參加過幾場面試、也拿到過一線城市的職位,但周蜜最終選擇在杭州就業。「我個人傾向於在網際網路行業就業,杭州作為『新一線』城市,在網際網路、旅遊業、服務業等方面都在飛速發展,這很符合我對於自己職業發展的期待。」

如今,周蜜在杭州一家遊戲公司從事廣告投放管培方面的工作,她已在杭州生活了3個月,對自己的工作與生活狀態都很滿意,也打算在杭州定居。「相較於一線城市,這裡買房的經濟壓力小一些,而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服務等方面也都不錯,氣候環境也很好,生活在這裡的幸福指數會很高。」她說。

民營企業人才需求旺盛

企業的競爭也是人才的競爭,能否吸納高素質人才是影響企業持續做大做強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民營企業在「出海」過程中,對海歸人才的需求也逐漸增強。

據《2019人才流動與薪酬趨勢報告》中有關數據顯示,36.1%的海歸在本土民營企業就職、26.7%的海歸在外資企業就職、13.5%的海歸選擇國有企業,這樣的數據,也反映了如今海歸的擇業觀。一方面,許多民營企業展示出了強勁的發展潛力;另一方面,一些民營企業雖小,卻非常注重人才培養體系和完備的晉升機制的建立,能讓新入職者有更多「獨當一面」的機會。

「我在找工作時,職位是否舒服、穩定並不是我的首要考慮因素。穩定的工作固然有優勢,但很多海歸更想憑藉自己的外語優勢和國際視野大展身手,以此實現個人能力的突破。」張焯瑩說。(李夢瑤)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相關焦點

