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2020-12-25 騰訊網

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

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

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屬全球首例

全球首例!

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綜合無線新聞、香港01等香港媒體24日報導,被證實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為一名33歲男子,他於今年3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復出院,8月初經英國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後接受檢測再度確診。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表示,對比該患者第一次及第二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有24個不同之處,且該患者返回香港再度確診後,入院時已檢測不出其體內有抗體,因此確定其為康復後再次受到感染,而非「復陽」。這是全球首例康復後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該團隊還指出,以往就有證據顯示,新冠肺炎患者體內的抗體水平會在其感染數個月後逐步下降。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認為,此次出現的二次感染病例,說明確診新冠肺炎即使康復後,可能也並非「一世免疫」,新冠病毒或許會像流感病毒等一樣,長期在人群中存在。他還表示,二次感染病例的出現也會對疫苗的研究有所啟示。

對此,該團隊建議康復者應繼續保持防疫意識,並考慮將來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8月25日,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在其微博上對此進行回應。

高校還需封閉管理嗎?

國慶放假能否離校?

隨著各地中小學和高校開學時間的敲定,廣大師生著手進行秋季開學前各項準備工作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困惑。

低風險地區返校的孩子需要隔離嗎?

在學校還戴不戴口罩?

國慶放假大學生能否離校?

……

日前,國家衛健委、教育部發布了分別適用於高校、中小學校、託幼機構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有序推進秋季學期復學複課,對開學前準備、開學後管理、應急處置等不同情境做出指導。

教育部又於近日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秋季學期教育教學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統籌做好秋季學期教育教學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面對廣大師生和社會對秋季開學的種種疑問,近期,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接受採訪,回應關切。

01

錯峰開學怎麼錯?

低風險地區返校的孩子還需要隔離嗎?

問:開學是一個涉及2.8億名學生和2000萬左右教師的事情。錯峰開學是主要為了解決什麼問題?怎樣錯峰?錯峰又是要達成怎樣的目標?

教育部應對疫情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登峰:不論高校還是中小學,都面臨著學生來自不同風險地區的問題。所以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返校時間要錯開,這是客觀上的要求。

第一,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在返校前要實行自行或者集中的14天醫學觀察,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才可以返校。根據最新發布、修訂後的《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從低風險地區返校的學生,返校之前不需要進行隔離,但沿途要做好防護,入校後要嚴格按照校園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第二,對高校來講,如果所有的學生在一個時間都回到校園,報到就是一個問題。從疫情防控的要求到體溫檢測各方面的落實來看,如果錯開一兩天,每天的人數不至於有那麼多,這對於學校開學的有序進行也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對每一個學校而言,如果所有的學生都回來,一下子進校門,包括宿舍、教室等等公共場所,人員密度過大,可能會帶來更大的風險,所以學校內部錯峰也是有必要的。

02

把好校門不意味著學校完全封閉

問:在《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更新版)》當中,特別強調把好校門關,但並沒有強制說絕不允許學生出校門。這種情況下如何做好把好校門關?

王登峰:把好校門關和封閉式管理是兩個概念,封閉式管理是學生進入校園後,沒有極特殊情況不允許離開校園。嚴格把控好校門,就是要確保每一個進入校園的人是健康的,所以進出校門的老師和學生都要查驗身份證件,同時要查驗體溫。如果離開校園,去什麼地方,行動軌跡要非常明確,要報告給相關部門。因此從校門管控來講,沒有必要不出校門;如果有事情,有工作要做,出校門也是可以的。

03

師生必須要做核酸檢測嗎?

王登峰:並沒有統一要求,很多地方有自己的一些要求,比如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學生、老師要做核酸檢測和醫學觀察,來自低風險地區可能不一定必須做核酸檢測,這個還是需要各地和各校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來做出安排。

04

開學戴不戴口罩?

王登峰:根據最新發布的《技術方案》,所有的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在校內是可以不戴口罩的。但考慮到這些情況,常備口罩是必要的:如果校內出現特殊情況,比如說班上有人突然發燒或者有其他的一些身體異常的情況,可能其他同學也要把口罩戴上。如果有突發的疫情,應急預案要緊急啟動,可能就要求相關人員採取相應防控措施,其中首先要做到就是佩戴口罩。

05

十一放假大學生能不能離校?

