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的愛情:封城前,他花了三個小時買來一個蛋糕|戰疫日記

2020-12-20 真實故事計劃

愛情始終是愛情,距離生死越近,愛就越濃鬱。新冠肺炎疫情,強行打斷了時間的連接,在隔離、空白和生死間,將日常生活的本質的呈現出來。疫情時期的愛情,與此前此後都是不一樣的。

封城前,他花了三個小時買回來一個蛋糕

2月2日,是我和先生的結婚紀念日。我們所在的縣城即將封城。下午,所有加油站關閉,晚上八點,紅綠燈變成紅色,路上禁止通行。得知這個消息,我先生吃了中飯,戴了兩層口罩,出門了。

他開著車,從縣城最南端到最北端,完整地繞了一圈,幾乎穿過所有核心街道。商戶都關著門,路上只有巡邏的警察,零零散散可以看見幾輛車。正月初九的臨湘,冷清得像座空城。

我和先生是大學同學,畢業一起到深圳打拼,感情修成正果,也通過努力擁有了自己的小家。結婚一周年的紀念日,弟弟給我們買了一個蛋糕,不大,但我們很開心。

我和先生找到一家奶茶店坐下,插蠟燭許了願,端著蛋糕拍下一張照片。他說,以後每年紀念日都要買個蛋糕,拍一張照片,拍70張。在一起九年多時間,每個重要時刻,我們都會用儀式感來記錄。

圖|結婚一周年紀念日

這個結婚紀念日,我們本來計劃在深圳一家浪漫的餐廳度過,可是疫情當前,唯有窩在縣城裡。先生繞遍了整個縣城,看到五、六家蛋糕店,從核心街道到偏僻小巷,都關門了。

最後,他回到最熟悉的蛋糕店門前。門鎖著,留了一個電話,試著打過去,問有沒有蛋糕,對方說:「可以幫你做一個,但要等一個小時。」

於是他加微信,挑款式,在車裡等了一個多小時,買回這個來之不易的蛋糕。

他拎著蛋糕進門的那一刻,我歡呼雀躍得像個孩子,瞬間的心情,就像小時候在山裡,看見媽媽背著裝滿零食的背簍從集市回來一樣。很快,開心就變為擔憂。

即使戴了兩層口罩,幾乎全程在車裡,我還是害怕他遇到感染者。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絕不會讓他冒險出去。畢竟平平安安在一起最重要。我說:「我後悔了,我不應該讓你出去,真的很後怕。」

---劉慧

我和外賣騎士好了

公司通知正月初十上班,我初九就回了。結果初十被告知延遲上班。我在租的房子裡待著,每天吃媽媽裝來的食物。過了幾天,開始叫外賣。

附近有一家米線店開門,我連吃了兩天,送飯的是同一個外賣小哥。第三天再叫,還是他接的單。他加了我微信,問我的情況,知道我一人在外地,經常噓寒問暖,給我送水果送早飯。

這麼危險的時刻,他一天送三次飯給我,還把自己的貓送給我,陪著我,所以我們在一起了。

---李萌

他如此草率,我卻等不及要嫁

我和男友平時在濟南,因為家裡有些事,年前一周他回了老家,說年後早點回來陪我。沒想到第二天,濟南就出現了患者。

1月24日,院裡組織援助湖北,我當時想報名,他不讓,在電話裡哭著求我。我說,護士本身就是治病救人,這是我的職責。他說,你的職責就是救我,你要有什麼事,我也活不了。

