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e通卡
臺灣悠遊卡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露虹)加強兩岸交流,促進合作共贏。第十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暨閩臺「兩化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項目對接洽談會昨日在廈門舉行。來自兩岸的專家學者、業界精英匯聚一堂,就「兩化融合」與創新發展話題展開交流。
在昨日的閩臺兩化融合項目對接洽談會上,廈門信息集團帶來的北鬥衛星船載應用、農產品物流配送平臺、廈門e通卡等項目,吸引了不少參會者。工作人員介紹說,作為福建省發行量最大的小額支付卡,廈門e通卡正加速推進與臺灣悠遊卡對接,目前正等待臺灣有關部門審核。兩卡合一後,持卡人一卡在手,即可在廈門、臺灣兩地的公共運輸、小額消費、旅遊等應用環境實現便捷支付。
信息化論壇傳遞了這樣一個聲音:兩岸應攜手共同探索創新,推進「兩化融合」。臺灣資訊軟體協會第十三屆理事楊乾中說,臺灣由自動化到電子化再到智能化的發展路徑中,積累了許多成功的案例,相信這些經驗能夠為大陸所借鑑。「通過對話,兩岸能了解相互的需求,從而實現『兩化融合』項目的迅速對接。」
福建省經信委副主任蘭文說,作為「兩化融合」整體性評估試點省份,我省近年來積極推進兩化融合建設,實施「福建智造」「信息強基」等一系列工程,對百項「兩化融合」項目予以重點扶持。未來五年,我省將力爭建設百家示範園區,以園區推動「兩化融合」塊狀覆蓋。
論壇同時舉行了閩臺項目合作籤約儀式,籤約項目包括茶葉機械、3D列印技術、雷射設備、衛生信息產業平臺等,涉及項目金額共計8.85億元人民幣。
「臺灣企業為我省製造業企業提供技術支撐,解決了以往的工藝難題。」組織多家企業參會的福建省機械工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項目合作,能使雙方實現技術軟體和設備硬體的良好對接。
本屆論壇還包括參觀考察環節。今日,與會代表將前往參觀廈門軟體園區和示範企業。
【名詞】
兩化融合
兩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是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兩化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化支撐,追求可持續發展模式。
【聲音】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澄:
「兩化融合」產品將「智能生產」
新常態下,應舉全國之力,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而兩化融合正是加快製造業強國建設的必由之路。
理解「兩化融合」,可藉助「工業4.0」一詞。我國的「兩化融合」戰略與「工業4.0」如出一轍。「工業4.0」是德國政府《高技術戰略2020》確定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並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其主要分為「智能工廠」和「智能生產」兩大主題。在「工業4.0」時代,企業要實現的是包括設備、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各環節在不同階段的融合。
臺灣工業技術研究院專家王雲:
「兩化融合」產品可「私人定製」
「兩化融合」產品將向智能化、定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傳統工業的大規模生產將被「少量多樣」的新生產模式取代,比如香水的製造生產,不會像以往那樣走大眾化的道路,而是小規模、定製化,每個消費者都能買到適合自己的個性化香水。時下,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都是「兩化融合」的表現。(本報記者林露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