問:開學後,沒隔多久就將迎來「十一」長假。假期期間,學生可以回家嗎?可以去低風險地區玩嗎?

王登峰:原則上應由各地各校自行制定相關的一些規定。實際上可以考慮,如果一個大學生「十一」假期要回家,或者是到外地去旅遊,那麼他回來的時候,其實跟秋季學期剛開學的時候的要求是一樣的,所以這件事情應該還是由各校自己來決定。

-end-

相關焦點

  •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
    【香港之後 荷蘭和比利時也報告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例】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為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而非「復陽」,屬全球首例。25日,有媒體曝出,荷蘭和比利時也報告患者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病例。
  • 香港大學證實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 屬全球首例
    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Residents don face masks in Hung Hom, Hong Kong, Aug 13, 2020.
  • 全球首例!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或像普通感冒一樣長期存在?
    昨日,據媒體報導,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經港大微生物系測序證實,與此前感染病毒株存在差異,因此證明是「再感染」,而非一般意義上的「復陽」,這也是全球出現的首例。
  • 全球首例 香港大學證實有康復者二次...
    來源:e公司官微作者: 證券時報 彭勃 昨夜實在不平靜,美股連漲3日,疫情方面,川普正在全力推動大選前能將至少一款新冠疫苗上市,而牙買加飛人博爾特新冠檢測呈陽性,而香港大學證實,有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全球首例。
  • 每經16點丨荷蘭、比利時各有一名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最新研究...
    1丨荷蘭和比利時報告康復者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據海外網,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為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而非「復陽」,屬全球首例。25日,有媒體曝出,荷蘭和比利時各有一名患者已被證實第二次感染了新冠病毒。病毒學家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種情況是否罕見,或者「還有更多的人在康復六個月或七個月後可能會再次感染新冠病毒」。
  • 全球多地發現新冠「二次感染」,那打疫苗還有用嗎?
    據多家媒體24日晚間報導,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33歲男子先後在今年3月和8月兩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這也是全球首例被官方確認「二次感染」的病例。  全球多地發現「二次感染」  綜合無線新聞、香港01等香港媒體24日報導,被證實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為一名33歲男子,他於今年3月底確診感染新冠病毒,4月中旬康復出院,8月初經英國到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後接受檢測再度確診。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兩次感染的病毒株基因排序明顯不同。
  • 本土連續9日無新增;中國疫苗獲多國臨床批件;全球首例二次感染新冠...
    中國首個由昆蟲細胞生產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獲臨床試驗許可據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8月22日消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發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試驗批文,這是中國首個由昆蟲細胞生產的重組蛋白新冠疫苗。據悉,該疫苗靶向SARS-CoV-2的刺突蛋白受體結合域(S-RBD),產生中和抗體阻斷病毒感染人體細胞。
  • 港大醫學院教授金冬雁:香港二次新冠感染病例未發展成重症,說明...
    記者 | 金淼 編輯 | 許悅 1 8月24日,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發現世界上首個確認被新冠病毒重複感染的病例。
  • 香港之後,歐洲也出現「二次感染者」!多位...
    25日,據海外網援引港媒報導,荷蘭和比利時也報告有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此前一天,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為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而非「復陽」,屬全球首例。
