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塾學習篇:高效學習方法分享,讓你不再是學渣!

2020-12-25 中華網

「如何實現長時間的高效學習?」

這可能是備考黨「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了。只要是學生,無論咱們是考學部、考修士、還是英語日語考試,基本都會產生這樣的困惑。

畢竟,學習這件事兒本身需要堅持,有時甚至枯燥而乏味,誰不想擁有一個能讓我們實現長時間高效學習的「法寶」,讓我們在學習的道路上順風順水,如有神助呢?

但不得不承認啊,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很多小夥伴一天的學習狀態,大概會是下面這樣:

『早晨8:00』:卯足了勁兒,寫下今天的To Do List,翻開N1真題開始認真刷。學了2,3個小時後,開始打哈欠,通過掐自己大腿內側,尚能堅持。

『下午3:00』:翻開專業書,一頓狂風暴雨式的背誦,差點神志不清。

恍神間,打開朋友圈,國內的閨蜜去旅行了,還有個學弟在大企業實習。不看不要緊,一看又開始懷疑人生。

「我不會是陪跑的吧,來了日本有一段時間了,天天埋頭學習,我來日本到底為了幹什麼?」一陣隔三差五的心理鬥爭,又開始上演:留學黨,就不配擁有快樂了麼!

再次捧起書本,「我…,剛才真的有看過這些嗎??

「心若在,夢就在,大不了就重頭再來……」(深情淚目)

/01/

「如何長時間進行高效學習」,這個問題中主要涉及兩個關鍵點:

第一,長時間。第二,高效。

先來講講,為什麼說「時間」和「高效」會產生「互相制壓」的作用吧。

我們人腦中大概有850億到1000億個神經元,「短期記憶主要與神經元的活動及神經元之間的聯繫有關,長期記憶可能與新突觸的建立有關。」

說人話!

咳咳,我們學習新東西,可以簡單理解為大腦在擴張「新的連結」。

而就生理特點來說,大腦在擴張連結過程中會遭到人的天性的反制,天性並不喜歡大腦擴張連結,因為連結多了要消耗多餘的能量,而人體不希望消耗那麼多能量。

這時候你可能會問了,「長時間高效學習」不就是讓大腦長時間消耗能量嗎?既然這是人沒有辦法克服的一個生理特點,那麼,這個問題是否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呢?

並不。

小遠看到塾裡的學霸就是,每天早上6點就來自習,到晚上11點才走,一天裡除了學習就是提問,除了圖書館就是自習室。

本以為像她這樣,一天天高強度的學習,實在是太累了,哪裡扛得住啊?但人家卻不這麼認為,「還好吧,習慣了!」

論起有什麼方法,便是那句:「習慣成自然。」總有人在做著我們想做卻又做不到的事。

實例證明,「長時間高效學習」並不是悖論,雖然,大腦不喜歡擴展新的連結這一天性,無法被徹底改變,但人之所以能成為站在生物鏈頂端的高級動物,就在於我們會尋找各種解決辦法,走出困境。

/02/

這裡的「習慣成自然」並不是敷衍了事,無論學霸也好、社會精英也罷,大多是習慣成就了他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傳媒實驗室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們給學生戴上一種定製的「黑盒子」,以監視他們每天如何學習、工作、生活。結果表明,人每天做的事情中,有90%是完全遵照習慣而來的,其行為甚至可以用一些數學方程式進行預測。

所以,扎心的事實來了:說白了,「高效」是一種習慣,「不高效」也是。

在大家看來驚訝不已,認為一定是對學習抱有幾近痴狂的熱愛,或者天賦異稟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在一貫保持高效學習的人來看,不過跟每天要吃的一日三餐那樣稀鬆平常。

咱們要做的,是養成一個「高效學習者」的學習心態。

並非放下手機在「學習」就是問心無愧了,拿時長感動自己,卻並不在意自己真正收穫到的東西有多少,這樣「自我感動式」的心態,是我們高效學習路上的一大阻力,要儘快矯正。

其實,當我們把這個看起來real複雜的問題稍微拆解一下就能知道,很多人不能做到「長時間高效學習」的原因,無非兩點:精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或者效率低下。

/03/

為什麼精力不能夠得到長時間集中?

