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聆聽抗日英雄「紅色家書」背後的故事

2021-02-22 南京教育發布


「努力求學而不忘國家的危難」,「希望你努力!努力!十二萬分努力」!
「以後努力讀書,將來長大了……把已失的東北,從日本帝國主義的手中奪回來,以完成你為救國救民而犧牲的二舅舅的遺志」……8月16日,由南京市紀委、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市婦聯、新華網江蘇頻道共同舉辦的「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體驗活動走進雨花臺烈士陵園,來自南京市共青團路小學的近百名學生瞻仰學習了雨花英烈的革命事跡,聆聽了一堂特殊的紅色家風課。

參觀雨花臺烈士紀念館

聆聽紅色家風故事

「在抗戰勝利71周年之際,我們重點組織了這堂紅色家風課,給孩子們講述抗日英雄紅色家書的背後故事,引導他們感悟體驗革命先烈們的家國情懷。」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說。

 

在家風課上,閔樂山烈士和周執中烈士的紅色家書以及他們革命事跡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名聽眾。

 


做筆記


回答問題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九•一八』事變,東北全境淪陷。在這危急時刻,一大批中國共產黨人從四面八方奔赴東北參加抗戰。閔樂山、周執中這二位烈士當時身在上海,參與組織了『上海青年自願決死抗日救國團』,毅然北上抗日。」南京市地方志辦公室的抗戰史學者胡卓然給孩子們介紹了當時的歷史背景,當時抗日救國團「誓以鐵血救國之決心,自願犧牲一切,與暴日奮鬥到底」,而閔樂山、周執中都是奔赴抗日前線的中國共產黨人。1933年熱河失陷後,閔樂山和周執中撤回內地,按組織要求前往南京積極宣傳抗日主張,並且計劃學習軍事知識以重返東北抗戰。1934年兩人因遭叛徒出賣被國民黨當局逮捕,3年後,他們先後在獄中被折磨致死。

 


周執中寫給外甥的家書

據了解,閔樂山烈士在奔赴抗日前線前,給弟弟寫了一封家書,說「此後要到東三省去(即黑龍江、奉天、吉林),與日寇決一死戰」,勉勵弟弟努力求學而不忘國家的危難,情詞懇切,滿懷愛國熱忱。而周執中則是和弟弟周國輝一起參加了「上海青年自願決死抗日救國團」。戰鬥中,弟弟周國輝壯烈犧牲。周執中在寫給外甥的家書裡,委託外甥安慰長輩「我請你在這個暑假期中,常常同你爹爹和媽媽到我家裡去,替你舅舅安慰安慰外祖,並且請你和妹妹、弟弟常常做些活潑天真的怪象以博他們破涕歡笑」。同時,家書中又教育外甥樹立遠大理想,長大了繼承遺志為祖國而戰鬥。

 

「在民族危亡之際,他們的每一封家書可能就是遺書!」胡卓然說,「這兩封家書飽含著愛國、愛家的雙重情意,展現了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捨生取義、立志報國的崇高信念,有著穿越時空的恆久價值。而家書裡對家人的諄諄囑託,也堪稱是中華傳統家訓的升華。」

 

「愛國是家風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做人最基本的前提。儘管經過無數革命先烈的不懈奮鬥,中華民族那段屈辱的歷史已經過去了,但歷史卻不能忘卻,革命先烈的精神更要代代傳承下去。」市教育紀工委書記鮑雅娟告訴記者,「組織這堂紅色家風課,就是希望在孩子們的心靈中種下一顆熱愛國家和民族的種子,讓他們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從小懂得責任與擔當的道理。」

 

據悉,「好家風,伴我行」傳統家訓文化體驗活動自6月初啟動以來,已經累計舉辦進校園、進社區活動13場,有1000多名學生及家長現場聆聽了主辦方組織的「家風課」。而「正家風、立家規、嚴家教」的精神也同步輻射到這些孩子身後的1000多個家庭。與此同時,主辦方還正在組織開展最「贊」家風徵文活動,面向全市中小學生群體徵集家風故事。

 

