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12月15日,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在東莞市樟木頭鎮舉行,16支隊伍同臺競技,迎接即將到來的2021年,讓市民群眾大開眼界。
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以「非遺傳承健康生活」為主題,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會、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樟木頭鎮人民政府共同主辦。
東莞市委常委、軍分區政治委員劉松濤;廣東省非遺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原文化廳非遺處處長張梅;樟木頭鎮委書記周偉森、東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蔡國康、樟木頭鎮委副書記、鎮長尹錫棋;東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餘建民等參加活動。
活動當日,樟木頭舉行了廣東省非遺墟市一日遊、麒麟大巡遊、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等,旨在傳承和弘揚傳統麒麟文化,推動廣東省麒麟舞創新發展,促進全省各地青少年麒麟隊伍互相交流。
在麒麟大巡遊活動中,來自廣東各地的麒麟舞隊員高舉著「弘揚國粹」的旗幟,整齊的隊伍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精氣神十足。市民紛紛豎起大拇指,大讚「精彩」。
主辦方介紹,賽事組委會從來自廣東省各地的報名參賽隊伍中甄選出16支來自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中山、肇慶、汕尾、潮州的青少年隊伍入圍參賽。
與以往不同,本次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參賽作品須為2018年以後創作,並未獲得過市級及以上獎項的新作,參賽麒麟必須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新創麒麟舞表演,其舞蹈動作、結構編排、伴奏音樂、舞臺設計、服飾等必須區別於傳統麒麟舞表演。
在當晚舉辦的邀請賽上,各支青少年隊伍輪番登場,舞臺上演盡麒麟的出洞、繞頭、耍尾、尋青、探青、踢青、食青、醉青、吐青、打沙、吐玉書、遊花園、回洞等,為到場市民群眾獻上了一場視覺盛宴。
樟木頭鎮是東莞市唯一的純客家鎮,客家文化資源豐富。作為本地一道獨具風格的文化風景線,多年來當地已發展出20多麒麟舞隊伍,創作麒麟精品藝術100多項,在國家級、省級比賽中屢創佳績,還應邀遠赴海外進行傳統藝術交流。
主辦方透露,樟木頭麒麟舞兩次進京獻演,參加過上海世博和廣州亞運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活動,榮登了央視《群英匯》舞臺,成功被列為國家「非遺」保護項目,樟木頭由此被文化和旅遊部命名為「中國麒麟之鄉」。
(劉獻兵、趙洋、樟宣)
[責任編輯:秦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