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一種環保自覺(記者觀察)

2020-12-23 法制網

在克羅埃西亞海濱城市希貝尼克展出的極地動物模型和塑料垃圾布景,旨在提醒人們關注全球變暖和塑料汙染問題。  新華社發

越來越多的國家「限塑」力度升級,在加強政策法規引導的同時,積極研發和推廣可替代產品,增強企業、公眾對塑料汙染危害的認識和參與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識,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

希臘   

提高塑料製品使用成本

本報駐義大利記者韓碩

「地中海是一塊深藍色的寶石,它是世界上最美的海域之一,但也面臨著嚴重汙染。」阿拉貝拉·羅斯是希臘愛琴海畔的一名志願潛水員。多年來,他與同事一直致力於海底垃圾的清理工作。「塑膠袋纏繞於海底礁石上,有些甚至蔓延數十米、數百米。這樣的場景已在越來越多的地方看到。」羅斯對此感到震驚和心痛,他相信「對地球、對海洋,我們真的該做些什麼了」。

今年初,希臘旅遊部發起一項名為「無塑聖島」活動。活動旨在將希臘旅遊勝地聖託裡尼島打造成為基克拉底斯群島中第一個「無塑島」,並以其作為「核心島嶼」,將「無塑」理念推廣到基克拉底斯群島和愛琴海群島全部島嶼。這是希臘近年來倡導「無塑」理念的一個縮影。如今,在希臘主要港口、機場、軌道交通、公交車站、營業性海灘以及船隻上,隨處可見「無塑」公益廣告。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2019年的數據,希臘每年產生約70萬噸的塑料廢物。其中,約有1.15萬噸被排進了希臘海域。據分析,希臘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較低,是加劇塑料汙染的重要原因。

此前,歐盟委員會發布禁令,要求成員國2021年前禁止使用10種一次性塑料製品。在這一政策框架下,希臘積極推動立法,計劃在2020年逐步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希臘政府積極呼籲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和民眾加強合作,號召所有希臘人共同為實現「無塑」目標而努力。

希臘政府將提高塑料製品使用成本作為首要舉措。2019年,希臘每個塑膠袋的售價提高125%,出售塑膠袋所得收益交給希臘物品回收局用於環保項目。這一舉措立竿見影。據希臘零售消費品研究所今年2月發布的一項調查,與2017年相比,2019年希臘超市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量下跌幅度達98.6%,減少了17.5億個。與此同時,希臘人購買了超過1700萬個可重複利用的環保袋,2019年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袋分發量已飆升至3700萬個。

在政府號召下,希臘教育機構、私人企業、社會公益組織廣泛參與到「無塑」行動中。位於雅典蒙納斯提拉奇廣場的著名咖啡吧360°和環保組織「愛琴海再呼吸」半年前發出倡議,呼籲廣場周圍的商店和餐館逐步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將廣場變為「無塑區」。如今,走在蒙納斯提拉奇廣場,一次性塑料產品已難覓蹤跡,越來越多的街區也加入到「無塑」行列中來。

「希臘咖啡店一次性塑料吸管和塑料咖啡蓋消耗巨大,政府十分支持民間進行此類宣傳倡議活動。」雅典副市長阿弗拉米底斯表示,民眾是限塑的行動主體,只有環保觀念深入人心,才能達成「無塑」的共同目標。

「愛琴海再呼吸」組織負責人薩雷拉克斯指出:「對於限塑令,商店和餐館還需做好更充足的準備。期待儘快有價格低廉的塑料替代品。」希臘環境部門負責人瑪麗娜·帕帕達基斯表示:「我們還在不斷努力。未來,希臘將繼續在餐廳、市場、超市等民眾集中的區域推廣可回收垃圾箱,提高民眾垃圾分類意識。同時,政府正在積極與各方合作,加快推出塑料製品的替代品。」

(本報羅馬電) 

韓國   

嚴格措施凝聚「減塑」共識

本報駐韓國記者馬菲

飯後一杯咖啡已成為許多韓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由此產生的塑料杯和吸管等一次性塑料汙染,給韓國環境治理帶來極大負擔。為減少咖啡店產生的塑料垃圾,2018年8月起,韓國政府禁止咖啡店在店內使用一次性塑料杯。違法商家將受到最高200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66韓元)的罰款。為響應政府的環保政策,一些咖啡連鎖品牌向自帶杯子的顧客提供價格優惠,並通過使用不需吸管的杯子、以紙質吸管代替塑料吸管、下雨天以除溼乾燥機代替塑料傘套等措施,在各環節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

