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旅遊來到南京金陵牛首山,又名天闕山,是金陵四大名勝之一,因山頂東西雙峰形似牛頭雙角而得名,一座牛首山,半部南京史。
此行金陵,牛首山, 是我最大的收穫。 沒有峰巒起伏,城市是缺乏生機的。 山是自然對城、對人最深沉的寵愛。 南京的山不少。 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 那句老話:春看牛首,秋去棲霞說的就是此地。 幾次來南京,未曾聽說。 這次好友的手機照片, 確實讓我心嚮往之。 正如那句:佛已在,心已往。 牛首聖境,咫尺如來。 滴滴一下,馬上出發。初到牛首山,還沒進入景區, 醒目的方塔上書「牛首勝景」金光閃閃的四個大字, 便把我引了過去。 第一印象便是設計精緻, 據說景區的大門從空中俯視, 正是佛教的標誌。 原木色的整體構造,精緻的木雕和石雕柱底, 透露出一股讓人肅然起敬的氣息。 導遊告訴我,方塔是風鈴塔, 內掛了400個風鈴。 走近時,微風徐來, 清脆的鈴音十分悅耳, 閉上眼細細聆聽, 那種寧靜恬然就從心田裡蔓延開來。 牛首山的聖景還數不勝數。 這裡有「中國最美村鎮」之稱的世凹桃源,也稱「牛首文化第一村」, 這裡有鄭和文化園,是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的墓冢。 這裡,南唐二陵位於牛首山南麓,為五代南唐先主李昪及其妻宋氏的「欽陵」 和中主李璟及其妻鍾氏的「順陵」, 是五代十國時期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 這裡,嶽飛與金兀朮大戰於此,距今已有860年, 故壘遺存至今,且有若干段完好者,亦可謂難得也。 聖物,聖境,聖景, 都讓我流連, 但最難得的是,收穫那份內心的平靜,傾聽內心的冥想。 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無非是一片心。 六道輪迴人世間, 最幸福的事,不是活的像別人, 而是在努力之後,活得更像自己。
據傳東晉大興年間,晉元帝打算在建康都城的正南門──宣陽門外立雙闕,丞相王導陪同晉元帝乘輿出宣陽門,王導認為國家草創,財力薄弱,連城牆都用籬笆代替,不能大興土木。於是,他指著正對宣陽門的牛首山的兩峰,對晉元帝說「此天闕也」。元帝因此打消了建闕的念頭。唐天寶年間,改山名為「天闕山」。然而,今天我們卻無法看到牛首山「兩峰爭高」的景觀了,原來在「大煉鋼鐵」的年代,發現了牛首山有鐵礦,數年狂採,一隻牛角便做了「貢獻」,當年的牛首山今已成為了一頭獨角牛。這只是個傳說而已。
大家有時間可以來玩玩 真的挺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