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最火的是什麼?網際網路上,甜野男孩丁真火遍大江南北;網際網路之外,線下「市集」火遍了青島的老城和商街。那麼「市集」是什麼?就是一群年輕人在室外「練攤」嗎?答案遠不止於此。在青島人最熟悉的營口路市場,二樓的茶城正在醞釀著一場蝶變,這裡要把「市集」玩出新花樣。就像上海開在弄堂裡的阿斯頓·馬丁一樣,青島也將有一處自帶話題的「市集」等你來打卡。
臺東市集戶外「盛唐街景」一角。
生於居民樓和農貿市場之間
上海弄堂裡開了家阿斯頓·馬丁,樓上是滴著水晾衣服的老阿姨……曾經,奢華英倫跑車製造商阿斯頓·馬丁在魔都上海另闢蹊徑:選址上不愛繁華摩登,偏愛市井小巷;定位是不買車,只做品牌展示。只有抱著好奇走進弄堂的人才發下,莫名其妙的阿斯頓·馬丁其實幹著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如今,一群85後的年輕人聚在臺東八路,幹著一件莫名其妙又妙不可言的事……
12月15日,記者來到臺東八路16號,這是鼎鼎大名的營口路市場所在地。肥美海鮮、乾鮮果品、青島脂渣、誠信瓜子……在天寒地凍的日子來到這裡,整個人頓時就被溫暖的煙火氣包裹了。在營口路農貿市場的門頭之上,是一處嶄新的朱紅樓閣,燈籠高高懸掛,毛筆字書寫的四個大字「臺東市集」,與周邊的店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透著一股傳統的中國風。樓閣的兩側是一幅巨大的海報牆,由一串串燈籠分割開來。夜幕降臨後,海報牆的妙筆才得以顯現,橙色打底、中國紅勾勒,再加上毛筆字和國畫的渲染,可以窺見臺東市集必定藏著中國風的元素。朱紅樓閣和海報牆之上就是居民樓,懸掛的空調外機、伸出的晾衣架、正在開窗的居民,又構成了一幅生活圖景。
臺東市集室內街景。
別有洞天的臺東市集
從朱紅閣樓下的小門,沿旋轉樓梯上二樓,記者來到了臺東市集。迎面而來的暖風,讓記者感受到了這裡有別於室外市集最大的暖意。這是全室內的市集,配備有新風系統,營業不再受天氣左右。黃牆紅瓦的青島建築風格被「搬進」了臺東市集,又配以作古的木質門框、窗欞和門頭。整體的室內設計復古、簡約又不失溫度。目前,臺東市集一期12個店鋪已打造完畢,二期正在緊鑼密鼓的裝修中,共打造80餘個店鋪。
這裡原本是臺東的老茶城,今年9月份,茶城的業戶搬走,臺東市集的項目團隊入駐開始改造。項目按照盛唐街景的風格打造,分為「東市」「西市」「南市」「北市」四個區域,並設有快閃區、互動性社交廣場等。之所以選擇盛唐街景,是因為主創團隊希望臺東市集有兼容並包的品質,吸納眾多的文化和商業元素,打造成為集吃喝玩樂為一體的沉浸式文旅特色商業地標。
營口路市場二層將變身新商業地標「臺東市集」。
煙火氣之上的商業綜合體
「我們腦海中的臺東市集,未來是青島夜生活的聚集地。」計劃於明年1月改造完成的臺東市集已同步啟動招商工作,未來這裡的業態將決定臺東市集是否能夠像企劃總監李哲所構想的那樣,成為兼具美譽度和頂流的商業地標。
「我們的業態涵蓋吃喝玩樂,不僅有青島當地的網紅品牌,還有全國的連鎖品牌入駐,還會吸引一批一線潮玩店落戶,在此開設青島首家門店,市集也有爵士酒吧。」李哲告訴記者,臺東市集的消費標籤定位為時尚感、品質感、體驗感、文藝範、社交表達和民族自豪感,目標人群為18歲至35歲之間的年輕人。
著手打造臺東市集之前,李哲和主創團隊曾前往全國各地考察。「青島的商業裡還沒有出現長沙的『文和友』、長春的『這有山』。」李哲認為,青島也需要一個新的形式來開闢商業先河,在面積不大的商場裡,藏著本地網紅店、品牌店,有文化底蘊和藝術氛圍,還有潮流經濟,讓室內的商業綜合更有逛頭。
臺東市集室內樓梯。
「違和」背後的生意經
並非緊鄰臺東三路步行街,而是選擇和有著30多年歷史的營口路農貿市場當鄰居,樓上是居民樓,周邊都是啤酒屋等傳統業態,臺東市集的選址讓人摸不著頭腦。然而,這些看似「不搭界」的環境氛圍,並不是主創團隊最在意的。「我們會通過線上的方式進行引流。」李哲告訴記者,臺東市集打的是策劃牌,靠的是營銷策劃及品牌資源發揮引流效應,「像關曉彤的奶茶品牌『天然呆』在成都落地開店,與臺東市集的合作也在洽談中,另外我們還會與其他一線IP品牌合作。」
與此同時,臺東市集也在契合著年輕人的想法。伴隨著網際網路一代成長為消費主力,他們渴望走出家門來到全新的社交空間。「我們打出的品牌口號是,為你偏愛的生活方式。」李哲解釋為,臺東市集可以包容所有人偏愛的生活方式,是一個有著多元文化的地方,同時定位為年輕力社區和都市烏託邦,這是一處可以進行社交的場所和隨遇而安的地方。
臺東市集「盛唐街景」吸引遊人前來觀賞拍照。
臺東市集
給未來更多想像空間
