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5月29日訊(通訊員 費點)說到洗牙,可能都不陌生,但是齦下刮治術呢?作為牙周治療中的關鍵步驟,齦下刮治似乎比洗牙更為重要。那麼,關於齦下刮治術,這些知識你都知道嗎?
25歲的曾女士是一位職場白領,近來刷牙時牙齦出血,自覺牙齦紅腫,遂來到長沙市口腔醫院牙周黏膜科就診。副主任醫師劉健在仔細檢查曾女士的口腔情況後發現,患者齦上結石很少,但是牙齦腫脹比較厲害,齦下結石堆積較多。
「您這種情況需要做齦下刮治才能徹底將牙周的炎症控制,牙齦紅腫出血的情況才會緩解。」劉健說。
曾女士不無擔心:「齦下刮治是什麼,我洗個牙就可以了吧,齦下刮治,會痛嗎,會出血嗎?要打麻藥嗎……」
劉健表示,齦下刮治是牙周治療的一部分。牙周治療包括洗牙和齦下刮治。洗牙只能幫你把牙齒表面清洗乾淨,齦下刮治則是幫你清除牙齦下的結石。齦緣下3mm的牙石洗一次很輕鬆,多數牙齦炎症慢慢預後良好;而探診深度超過3mm,需要在牙醫的建議下進行下一步深度治療——齦下刮治。
傳統的齦下刮治非常考驗牙醫的專業性,手工操作讓專業牙周醫生很受傷。不過隨著高科技的進入,雷射牙周治療優勢凸顯,就是價格小貴,究竟值不值得完全在於患者的理念。
齦緣下的牙石肉眼看不到,但對於牙周的破壞卻是令人吃驚的。雷射牙周治療一顆牙約耗時15分鐘,無需麻藥;傳統齦下刮治可能時間更長,一般需注射麻藥,術後多有不適。
經過深度牙周治療,惱人的「黑三角」一度令人深感不適應。但是,口腔環境清爽了,這是極其重要的。不過,需要您日後堅持維護,記得用好牙縫刷。
牙周治療是基礎治療,也是良心治療,靠它牙醫發不了財,所以,請不要一再辜負醫生的善意提醒。
齦下刮治是什麼
齦下刮治術又稱根面平整術,是指醫生使用齦下刮治器刮除位於牙周袋內牙根面的牙石、菌斑以及病理性牙骨質的方法。
1、慢性牙周炎患者(牙齦出血、牙齦紅腫、牙齦退縮、牙齒鬆動等);
2、侵襲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衛生較好,但早期出現牙齒鬆動、移位,牙周組織破壞程度與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
3、其他牙周炎伴發病變。
齦下刮治術通常在潔治術後(也就是洗牙過後)牙周炎症減輕,牙齦出血情況緩解時進行。齦下刮治時,牙齒會出現疼痛、敏感的情況,但一般情況下齦下刮治不需要局部麻醉。如果患者牙周袋較深,或者不能耐受治療帶來的疼痛與牙齒敏感,可以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齦下刮治。
洗牙即齦上潔治,是通過超聲震顫的方式將牙齒表面的菌斑、牙垢及牙結石等清洗乾淨,而齦下刮治是超聲與手工刮治相結合,將牙齦下的結石、菌斑等清除,以達到控制牙周炎症的目的。
劉健提醒,如果不能判斷該不該做齦下刮治怎麼辦呢?這時候就需要到專業的口腔醫院,找專業的牙周科醫生診斷,醫生會制定出合適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