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甲狀腺腫物「掐」住氣管,最窄只剩2毫米,好險……

2021-01-10 羊城派

文/圖 羊城派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伍曉丹 鄭興

成年人的甲狀腺,正常情況下像一顆慄子大小,但70歲的關大爺,甲狀腺居然腫大到像一個大蘋果,嚴重壓迫鄰近的血管,致血管最狹窄處僅2mm。從開始一爬樓梯就氣喘籲籲,發展到後來連坐著不動,都氣喘、頭暈,呼吸困難。經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多學科通力協作,在體外膜肺(ECMO)的支持下,歷經6小時的手術,特需醫療服務中心主任黃宗海團隊成功挽救了關大爺的生命。

70多歲大爺呼吸困難

原來被腫瘤「掐住」呼吸道

經國內外文獻查詢,這是全國首例在困難氣道下,依靠體外膜肺(ECMO)的支持,不開胸成功將胸骨後巨大甲狀腺腫物完整切除的病例。

70歲的關大爺怎麼都想不到,平日裡沒有注意的頸部腫塊竟然差點要了自己的命。6月伊始,關大爺出現呼吸費力,總是覺得氣不夠用,爬行一層樓梯便覺氣喘籲籲。約2周後,症狀持續加重,即使坐著不動,也覺著氣喘、頭暈,呼吸困難。

前往當地醫院就診,胸部CT顯示,關大爺的氣管已經嚴重狹窄。當地醫院給予相關對症支持治療,但症狀並無明顯改善。因腫塊仍在生長並已嚴重壓迫氣管,治療期間,關大爺的血氧飽和度曾一度低至70%(正常值維持在95%以上),必須儘快手術,否則會危及生命。

由於當地醫院技術條件限制,7月17日,掛著氧氣袋的關大爺轉至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接診的特需醫療服務中心主任、普通外科專家黃宗海教授通過綠色通道,為病情危重的關大爺完善相關檢查。「從CT檢查結果來看,患者的甲狀腺左葉明顯增大,約為87mmX53mmX100mm,下緣達主動脈弓,鄰近氣管明顯被壓向右側,而且嚴重狹窄,最窄處僅為2mm」,黃宗海主任表示,病情再發展下去,患者隨時有窒息的危險。

ECMO助力腫瘤完整切除7月18日,黃宗海主任組織重症醫學科、胸心外科、影像診斷科等科室10餘位專家,進行多學科聯合會診。

氣管嚴重狹窄無法插管

專家團隊決定進行微創手術

由於關大爺氣管嚴重狹窄,屬於困難氣道,麻醉科無法實施氣管插管,專家組建議在體外膜肺(ECMO)的支持下進行手術。至於手術方式,如果開胸切除腫物,創傷太大,還有可能出現血氣胸等風險,所以,專家團隊還是決定採用雖然難度大、但創傷更小的經頸部切口入路的微創方式。(TIPS:ECMO是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的英文簡稱,在ECMO支持治療期間,體外循環可以短期完成替代心肺功能,從而為重症心衰患者、重症呼吸衰竭患者贏得寶貴的時間。)

7月19日上午8點,手術開始,重症醫學科團隊為關大爺實施ECMO裝置相關管道的建立,10點,黃宗海團隊在無氣管插管下開始手術治療。術中發現,與術前評估一致,關大爺甲狀腺腺體幾乎被腫塊完全佔據,左側甲狀腺腫塊完全「嵌入」胸骨,與氣管、血管聯繫緊密。歷經3個多小時,黃宗海主任團隊小心翼翼將這個約心臟大小並有完整包膜的腫塊完整切除。

術後,經過在重症醫學科的幾天治療,23日成功拔除氣管插管,撤離呼吸機,生命體徵平穩,轉入普通病房,幾天後,恢復順利,平安出院。

提醒:

胸骨後巨大甲狀腺腫

早期這些症狀要留意

胸骨後巨大甲狀腺腫是甲狀腺的一個特殊類型,是指腫大的甲狀腺部分或全部位於胸骨入口水平以下。

其來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頸部甲狀腺腫逐步長大並向胸骨後前縱隔伸展;另一種是胚胎時期遺留在縱隔內的甲狀腺組織,以後發展成為甲狀腺腫。第一種相對更為常見,像患者關大爺就是這種類型,只不過大到幾乎完全「掐住「氣管的比較少見。黃宗海主任提醒,胸骨後巨大甲狀腺腫容易阻塞胸廓入口,壓迫氣管、食管和血管,早期可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或吞咽哽噎感等症狀。患者出現類似不適,一定要儘早到醫院就診,儘早確診,千萬不要任由病情發展,為後續手術、治療帶來更大風險。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陳倩

