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翅蟲毒液是「兇器」 夏季如何防範「蟲蟲襲擊」

2020-12-17 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18日訊(記者 雷茲)前幾天的一個早晨,起床後的小段發現自己的脖頸處出現了片狀和條狀的紅斑,還伴著輕微的癢痛,突發的症狀弄得他「一頭霧水」,於是他請了假來到醫院。據他回憶,前一天晚上,因為加班夜宿辦公室,朦朧中感覺有蚊子便拍了幾下,沒想到就成了這樣。據省人民醫院皮膚科醫生介紹,小段極有可能遭到毒隱翅蟲「襲擊」,引發了「隱翅蟲皮炎」。

隱翅蟲(網絡資料圖)

  夜遭蟲襲 拍打幾下脖頸起「紅斑」

  小段今年25歲,是一名公司白領,因為工作性質,經常要在晚上加班。前不久,小段像往常一樣在單位加班,正在寫文案的時候,突然感覺脖頸處有東西在「爬」,「以為是蚊子,就用手隨便拍了幾下。」小段回憶,這一怕不要緊,第二天起床後,脖頸處莫名地長了一片片紅斑,並伴著輕微的癢痛感。

  經四川省人民醫院皮膚科專家何迅的診斷,初步推斷小段是遭受了「毒隱翅蟲」的「襲擊」。何迅告訴小段,他的病情並非是咬傷,而極有可能是毒隱翅蟲的毒液所致。

  近日,網上也頻頻傳出隱翅蟲的誤傷事件,網友紛紛轉發提醒,如若隱翅蟲接觸人體,切不可用手拍打或擠壓,最好將其輕輕彈掉或吹離,否則將給身體帶來嚴重傷害。為此,四川新聞網記者向皮膚病專家進行了核實求證。

患者被誤傷後引發「隱翅蟲皮炎」

  以毒液傷人 隱翅蟲並非劇毒不致命

  查閱資料可知,毒隱翅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屬昆蟲鋼,鞘翅目,隱翅蟲科。體型小而細長,一般不到3毫米,最大可達3釐米,外形極像螞蟻。何迅介紹,隱翅蟲具有趨光性,白天棲息在陰暗處,夜間出來活動,夏秋兩季最常見,喜歡圍繞日光燈等飛行。

  「傷人的一般都是毒隱翅蟲。」成都市二醫院皮膚科專家向丹黎介紹,隱翅蟲種類繁多,傷人者多為「毒隱翅蟲」,而毒隱翅蟲本身體內沒有毒腺,也不會蜇人,但是體內有毒液,被打死後毒液會流出來,腐蝕人體皮膚,造成急性皮膚炎症。

  「毒性並不是很大。」向丹黎說,隱翅蟲毒液呈酸性,接觸人體皮膚後,會造成點狀、條狀或片狀的紅斑,稍嚴重者會產生水皰,引起潰瘍,並伴隨不同程度的癢痛感,但不會危及性命。

  夏季多發蟲咬傷 好遊者勿與蟲接觸

  天氣越來越熱,正是蚊蟲滋生和活躍的季節,遭受蚊蟲叮咬致傷致病的人群也隨之增多。

  據不完全統計,蟲咬傷案例佔到了省醫院皮膚科夏季日常門診量的四分之一左右,類似的情況在市二醫院皮膚科也佔到了10%—20%的比例,主要以隱翅蟲誤傷、蜂蜇傷、蜘蛛咬傷、蚊子叮傷等為主。

  向丹黎介紹,夏季酷暑,出遊、登山、避暑的人比較多,使人們增加了與蚊蟲的接觸機會,如果缺乏保護意識,極有可能給自身帶來傷害。

  專家支招:如何防治蟲咬傷

  ●保持室內外衛生,防止蚊蟲滋生,關好紗窗。

  ●關燈睡覺,睡覺檢查床上是否有隱翅蟲。

  ●儘量採取各種驅蚊措施,如點滅蚊器、擦花露水等。

  ●若隱翅蟲停留在皮膚上,不要用手直接拍打它,應用嘴吹氣將其吹離。

  ●到郊外遊玩時,做好必要的防護,儘量穿長袖衣褲。

  ●隱翅蟲在遇到風油精時會立即斃命,甚至是500ml水內加入2-3滴風油精,會在一分半鐘內斃命。

  ●當人體不小心接觸到毒隱翅蟲體液,或者被黃蜂蜇傷時,由於其毒液呈強酸性,應用鹼性物質中和(不可用燒鹼),可用牙膏、蘇打、肥皂水等對皮膚進行處理,然後用清水洗淨。同時口服激素類和抗組胺藥物,嚴重者需到醫院就診。

  ●馬蜂毒液呈鹼性,且毒性更大,不可用鹼性物質中和,可採取冰敷或冷敷,並及時送醫。

  