「我們通過舉辦傳統家訓文化進校園、進社區活動,面向基層播下點點火種,努力讓古人正己修身、治家教子的智慧以及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傳遞下去、發揚光大,為積極涵養這座城市乃至全社會的清風正氣儘自己的一份心力。」市紀委相關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運河教育】聆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迎賓路小學讀書教育月...
    【運河教育】聆聽革命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迎賓路小學讀書教育月抗日小英雄故事會 2020-12-21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陵學子「紅色」古樹下 聆聽抗日故事
    臨沂蘭陵學子「紅色」古樹下 聆聽抗日故事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日訊 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一大早,臨沂市蘭陵縣第五中學的40多名師生來到蘭陵鎮的一棵古樹下,聆聽蘭陵縣蘭陵鎮紅色文化宣講志願者講述紅色故事,重溫一段蘭陵人民英勇抗日的歷史。
  • 展訊丨紙短情長——湖湘紅色家書詩詞主題書法展即將開展
    掃描二維碼,聆聽紅色家書故事掃描二維碼,聆聽紅色家書故事掃描二維碼,聆聽紅色家書故事掃描二維碼,聆聽紅色家書故事展廳中,我們還設置了朗誦活動,觀眾可以在現場或通過線上參與到紅色家書誦讀活動中,更好的感悟革命先驅們的愛國情懷和英雄氣概。
  • 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8月10日,我縣組織開展 「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來自我縣部分中小學的學生們在縣新華書店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活動通過黨建帶團建帶隊建,進一步引導加強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建黨100周年提前營造濃厚氛圍。我縣響應號召,舉辦了這次主題為「誦讀紅色書籍,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的「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活動邀請了零錫耿和藍慶軍兩位老師前來講課,他們結合我縣實際,生動地向學生們描述著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
  • 江西這位烈士的戰地家書,吳京讀信幾度哽咽
    在袁州區慈化鎮冷水村,三進三出火場救人的「感動中國人物」譚良才和當地的小學生們一起看望了91歲的抗美援朝老兵陳建友,並聆聽了陳老講述的那段故事。講述革命故事追憶崢嶸歲月紅色基因深深地刻在了宜春的這片熱土上同時也鐫刻在了下一代的心中抗美援朝的退役老兵面對面地向學生講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鬥故事引導廣大青少年弘揚愛國主義光榮傳統
  • 紙短情長,新縣中小學生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基因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李筱晗 通訊員 王麗君  「『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讀到這句時我不禁眼淚盈眶」「品讀紅色家書,感受先輩偉大的精神力量,讀林覺民的《與妻書》,思緒被帶到往昔崢嶸歲月……」11月18日,新縣舉辦「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精神」主題演講比賽
  • 新縣舉辦「誦讀紅色家書 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演講比賽
    「品讀紅色家書,感受先輩偉大的精神力量,讀林覺民的《與妻書》,思緒被帶到往昔崢嶸歲月……」日前,新縣舉辦「誦讀紅色家書、傳承紅色精神」主題演講比賽,來自全縣中小學的24位優秀選手同臺角逐,傾情講述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紅色故事。舞臺上,選手們緊緊圍繞演講主題,時而慷慨激昂,時而低沉婉轉,聲情並茂的演講深深感染著在場每一位觀眾。
  • 常州中學生別樣紀念抗戰勝利 深情演繹「家書故事」
    常州中學生別樣紀念抗戰勝利 深情演繹「家書故事」 2015-09-02 22:25:51唐娟 攝常州的中學生講述左權將軍寫的妻兒的家書。 唐娟 攝   中新網南京9月2日電 (記者 唐娟)面對敵人刺刀臨危不懼的「趙一曼」、西藏姐妹花深情講述援藏士兵潘承嶽、潘兆華兄弟倆的家書故事、國民黨抗日將領蔡炳炎在常州寫過的一份家書、東北抗日聯軍的著名將領常州武進人馮仲雲寫給妻子的家書……。
  • 透視一場紅色故事會背後的英雄觀
    英雄再認識——透視一場紅色故事會背後的英雄觀■解放軍報特約記者 雷兆強 通訊員 聞蘇軼 丁凱紅色故事會第一次驗收匯報,一多半的節目都被王遲認定為「不及格」,理由是「太假了」——戰友之間的尋常對話,卻像隊列會操時的口令那樣一板一眼……「原本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被硬生生演『假』了。」王遲說,「假」並不是指故事本身,而是指「情節設定不合常理,人物形象過於誇張」。事實上,這個問題在基層部隊具有普遍性。
  • 德州市武城縣:聆聽革命歷史 重溫紅色記憶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3日訊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為了增強幼兒對祖國歷史的了解,培養幼兒的愛國之情,第一幼兒園開展了「聆聽革命歷史,重溫紅色記憶」主題教育活動。