掛斷電話,我也哭腫了眼睛。護士長看見,讓我安心待在醫院,勸慰說,服務濟南人民也是敬業。

2018年,我們在一起。初次見面在世貿,餐廳排隊的人很多,等了很久。我肚子餓得咕咕叫。他說有事出去一下,回來時,拎了一兜子零食。

他就是這樣,嘴上不說,卻總能用實際行動證明愛意,雖然有時很直男,但是也慢慢變得細心,為我一點點改變。

記得去年我過生日,我們一起吃完飯,牽著手經過泉城廣場。廣場有人在求婚,滿地蠟燭擺成心形,還有拱門和氣球。有人給了很多螢光棒,讓我們幫忙起鬨。

一切準備就緒,男主角給女方打電話,但女方一直沒出現。圍觀的人慢慢散去。

他突然站在別人的蠟燭圈裡,拿著螢光棒說要娶我,照顧我,帶我去看大好河山,問我願不願意嫁給他。我說,你這也太草率了。他說,以後還要隆重求婚。我心裡還蠻期待的。

濟南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因為不想給家人添麻煩,我索性住在醫院。其實我很膽小,看多了患者,害怕自己也被傳染。他每天給我打電話,開導我,沒接到就發信息。每次看到他的信息,我都很感動,總能重拾信心。

我們罕有機會視頻,有天晚上,醫院裡一個孩子確診了。他還那麼小,未來的路還遠。我心裡難受,不敢當著孩子的面哭,於是主動和男友視頻。

視頻裡,他的頭髮亂得像雞窩,本來就瘦,幾天不見,臉都瘦得凹進去了。我問他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飯,他否認,在屏幕裡大口大口吃飯。我有點心酸。

在醫院時間越久,我的觸動就越大,到後來有些悲觀,覺得人生短暫、無常,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來。有時候顧不得吃飯,也要和他打電話。他越鼓勵,我越說喪氣話。

就在這樣的情形下,他在微信裡和我求婚了。突如其來,一點預兆沒有。我還是覺得他很草率,但是心裡明白,他是支撐我的一個重要原因。後來,他竟然買了鑽戒。

圖|微信求婚

等到下個情人節,我們應該已經結婚了。我想去一趟迪士尼樂園,聽說那裡的煙花很美,能在煙花下和最愛的人相擁在一起,是很美的事。

---沈珂

再堅持一下

我的一個朋友和他太太完成了封城21天連滾的壯舉。

---佚名

契機

特殊時期,我和室友不敢叫外賣。室友不會做飯,我寫稿又沒空做飯的時候,我們只能吃她蒸的玉米、山藥。到了晚上我們又饞又餓,室友哭著給男友打電話,說想吃糖醋排骨。於是第二天,他從超市買了兩袋吃的送到我們家,接著住下來,每天給我們做飯。

---王妍

結婚紀念日的排場

距離結婚紀念日還有三天,我等不及了。2月10號,趁著中午休息期間,我拿快遞箱做了一塊牌子,來到縣醫院門外,給妻子發微信,讓她空閒時到醫院門口看一眼。沒過一會兒,隔離帳篷門口出現了一個身影,口罩、護目鏡,全身穿著肥大的防護服。我知道,那就是她。

我舉起牌子,就像很多年前火車站接人那樣。牌子上寫:結婚兩周年快樂!盼你回家!

圖|醫院門口探望

距離太遠,妻子未必看得清上面的字。於是我又喊,結婚兩周年快樂,等你回家!她聽見,朝我招招手。這是大年初一以來,我們第一次見面,時長不到五分鐘。

我和妻子是同村的,自小認識,畢業後結了婚。她和我同齡,是縣醫院重症監護室的一名護士。

疫情發生後,她自願報名支援武漢的醫療隊,院方考慮到她年齡較小,前兩批隊伍沒有選她。但我知道,如果有下一批隊伍,依她的性子,一定會繼續報名。

我們的婚後生活,一直聚少離多。記得去年這時候,我在杭州修地鐵。本想在紀念日當晚和她打個視頻電話,好好慶祝一下,但工地上出現了臨時情況,我不得不趕去,連她的微信也沒能及時回復。

我始終覺得虧欠她,心裡想著下一個紀念日好好陪她。就這樣熬到八月,離了職。九月,回到縣城在京東物流做一名快遞小哥。畢竟,什麼都比不過一家人在一起。

回到縣城,相聚的時刻並沒有富裕太多。我每天一大早出門,晚上回家,而她時常需要值夜班。

儘管如此,生活在同一屋簷下,哪怕她不在家,我還是能感受到她的氣息,感受到家的溫暖。冰箱裡的食物、陽光曬過的衣服、鞋櫃裡,她碼放整齊的鞋子、放在床頭折頁的書,都是一起生活的印記。