相關焦點

  • 夏季謹防隱翅蟲皮炎
    南昌夏季常見隱翅蟲  4日下午,昌大二附醫院皮膚科醫生李春明告訴記者,「襲擊」周先生的蟲子叫隱翅蟲,又被稱為「影子蟲」。「這種蟲子在夏季南昌很常見,雨後悶熱天氣更多。它們喜歡在潮溼、低洼及水草多的地方出沒。身長只有0.6~0.8釐米,晝伏夜出。」
  • 夏季小心隱翅蟲 毒液可能導致皮膚潰爛
    【[話筒]夏季#小心隱翅蟲#毒液可能導致皮膚潰爛!】隨著夏天到來,隱翅蟲又出現了。隱翅蟲又叫影子蟲,只有螞蟻般大小,它的毒液會引起急性皮膚炎症,不及時治療會出現水皰、糜爛等病症...提醒:如果發現身上有隱翅蟲,千萬不要拍打,避免毒液直接接觸皮膚,輕輕吹走即可。轉起提醒TA!(央視記者廖汨)
  • 「隱翅蟲」毒液可致命?(組圖)
    網傳隱翅蟲傷人不可信  華西都市報:「隱翅蟲有毒液,拍了就死定了」微信上瘋傳的信息並不屬實。  上周六,家住城南的李女士微信裡出現一條「隱翅蟲有毒液,拍了就死定了」的帖子,恰好又發現一歲兒子樂樂的左腳腫了一大片,連忙發微信求鑑定,結果只是被蚊子咬兇了,虛驚一場。那麼,隱翅蟲是否真的有網帖中所說的那麼可怕呢?  「隱翅蟲的體液是強酸,如果把蟲子拍死,PH值在1左右的強酸體液就會流出來,引發皮炎。」
  • 夏季易被隱翅蟲偷襲,皮膚科專家支招咋「解毒」
    然而,有一種晝伏夜出的小蟲子--隱翅蟲卻悄悄靠近,突然「偷襲」。據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膚科教授王梅介紹,隱翅蟲,有些地方俗稱「飛螞蟻」,細長、體小,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發達的後翅隱藏於鞘翅下面,起飛時能迅速展開;主要生活於雜草叢中、朽木、樹皮下,以食腐敗蟲體、糞便、花粉和腐果為生;隱翅蟲有趨燈趨光、趨高飛行、夏夜飛入室內的習性,所以人們在室外勞作、納涼時易遭受襲擊而發病。
  • 夏季易被隱翅蟲偷襲 皮膚科專家支招咋「解毒」
    據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膚科教授王梅介紹,隱翅蟲,有些地方俗稱「飛螞蟻」,細長、體小,頭、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為橘黃色,形似大螞蟻,發達的後翅隱藏於鞘翅下面,起飛時能迅速展開;主要生活於雜草叢中、朽木、樹皮下,以食腐敗蟲體、糞便、花粉和腐果為生;隱翅蟲有趨燈趨光、趨高飛行、夏夜飛入室內的習性,所以人們在室外勞作、納涼時易遭受襲擊而發病。
  • 陽臺上睡了一宿,小夥被有毒的隱翅蟲偷襲手臂腫了
    醫生說,他是被隱翅蟲襲擊了。  隨著高溫天的漸行漸遠,雨水增多,曾經被熱得「中暑」的蟲蟲們又進入了最適宜生存和繁殖的時節。金華疾控專家說,未來一個多月,蟲蟲出沒頻繁,大家務必要提防。  在陽臺上睡了一宿  小夥手臂紅腫了  小陸住在金華市區江南。
  • 隱翅蟲又來 毒液會傷人
    N海都記者 陳晉 李偉強 馬俊傑 海都訊 9月7日早晨,陳先生起床後發現自己的脖頸處出現了片狀和條狀的紅斑,還伴著刺痛感,突發的症狀弄得他一頭霧水,於是他請假到醫院檢查,被告知可能是隱翅蟲毒液引發的皮炎。
  • 遇到隱翅蟲千萬別用手拍,以免毒液濺出引發皮炎
    家住福田區的市民張先生被一隻隱翅蟲"突襲",引發了皮疹。隱翅蟲對人體有危害嗎?如何預防?深晚記者採訪多名專家,專家提醒市民,如果遇到隱翅蟲,切勿用手拍打,以免毒液濺出,引起隱翅蟲皮炎。市民報料隱翅蟲"突襲""什麼東西咬我?"
  • 如何預防隱翅蟲
  • 【夏季防蟲】被影翅蟲咬傷怎麼處理?如何預防?遇到隱翅蟲怎麼辦?
    其體內含有強烈接觸毒物,其毒素有3種,隱翅蟲毒素、擬隱翅蟲毒素、毒隱翅蟲酮,強酸性,觸及皮膚可導致皮炎,出現癢紅腫痛、水皰、液皰,與皮膚燒傷相似。每年的7~9月份是隱翅蟲的繁殖時期,也是隱翅蟲皮炎的發病高峰期,許多人都不堪其擾,那麼被隱翅蟲咬傷怎麼處理?如何預防?遇到隱翅蟲怎麼辦?被隱翅蟲爬過後的皮膚,務必保持患處清潔,一般可以自動痊癒。
  • 網傳隱翅蟲有毒液別用手拍打 專家闢謠:沒這事
    原標題:隱翅蟲有毒液別用手拍打最近,一條關於「隱翅蟲」能致人死亡的預警信息在網上廣泛流傳,令人心生恐懼。夏季高溫多雨,溼熱天氣也讓蚊蟲活躍起來,可隱翅蟲真的能致人死亡嗎,專家闢謠,沒這事!「隱翅蟲並不叮咬人,但是其體內的強酸性毒液一旦沾到皮膚上,有腐蝕作用,會引起隱翅蟲皮炎。