第一,情緒幹擾

在短時間內可以集中注意力,但學習時間一長,注意力就會渙散的問題,在學生群體裡普遍存在。其實不僅是學生,公司職員、學校老師,幾乎所有人都會遇到這個問題。

據調查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的確不能一直保持「高度集中」,除非進行特殊訓練。正常情況下,一個成年人的注意力持續時長在1個小時之內,這其中還會包含很多不確定因素。比如在學習過程中去處理了一些突發事件。(類似搶到了本年度最大的微信紅包,成為了「手氣王」等等)

我們平時難以注意到的這些細節,其實都會使你的注意力受到影響,而注意力渙散的時候,我們是無法專注於筆下的學習內容的。

高效學習者遇到突發事件後首先會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投入學習。如果這時候強迫自己按捺住「狂喜的心情」去背單詞,可能半個小時過去了,你還停留在原地,因為你滿腦子都在想著「我今天運氣太好了…」

此刻的投入產出比極低,你只是在「假裝學習」而已。

你應該做的是先把「狂喜」的心情釋放了,笑夠了,再去學習。

另外,我們在學習的時候,經常會與「挫敗感」迎面相擁,你要知道的是,學習新東西的最初階段就是不斷「受挫」和不斷「前進」的過程,新手階段過去了就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

心理學表明,情緒對精力的消耗是巨大的,而抑制情緒則需要耗費更多的精力。

第二,缺乏運動

想要保持長時間高效學習,運動很重要,小遠的學霸朋友就是每晚都會跑步。不多,但是要「動起來」。

如果要做到長時間高效學習,小遠強烈建議大家,可以每天堅持一項運動,還可以合格後美美的,何樂不為?

如果把每個人的精力比作一塊電池,每天睡覺、吃飯就是在給自己充電,那麼每個人早上的電量都是滿的。

既然大家的電量都是滿的,那為什麼有些人一到下午就很困很累很疲乏,而另一些人可以跟打了雞血似的忙活到凌晨12點呢?

《向上生長》這本中提到:「可以理解為容易很累的人精力電池容量只有兩千毫安,一天得充兩次電,而精力充沛的人的精力電池容量是六千毫安,大屏玩遊戲一天一充。」

怎樣擴大我們的精力電池容量?

運動。

人在運動過後,會分泌一種叫『內啡肽』的物質,這種物質屬於一種天然興奮劑,能使人體有一種精神煥發的感覺,而長期保持一項運動,會使體內的內啡肽保持在一個穩定水平,給人以源源不斷的活力。

反之,如果一個人長期不運動,就會使人體的興奮程度變低,你的精力電池容量越小,「待機」時間自然也會越短,即便在疫情期間,還是可以避開人群小運動一下。

第三,強烈的時間緊迫感。

「什麼?抓緊時間還不好嗎?」

「好,但你不能把時間看的太重,以致於影響心態。」

小遠知道,很多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太少、做什麼都太慢了,總感覺這本書要看、那個知識點還沒吃透,把自己的心態弄得很慌亂。

結果就是,慌忙之下這本書看一點,那本書記一點,地基沒打穩,一切都白搭。這樣一來反而達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記住這一點:時間不是拿來追的,時間是拿來用的。

備考複習期間,放平心態,學習的時候我們只需要集中精力,focus當下的事情就好了。

二、為什麼學習效率總是低下?

學習效率低有很多的因素構成,因為小遠已經講了不少,這裡主要講一條。

效率其實就是投入產出比的一個比值,很多人學習效率低下,主要的問題在於 — 沒有形成體系。

這本質上是沒有把知識點內化到自身的一個表現。

舉個例子,比如今天做過去問發現很眼熟,能清楚的想起來這道題什麼時候練過,當時憋這個答案的場景還記得清清楚楚,可就是想不起來它是怎麼做的了…...(日常迷惑行為?)

這時候,就要再去重新翻之前的東西。如果不懂得把知識點進行一個串聯的話,這樣的場景還會繼續上演3、4次。

學習過程中,歸納和總結尤為重要,知識點大都可以按「類」來進行區分,七零八落的知識點當然記不住,但如果總結出一套解題思路和方法,那記起來就會容易的多了。

(塾裡給大家總結的思維導圖,用起來吧!)