實習生 | 劉曉歡

相關焦點

  • 重達2.65公斤!雲南一患者頸部巨大腫瘤被成功切除
    雲南網訊(記者彭錫)脖子上切除的腫瘤重達2.65公斤!近日,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下稱:省一院)乳腺甲狀腺外科順利完成一例右側頸部巨大腫瘤切除手術。 在省一院乳腺甲狀腺外科住院病房,患者張文(化名)表示,自己57歲,是曲靖宣威人,2017年曾發現右側的脖子上有腫物。
  • 女子連續3個月夢到被人「掐脖子」 原來是甲狀腺腫瘤壓迫氣管所致
    武漢市第一醫院甲乳外科為其「擒」出夢中「兇手」,把已將氣管壓成了「一線天」的甲狀腺腫瘤完整切除。8日,拿到病檢結果的王阿姨後怕不已。王阿姨最近三個月脖子明顯變粗,總覺得喘氣困難。最奇怪的是,每天半夜她都會被同樣的噩夢驚醒:夢中總有個人從背後掐住她的脖子。半個月前,家人帶著她找到武漢市第一醫院。甲乳外科副主任阮劍接診時,頸部查體發現其甲狀腺大如小南瓜,手感偏硬。
  • 解放軍總醫院普通外科醫學部聯合多學科成功完成巨大甲狀腺腫瘤手術
    近日,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普通外科醫學部聯合麻醉科、整形修復科等多學科成功為一名藏族同胞完成了巨大甲狀腺伴皮膚嚴重破潰腫瘤切除手術,並進行了皮瓣修復。患者術後快速康復,解除了纏身40餘年的病痛,走向美好新生活。
  • 七旬老人氣管變成「一線天」,專家用「魔肺」救回了被命運扼住喉嚨...
    老李不知道,他是最讓周水洪主任糾結的一位病人。5月22日,由浙大一院耳鼻喉科主任周水洪主任醫師主刀,在ECMO(體外膜肺氧合)輔助下為老李切除了復發的巨大喉部腫瘤,其實做這臺手術,他頂著巨大的壓力——一邊是家屬的求救與哭泣,另一邊是過去省內未曾開展過的手術禁區。「挑戰高精尖、創造不可能」周水洪和團隊堅信。
  • 新生兒頸部長腫物 廣西婦幼保健院成功治癒
    於今年10月在上林出生的貝貝因左頸部出現腫物(據測量約有4.5x3x2cm,差不多雞蛋大小),出生後不久即出現呼吸困難,血氧下降,當地醫生隨即給予貝貝呼吸機輔助通氣,並下了病危通知書。貝貝於10月19日23時30分急診轉院至廣西婦幼保健院新生兒外科、外科重症監護室治療,入院後的頸部磁共振檢查提示:囊內可見液氣平面,低信號氣體影,上緣達第1頸椎上緣水平,下緣達胸鎖關節水平,中心層面位於喉部左側及後方,其周圍軟組織受壓明顯,喉部及氣管受壓向右移位,甲狀腺受壓,左側胸鎖乳突肌受壓向外移位。結合查體及輔查,考慮診斷梨狀窩可能性大。
  • 甲狀腺手術,她居然要求醫生給她半麻!
    這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她的瘤子已經從三面把氣管包繞了。這意味著,手術中不僅可能有大出血的可能,神經損傷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考慮到病情的特殊性,普外科發起了全院會診。很快,來自麻醉科、影像科及輸血科等相關科室的專家陸續到場。面對如此發雜病例,很多人都表示好幾年沒見過了。
  • 只要脖子變粗就一定是甲狀腺有病嗎?
    要清楚脖子變粗,是不是甲狀腺腫大。因為脖子變粗,並不一定都是甲狀腺腫大。有的脖子較短的人,一旦脂肪組織在頸部堆積,就會表現為脖子變粗,觸摸似乎也有腫塊,但實際上是增厚的皮下脂肪。也有些人的頸部淋巴結腫大或其他頸部腫物,也易被誤會為甲狀腺腫大。
  • 甲狀腺腫物生長10年大如柚子 醫生微創手術巧取3斤重腫塊
    湖南省腫瘤醫院 供圖)華聲在線11月24日訊(通訊員 彭璐 高水超)近日,湖南省腫瘤醫院頭頸外二科聯合胸外二科為一位巨大胸骨後甲狀腺腫患者成功實施聯合微創手術治療,順利切除巨大腫物,該腫塊幾近柚子大小,重達3斤。邵陽的肖女士今年56歲,10年前體檢發現有甲狀腺腫物,因無不適感,也就沒有理會。
  • 甲狀腺腫大,應該怎麼辦?這些一定要知道
    甲狀腺腫大的典型症狀:1、呼吸困難比較多見尤其是結節型甲狀腺腫患者,如壓迫氣管有行動性氣促的症狀腫物過大時,可使氣管移位彎曲或狹窄從而引起嚴重的呼吸困難。2、吞咽困難食管受壓可引起吞咽困難一般較少見,僅見於腺腫伸入食管與氣管之間,或有惡性變時此時常出現持續性咽下困難的症狀。
  • 女性有甲狀腺結節嚴重嗎?