近年來,韓國限塑措施的力度和範圍逐步加大。2019年,韓國再次升級「限塑令」,規定2000家大型賣場和1.1萬家面積超過165平方米的超市不得提供一次性免費塑膠袋。除魚類和肉類等商品可使用塑膠袋外,賣場和超市只能為顧客提供計量垃圾袋、環保購物袋等。違反規定的商家將面臨最高300萬韓元罰款。此外,乾洗店和運輸包裝用塑料、雨傘塑料套、一次性塑料手套、食品保鮮膜等5種塑料製品的生產者,也被要求承擔更多廢棄塑料回收利用責任。根據韓國政府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計劃,從2022年起,便利店和糕餅店等也將禁止使用塑膠袋。2030年開始,除特殊情況外,所有行業均禁止提供塑膠袋,以達到全面「禁塑」目標。

為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韓國公共部門帶頭杜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自2019年1月起,首爾市政府辦公樓禁止工作人員和市民攜帶一次性塑料製品進入,致力於建設「無一次性塑料製品」辦公樓。首爾市還以市民團體為中心進行集中宣傳,引導市民逐漸改變生活習慣。每年在各區選出5名資源循環隊長,負責開展有關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以及垃圾分類回收等相關知識的教育宣傳活動。首爾市還建立了綜合體驗空間「新活用廣場」,通過開辦多種形式的展覽、體驗等活動,面向青少年開展環保教育,啟發民眾通過重新設計和改造,實現廢棄物循環再利用,以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的。

隨著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韓國快遞物流量大幅增加。為減少快遞包裝產生的垃圾,一些物流公司開始使用無塑料包裝,包括用網格防震紙代替氣泡塑料膜,箱子空隙部分使用再生紙製作的膨脹材料填充,用紙質膠帶代替塑料膠帶等。

如今,去超市時隨身攜帶環保購物袋,在咖啡店不使用一次性塑料杯和塑料吸管,已成為許多韓國人的生活自覺。越來越多的韓國民眾開始向「無塑料生活」邁進,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如何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心得體會,希望帶動更多人在生活點滴中踐行環保理念,促進整個社會形成環保型消費風尚。

(本報首爾電) 

比利時   

超市推出新型環保購物袋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鄭彬

2019年3月,歐盟針對塑料餐具、吸管、塑膠袋、食品包裝、棉籤棒等10種主要的一次性塑料製品發出使用禁令,計劃在2021年前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在歐盟政策框架下,比利時進一步加強對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的管控。2019年7月,首都布魯塞爾禁止在公共活動中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違規人員將面臨罰款和其他行政處罰。今年初,布魯塞爾市政府全面禁止在商店中使用任何塑料購物袋,有機材料製作的塑膠袋也不例外。

作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主要消費場所,各大超市紛紛採取限制措施。今年10月,連鎖超市家樂福表示將不再向顧客出售一次性塑膠袋,計劃在2025年前實現所有產品包裝100%可循環利用。家樂福公關部經理席琳·斯塔姆博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2019年以來,比利時的家樂福超市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2019年4月,停止出售一次性吸管、杯子和餐具,代之以可生物降解產品;2019年上半年,逐漸減少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代之以向顧客提供高強度包裝紙袋和有機棉布袋。受這些積極措施影響,2020年家樂福在比利時的塑料製品總消耗量大約減少了1942噸,已實現自有品牌包裝96%的可回收率。

比利時法蘭德斯零售業聯盟發表聲明稱,到2022年將確保90%的飲料包裝達到可循環標準,2025年實現所有包裝可重複利用或可循環。

為了避免突然停售購物袋給消費者造成的不便,2019年4月,比利時大型連鎖超市高樂匯在宣布全部停售一次性塑膠袋的同時,專門為顧客設計了一種可反覆使用100次的新型環保購物袋,同時免費向每位顧客贈送5個。高樂匯銷售經理克里斯多福·德漢舒特爾表示:「我們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解決方案,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確保顧客購物的便利性。目前高樂匯每年大約可以減少使用1.5億個一次性塑膠袋。」

有統計顯示,2018年塑料垃圾佔比利時垃圾總量的2%,達到61萬噸。分析認為,限制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只是開始。要從根本上解決塑料汙染的問題,未來政府及企業還需要在產品設計、綠色公共採購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方面制定綜合性的措施。

斯塔姆博利表示,為了讓顧客更容易接受環保理念,家樂福邀請當地多位知名藝術家在環保購物袋上增加了時尚美觀的設計,使購物袋不僅適用於超市購物,也適合其他社交活動場合。此外,家樂福還設計了一種利用海洋垃圾循環再生產的環保購物袋,並在袋子上通過精美繪畫宣傳環保理念。