  • 遭隱翅蟲「襲擊」 市民被「毀容」未來三個月將是高發期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最近,一種狀如螞蟻的小昆蟲在朋友圈引發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隱翅蟲是否子虛烏有?奪命傳言是真的嗎?昨天,皖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秦曉明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隱翅蟲不可能致人死亡,但如果隱翅蟲落在皮膚上被拍打,就會分泌出大量強酸性液體燒傷皮膚,所以,最好輕輕將其吹走或彈開。
  • 深晚薦讀|遇到隱翅蟲千萬別用手拍,以免毒液濺出引發皮炎
    家住福田區的市民張先生被一隻隱翅蟲 " 突襲 ",引發了皮疹。隱翅蟲對人體有危害嗎?如何預防?深晚記者採訪多名專家,專家提醒市民,如果遇到隱翅蟲,切勿用手拍打,以免毒液濺出,引起隱翅蟲皮炎。市民報料隱翅蟲 " 突襲 "" 什麼東西咬我?"
  • 隱翅蟲毒液致命?又是謠言! 醫生:不可直接拍打
    隱翅蟲在你身上時絕對不要打,它身上有毒液,比眼鏡蛇還毒,接觸到皮膚,就死定了!」近日,微博上一條關於「隱翅蟲致命」的消息熱傳,引起了網友的恐慌。隱翅蟲真有這麼恐怖?記者就此採訪了長沙市疾控中心的專家。  小蟲咬傷後皮膚潰爛  在長沙市某醫院皮膚科,記者見到了剛被隱翅蟲咬傷的市民黃小姐,回憶起被咬經過,黃小姐仍覺得後怕不已。
  • 你中過隱翅蟲的"招"沒?5招教你預防隱翅蟲皮炎
    原標題:你中過隱翅蟲的"招"沒? 5招教你預防隱翅蟲皮炎    夏季是隱翅蟲高度活躍的季節。這時隱翅蟲繁殖較快,許多人都會中它們的「招」。隱翅蟲是一種黑色蟻形小蟲,晝伏夜出。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你中過隱翅蟲的"招"沒? 5招教你預防隱翅蟲皮炎
    5招教你預防隱翅蟲皮炎) 夏季是隱翅蟲高度活躍的季節。這時隱翅蟲繁殖較快,許多人都會中它們的「招」。隱翅蟲是一種黑色蟻形小蟲,晝伏夜出。又被稱為「影子蟲」,因翅膀不可見而得名。
  • 你中過隱翅蟲的招沒?5招教你預防隱翅蟲皮炎
    醉人花香,喚醒了萬物復甦,蟲蟲們也出動了。最近門診中每天都能見到許多接觸昆蟲引起的皮膚病患者,早上一上班就接診了數位隱翅蟲皮炎的患者。隱翅蟲皮炎是由於皮膚接觸隱翅蟲毒液所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  毒隱翅蟲為蟻形甲蟲,體長0.6~0.8釐米,頭、胸、腹部為黑色和橘紅色相間。
  • 什麼是隱翅蟲 隱翅蟲拍不得嗎
    當其在皮膚上停留時不會引起皮炎,當跌落、停歇在人體或桌面等物體上,被拍打或捏碎時,體內含有的一種強酸性毒液接觸皮膚後才會引發接觸性皮炎,所以隱翅蟲皮炎基本上是由於人們在自覺或不自覺拍打停留在皮膚上的隱翅蟲而引起的。皮炎反應的輕重與接觸毒液的量有關,輕者有灼痛和瘙癢,嚴重者局部劇痛,並伴有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 毒液PH值相當於濃硫酸
    說著還拿出手機找出毒隱翅蟲的圖片給孩子看,讓他認識這種蟲子,以防以後誤抓再次引起皮炎。凌豐介紹,每到夏季,醫院就會陸陸續續接診到因患有隱翅蟲皮炎來醫院就診的病人。今年以來,他就接診了十多位。有一位30多歲的陸女士(化名),後頸部被隱翅蟲襲擊,出現了很大一塊紅斑,起初以為是過敏,於是趕忙到醫院就診,凌豐一看,原來是患上了隱翅蟲皮炎。凌豐介紹,不僅是皮膚嬌嫩的小孩子容易患上隱翅蟲皮炎,大人只要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也會感覺到劇烈灼痛,造成皮膚起泡及潰爛。
  • 隱翅蟲又來 毒液會傷人_海峽都市報電子版_海都報電子版_網絡版...
    N海都記者 陳晉 李偉強 馬俊傑 海都訊 9月7日早晨,陳先生起床後發現自己的脖頸處出現了片狀和條狀的紅斑,還伴著刺痛感,突發的症狀弄得他一頭霧水,於是他請假到醫院檢查,被告知可能是隱翅蟲毒液引發的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