「臺東市集就在我們二樓,正在裝修。」營口路農貿市場負責人侯鎮和市場的業戶一樣,非常關注樓上鄰居的新動態。毋庸置疑的是,明年臺東市集的開業,肯定會為市場帶來人流和商機。臺東市集之於臺東,之於青島的商業發展,都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閃光因子。
積聚新生代商業力量
在首屆臺東步行街商業創新周的開幕式上,臺東創業青年60秒的限時talkshow作為開場白,5位年輕的創業青年輪流上臺脫口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就有臺東市集CEO孫潤正。他和妻子都是地地道道的青島人,有著深厚的臺東情結。
這次打造臺東市集,夫妻倆邀請了北京等地的朋友一起來青島創業。原本在北京工作的李哲懷揣著「烏託邦」的夢想,來到青島擔綱企劃總監。作為西安人,他見證著腦海中的盛唐街景一點點在臺東市集變為了現實。「我們的團隊很年輕,主創人員都是85後,還有90後,從事過影視、藝術等領域,有資深的策展人。」
和長春的「這有山」一樣,臺東市集的這支團隊也是初次涉足商業,憑藉著清晰的定位和超強的策劃能力,試圖在青島商業佔領一席之地。
正在打造中的臺東市集引來創業者諮詢洽談。
業態迭代尋求「突圍」
當李哲正在為即將到來的聖誕市集策劃活動方案時,侯鎮正在為明年的攤位招商和線上業務出謀劃策。作為傳統的農貿市場,營口路農貿市場也在積極尋求轉型,努力和時代同頻共振。
「今年我們正式接管運營營口路農貿市場,對市場和商戶的門頭裝修等做了統一的規劃和宣傳,我們還積極引進品牌,讓喜旺、廚王雞等品牌入駐市場。」侯鎮介紹,受疫情影響,今年市場平穩運營下來了,現在市場的業戶約90家,較往年提升了30%。「大家都知道,海鮮加工是營口路農貿市場的『大頭』,現在我們在研究線上配送。」侯鎮介紹,市場已引入了京東和順豐,正在有序推廣線上配送業務。
臺東市集方位。
停車難在「破題」中
引來了人、原有業態在「突圍」,自帶人流量的臺東商圈,在2020年讓人們看到了它求變的決心。
今年7月22日,商務部在南京召開了全國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會,臺東步行街作為山東省唯一的步行街成功入選了全國第二批改造試點的12條步行街。
隨著威海路平戰結合人防工程的啟動,臺東商圈改造提升工程已打響「第一槍」。面對制約商圈發展的停車難題等問題,威海路平戰結合人防工程建成後,現有情況將得到極大緩解。該工程可為周邊居民和商戶提供800餘個停車位,並與周邊停車場互聯,沿威海路設置地下雙向四車道,使通過車輛迅速駛離,將極大程度上緩解路段交通擁堵狀況;地下工程還在臺東一路、臺東三路、臺東八路、延安二路、長春路規劃了5條24小時地下過街通道,同時與臺東地鐵換乘站連接,將人流成功引入地下,發揮臺東地鐵換乘站輻射功能,實現客流互動與共享模式,改善臺東核心區地面通行情況。
在活化商業業態、深耕老城肌理的前提下,臺東商圈的逆襲與綻放值得期待。(觀海新聞/青島晚報記者 于波/文 徐常青/圖)
晚報評
用想像力點亮時尚青島
盛唐街景將出現在營口路市場二樓,這樣一幕多少有點「上頭」,卻也非常令人期待。特別想看看,未來這裡將是一派怎樣的場景。
雖然就歷史沿革而言,青島主城區與唐朝並無多少交集。但盛唐是中國人的一個夢、一種理想。而盛唐的巔峰,就是在異質文化交鋒與融合之下產生的。此次臺東市集的主創團隊選擇盛唐街景,是希望這裡有兼容並包的品質。作為一種創意方向和未來憧憬,這是說得通的。
眾所周知,營口路市場乃是青島的鬧市,有雲集的啤酒屋、新鮮的海貨以及絡繹不絕的人流,是青島最有煙火氣的場所之一。而將營口路市場二層定位為新商業地標,顯然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想像力。不同的人群將在這裡匯集,商業以及文化的異質性將集中上演,這種觀念與文化的交鋒將是激烈的,也是動人的,這種交鋒很可能激發出勃勃生機,造就一種奇妙的商業和文化景觀。
臺東市集的主創團隊是年輕人,目標人群也是年輕人,這種創意本身與當下國潮文化的大行其道密切相關,與網際網路文化相契合。而混搭和跨界向來是當代藝術的一種常見形式。可以說,臺東市集具有成為網紅的部分潛質,但到底能否真正成為網紅,能否像「上海有弄堂裡的阿斯頓馬丁」那樣成功,還得看具體的工作。畢竟從觀念到落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前方也會有不小的挑戰。
一個非常有創意的項目,難免會遇見一些新的問題。一方面,這需要市集管理者和商戶多一些耐心,無論如何創新都需要嚴守法律法規,守規矩才能行長遠;另一方面,也需要相關部門打開想像力,不斷創新方法,提供周到服務,呵護創新項目。各方齊心協力,共同用想像力點亮時尚青島。(本報評論員王學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