  • 新冠二次感染接二連三被發現,專家:別慌!誰還沒得過幾次流感呢?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這說明通過群體免疫消滅新冠病毒的可能性很低。與其他人體冠狀病毒一樣,新冠病毒可能會繼續在人群中「循環」。 本次被證實二次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為一名33歲男子。3月26日,他首次感染了新冠,並於4月14日康復出院。8月15日,他從英國經西班牙旅行返回香港的時候,在機場被檢測出了新冠陽性。
  • 全球多例二次感染!印度日增5萬已27天!
    昨天,有關「全球出現首例新冠肺炎二次感染病例」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香港一名33歲新冠肺炎康復者在時隔4個月後,從歐洲旅遊返回香港接受檢驗時發現,新冠病毒檢測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不是「復陽」,而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港大專家介紹,這名二次感染患者攜帶的病毒量不少,具有傳染性。
  • 解讀:全球首例新冠患者二次感染,意味著什麼?
    圖源[1] - 編者按 - 8月24日晚,香港大學的科研人員報告發現了世界上首個明確的新冠病毒重複感染的案例 撰文 | 唐金藝 責編 | 湯佩蘭 ●  ●  ● 8月25日,香港大學首例新冠病毒重複感染案例在國際知名雜誌《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正式上線
  • 有傳染性!港大專家:幸虧在機場攔截了那個二次感染者
    【港大專家:新冠病毒二次感染者「有機會傳染其他人」】一名新冠肺炎康復者自歐洲返回香港後,其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香港大學(港大)微生物學系團隊證實,該患者是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屬全球首例。據香港電臺網站25日報導,港大微生物學系臨床副教授杜啟泓在受訪時說,幸好在機場發現患者,因為患者回港時無病徵,檢測後發現病毒量有中等水平,「有機會傳染其他人」。(環球網)
  • 新冠病毒確認二次感染,新冠疫情最終會演變成另一種普通感冒嗎?
    作者 | 掙脫枷鎖的囚徒 全球首例新冠病毒「再感染」病例確認 據媒體報導,來自香港的研究者以可靠的證據表明,一名新冠病毒感染康復者旅歐返港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再次呈陽性,從而確認了全球首例新冠病毒「再感染」病例。
  • 未感染人群體內竟存在新冠病毒特異性T細胞 SARS康復者也有免疫
    當下全球正加速度研發新冠疫苗,部分已經開始了人體注射。注射疫苗後,人體能獲得多大程度和效力的保護?這種保護力能持續多久?這項研究結果表明,感染和暴露於新冠病毒會誘導持久的記憶T細胞,這可能有助於當前新冠大流行的管理以及針對COVID-19的疫苗開發提供幫助。為了對T細胞免疫有個全景認知,該團隊分析了新冠肺炎康復者、SARS康復者和未感染者的T細胞對新冠病毒的反應。
  • 解讀:新冠肺炎康復者,仍有傳染性與後遺症嗎?
    新冠肺炎康復者二次感染機率高?   事實上,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發生二次感染的機率並不高,只有當其體內的新冠病毒抗體降低到一定程度或失效時,才可能導致再次感染。  在11月13日舉行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1世紀的流行病」國際學術交流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對新冠肺炎再感染案例分析時指出,目前其團隊收集到公開發表的再感染案例有5例,其中有1例在中國香港。新冠肺炎康復患者再感染是可能的,但並非普遍現象。
  • 【德國證實出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根據德國巴登-符騰堡州...
    2020-12-25 00:19:51來源:FX168 【德國證實出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根據德國巴登-符騰堡州衛生部當地時間24日發布的消息,該州證實出現了德國首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
  • 美國出現首例寵物狗狗感染新冠病毒案例,專家稱系被主人傳染
    4月29日消息,據《今日美國》報導,美國出現了首例寵物狗新冠病毒(SARS-CoV-2,導致新冠肺炎Covid-19的病毒)檢測呈陽性的案例。據杜克健康(Duke Health)證實,這隻巴哥犬「溫斯頓」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一個醫生家庭,男主人是UNC醫院的急診室醫生、女主人是兒科醫生,並育有一子一女。
  • 5國證實出現新冠病毒的時間早於中國 牛津大學專家這樣說
    由於在新冠病毒流行以前保存的血液中,也有呈現新冠病毒抗體陽性的現象,因此厚勞省認為,僅從這次結果難以判定試劑盒的性能和抗體存在的比例,準備從下個月開始,進行10000人的大規模抗體檢查,除感染者較多的東京與大阪外,感染人數比較少的地區也列入候選。
  • 沒有證據表明康復者能免於二次感染的話,疫苗還有用嗎?
    也就是說,即使是康復者,再次接觸新冠病毒的話,也有可能再次感染。 COVID-19(來源:https://www.cdc.gov/) 在大家的印象中,康復者體內存在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如果連康復者都不能免於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