婚前,她不會做飯。婚後,她一直利用值夜班後調休的時間,在網上學做飯,包括我愛吃的那些麵食,蒸餃、包子、炒饃花等等。

可能是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她做完沒有立刻塞給我,而是自己嘗試味道,嘗完再改,調整火候、鹹淡,加上我們都工作忙碌,直到今天我也沒機會坐下來,好好品嘗一下她的手藝。

圖|張嘉鵬的朋友圈

疫情發生以來,縣城其他快遞都停了。我每天5:40起床,7點多到公司開始工作。特殊時期,快件都是急需品,除了口罩、消毒液等防護品,多是米麵糧油、奶粉、紙尿褲等生活必需品,半分拖延不得,每天配送的快遞件數平均超過100件。

即使偶爾感到疲憊,一想到她還在醫院,我也並不覺得自己有多辛苦。我們沒有過分的煽情,她只是告訴我,保護好自己,戴眼鏡,勤洗手,多注意一些。

這好像形成了某種特別的默契,彼此間不需要甜膩的話去充塞。我知道她奮鬥在一線,而我用行動為她「打外援」。這可能是我們倆人生第一次,有了一個共同的敵人。

那天,我們聊起疫情結束後的事。我說想帶她出去轉一轉。她說想逛超市,吃火鍋……講了一大堆,最後說:「一定要好好給你做頓飯。」

---張嘉鵬

送往醫院的蛋糕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接觸,初二以後我就關門了。2月10日,一個顧客打電話,想讓我做蛋糕,我跟他說不做了。他一直磨我,說妻子是醫院的護士,半月沒見,沒法陪她一起過情人節。這是他們婚後第一個情人節,就想送個蛋糕,讓她吃點甜點心情好。我要了地址,讓他挑了款式,情人節準備親自開車去送。

圖|送去的蛋糕

---王鑫

「你要是不回家,我就不吃藥,等死」

按照預想,今年春節我和男友一起回家,二月初訂婚。這是我們相遇的第九個年頭,房子已經安置好,6月底我辭掉工作,離開武漢,7月結婚,一切本該水到渠成。

疫情的事我本來沒放在心上,直到放假前的周一,同事告訴我,她表姐在醫院工作,說情況嚴重,我這才感到擔憂。

第二天,我開始咳嗽,看看網上的新聞,決定不回去了。那時候怕家人和男友擔心,沒告訴他們,只是說回家的車票沒買上,要晚幾天。

1月23日,武漢封城。男友打電話,叫我趕緊回去。那時候我已經開始發燒,體溫38.7度,不敢去醫院,自己在家吃了藥。

那通電話打了兩個小時,以前覺得兩人隔著電話痛哭,純粹是電影和偶像劇裡的戲份,這回輪到我了。手裡攥著電話,屏幕是溼的,我竟然真說了一句,如果我這回活不了,你就忘了我。

男友性格內向,平時不善表達,更不會說什麼甜言蜜語,但偶爾的行為會讓我驚訝。

記得我們度過的第一個情人節,約好逛街吃飯,餐廳座位都訂好了,結果當天早上,他突然說家裡有事情,讓我先去餐廳,他忙完了就趕過來。

那是個大年初七,天氣很冷,滿街都是情侶,我獨自在街上轉悠,心裡越想越氣。到餐廳等待半個小時,給他發信息也不回。

這時,餐廳裡搞促銷活動的布偶走到我面前,手裡端著一紙箱,讓我抽獎。我抽出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擁抱布偶。我愣了一下,布偶摘掉頭套,男友笑嘻嘻地站在我面前。

