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
    人民網金秀9月18日電 9月17日,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首屆民族文化旅遊節開幕。本次活動堅持「隆重、節儉、實效」的原則,重點突出民俗、旅遊特色品牌,充分展示大樟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搭建交流、旅遊、文化、貿易、招商平臺,打造大樟甘王文化特色名片,進一步提高大樟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民俗文化、旅遊、商貿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圓夢小康。
    大樟鄉地處金秀大瑤山,是金秀、武宣、象州三縣交界之地,但由於交通閉塞,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山區小鄉鎮。大樟鄉黨委書記曾福民在開幕式上介紹,大樟鄉生態民俗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瑤族《八仙舞》《長鼓舞》《深牌歌》等民俗歌舞表演聲名遠揚;甘王廟有1621年的歷史,甘王廟會是當地傳統的節日風俗,傳承和弘揚甘王「護國愛鄉」「樂善好施」「修身守節」的民族傳統文化,形成了民間一種獨特的民俗信仰。該轄區內有黃田河、馬槽、仙人橋、門凡垌、草衝山等旅遊景點。(王勇 趙賓寧)
    
    民俗表演
    人民網金秀9月18日電 9月17日,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首屆民族文化旅遊節開幕。本次活動堅持「隆重、節儉、實效」的原則,重點突出民俗、旅遊特色品牌,充分展示大樟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搭建交流、旅遊、文化、貿易、招商平臺,打造大樟甘王文化特色名片,進一步提高大樟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民俗文化、旅遊、商貿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圓夢小康。
    大樟鄉地處金秀大瑤山,是金秀、武宣、象州三縣交界之地,但由於交通閉塞,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山區小鄉鎮。大樟鄉黨委書記曾福民在開幕式上介紹,大樟鄉生態民俗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瑤族《八仙舞》《長鼓舞》《深牌歌》等民俗歌舞表演聲名遠揚;甘王廟有1621年的歷史,甘王廟會是當地傳統的節日風俗,傳承和弘揚甘王「護國愛鄉」「樂善好施」「修身守節」的民族傳統文化,形成了民間一種獨特的民俗信仰。該轄區內有黃田河、馬槽、仙人橋、門凡垌、草衝山等旅遊景點。(王勇 趙賓寧)
    
    民俗表演
    人民網金秀9月18日電 9月17日,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首屆民族文化旅遊節開幕。本次活動堅持「隆重、節儉、實效」的原則,重點突出民俗、旅遊特色品牌,充分展示大樟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獨特的民俗文化,搭建交流、旅遊、文化、貿易、招商平臺,打造大樟甘王文化特色名片,進一步提高大樟知名度和美譽度,推動民俗文化、旅遊、商貿等產業融合發展,助推脫貧攻堅圓夢小康。
    大樟鄉地處金秀大瑤山,是金秀、武宣、象州三縣交界之地,但由於交通閉塞,很多人並不知道這個山區小鄉鎮。大樟鄉黨委書記曾福民在開幕式上介紹,大樟鄉生態民俗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瑤族《八仙舞》《長鼓舞》《深牌歌》等民俗歌舞表演聲名遠揚;甘王廟有1621年的歷史,甘王廟會是當地傳統的節日風俗,傳承和弘揚甘王「護國愛鄉」「樂善好施」「修身守節」的民族傳統文化,形成了民間一種獨特的民俗信仰。該轄區內有黃田河、馬槽、仙人橋、門凡垌、草衝山等旅遊景點。(王勇 趙賓寧)