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開始的畢馬威調薪之後,大家一邊匿名吐槽,一邊偷偷試探周邊人的薪資水平,同時還不忘瞅瞅隔壁的調薪幅度。
這幾天,最後一家安永也發了工資信,很多人又開始討論如何拿下證書,明年評分漲一漲。
今年調薪為什麼反應這麼大?給大家看一張2018年和2019年的對比圖:
2019年(點擊可查看大圖,圖片來自知乎Mr Alan X)
2018年(點擊可查看大圖,圖片來自知乎Mr Alan X)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下四大各家的調薪情況。
1、畢馬威發信後怪象頻生
畢馬威是今天發信最早的一家,入職第一年的同學今年比去年要多500塊,去年應屆生起薪是8500,從今年開始就9000了,這個四大所的都是一個水平。
然後咋們再來看看入職第二年A2,A2今年的平均薪資是1萬整,相比去年增加了400塊。
畢馬威今年上演三大怪相:
①、再次上演工資倒掛!二線所A2的薪資沒有一線所A1的薪資高,網友表示還不如去一線所當A1。
②、「莫名其妙」多發200塊。根據網友列出的工資信顯示,A2的兩分10500,三分10000,但是有一位同學今年A2,被3分delay,但是還發了10200。
③、諮詢凍薪、降薪,全軍覆沒!諮詢的A2三分凍薪,兩分降薪。諮詢3分 C1的薪資是32000,而審計的薪資是34500,一線城市的諮詢開始降薪。
2、普華永道發信最淡定
普華永道今年的A2的平均水平是10100,相比去年增加了300塊,漲薪幅度一般。S1相比去年漲了500塊,S2漲了200塊。
普華永道的人應該是最淡定了,從發信到結束吐槽用時最短,大部分已經開始討論如何準備接下來的證書考試。
3、德勤發信最曲折
德勤今年A2的平均薪資是10500,位居四大之首,想比去年直接上漲500塊,還是非常大方的,但是S1和S2的漲薪比較令人失望,S1平均薪資上漲200,S2上漲100。
德勤的發信可以說四大裡最曲折的,從剛開始醞釀:9月29日我們大家就可以查詢了。
結果到9月29日,網站突然崩了!
然後到晚上21:00又恢復正常:
整個過程可以說非常曲折了,很多小夥伴的心提前又放下,再次被提起,仿佛坐了過山車,好不刺激!
4、安永發信最晚,但是漲幅喜人
安永今年發信最晚,是四大中最後一個,但是A2的薪資終於不用再墊底了,目前根據A2的平均薪資來看,德勤10500位居首位,其次是普華永道和安永10100,最後是畢馬威10000,這次輪到畢馬威墊底了。
既然今天說到四大的薪資,那麼就再詳細地給大家介紹一下四大的其他情況,目前四大還是很多財會生夢想進入的公司,在這裡晉升穩定,成長空間比較大,是非常好的平臺。
四大之間的差別
一、規模分布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在全國的分布情況:
普華永道中國26個分所:
安永大中華區27個分所:
德勤中國21個分所:
畢馬威中國21個分所:
從分所上來看,普華永道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大所,近年來,各大會計師事務所還在積極擴張自己的版圖。
二、收入方面
根據中注協公布的2018年百強名單,普華永道其業務收入在國內明顯領先於其他三家,手中握著不少大客戶。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約6%的上市公司,拿下約35%的報酬。
三、客戶方面
2018年審計費用前十位
總的來說,500強企業基本上被四大瓜分了,內資所大多在A股市場競爭。另外,根據上市公司輪換制,每隔幾年一些上市公司就會被要求強制更換會計師事務所,例如2018年建行就由原聘普華永道改聘為安永,所以四大的客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四、業務類型
四大共有的業務線是審計、稅務和諮詢,而各個會計師事務所又有其強項。
1、審計
四大最主要的業務,招人最多,尤其到年報的時候,一般是事務所最缺審計的時候。主要為客戶提供財務報表相關的服務:財務報表審計、內部審計、風險控制、精算、造價等。審計不僅包括外審,還有內審,上市公司需要內部控制,完善組織架構這都需要審計出馬。
在國內,審計做得最好的就是普華永道了,其次就是畢馬威。
2、稅務
稅務線相對於審計和諮詢來說,名氣較小,但是也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不會像審計那樣加班嚴重。稅務業務主要是幫助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為企業提供專業的稅務意見,同時協助審計部門核查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稅務風險。主要為客戶提供稅務相關的服務:會計與薪酬、個人所得稅、企業稅、海外投資、全球派遣、國際稅務、流轉稅、企業併購稅務、轉讓定價等。
在稅務領域:德勤>普華永道>安永>畢馬威
3、諮詢
一般是最賺錢的業務,主要是協助客戶,提供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等方面的財務服務。針對客戶的主要業務、敏感業務、關鍵業務,建立控制、給出建議、控制風險側重協助企業風險管理部門、內部控制部門進行企業內控諮詢。另外,諮詢部門也會為客戶提供價值評估以及盡職調查等專業服務。
毫無疑問,德勤在四大中,諮詢業務做得最好,因為其諮詢業務並沒有受到安然醜聞的影響。
概括來說,坊間傳聞,四大其實各有其強勢優勢,基本可以概括為:
如何才能進四大?
