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標題:《SUFE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 「陽光女神」曾堅:用知識點燃心中火種,照亮奮進之路》
自2000年起,上海財經大學每兩年開展一次「我心目中的好老師」評選,評選結果主要由學生投票產生,已連續開展十屆,評選出了一大批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表現突出、深受學生尊敬和愛戴的老師,先後共有550人次、253名老師入選。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黨委教師工作部、人事處(人才辦)、宣傳部、學工部、團委、工會等部門及各學院組織開展「尊師重教」主題系列活動,弘揚高尚師德與優良教風,展現一批敬業愛生、教書育人的典型,激勵廣大教師履行立德樹人的崇高使命,以「四有好老師」為目標,以「四個相統一」為遵循,做好學生的「四個引路人」。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輝煌始於平凡,學校將陸續展現這些教師的日常事跡。二十年光陰荏苒,他們平實而溫暖;他們紮根一線,對學生成長的期待,對教育教學的熱愛,不曾改變;他們行為世範,為人師表,凝聚了時間的芬芳。
讓我們一起走近「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曾堅,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兼任上海市行政法學研究會理事、上海市農村法制研究會理事、上海市僑聯常委、上海財經大學僑聯主席。曾堅老師潛心教學,深受同學們喜愛,先後七次獲評「我心目中的好老師」,曾獲申銀萬國優秀教學獎、評師網「211院校法學專業最受學生歡迎的十大教授」、搜狐網「上海市最受學生歡迎的十大教授」,2018年榮獲「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曾堅老師從教三十載有餘。從2001年至今,已在上海財經大學任教十八個春秋。曾堅老師為本科生開設法理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等課程,為研究生開設行政法學、行政訴訟法學、公法原理等課程。曾堅老師以其淵博的學識和豐富的經驗,將本略顯枯燥的法學理論課程以生動活潑方式講授出來,深入淺出、循循善誘,曾有學生這樣評價她:「在課堂上,她講述的每句話都是亮點,每個案例都是經典,每堂課都讓我們回味許久。」曾老師在課堂上、生活中展露出的家國情懷使學生們深受感染,讓他們懂得了法律人應有的素養與擔當。
她是一名閱讀愛好者,也是一名閱讀的推介者。她法理學的平時作業是一篇書評,她認真細緻地對學生提交的每一份作業予以點評,曾有學生在郵件裡這樣寫道:「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高中?大學?真的極少再有老師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講評了。收到您的回覆的時候真的很開心,也很感動。知道您要面對60多份的作業,知道自己的努力有人看到,這樣的心情我很珍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上,曾老師十分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組織模擬法庭、走進法院旁聽、與法官面對面座談等活動豐富了課堂形式,使學生們能切實地從中學習獲益。
而課堂之外,也常常能看見曾堅老師的身影。各類講座現場可以見到她熱情地分享自己的所學所感;運動場上也能見到她矯健的身影,遊泳、羽毛球、桌球都是她的強項;而美豔的旗袍秀上也能一睹她的婀娜;各類舞蹈活動中也能看到她的靈動。
曾堅老師在工作之餘,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無私奉獻,關愛睏難群體,持續參與雲南省永善縣馬楠苗族彝族鄉「馬楠幫貧項目」,幫助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助學圓夢;參與組織農民工法治宣講活動,積極服務社會。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於學生們而言,曾堅老師就是這麼一位難得一遇的良師益友,她用博學的才華、溫暖的關切和催人向上的感染力,用心呵護著學生們成長。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學生說
