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李慧穎)7月2日報導明晚,一場由小提琴演奏家王微致和古典吉他演奏家馬守湛帶來的公益惠民音樂會將在成都城市音樂廳上演。「這是在疫情防控期間,催生出的一個公益項目。」公益惠民音樂會的項目負責人李維婧介紹。目前,公益惠民音樂會通過成都城市音樂廳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以定期搶票形式免費贈票給公眾,既希望通過音樂緩解大家的情緒,多一個娛樂選擇,也是為了培養成都市民對音樂會的更多關注。
記者了解到,公益惠民音樂會從今年年初就有初步的雛形,但並沒有確定具體實施時間。「原本不會這麼快面向公眾,但我們作為西南最大的音樂廳,成都的城市音樂廳,疫情下,希望能為社會、市民帶來一些貢獻。」李維婧說到。
成都城市音樂廳供圖
逐步試水 打造公益惠民品牌
6月5日,城市音樂廳迎來復工首演《生命之春》,向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社區工作人員、警務工作人員致敬,在這場首演中,城市音樂廳運營團隊感受到了市民對音樂的喜愛和渴望。6月19日,首場公益惠民音樂會《聆聽舊時光》迅速與市民見面。李維婧說到:「目前我們先推出了兩場公益惠民音樂會,整個公益惠民系列還沒完全成型,正在一步步去摸索。會儘量保證到兩周一次的演出頻率。」
此後,該系列也會從音樂會拓展到分享會、歌舞劇、戲劇等各類別。「背靠四川音樂學院是我們很大的一個資源優勢,包括成都市內,都有很多優秀的、新興的青年演奏家、演員值得我們去溝通、合作,既為成都市民提供了優質的演出,又為這些優質青年演奏家、演員提供了展示的舞臺。」
「音樂更能引起情緒的共鳴。」首場公益惠民音樂會的現場聽眾鄭維告訴記者,兩周過去了,當時樂手演奏的《幻樂之城》插曲都還記憶猶新。「旋律從一開始的悲傷安靜,到仿佛看到了希望之後的開朗,再到後來錯過之後的悲亢痛心通通都在其中委婉跳躍而出,讓此刻的我忍不住想要落淚。」鄭維認為,音樂回味之餘也引人思考,珍惜當下所擁有,勇敢一點,不留遺憾。「非常感謝城市音樂廳為我們提供這樣的福利。」
成都城市音樂廳供圖
一票難求 線上線下同步分享
因為還在特殊時期,城市音樂廳嚴格按照「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的要求,前後隔一排,左右隔一座,總共只能提供90張演出票。「首場公益惠民音樂會第一次放票僅過十分鐘就已全部搶空,而第二次放票更是僅用1分11秒,所有票就已全部搶空。很多沒搶到票的市民都在微博、微信後臺詢問我們是否還有票。足以看到市民對音樂的熱情。」而為了保證更多的人能欣賞到音樂的美妙,每一場公益惠民系列城市音樂廳都會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同大家分享。
自掏腰包 助力打造國際音樂之都
一場音樂會的舉辦,必然會有花銷產生,無論是邀請演奏家,還是場地的設備、燈光、空調運行等。那這樣免費的音樂會,經費由誰買單呢?「目前都是由我們城市音樂廳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來支付所有費用。」記者了解到,在城市音樂廳小音樂廳舉辦音樂會,僅僅是設備運行消耗的費用都是上萬元。「社會責任是我們的首要考慮。」當然,為了保證這個系列能健康有序地延續下去,城市音樂廳後期也會考慮尋找合作夥伴一同承擔。
記者了解到,該公益惠民系列下一步會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引進國內、海外一流交響樂、歌劇、舞劇、音樂劇等綜合性藝術精品,充分發揮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城市音樂文化的品味和美譽,助推成都在「三城三都」的建設中,在打造國際音樂之都的道路上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