    核心提示:女性有甲狀腺結節嚴重嗎?性甲狀腺結節的危害尤為嚴重,對女性生育的影響更是嚴重。甲狀腺結節是否嚴重取決於甲狀腺結節的病理性質、大小、生長方式和功能等因素,還跟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有很大的關係。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的改變,甲狀腺結節的發生率飆升,女性是甲狀腺結節的主要發生人群,女性有甲狀腺結節嚴重嗎?這就成了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甲狀腺結節是否嚴重取決於甲狀腺結節的病理性質、大小、生長方式和功能等因素,還跟患者的治療與護理有很大的關係。
  • 頸部包塊長了33年突然爆發 醫生切除巨大甲狀腺腫瘤
    近日,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病房,接受了手術治療的可婆婆恢復良好。 可婆婆是湖北浠水縣人,今年57歲,在她24歲時,右側頸部就長了一個小包,像小青棗一樣大,摸起來硬邦邦的。因為不疼不癢,她從未去醫院看過。多年來,小包並無異樣。 今年1月2日中午,可婆婆正帶著小孫子在戶外玩,突然連吐了幾口暗紅色的血。
  • 南京看甲狀腺腫大掛哪個科?
    專業診療 甲狀腺腫大掛號應該掛甲狀腺科  不同性質的醫院對甲狀腺腫大的劃分也不同,像綜合性醫院和診所,多把甲狀腺腫大劃分為內分泌科或外科,雖然科室齊全,但在專家實力、檢查設備和治療技術上往往不到位,很容易造成誤診錯診,耽誤患者的治療時期,導致患者病情惡化。
  • 甲狀腺腫大有什麼徵兆?
    核心提示:甲狀腺腫大有什麼徵兆?南昌第五醫院是南昌市醫保定點單位。南昌第五醫院作為一家集甲狀腺疾病診療、甲狀腺預後跟蹤、甲狀腺健康生活指導於一體的甲狀腺專科醫院,嚴格按照國內外標準化專科醫院的建院模式,以高質量創新診療和服務模式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高品質診療,真正做到專科、專業、專病、專治。
  • 甲狀腺結節鍛鍊會消失嗎?
    核心提示:甲狀腺結節鍛鍊會消失嗎?甲狀腺結節鍛鍊不會消失,在治療中適量進行鍛鍊對結節的消失有輔助作用;如果僅僅是鍛鍊,甲狀腺結節長期得不到及時的治療的話,還會給患者帶來很多危害。   甲狀腺結節鍛鍊會消失嗎?
  • 女士咳血4年以為是炎症 喘不上氣才發現是癌症 切6.2釐米氣管保命
    常年咳血喘不上氣 原來是氣管有腫瘤何平今年40出頭,從四年前開始,她就會時不時出現咳血的症狀,而且經常出現呼吸困難的情形。最開始,何平以為自己是氣管有炎症,但吃藥控制也不見好,今年,咳血的症狀越來越嚴重。
  •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首例先心病合併氣管狹窄患兒的同期矯治手術
    治療的雙重難題——心臟畸形與氣道極度狹窄來自寧夏的患兒小雪,自幼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巨大室間隔缺損、主動脈騎跨。1歲時小雪在外院手術,但在麻醉過程中發現氣管插管無法插入,手術被迫停止。由於病情複雜,小雪一直沒有機會得到治療。
  • 濟一2個月小孩嗓子裡長了巨大腫瘤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韓虹麗 通訊員 趙良 吉明哲 劉燕飛12月初,山東大學齊魯兒童醫院(濟南市兒童醫院)的手術室照例是忙碌的,一個患巨大咽部腫瘤的2個月寶寶靜靜地躺在手術床上,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正在打響。
  • 腸源性囊腫長到氣管上,呼吸喘憋險喪命
    經查胸腔內疑似有囊性佔位,壓迫孩子氣管所致。而當外科醫生手術時,CT上的佔位突然「消失」了。醫生經過仔細檢查發現,該佔位為氣管憩室,可隨著孩子的呼吸凸出或收縮,這就是佔位突然消失的原因。據介紹,憩室多生於腸道,氣管上出現憩室則極為罕見,據文獻記載全國只有三例。據介紹,此類手術在我省兒童外科為第一例。
  • 內鏡取出重達210g、長30cm的腫物
    (健康時報記者 張赫 趙苑旨)12月22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周平紅教授領銜團隊,運用ESD技術,成功從患者體內取出長30cm,最粗處竟有6cm,重達210g的腫物,解決了患者長達3年的進食哽咽的痛苦,並且再次刷新了內鏡中心切除食管腫物的紀錄。整個過程由東方衛視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