掛掉電話沒多久,我又接到了男友媽媽的電話。這才知道,我們打電話的時候,他就在收拾行李,要來武漢找我,現在已經從家裡走了。電話裡,他壓根沒提這回事。

我能感受到男友媽媽的傷心和絕望,害怕自己繃不住,趕緊打電話給他,狠狠地說,你要是不回家,我就不吃藥,等死。

那天晚上,幽藍的光線透過窗簾,一閃一閃的。我趴到窗邊,看見救護車停在院子裡,幾個身穿防護服的醫生在往車上拉人。

那是我第一次親眼看見穿防護服的醫生。以前都是通過新聞報導,隱約明白疫情的嚴重,但總歸隔著一層網絡,好像是另一個世界發生的。親眼目睹的瞬間,一股戰慄從腳底漫上脊梁。身體好像不需要經過大腦,依靠本能就可以感受到那種恐懼。

我這時完全明白,自己就在這場風暴的正中心,孤零零的,沒有可以躲藏的地方。想到這兒,咳嗽好像又加重了。

夜裡,我做夢了。夢見有人要殺我,掐住我的脖子,我反抗,想逃跑,怎麼也跑不出去。

第二天早上,我起床煮麵,煎了雞蛋。胃口很差,雞蛋咬了兩口,面幾乎沒動,強迫自己喝掉湯。同事打來電話,說公司裡有確診的,問我的情況。我心裡害怕,聲稱自己一切正常。掛掉電話,整個人蜷縮成一團,渾身溼透了,呼吸有些困難。