/04/

乾貨預警!!探究完精力和高效背後的秘密之後,小遠再來給大家介紹幾個高效學習的方法。

方法一:增頻減時記憶法

我們做事總是會有很強烈的「完成欲」,這樣的完成欲對於記憶並不是一件好事,大家都知道記憶曲線,這個記憶曲線的發現就很好的向我們證明了一點:誰複習的次數越多,誰就能記得越牢。

無論什麼樣的知識點,僅靠一天背完然後不複習是不可能的,任何想要讓它轉化為長期記憶的知識點,都離不開反覆的溫習。

舉個例子,比如刷英語背單詞,花3個小時背完的效果,遠不及早上30分鐘,中午30分鐘,下午30分鐘,晚上30分鐘去記憶,來的效果好。

背誦最重要的並不是你一次背多長時間,而是你複習了幾次。

方法二:感官協同學習法

美國心理學家格斯塔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智商相近的10個學生均分為兩組:第一組學生在屋裡只學習5本《聖經》;第二組學生在室內除5本《聖經》之外,還有幾本宗教故事畫集可以看,並可以聽宗教音樂。

然後分別要求兩組被試者背誦《聖經》,結果發現:第二組成績遠優於第一組。

這是什麼原因呢?

在同等實驗條件下,之所以第二組學生的記憶效果優於第一組,是因為第二組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用到的「感官」比較多的緣故。

人們從聽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15%,從視覺獲得的知識,能夠記住25%,而如果把聽覺、視覺結合起來,就能記住知識的65%。

在心理學上,多種感官協同活動,能夠提高感知的效果,叫做『感官協同效應』,就是咱們的シナジー効果啦。

很多同學說自己學英語,記單詞記得很痛苦,你完全可以嘴裡念著(單詞)、耳朵裡聽著(單詞音頻)、眼睛看著(單詞書)、手裡比劃著(拼寫)。一個單位時間裡,你就能把這個學習效果最大化了,何樂而不為呢?

這裡小遠尤其囑咐大家,好好利用我們的小組學習,尤其是給別人分析過的題,大概率是不會忘了的。

這一整個兒流程是把知識點完全吃透的絕佳方法,強烈建議同學們去使用,如果沒有人願意聽你在那兒叨叨也沒事,你自己把邏輯理順了,看能不能說服你自己就好了。

方法三:難易任務穿插法

我們在制定每天的To do list時候,儘量將較為困難和較為簡單的任務穿插著進行,如果連續給自己安排太多的「高手任務」,即便你是個真正的「高手」,一天下來也會覺得有些疲倦,導致自信心受挫,學習效率下降。

正如亞利桑那大學和布朗大學的研究者在《最優學習的85%原則》中提到的:學習的東西裡面有85%的舊東西,15%的新東西,這種搭配才是提高效率的科學方法。

一般來講,比較合理的任務安排是「高手任務」加「中級任務」或「新手任務」,算是比較有張有弛的一種。

每隔一段時間更換一下學習內容,不僅能讓自己的注意力變得更集中,還能夠消除長時間學習帶來的疲勞,實現更長時間的「學習長跑」。

最後給大家送上一份「太長不看」版,用思維導圖來總結一下,自取不謝哦:

以上。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啦~

想要有前輩大神帶著一起迅速掌握專業知識?那就快快掃碼,參加致遠教育的進學課程吧!