  • 學習紅色故事,弘揚紅色精神
    紅色,傳承了中華民族多少歷史和辛酸。但在歷史長河中,那種鮮亮,那種光芒深沉而又勇敢。黃繼光,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等抗日英雄的故事伴隨我們長大,回憶革命的徵途,回憶革命的事跡,回憶革命的精神,讓紅色精神歷久彌新。8月6號晚上,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藉助微信平臺,向留守兒童分享許多陪伴我們長大的抗日英雄的故事,並與留守兒童們一起學習弘揚紅色精神。
  • 踏尋紅色景點 重溫紅色歷史——亳州重點紅色旅遊景點背後的故事
    原標題:踏尋紅色景點 重溫紅色歷史——亳州重點紅色旅遊景點背後的故事亳州的紅色旅遊景點有哪些?分布在哪些地方?每個景點裡承載的是怎樣的歷史故事?「七一」建黨節即將到來,本報記者為大家細數一下亳州的紅色旅遊景點,以供回顧歷史、緬懷先烈。
  • 品味厚重歷史,聆聽紅色故事
    2020年7月31日,洛陽師範學院永信班實踐團成員來到河南省焦作市參觀了王封西大井,通過此次參觀,永信青年看到了百年老礦中蘊含的厚重歷史,聆聽到了老礦中催人奮進的紅色故事。 走進王封礦舊址,「王封礦」幾個紅色大字格外醒目。
  • 滕縣保衛戰80周年 抗日英烈趙渭濱後人回川祭奠 講述「絕筆家書」
    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在抗日戰爭中頑強奮戰、為國捐軀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中,趙渭濱位列其中。與這個榮譽相比,他的一封絕筆家書更令人關注。「爺爺的思想至今影響了我們一家。」趙令蓉說,6歲左右他便隨父親離開成都,前往北京生活,「但這麼多年裡,爺爺的抗日事跡對一家人的影響都很大。」「他是我心裡真正的英雄。」長大後,趙令蓉和哥哥從家人、歷史資料、抗日研究者等地方,不斷尋找有關趙渭濱的故事,「他其實是葬在滕縣當地,前幾天我們已經去過一趟,今天是專程趕到成都,在老家的土地上再次祭奠。」
  • 照片背後的故事——《晉察冀三英雄》背後的傳奇故事
    英雄不朽,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  這張名為《晉察冀三英雄》的照片,出自晉察冀軍區專職攝影記者葉曼之之手,發表在《晉察冀畫報》1944年第5期封面上。照片上的三英雄分別是擁軍模範戎冠秀(中)和戰鬥英雄鄧仕均、爆破英雄李勇。這張珍貴的照片背後,有一段非常感人的傳奇故事。  戎冠秀是我的奶奶,她出生於1896,是平山縣下盤松村人。
  • 品讀抗戰家書 砥礪強軍徵程
    這是著名抗日將領張自忠1940年5月殉國前留下的絕命書;「現在兒就要離開大別山,走上最前線,消滅敵人,保衛中華。望雙親不要悲傷掛念,兒為偉大而生,光榮而死,是我做兒子最後的心意。」這是新四軍某部連長程雄1940年犧牲前寫給父母的訣別信……近日,戰略支援部隊某連結合抗戰勝利75周年,將抗戰家書作為引導官兵樹立新一代革命軍人樣子的「活教材」,紮實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 聆聽英雄的故事
    學校黨組織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很緊,科任老師都會見縫插針給我們講些革命故事。校團委書記周進儒經常在上團課時講戰鬥故事,特別是在北京上過大學的老校長劉星堂經常在全校師生大會上講「五四」愛國運動、五卅運動和二萬五千裡長徵的故事,尤其講到「火燒趙家樓」的匡互生、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的英勇事跡時,我們更是熱血沸騰,下決心為祖國強盛而讀書。
  • 延吉千餘名師生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
    同學們l聆聽王隅溝抗日遊擊根據地歷史事件重溫少先隊入隊誓詞9月15日上午,第一批參加活動的依蘭鎮興安小學40餘名師生來到古城村,在王隅溝抗日英雄紀念碑前,師生集體默哀,表達對英雄們的敬意。面對鮮豔的少先隊隊旗,學生們重溫了入隊誓詞,齊唱少先隊隊歌,激昂的歌聲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了大家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的信心和決心。在工作人員的引導和講解下,師生們參觀了王隅溝抗日遊擊根據地,聆聽了王隅溝抗日遊擊根據地的歷史事件。
  • 回望崢嶸讀初心—江西省高校「誦讀紅色家書 講述英烈故事」 在泰豪動漫學院巡演
    誦讀紅色家書,講述英烈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寫好奮進之筆。11月18日,回望崢嶸讀初心——江西省高校「誦讀紅色家書 講述英烈故事」巡演南昌站匯報演出在我院泰豪講堂M廳隆重上演。▼該活動是響應省委書記劉奇向全省黨員幹部提出的「誦讀紅色家書,還有發生在江西紅土地上的100個經典革命故事」的號召,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成功舉辦全省高校「誦讀紅色家書 講述英烈故事」比賽和展演活動的基礎上,開始面向各市各高校進行優秀作品巡迴演出,旨在進一步發揮好比賽活動育人成效,引導青年師生從紅色家書、英烈故事中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智慧的力量,自覺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
  • 銘記抗日歷史做新時代接班人
    今天,青島寧安路小學邀請樺川路社區的紅色書法家71歲張家榮老人,結合抗日勝利75周年紀念日,走進校園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新時代接班人」的主題活動,讓紅色基因植入小學生心田、融入血脈,助力新學期成長。張家榮堅持書法60餘年,曾多次參加全國書法大賽榮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