(本報布魯塞爾電)

版式設計:蔡華偉

相關焦點

  • 限塑令升級倒計時,記者探訪青島市場,仍有「硬骨頭」待啃
    記者在浮山所農貿市場一家蔬菜攤位前挑選了兩種蔬菜,攤主隨手遞給記者兩個帶有商場名稱的透明塑膠袋,左下角還印有「全生物降解袋」的標誌。「這種袋子不收費,一個袋子幾分錢,不好收,而且一說收費就沒人買了。」攤主向記者展示了市場統一訂購的兩種可降解塑膠袋,「印藍字的這一種便宜,成本幾分錢一個,我們給顧客用這種的,不收費,印綠字的這種幾毛錢一個,不過我們平時都不捨得用。」
  • 「限塑令」真的起作用了嗎?記者調查:普通塑膠袋仍大行其道
    如今12年過去了,我市「限塑令」施行情況如何?近日,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實施「限塑令」後,一段時間內,我市不可降解塑膠袋的使用有所減少,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近幾年來,市民使用非環保型普通塑膠袋購物的情況仍然十分普遍。
  • 新「 限塑令 」推行,鄭州環保塑膠袋使用情況如何?來看記者調查
    當下的限塑令像是一場 " 及時雨 ",給了土地喘息的時間。不過,由於我國涉足環保材料行業較晚,攻克技術壁壘、找尋最優環保材料、補全全產業鏈,是打響這場 " 白色環保保衛戰 " 的槍。早有企業主動 " 擁抱 " 限塑令2020 年 6 月 3 日,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 ( 下文簡稱《行動方案》 ) ,五年時間分階段加強對白色汙染的治理。
  • 響應「限塑令」, 可降解吸管、環保袋紛紛「上崗」!
    響應「限塑令」, 可降解吸管、環保袋紛紛「上崗」!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普遍推廣的可降解吸管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紙質吸管,另一種是聚乳酸可降解吸管。據央視財經報導,因為材質不同和生產技術上的差別,目前可降解吸管的生產成本明顯要高於傳統的一次性塑料吸管,一噸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成本在8000元左右,而一噸紙質吸管則要將近22000元。
  • 升級版「限塑令」年底執行蘭州市大力推廣使用環保製品
    原標題:升級版「限塑令」年底執行我市大力推廣使用環保製品  大型商家積極響應「限塑令」  在市場走訪中,記者了解到一些大型商超、連鎖藥店都已積極響應「限塑令」,逐步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製品以及紙吸管等。  街頭的各類奶茶飲品店,是塑料吸管的重點消耗場所。12月23日,記者在西關十字一飲品店看到,該店給顧客提供的吸管有塑料和紙質的兩種。
  • 「限塑令」升級:政策先行 執法依據有待跟進
    本報實習記者 張錦 記者 孟慶偉 北京報導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範一批」的原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分地域執行禁塑限塑任務。這是我國首次大規模地從源頭上禁限塑料製品,被視作升級版「限塑令」。
  • 響應「限塑令」,可降解吸管、環保袋紛紛「上崗」!
    各類品牌奶茶店換上了環保紙質吸管塑料吸管禁令引關注大部分消費者可以接受在西安某奶茶店的櫃檯上,原本透明包裝供消費者自取的塑料吸管被不透明包裝的紙質吸管所取代,提起這一變化,店員告訴記者,大部分消費者都很關注。
  • 「限塑令」帶動環保材料公司擴產能 商超與餐飲啟動升級換代
    來源:第一財經「限塑令」帶動環保材料公司擴產能 商超與餐飲啟動升級換代作者: 陳婷 陳夏怡 樂琰新一輪塑料汙染治理意見從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在史上最嚴「限塑令」之下,可降解塑料行業迎來了新的商機,市場潛力巨大。
  • ...環保風雨衣、咖啡渣製成咖啡蠟燭……限塑環保不只是改用紙吸管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餐飲商戶加入「限塑」隊伍後,也有企業在收集了市民使用反饋後,著手改良開發兼顧消費者體驗和環保需求的吸管,並儘可能將紙杯、咖啡渣等「變廢為寶」,通過循環再利用的方式,更好地貫徹、並傳達綠色環保的理念。
  • 書皮「限塑」,書皮該怎麼包? 倡議:「環保」包書
    蚌埠新聞網記者 何沛「有的塑料書皮光是聞著味就夠難聞的,還用它來包書,這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吧。再說,塑料書皮也不環保啊。」
  • 奶茶杯再生成環保風雨衣、咖啡渣製成咖啡蠟燭……限塑環保不只是...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餐飲商戶加入「限塑」隊伍後,也有企業在收集了市民使用反饋後,著手改良開發兼顧消費者體驗和環保需求的吸管,並儘可能將紙杯、咖啡渣等「變廢為寶」,通過循環再利用的方式,更好地貫徹、並傳達綠色環保的理念。