你的好友小遠拍了拍你並請你幫她點一下「分享」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學習成績上不來?是你方法不對,致遠塾教你高效率學習
    小遠看到塾裡的學霸就是,每天早上6點就來自習,到晚上11點才走,一天裡除了學習就是提問,除了圖書館就是自習室。本以為像她這樣,一天天高強度的學習,實在是太累了,哪裡扛得住啊?但人家卻不這麼認為,「還好吧,習慣了!」論起有什麼方法,便是那句:「習慣成自然。」總有人在做著我們想做卻又做不到的事。
  • 從職場人到研究生,致遠塾學員對日本留學考試有何心得?
    今天的這篇推送,我們跟大家分享幾個職場重返校園的故事,如果你也在猶豫是繼續一成不變的工作,還是突破自我,嘗試換一種人生的話,請一定看下去。相信下面的故事的主人,多少會給你些向前一步的勇氣。許多少年時的志在必得已不復存在,對圈子之外的世界充滿膽怯,不敢再放手一搏。但終究,局限一個人的,並不是能力與資源,而是自我認知與自我放棄。
  • 一起看致遠塾學員有何感悟
    同樣,在致遠的學生中,也有很多在職場摸爬滾打幾年後,決意辭職,離開舒適圈,或是為了圓夢,或是為了開闊眼界,或是為了突破職業瓶頸,獨自闖到日本,和很多應屆生一起奮戰在備考大學院的路上。今天的這篇推送,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幾個職場重返校園的故事,如果你也在猶豫是繼續一成不變的工作,還是突破自我,嘗試換一種人生的話,請一定看下去。相信下面的故事的主人,多少會給你些向前一步的勇氣。
  • 致遠塾鄭同學考研經驗分享:如何半年合格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
    決定報考日本修士時,由於已經畢業了一段時間,所以來日之後主要是先適應日本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並且開始日語的學習。由於日本修士的考學過程比較複雜,如果堅持不找任何機構,自己一個人摸索肯定是很難的,所以我就開始找塾。在這個過程中,偶然在嗶哩嗶哩看到了校長李老師對於升學信息的分享以及於老師的組織課講解,覺得非常有條理。
  • 致遠塾學子上岸攻略|分享如何脫穎而出通過日本考試成功留學?
    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合格實戰經驗分享吧~  也因為這場風波,讓我之後沒有再急著報塾,而是實地考察了致遠塾之後再謹慎選擇。之前在國內的時候就有在各種留學群裡打聽日本這邊塾的情況,了解到致遠是經營學起家,在日本讀研方面比較拿手,實地考察了致遠試聽課、備考計劃等發現,致遠的考學規劃特別細,每個月要做什麼非常明確,特別是我想考的幾個學校都有單獨設置針對課,因為致遠教育課程規劃專業、針對性以及執行性較強,讓我強烈感受到努力的希望,於是當時就決定在致遠學習了。
  • 致遠塾鄭同學考研經驗分享:如何半年合格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科
    決定報考日本修士時,由於已經畢業了一段時間,所以來日之後主要是先適應日本的生活和學習環境,並且開始日語的學習。由於日本修士的考學過程比較複雜,如果堅持不找任何機構,自己一個人摸索肯定是很難的,所以我就開始找塾。在這個過程中,偶然在嗶哩嗶哩看到了校長李老師對於升學信息的分享以及於老師的組織課講解,覺得非常有條理。
  • 致遠塾學員經驗分享:如何成功獲得一橋大學和上智大學名校雙offer?
    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的合格實戰經驗分享吧~    我於2019年3月底赴日,8月下旬開始在致遠學習大學院經營學的課程,日語來的時候N1低分107  也因為這場風波,讓我之後沒有再急著報塾,而是實地考察了致遠塾之後再謹慎選擇。
  • 致遠塾備考分享:6個月上岸,被東大錄取,日本留學夢實現!
    於是在微信中進行了搜索,搜到了多個塾的相關帳號。  偶然看到致遠的分享其他學科的筆試答案,覺得非常專業,於是諮詢後我就選擇了致遠。  在實際上課過程中,經濟專業的老師也十分認真負責,幫我梳理了關於個人基礎信息和有關專業的提問,還幫忙我練了好多輪模擬面試。
  • 致遠塾學姐教你如何成功考上東京大學的經營專攻專業!
    年開始在致遠學習,今年合格了東京大學的經濟學研究科經營專攻。在查閱了許多前輩分享與私塾評價後,我「聞著味兒」找到了致遠。試聽了半節課,覺得老師講的很清晰,節奏也把握的很好,雖然自己完全沒有接觸過經營學,但也能聽懂有收穫,於是當天就報了名,開始了為期半年的專業知識學習。同時在這期間考取了託業,解決了語言成績的問題。大四回國後的前半學期,我的精力都集中在研究計劃書和畢業論文上。