  • 留學生就業須這樣取長補短
    》,2019年我國留學回國人數達到35.35萬人,是同期出國留學人數的85.41%,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人員選擇回國就業。面對隨之而來的「回國潮」,許多留學生雖頂著海歸光環,但求職之路卻並非一帆風順。面對本土人才崛起、用人單位更看重實績而非學歷的現狀,海歸就業也呈現出新的趨勢。「留過學」還要「經驗足」隨著留學從精英化走向大眾化,企業對於人才的招聘不再是學歷至上,而是對個人的實際工作經驗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現階段回國求職的留學生仍以「裸歸」居多。
  • 傳承學院 | 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報告,7成應屆留學生回國求職
    根據教育部的數據,2019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為70.35萬人,較上一年度增長6.25%;各類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58.03萬人,增速達到11.73%。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回國求職,最近智聯招聘發布了《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報告》,結合平臺求職大數據及問卷調研,展示了2020年海歸的就業、創業情況。報告篇幅較長,接下來給大家劃下重點。
  • 近9成留學生回國後選擇就業,求職時最看重薪酬福利
    日前,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結合平臺求職大數據及問卷調研,呈現2020年海歸就業、創業情況。報告顯示,留學生畢業回國後的規劃集中向「求職就業」傾斜,佔比87.5%。另外,近年來中國網際網路產業蓬勃發展,各類網際網路企業在市值規模、科研創新、國際化程度等方面都躋身全球頭部行列,對高精尖海歸有極強吸引力,求職人數佔比較全平臺高出1.6%。45%海歸期望紮根一線城市,京滬兩城佔3成多海歸期望就業的城市與其等級成正相關。依託區域經濟水平發達、基礎設施完備、國際化程度高等優勢,一線城市與新一線城市更具有海歸人才吸引力。
  • 回國就業絕不後悔的藝術留學生
    疫情下的畢業季,回國就業似乎成了無數留學生的一致決策。據《時代周報》報導,在疫情影響下,今年回國尋求職業發展機會的海外應屆留學生規模較去年同期激增72.9%;歸國參加求職的留學生將突破70萬。在全球就業形勢嚴峻的2020,回國就業對留學生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
  • 2019年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解析
    此時,距離2019年大學生畢業季已過去數月,秋季招聘也逐漸進入尾聲,但同時,還有一批人匆忙地抓著秋招的「小尾巴」,他們便是剛剛從世界各地畢業回國的留學生們。從某些方面來說,頂著國外學習經歷光環的留學生們,在就業上其實與國內大學生面臨著同樣的壓力。
  • 調查顯示2020年留學生回國求職同比增長67.3%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聰聰)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隨著中國產業結構升級、人才紅利優勢凸顯,國際化人才紛紛回流。近日發布的《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留學生回國求職同比增長67.3%。不過,海歸回國求職用時拉長,約三成人需4個月以上。66.6%的受訪海歸疫情後更看好國內發展。
  • 2020年留學生回國就業趨勢優劣一覽
    「回國之後好找工作嗎?」 「留學生待遇怎麼樣?」一直以來留學生求職問題都是學生、家長乃至全社會比較關注的話題。許多留學生迅速調整計劃,從留學國家就業轉向國內就業市場。據《時代周報》報導,受疫情影響,今年回國尋求職業發展機會的海外應屆留學生規模較去年同期激增72.9%;歸國參加求職的留學生將突破70萬。
  • 疫情下畢業的海外留學生:思考再三,還是決定回國就業
    今年7月剛從雪梨大學畢業,準備入職當地公司實習的小馬無奈地表示,「但是也沒辦法,澳大利亞當地的就業狀況也不太好,思考再三最後還是決定回國找工作。」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就業形勢嚴峻。據國際勞工組織報告,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流失了4億個全職工作崗位。各國大公司接連宣布暫停應屆畢業生招聘工作,給應屆畢業的留學生出了一道就業難題。
  • 留學生回國就業現狀:別問了,工作還在找!
    於是乎,留學生這個群體,開始背負起比想像中更大的壓力。一邊在國外辛苦讀書過語言關,一邊又被國內戴著有色眼鏡檢視,心想著趕緊結束校園生活到社會中一展拳腳吧,結果腳還沒伸出去,就被現實來了個掃堂腿。對於很多留學生來說,留學生涯結束之後將面臨國外就業和回國就業兩種選擇,表面上看起來是多了一條路,事實上,只有當事人才能體會到這其中的困難與糾結。
  • 留學生現在回國就業還有錢途嗎?形勢如何?
    其中,一個最關鍵的考量維度就是畢業就業。而目前有因為米國的疫情和政府決策,越來越多的人考慮回國。回國形勢怎樣?留學生的優勢在哪?崗位需求如何? 而留學生們就業時最關注的因素已經慢慢從「薪資待遇」和「與所學專業相關性」轉向「興趣為導向」,比如在選擇創業的留學生中,「我非常喜歡這個領域」的因素佔比21%,較去年上漲15%。
  • 中國成「避風港」:回國求職留學生翻倍,期望工資比國內高77%
    周五(9月18日)最新報告顯示,大量中國留學生正尋求回國就業。BOSS直聘研究院的研究結果顯示,截至目前,參與今年秋季招聘的留學生數量已經翻倍。分析認為,隨著留學生歸國手續不斷簡化,未來留學生在國內求職的活躍度很可能還將進一步提升。
  • 回國就業留學生數量翻倍,畢業生都去了這些行業……
    時值年末,不少回國就業的留學生面對關心自己的親友,無奈地說出這句話。網際網路人職業成長平臺拉勾剛剛發布的《2020年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白皮書》中顯示,今年留學生回國求職者總人數是2019年的2.1倍,相較於2019年,今年在拉勾平臺上的畢業生求職指數增長12.4%,求職意願更加迫切。
  • 2020年了,留學生回國就業還有優勢嗎?國內就業形勢如何?
    、「回國之後好找工作嗎?」、 「留學生待遇怎麼樣?」 這發自靈魂的奪命三連問,是不是很熟悉?一直以來留學生求職問題都是學生、家長乃至全社會比較關注的話題。根據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發布的《中國留學回國就業藍皮書》,2019年我國留學回國人數達到35.35萬人,是同期出國留學人數的85.41%。
  • 急求職丨留學生回國秋招現狀:遲一天,待業一年!
    急求職因為本科學校普普通通,我就去美國讀了個研,回國以後面對國內職場一頭霧水。這些年也有部分留學生選擇回國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一般來說,事業單位和公務員考試名額會向應屆生傾斜。一旦錯過了這個機會,想要進入事業單位將會非常困難。事業單位的社招不僅有學歷要求,還有職稱要求等,而且崗位數量也大大下降。
  • 回國求職,我勸你珍惜留學生的優勢!
    這一屆留學生真的太難了……好在國內疫情已然得到控制留學生也看到了回國求職的希望受疫情影響,今年招聘形勢異常嚴峻,崗位大量減少,不少企業直接啟用視頻或電話面試的形式,難度堪稱歷年之最。回國求職的同學還有機會逆風翻盤嗎?當然有!
  • 早間新聞 - 40 去年2020年留學生回國求職增成長超過67%
    近日智聯招聘終於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對2020年度留學生群體的回國趨勢,及海歸就業情況做出了詳細的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留學生回國求職增長大約為67.3%!在2020年的求職市場中, 海歸求職者呈現年輕化、高知化趨勢。並且有45%海歸期望紮根一線城市。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的海歸人才數量較2019年猛增33.9%。
  • 回國就業留學生數量翻倍,畢業生都去了這些行業……--上觀
    時值年末,不少回國就業的留學生面對關心自己的親友,無奈地說出這句話。網際網路人職業成長平臺拉勾剛剛發布的《2020年網際網路人才招聘白皮書》中顯示,今年留學生回國求職者總人數是2019年的2.1倍,相較於2019年,今年在拉勾平臺上的畢業生求職指數增長12.4%,求職意願更加迫切。
  • 公派留學生學成後須回國服務兩年
    公派留學生學成後須回國服務兩年 本報訊 (記者 周逸梅)昨天,教育部網站發布由教育部和財政部聯合制定印發的《國家公派出國留學研究生管理規定(試行)》,要求公派出國的留學研究生學成後需要回國服務兩年,如果不遵守需要償還所有的資助費用並支付30%的違約金。
  • 海歸求職鄙視鏈:澳洲八大留學生被自動淘汰?!
    澳洲網申已經開啟國內秋招進入倒計時階段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馬上又擺在大家面前回國參加秋招 or 參加澳洲網申對相當一部分澳洲留學生來說是否回國做海歸仍令人十分糾結1海歸鄙視鏈:澳洲留學生墊底?隨著留學生基數越大,想要留下或者歸國求職的基數也就更大,就業競爭也會更激烈。在移民政策不斷縮緊的情況下,很難留在澳洲當地。但如果選擇回國求職,比較好的企業都非常看重實習經歷,僅憑一個文憑遠遠不夠。
  • 調查稱九成留學生回國就業 海外實習比例偏低
    國內最大的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日前進行了「海外留學生就業情況調查」發現,英國、日本、美國和澳大利亞成為留學最多的國家,60%的留學生在海外獲得碩士學位。參加調查的留學生中,約54%的人在海外有實習、打工或工作經歷,9成左右的人已回國或者欲回國就業。正在國內和海外工作的留學生中,就讀計算機科學、機械和生物等專業的就業率相對較高,而留學生中就讀金融、商業管理和語言文化的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