男友打來電話,儘可能地安慰我。他請教了學醫的同學,還在網上查了資料,讓我抬高枕頭,坐起來,這樣感覺會好些。

我覺得自己很不爭氣,和他說著說著就想哭。他不停地哄我,將我們過去的事情,和以後的生活,還從我爸媽那裡找來了我小時候的故事書,一頁一頁講給我聽。

我靠著牆,聽他的聲音,儘量不去想其他的,整個人好像回到了童年時代。

圖|聊天截圖

曾經,我是不相信一些所謂的精神力量的。現在我明白,來自他的陪伴、鼓勵和安慰……這些精神力量雖然治不了我的病,卻能退散恐懼和慌亂,讓我鼓起勇氣面對一切。

我主動向社區匯報了病情,通過線上志願者進入到診治群。醫生說我的情況並不嚴重,加上年輕,抵抗力強,按時吃藥,保持良好的心態,就能扛過去。

情人節要到了。我想給男友織一件毛衣。他很瘦,冬天怕冷,總是感冒。我嘴上說給他織毛衣,卻總忘在腦後,三年了也沒動手。病好以後,我要把它當作最重要的事去做。

---李曉瑛

- END -

本期策劃:李一倫

相關焦點

  • 一個中國作家的巴黎封城日記
    他看到申賦漁站在窗口,立即向他揮手。自從巴黎封城之後,他們每天都在窗口相互揮手,像相交多年的老友。從3月17日開始,全法「封城」,旅居巴黎的作家申賦漁開始在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上寫「封城巴黎」,每天一篇。寫了一個月,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封城延長至5月11日。那天深夜11點,申賦漁聽見樓上的鄰居還在努力地健身,吱吱喳喳地踩踏著地板。
  • 攥住圖像與記憶:武漢藝術青年的九段《封城日記》
    2020年2月18日,是武漢封城後的第27天。武漢青年策展人Lena在1月31日發出一則#封城日記#作品徵集,她呼籲每個人記錄自己在這個「特殊時期」生活和情緒,同時也不要忘記和自己對話。因此決定在「屏幕間」這個平臺,發布一則#封城日記#的作品徵集,「屏幕間」是一個「致力於運用屏幕作為創作和展示媒介的藝術平臺,探索創造力和想像力的邊界」。在「封城」這段時間,電子屏幕,應該成為了御宅們和外界溝通和表達最重要的媒介,因此在屏幕間發布再合適不過。我最初的希望是:徵集只是一個引子,讓每個人都能發聲,記錄自己在這個「特殊時期」生活和情緒,同時也不要忘記和自己對話。
  • 一位武漢攝影師的封城日記
    兩人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彭異是位充滿創意和冒險精神的攝影師,他喜歡武漢這座城市蒸蒸日上的感覺,也在用影像表達著自己對生活的反思和對內心的探索。疫情發生後,彭異老師的夫人主動報名進入隔離病房,隨後,他們把女兒送到外公家裡暫住。這段時間,彭異和每一位武漢市民一樣,安靜地待在家中。
  • 這本被翻閱70多億次的封城日記,有武漢人最真實的生活日常
    按照他們的速度,從醫院回家的路,需要走上三個多小時。 當武漢伢、微博vlog博主@蜘蛛猴麵包,偶遇這對老夫妻時,兩人已經走了一個多小時。老人家顧慮自己剛從醫院出來,博主好一番「套近乎」後,才把老人家接上車,送他們回了家。 接受央視新聞面對面專訪時,@蜘蛛猴麵包說,這是他拍攝vlog一個多月來,最感動的畫面。
  • 紐西蘭封城日記|封城下的倔強趣味:本條街最樂觀的崽……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中文先驅報導 一轉眼,封城已過十日有餘。之前在國內封城時,國內的各路親戚朋友所在的小區出入都是嚴格限制的,華人本身也自覺,基本就是呆在自己各種公寓房裡,一個個憋的。不是有個小朋友都在抖音上出來號召「大家平時沒事不要老待在房裡,記得出來走動走動,到自家的廚房裡,衛生間裡多轉轉,呼吸呼吸下新鮮空氣」。
  • 英國夫妻封城前結婚 籌備婚禮才花2小時
    一對新人在兩個小時內籌備了婚禮,這樣他們就可以在倫敦封城前步入婚禮殿堂。當地時間昨晚10點,31歲的克洛伊·柯林斯和29歲的傑米終於在埃德韋爾聯合猶太教堂結婚了。據報導,由於新冠病毒疫情暴發,此前,他們已經三次被迫重新安排婚禮。他們原計劃於9月6日在位於沃特福德的一家酒店舉行婚禮,邀請了130位賓客。
  • 寫作課:作家方方的《封城日記》為什麼會引起巨大關注?
    方方和《封城日記》的影響力分為兩個階段。前半段,大約前30多篇日記,正處於武漢封城第一階段,方方獲得的是絕對正面的影響,每天有無數人追風閱讀委託發布的日記。後半段,封城的第二階段,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主流媒體進入武漢。然後,網絡上出現大批相反的聲音,方方影響力好壞參半。
  • 曼谷封城日記(二) - 中國新聞周刊網
    離曼谷比較近的芭提雅今日宣布封鎖一切進城通道,開始嚴格意義上的封城。另一位泰國高級官員,巴逸副總理前助理派桑在個人臉書上發文,認為泰國很快就要戰勝疫情。他同時指出,泰國對抗新冠肺炎疫情最為關鍵的拐點將出現在4月13-15日,若到時候新增患者低於前三天的新增病例,就表明泰國即將進入結束階段。
  • 《武漢日記2020》作者小林:「封城」這些時日,感覺像個「戰地記者」
    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專訪時小林說:封城首日,感覺武漢正在進入一個重大的歷史時刻,攝影人的本能讓我衝去了一線。記者翻開小林微博還發現,他兩次獨自在條件艱苦的國家騎摩託車旅行一個月,還勇闖過10萬人的水上貧民窟,他認為自己是一個喜歡強烈生命體驗的人。
