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羅埃西亞海濱城市希貝尼克展出的極地動物模型和塑料垃圾布景,旨在提醒人們關注全球變暖和塑料汙染問題。 新華社發 |
越來越多的國家「限塑」力度升級,在加強政策法規引導的同時,積極研發和推廣可替代產品,增強企業、公眾對塑料汙染危害的認識和參與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識,推動形成綠色生產和生活方式
希臘
提高塑料製品使用成本
本報駐義大利記者韓碩
「地中海是一塊深藍色的寶石,它是世界上最美的海域之一,但也面臨著嚴重汙染。」阿拉貝拉·羅斯是希臘愛琴海畔的一名志願潛水員。多年來,他與同事一直致力於海底垃圾的清理工作。「塑膠袋纏繞於海底礁石上,有些甚至蔓延數十米、數百米。這樣的場景已在越來越多的地方看到。」羅斯對此感到震驚和心痛,他相信「對地球、對海洋,我們真的該做些什麼了」。
今年初,希臘旅遊部發起一項名為「無塑聖島」活動。活動旨在將希臘旅遊勝地聖託裡尼島打造成為基克拉底斯群島中第一個「無塑島」,並以其作為「核心島嶼」,將「無塑」理念推廣到基克拉底斯群島和愛琴海群島全部島嶼。這是希臘近年來倡導「無塑」理念的一個縮影。如今,在希臘主要港口、機場、軌道交通、公交車站、營業性海灘以及船隻上,隨處可見「無塑」公益廣告。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2019年的數據,希臘每年產生約70萬噸的塑料廢物。其中,約有1.15萬噸被排進了希臘海域。據分析,希臘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較低,是加劇塑料汙染的重要原因。
此前,歐盟委員會發布禁令,要求成員國2021年前禁止使用10種一次性塑料製品。在這一政策框架下,希臘積極推動立法,計劃在2020年逐步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希臘政府積極呼籲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和民眾加強合作,號召所有希臘人共同為實現「無塑」目標而努力。
希臘政府將提高塑料製品使用成本作為首要舉措。2019年,希臘每個塑膠袋的售價提高125%,出售塑膠袋所得收益交給希臘物品回收局用於環保項目。這一舉措立竿見影。據希臘零售消費品研究所今年2月發布的一項調查,與2017年相比,2019年希臘超市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量下跌幅度達98.6%,減少了17.5億個。與此同時,希臘人購買了超過1700萬個可重複利用的環保袋,2019年可生物降解的塑膠袋分發量已飆升至3700萬個。
在政府號召下,希臘教育機構、私人企業、社會公益組織廣泛參與到「無塑」行動中。位於雅典蒙納斯提拉奇廣場的著名咖啡吧360°和環保組織「愛琴海再呼吸」半年前發出倡議,呼籲廣場周圍的商店和餐館逐步停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產品,將廣場變為「無塑區」。如今,走在蒙納斯提拉奇廣場,一次性塑料產品已難覓蹤跡,越來越多的街區也加入到「無塑」行列中來。
「希臘咖啡店一次性塑料吸管和塑料咖啡蓋消耗巨大,政府十分支持民間進行此類宣傳倡議活動。」雅典副市長阿弗拉米底斯表示,民眾是限塑的行動主體,只有環保觀念深入人心,才能達成「無塑」的共同目標。
「愛琴海再呼吸」組織負責人薩雷拉克斯指出:「對於限塑令,商店和餐館還需做好更充足的準備。期待儘快有價格低廉的塑料替代品。」希臘環境部門負責人瑪麗娜·帕帕達基斯表示:「我們還在不斷努力。未來,希臘將繼續在餐廳、市場、超市等民眾集中的區域推廣可回收垃圾箱,提高民眾垃圾分類意識。同時,政府正在積極與各方合作,加快推出塑料製品的替代品。」
(本報羅馬電)
韓國
嚴格措施凝聚「減塑」共識
本報駐韓國記者馬菲
飯後一杯咖啡已成為許多韓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由此產生的塑料杯和吸管等一次性塑料汙染,給韓國環境治理帶來極大負擔。為減少咖啡店產生的塑料垃圾,2018年8月起,韓國政府禁止咖啡店在店內使用一次性塑料杯。違法商家將受到最高200萬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66韓元)的罰款。為響應政府的環保政策,一些咖啡連鎖品牌向自帶杯子的顧客提供價格優惠,並通過使用不需吸管的杯子、以紙質吸管代替塑料吸管、下雨天以除溼乾燥機代替塑料傘套等措施,在各環節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
近年來,韓國限塑措施的力度和範圍逐步加大。2019年,韓國再次升級「限塑令」,規定2000家大型賣場和1.1萬家面積超過165平方米的超市不得提供一次性免費塑膠袋。除魚類和肉類等商品可使用塑膠袋外,賣場和超市只能為顧客提供計量垃圾袋、環保購物袋等。違反規定的商家將面臨最高300萬韓元罰款。此外,乾洗店和運輸包裝用塑料、雨傘塑料套、一次性塑料手套、食品保鮮膜等5種塑料製品的生產者,也被要求承擔更多廢棄塑料回收利用責任。根據韓國政府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計劃,從2022年起,便利店和糕餅店等也將禁止使用塑膠袋。2030年開始,除特殊情況外,所有行業均禁止提供塑膠袋,以達到全面「禁塑」目標。