想進四大,主要有兩個渠道:社招和校招。
首先來說一下社招,社招一般要求有事務所經驗+注會:另外,有內推渠道更好,能夠大大提高面試機會和錄取率。
至於招聘人數因會因年份而定!四大社招的名額一般根據每年員工的離職率和人力成本來決定,具體的名額需要大老闆的籤字才會最終放出來,相對來說流程比較嚴格。
四大對社招的訴求就是快速上手,所以HR篩選簡歷的標準就是兩個:一個是看項目經驗(最好有三年內資所工作經驗),二是證書,CFA、注會、ACCA和司考等都是被錄取的砝碼。
應屆生招聘就相對複雜一些,但也簡單一些,四大每年都會針對應屆生舉辦各種人才培養活動,在其中表現優秀的人就可以提前收到offer。
另外,四大每年也會開展寒暑期實習 ,寒假實習時正好是忙季,事務所比較缺人。四大的實習質量還是蠻高的,如果是目標院校,可以試一試。
如果要走常規流程的話,就是參加秋招和春招了,目前四大的秋招基本上已經接近尾聲了,安永今天是網申最後一天,有需要網申的同學請抓緊時間申請,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校招offer的流程。
四大校招的要求比社招的要求多,具體看重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1、證書
作為應屆生,證書是專業能力的一項證明,CFA、注會,ACCA等證書都是加分項,不要求全部通過,但至少通過部分科目。
2、實習經歷
作為應屆生,工作經驗一定會相對缺乏,但是在校期間最好參加一些有質量的實習,比如大公司的財務助理,相關性要高一些,這樣招聘人員會覺得你的培訓成本比較低,而且上手也快。
3、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
四大的工作基本上以項目為導向,這就要求求職者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而招聘者一般從你的在校經歷和實習表現中判斷你是否擁有這些能力。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大家最關心的校招流程了!
四大校招都要經歷筆試和面試兩大關,各家的筆試題都不太一樣,各有側重點,大家可以在網上找模擬題或者真題。(偷偷說一句,畢馬威的筆試題真的是讓人難哭了,官網上有一些模擬測試,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
面試方面,各家流程可能不太一樣,甚至同一家在不同地方的面試流程也不一樣。不過一般是包括兩個AC面(包括群面和經理面)和Par面(合伙人面試)。
1、AC面
(1)群面:一般就是自我介紹+英文business case,多人一組,共同討論,然後英文發言。
(2)M面(經理面試):一般包括情景模擬、case追問、個人經歷和新case。
2、Par面(合伙人面試)
主要就包括自我介紹和簡歷提問,氛圍相對輕鬆,合伙人主要考察你的性格和潛在能力是否適合公司,並且要考察你的綜合素質能力。
總之,四大對於很多金融財會人來說一直是夢想之地,四大的經驗給給你個人的成長很有幫助,無論你是選擇留在四大還是離開四大,你將來都會感激曾經在四大工作過的自己,如果有這方面的機會,一定要好好抓住。
▎本文內容來源:直通四大,由高頓金融分析師(ID:gaoduncfa)整理髮布,編輯:Mia,如需引用或轉載需註明以上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添加微信號:cfawx666 議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