  • 北京食品袋用量提升 限塑兩年市場送袋打回原樣
    其中,在位於海澱區健翔橋附近的家樂福超市,記者在收銀口處從下午4時開始計時,半小時內共有16名顧客買了19個袋子,買塑膠袋的大部分都是年輕人。  在西站附近的物美超市,以及在購物袋售價較高的廣安門外的華普超市等處,據記者觀察,買塑膠袋的大部分也是年輕人。而記者上午觀察這些超市的收銀臺,塑膠袋銷量卻較少。
  • 限塑令9月1日起實施,是否會給消費者帶來不便?
    9月1日,《意見》便開始正式實施,在此之前,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前往商場、超市等地,看看限塑令是否對普通消費者們產生影響。超市消費者多自備環保袋 較少使用塑膠袋30日,記者來到天河又一城的永旺超市,超市內提供免費紙皮箱,供顧客在店內購買物品後打包使用,以取代塑膠袋的使用。
  • 廣州新版「限塑令」實施前夕:涉及行業多有對策,市面仍存限塑...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實施「限塑令」涉及的三大場所(酒店、餐飲、快遞)發現,多數企業在以往「限塑令」的要求下已經養成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的習慣,然而個別經營者對新版「限塑令」不知情,仍處於限塑「盲點」的狀態。
  • 【記者調查】瀘州:新版「限塑令」後 你的生活有哪些變化?
    今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被稱為新版「限塑令」。根據意見,我國將分步驟、分領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製品、快遞塑料包裝等。 對此,記者走訪調查後發現,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製品等在瀘州市的使用率依然居高不下。
  • 半島調查 | 限塑令升級倒計時 青島商家執行情況如何?
    記者在浮山所農貿市場一家蔬菜攤位前挑選了兩種蔬菜,攤主隨手遞給記者兩個帶有商場名稱的透明塑膠袋,左下角還印有「全生物降解袋」的標誌。  「這種袋子不收費,一個袋子幾分錢,不好收,而且一說收費就沒人買了。」攤主向記者展示了市場統一訂購的兩種可降解塑膠袋,「印藍字的這一種便宜,成本幾分錢一個,我們給顧客用這種的,不收費,印綠字的這種幾毛錢一個,不過我們平時都不捨得用。」
  • 成都新「限塑令」即將落地 記者實地探訪商家如何主動「求解」
    12月22日,記者走訪了多家商超,了解在《行動方案》倒計時下各商家的準備情況。限塑令時間梳理明年全國將禁止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購物袋早在今年年初,「限塑令」在國內率先引起了一波討論熱潮。例如在商場、超市、藥店等場所,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購物袋,並加強重點場所、重點領域塑料替代產品推廣。成都版「限塑令」倒計時:部分商超已準備就緒,紙質吸管仍在途中還有不到10天,成都版《限塑令》相關規定即將實施,成都的各大商店準備得如何?
  • 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新版「限塑令」將促環保升級
    為了幫助考生備考山東事業單位考試,山東中公教育特整理了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新版「限塑令」將促環保升級。2008年我國第一版「限塑令」實施後,治理「白色汙染」取得了一定成效,政策提出初期,國家號召和塑料包裝袋收費使用讓很多人自發使用環保袋。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舊版「限塑令」的弊端也日益顯現,塑料包裝袋雖從無價變為有價售賣,但因為價格比較便宜,很多消費者依舊會購買使用,甚至於在一些果蔬市場還有大量的超薄塑膠袋被人們使用。
  • 浙江「限塑令」升級 台州塑料行業波瀾四起
    近期,浙江省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舉行,宣布浙江的「限塑令」升級——到2020年底,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將被禁止、限制。「限塑令」升級,無疑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那麼台州現狀如何?一紙文件,又會在台州這個「塑料製品王國」掀起怎樣的波瀾?日前,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 綠色當道——「限塑令」開啟零售業環保革命(上)
    地球只有一個,環保是每個人的責任。作為賣場,是使用塑膠袋最多的地方,是應該起頭做起。限塑令也是代表中國人對地球的責任,勢在必行,需要全民支持。    國家出臺「限塑令」是順應全球環境保護、減少白色汙染的一個非常好的政府決策,華潤萬家作為一家富有社會責任感的零售連鎖企業,與大多數同行一起,堅決執行國家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