為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韓國公共部門帶頭杜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自2019年1月起,首爾市政府辦公樓禁止工作人員和市民攜帶一次性塑料製品進入,致力於建設「無一次性塑料製品」辦公樓。首爾市還以市民團體為中心進行集中宣傳,引導市民逐漸改變生活習慣。每年在各區選出5名資源循環隊長,負責開展有關減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以及垃圾分類回收等相關知識的教育宣傳活動。首爾市還建立了綜合體驗空間「新活用廣場」,通過開辦多種形式的展覽、體驗等活動,面向青少年開展環保教育,啟發民眾通過重新設計和改造,實現廢棄物循環再利用,以達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目的。
隨著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韓國快遞物流量大幅增加。為減少快遞包裝產生的垃圾,一些物流公司開始使用無塑料包裝,包括用網格防震紙代替氣泡塑料膜,箱子空隙部分使用再生紙製作的膨脹材料填充,用紙質膠帶代替塑料膠帶等。
如今,去超市時隨身攜帶環保購物袋,在咖啡店不使用一次性塑料杯和塑料吸管,已成為許多韓國人的生活自覺。越來越多的韓國民眾開始向「無塑料生活」邁進,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如何避免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的心得體會,希望帶動更多人在生活點滴中踐行環保理念,促進整個社會形成環保型消費風尚。
(本報首爾電)
比利時
超市推出新型環保購物袋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鄭彬
2019年3月,歐盟針對塑料餐具、吸管、塑膠袋、食品包裝、棉籤棒等10種主要的一次性塑料製品發出使用禁令,計劃在2021年前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在歐盟政策框架下,比利時進一步加強對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的管控。2019年7月,首都布魯塞爾禁止在公共活動中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違規人員將面臨罰款和其他行政處罰。今年初,布魯塞爾市政府全面禁止在商店中使用任何塑料購物袋,有機材料製作的塑膠袋也不例外。
作為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主要消費場所,各大超市紛紛採取限制措施。今年10月,連鎖超市家樂福表示將不再向顧客出售一次性塑膠袋,計劃在2025年前實現所有產品包裝100%可循環利用。家樂福公關部經理席琳·斯塔姆博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2019年以來,比利時的家樂福超市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2019年4月,停止出售一次性吸管、杯子和餐具,代之以可生物降解產品;2019年上半年,逐漸減少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代之以向顧客提供高強度包裝紙袋和有機棉布袋。受這些積極措施影響,2020年家樂福在比利時的塑料製品總消耗量大約減少了1942噸,已實現自有品牌包裝96%的可回收率。
比利時法蘭德斯零售業聯盟發表聲明稱,到2022年將確保90%的飲料包裝達到可循環標準,2025年實現所有包裝可重複利用或可循環。
為了避免突然停售購物袋給消費者造成的不便,2019年4月,比利時大型連鎖超市高樂匯在宣布全部停售一次性塑膠袋的同時,專門為顧客設計了一種可反覆使用100次的新型環保購物袋,同時免費向每位顧客贈送5個。高樂匯銷售經理克里斯多福·德漢舒特爾表示:「我們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解決方案,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確保顧客購物的便利性。目前高樂匯每年大約可以減少使用1.5億個一次性塑膠袋。」
有統計顯示,2018年塑料垃圾佔比利時垃圾總量的2%,達到61萬噸。分析認為,限制一次性塑料製品的使用只是開始。要從根本上解決塑料汙染的問題,未來政府及企業還需要在產品設計、綠色公共採購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方面制定綜合性的措施。
斯塔姆博利表示,為了讓顧客更容易接受環保理念,家樂福邀請當地多位知名藝術家在環保購物袋上增加了時尚美觀的設計,使購物袋不僅適用於超市購物,也適合其他社交活動場合。此外,家樂福還設計了一種利用海洋垃圾循環再生產的環保購物袋,並在袋子上通過精美繪畫宣傳環保理念。
(本報布魯塞爾電)
版式設計:蔡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