馬永利(2014級經濟法2班)
大學時代的第一篇讀書筆記,是我在曾堅老師的啟發和鼓勵下寫出來的,書目是《黃河邊的中國》,我第一次遇見一位如此熱心、誠懇、博學的老師跟我交流基層的認識和書本的內容。如今我也在從事著基層的工作,感激曾堅老師當時的指導,讓我有所信仰,腳踏實地。
劉瑩(2015級經濟法1班)
曾有幸聽過曾堅老師的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課程,課上老師所見所聞之廣令學生欽佩不已,老師總能在每一個知識點處聯繫實際評介中國風土人情,課程充實有趣,又有著濃厚的家國情懷,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張卓越(2017級憲法與行政法學)
如何來形容曾老師給人的感覺呢?我想,用溫暖如春風最合適不過了。就像在課堂中需要到講臺上做展示,老師輕拍我的後背給予的鼓勵;就像課間老師從包裡拿出的餅乾,她說早上吃到感覺很好吃便給我們也帶一份嘗嘗;就像每周讀書會上的論文寫作指導,她希望用自己的嚴謹和嚴格幫助學生們順利過關;就像那些專門記錄了二教退休大叔和教技中心樓前草坪上移種的大樹的朋友圈,她記錄著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動並把這份感動帶給所有人。在這短暫卻又寶貴的三年研究生時光裡,能夠成為老師的學生,我想應該是學生時代最幸運、幸福又美好的經歷了吧。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同事說
曾堅老師是一位自帶陽光的好老師、好同事,作為一名教育者,她能夠走近學生,用知識、用人格魅力點燃學生心中的火種,作為一名同事,她能夠以滿滿的正能量帶動感染他人。
——法學院黨委書記楊樂老師
曾堅老師知識淵博,講課條理清楚,表達生動活潑,富有激情,是一名非常棒的老師。學生能夠感受到曾老師的教學魅力,同事能體會到作為學院工會主席的曾老師對大家的關心和照顧。曾堅老師,不論是為師,為長,為友,都深得大家喜愛。
——法學院樊健老師
曾堅老師是一位擁有大智慧的人,她如此享受和熱愛工作,醉心於講臺藝術,她能把最枯燥的法學理論深入淺出、講述透徹,令每位聽課者如沐春風、茅塞頓開。她熱愛生活,舞蹈烹飪手工無不精通;她對待同事朋友,無微不至、溫暖體貼。她是集優雅與智慧於一身的女神。
——法學院陳芳老師
「我心目中的好老師」
家人說
她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我總記得每次她受邀為學生演講或做講座前總是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準備,每一篇演講辭和每一次講座都承載著她對學生的祝福與期許和對知識無保留的傳遞。我印象中逢年過節媽媽還經常請學生到家裡做客,並自己下廚備一桌豐盛飯菜。而學生在面對她時經常是尊敬信任有加但又無拘無束。是媽媽對教書的熱情和投入以及對學生的平等與關愛,使與她和學生之間形成了亦師亦友的美好關係,這也激勵我也走上了跟她一樣的學術與工作道路。
她是我的好閨蜜。「選擇的自由」伴隨著我的成長,自由地選擇課外活動,自由地選擇大學專業和課程,自由地選擇人生目標。這是媽媽給我最大的人生饋贈。而我出國求學、攻讀博士,讀博期間從事科研與教課,也深深被媽媽影響著。從小我便看到媽媽將熱情百分百投入到她的職業中,在她自信自如的授課背後,是孜孜不倦的閱讀,是每天備課到深夜的勤奮,是不斷更新課程內容的努力。她經常與我探討問題的不同分析角度和與我專業相關的問題,希望能將不同的觀點和思考方式傳達給學生。媽媽說:「多年母女成閨蜜當是我們最好的結局」。
——女兒眼中的曾堅老師
名
師
心
語
人的本能是求幸福,但有很多幸福是求之而不得的。我非常幸運,在21歲大學本科畢業時選擇進入高校成為一名老師,這個選擇給我帶來了從來沒有間斷過的幸福,可以篤定的是,這種幸福會延續至我生命的終結。
當你在課堂上與一批又一批充滿激情,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年復一年地分享著你的思想、你的感悟、你的得失時,你與他們共同成長,如同與他們又走了一遍從青澀到成熟的人生道路,這種幸福我想像不出還有什麼職業可以擁有;當你聽到走出校門的他們各種令人欣慰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時,你知道這裡面必定有你的影子,因為曾經你是他們的助夢人,這種幸福感我想像不出還有什麼職業可以媲美。
有人說,從事一種職業的最高境界是無怨無悔。我始終覺得這個境界悲壯了些。我的教師職業讓我無比感恩、幸福愉悅!
——曾堅
來源|上財黨委教師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