  • 致遠塾日本留學:關西學院小嫻學姐零基礎跨專業180天合格經驗分享
    本網9月18日訊 在本期致遠合格經驗分享,致遠塾小嫻學姐專科零基礎跨專業180天合格日本頂級院校-關西學院大學實戰經驗分享~基本信息:合格院校:關西學院大學經營戰略研究科會計方向來塾時間:2020年1月
  • 致遠塾合格學員分享:2個月合格明治和關西學院備考經驗及方法
    原標題:致遠塾合格學員分享:2個月合格明治和關西學院備考經驗及方法 我是瑩瑩子,201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藥學專業,屬於非典型大齡考生了(備考期間,我也意外地遇到了很多和我一樣的小夥伴)。 2009年,考了1級(沒錯,真的是11年前的成績)。
  • 致遠塾日本考試學員分享:日語小白如何跨專業考取日本大學?
    筆試題我個人覺得還是很簡單的,致遠塾專業課學到的知識也都完美覆蓋到了,所以考完也沒太過擔心。面試時就比較緊張了,進考場前一直在看準備的面試稿。面試一共兩個老師面試,其中一個是我的志望教授,事前也有聯繫過他。教授上來先問了我筆試考的怎麼樣。然後讓我簡短概括自己的研究計劃書。然後就是圍繞計劃書內容問了幾個問題。
  • 致遠塾日本考試經驗分享:成功考取慶應,她相信勤能補拙
    日本大學院冬季出願已經悄然開始,參加夏季考試的致遠學子們合格的喜訊接二連三的傳來,一路陪伴並支持大家走過來的老師們也為大家感到驕傲。今天我們和致遠學子冼同學聊了一下,同時合格了青山MBA和慶應KBS,她都做了哪些準備。
  • 放棄國內保研,轉戰上智大學,致遠塾分享趙同學的斜杠人生
    ​趙同學標籤:重慶大學/N1/託福82/大學專業:日語 學習時長:半年我是2018年6月國內日語專業畢業,保研後上了一學期國內研究生的課,還是想留學,後來18年底決定來日本,諮詢之後才著手準備託福的考試,(日語16年已有n1成績) 2019年初國內先辦了休學,4月初到日本開始在致遠學習專業課。
  • 致遠塾經驗:又一喜訊!航天大學日語專業學姐通過東京大學考試
    姓名:生同學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日語專業)語言:TOEIC(890)N1(171)致遠:半年課程(2019春CD班)合格:東京大學 經營專攻大家好我是小湲,畢業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日語系,2019年開始在致遠學習,今年合格了東京大學的經濟學研究科經營專攻。
  • 致遠塾乾貨:兩個月成功上岸東洋大學觀光學!到底發生了什麼
    01.致遠塾合格學員分享:留學道路上比較重要的3次選擇  高中學習成績一般般的我,只有國內小城市的三本專科大學的出身,通過選擇2+2的中日國際交流項目順利留學日本,我先是在國內學習了2年日語專業,在大三的時候直接編入九州某沒有名氣大學的經濟學部成為一名9月入學的編入生,畢業時間是2020年9月。
  • 致遠塾乾貨:兩個月成功上岸東洋大學觀光學!到底發生了什麼?
    01.致遠塾合格學員分享:留學道路上比較重要的3次選擇     高中學習成績一般般的我,只有國內小城市的三本專科大學的出身,通過選擇2+2的中日國際交流項目順利留學日本,我先是在國內學習了2年日語專業
  • 九州大學MBA(QBS)合格記,致遠塾的日本考試計劃讓留學生事半功倍
    來致遠比較巧合吧,當時我去考阪大想要合格榜的照片在朋友圈發了一下,有個認識的發給我了,得知她合格了。問了下她才趕緊也在致遠學習。其實我之前也問過一些地方,基本都說我這種雙非學校考日本國公立不可能,所以感覺應該是被嫌棄了吧,來咱們塾感覺氣氛很好,開始準備冬季的考試。
  • 致遠塾:一位日本留學生關於mba面試的經歷
    此次,徐同學在其受致遠塾邀請,為準備日本留學的學員們傳授了日本考試的經驗時,說到:「他至今為止已經考的全部都是mba。分別是香川大學(合)→立教大學(落)→同志社(合)→立命館(合)→明治(合),經歷過這麼多次起起落落,感覺再也不想出願了。但最終結果很是不錯,面試比較順利,感覺收穫很多,滿足很大,這也算是一次難得的考學經歷。致遠塾:能不能先給大家講講面試的經歷?
  • 準備日本MBA留學和日本考試 致遠塾師兄現身講解
    三年前,畢業於廣東財經大學日語系的冼同學,估計當時並不會想到,三年後的今天,他通過致遠塾的學習,成為一名日本留學生,並在日本考試中合格了慶應義塾大學的經營管理研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