  • 全球戰疫:法國「封城」一周後,為何管制措施更加嚴厲?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法國「封城」一周後,為何管制措施更加嚴厲?中新社巴黎3月25日電 題:法國「封城」一周後,為何管制措施更加嚴厲?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三是控制住不容易管理的人員,堵住政策漏洞。「封城」開始後,大批戶外鍛鍊和遛寵物的人士仍成群結隊出現在塞納河兩岸步道、戰神廣場等地,讓法國官方很惱火。在上述地點陸續關閉之後,這些人的活動仍未有效受控。
  • 全球戰疫:法國啟動「解封」小心翼翼 生活重回「封城」前尚需時日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戰疫:法國啟動「解封」小心翼翼 生活重回「封城」前尚需時日中新社巴黎5月11日電 題:法國啟動「解封」小心翼翼 生活重回「封城」前尚需時日中新社記者 李洋當地時間5月11日,法國開始逐步「解封」,結束已經持續
  • 為守護村民健康 他在疫情防控一線日行三萬步|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按照區市縣的安排部署,他組織全村69名黨員及志願者,在村口主要路口設立查驗點,24小時值班值守,對出入車輛及行人嚴格消毒、登記、測量體溫,堅決杜絕外來車輛及人員進入,無特殊情況的村民,一律不允許外出。並發動群眾,對全村所有的村組巷道,噴灑消毒液,全面剷除病毒滋生和傳播的土壤。
  • 「封城日記」作者:大多地方分管衛生的領導,不是醫學科班出身
    自武漢封城之後,在這裡生活了40年的葉青,堅持每天寫《疫區日記》,來記錄武漢的大事小情。截至2月15日,他已經寫了22篇。「我相信這些日記是有價值的。」葉青說。 作為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並不擔心疫情之後經濟的恢復。
  • 這雙來自東方的眼睛,記錄了怎樣的墨爾本「封城」生活?
    團隊的夥伴之間,也因社交距離的禁令,不得不變成線上溝通,樸津劍說,快的那種連拍帶剪5、6個小時也能完成,慢的這種,從拍攝到剪輯一周的時間也有,所以根據不同的題材,不同的工作量,總之最多的時候可能10個小時都會坐在板凳上,一直去剪輯,去摳細節。樸津劍的努力也得到了認可和回報。
  • 作家寫「封城日記」,值得點讚
    近日,武漢一作家所寫的「封城日記」被關注的人很多。不少讀者每天晚上等著更新。這樣的現象,當然是讀者對日記內容的關注。事實上,我們留意一下災難文學,那些第一手的記錄,更為可靠一些。今天,讀者追捧「封城日記的道理,也正是在這裡。
  • 「荊州封城日記5」疫情之下的廚房生活
    【荊州封城日記5】疫情之下的廚房生活文/圖 芒果君爺爺製作 芒果君奶奶按:昨晚,手機推送《荊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通告(第7號)》,中心城區餐飲服務單位從1月28今日繼續推送《荊州封城日記》,疫情當前,蹲守家中,好好生活,即對社會盡職盡責。城封之後寫了數篇「過早」的文字,幾乎滯留於「早餐文學」,長此以往,讀者筆者皆會乏味。與公文寫作的嚴謹規範,商務函件的斟字酌句比較,散文創作揮散自如。
  • 一個義大利人的「封城」日記:見到中國專家 我充滿希望!
    義大利人格蘭代索·費代裡科是新華社的一名報導員,綽號「老費」,自3月10日義大利實施全國「封城」後寫起了日記。老費居住的地方正是疫情重災區帕多瓦。今天「老費」特別興奮,因為他在故鄉採訪到了援助義大利的中國抗疫醫療專家組。以下是新華社記者翻譯的老費「封城日記」第4篇。
  • 曼谷封城日記(三)
    我趕緊接過他手上那本雜誌,同時起身到籤到臺上把準備發放的雜誌讓人全部捆好送到我的車上去。那一期雜誌最後全部堆到我的辦公室,一本都沒有外洩。我們僑胞有時愛國愛到匪夷所思的程度。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更加認識到祖國或者國家的重要,關鍵時刻能保護你的不是「民主」、「人權」,而是你的祖國你的國家。方方《武漢日記》裡惹人反感的其中一個細節是她的侄女有新加坡派飛機來武漢接走。
  • 全球戰疫:德國柏林「封城」首日 (13/14)
    全球戰疫:德國柏林「封城」首日 (13/14) "← →"翻頁
  • 墨爾本「封城」日記:一朝回到解放前
    粉面桃腮的小朵、賢良溫柔的蕊絲,絲毫不能告慰我那顆被疫情虐得千瘡百孔的玻璃心。2020年5月11日星期一,墨爾本在封城50天後,維州結束第三級封鎖模式,沒有上升到第四級,開始逐步放開禁令。而彼時,墨爾本西區肉聯廠的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維州人在忐忑中迎來了解禁的歡呼。此後,疫情如遊擊戰一般神出鬼沒,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最終以星星之火逐漸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