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年輕幹部要提高調查研究能力,調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一定要學會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中提高工作本領。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毛澤東對調查研究十分重視,他認為,「要是不做調查研究工作,只憑想像和估計辦事,我們的工作就沒有基礎」,「凡是憂愁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去調查研究,一經調查研究,辦法就出來了,問題就解決了」。毛澤東先後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尋烏調查》《才溪鄉調查》等具有重要價值的調查報告,倡導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為我們黨領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提供了可靠依據。對於調查研究的重要作用,陳雲指出,「領導機關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時間作調查研究工作,最後討論作決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時間就夠了」。習近平總書記在2011年中央黨校秋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重要講話,專門就做好調查研究進行了全面系統深入地闡釋。他強調,調查研究不僅是一種工作方法,而且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得失成敗的大問題。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調查研究能力是領導幹部整體素質和能力的一個組成部分,領導幹部不論閱歷多麼豐富,不論從事哪一方面工作,都應始終堅持和不斷加強調查研究。
做好調查研究要堅持正確的方法。毛澤東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正確的調查必須要深入群眾、深入實踐。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用群眾易於接受的方式,講群眾聽得懂的話語,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深入了解基層幹部群眾所想所急所盼,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要緊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緊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緊扣全面從嚴治黨面臨的現實問題,深入工作實踐第一線,以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態度,察實情、訪民意,努力掌握第一手資料,防止走馬觀花、蜻蜓點水,一得自矜、以偏概全。要深入把握調查研究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在提高調查研究方法的科學性上下功夫,拓展調研渠道、豐富調研手段、創新調研方式,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調研過程,提高調研的效率和科學性。
調查研究必須立足解決實際問題。中國共產黨人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調查研究的根本出發點和立足點就是為了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深入調查研究,推動解決改革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調查研究的重要目的是為科學決策服務。對調研來的大量材料和情況,要進行認真研究分析,深入細緻思考,由此及彼、由表及裡,把零散的認識系統化,把粗淺的認識深刻化,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找到解決問題的正確辦法。成熟完善的調研成果,要及時轉化為決策部署。已經落地的對策措施,要通過深化調研,進行跟蹤評估。要建立完善調查研究制度,進一步強化「先調研後決策」的決策調研論證機制,把調查研究貫穿決策全過程,成為決策的必經程序,有效防止和克服決策中的隨意性及其造成的失誤,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水平。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當前,我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加繁重,迫切需要年輕幹部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直面改革發展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新方案、作出新回答。(何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